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兵馬俑作文 >

【必備】兵馬俑作文彙編六篇

【必備】兵馬俑作文彙編六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兵馬俑作文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兵馬俑作文彙編六篇

兵馬俑作文 篇1

早上我們去參觀兵馬俑,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兵馬俑是姓楊的老爺爺發現的,兵馬俑主要有三個俑坑組成,都挨在一塊。我進了兵馬俑一號廳,參觀的人比肩接踵。我們好不容易擠到了一個觀看的好地方,先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整裝待發。定睛一看,他們都是用陶泥做的。比我的陶藝課做的東西還要難,還要精緻,而且這麼多人都不是同一個眼神,也不是同一個表情。導遊説這些兵馬俑都是給秦始皇陪葬的,秦始皇陵就在離這不遠的地方。聽説兵馬俑出土的時候還是彩色的呢,導遊繼續説,兵馬俑由於開採時空氣氧化,所以不久就褪色了,褪色了以後兵馬俑畫的雙眼皮就顯現不出來了,許多人都以為兵馬俑是單眼皮的,那是不對的。導遊還介紹説兵馬俑手中都好像拿着什麼兵器,那是因為兵器都被項羽搶奪了。項羽還曾經放了一把火,燒過兵馬俑,所以土坑裏會看見有黑色的痕跡。

現在的兵馬俑都是經過修復的,兵馬俑的形態各異,有跪射俑、文官俑、將軍俑、武士俑等等。兵馬俑除了人的形狀,還有馬的形狀。在別的展廳我還看見有人牽着馬的。

兵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參觀,它不愧是中國古代人們的藝術晶華!

兵馬俑作文 篇2

自從學了課文《秦兵馬俑》以後,我就特別想和兵馬俑有一次“親密接觸”。五一,爸爸媽媽帶我去了西安,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那天下午下雨了,但這影響不了我的心情, 因為我馬上就要到秦兵馬俑博物院了。

進了檢票口的大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遠處若隱若現的驪山和龐大的博物院。聽導遊説,秦兵馬俑的面積很大,現在已經挖出的三個俑坑,總面積大約有20000平方米。裏面地兵馬俑也非常多,有八千多個。

我和爸爸媽媽先進入了一號俑坑。在這三個俑坑中,一號俑坑最大,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大約有14260平方米。它這裏面地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一號坑的上面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巨大的拱形大廳,用來給裏面的兵馬俑遮風擋雨。我們站在坑邊上的圍欄處往下望,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非常整齊。

一號坑還有些地方沒有挖掘出來,上面被土層遮蓋着,當時我真想跳進去當一回考古學家,和兵馬俑來一個更緊密的接觸。

從一號坑出來,我們又去了三號坑和二號坑,都非常壯觀。在這三個坑裏,我見到了將軍俑、弓弩俑、躋射俑、跪射俑……這麼多類型裏面,我最難忘地就是敢死隊裏的步兵俑和跪射俑。步兵俑打仗時衝在最前面,不穿鎧甲,身着便裝,輕裝上陣,非常勇敢。跪射俑的手裏的武器是弓箭,他的樣子從側面看很像陝西省的地圖,真是神奇。

我們這次遊覽還見到了兵馬俑的發現人楊新滿老人,他都已經78歲了,他還在我買的一本兵馬俑書上籤了名呢!

秦兵馬俑舉世無雙,非常壯觀,我都還沒有看夠呢,天就快黑了。如果下次有機會,我還想來看兵馬俑。

兵馬俑作文 篇3

週日,我參加了一場非常有意義的小記者活動,跟隨老師一起走近西安,探尋古都底藴,並親手“造”了一個兵馬俑。

活動一開始,水晶老師先給我們觀看了一段介紹西安的視頻,並告訴我們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作為13朝古都,視頻介紹了西安眾多的名勝古蹟、旅遊景點和人文美食。説到西安美食,水晶老師現場考了考我們BiangBiang面的Biang字怎麼讀,我立刻舉手正確回答了,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因為我同學的爸爸是西安人,所以我才認識這個字!當然在西安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兵馬俑,這可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當看到視頻中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兵馬俑時,真是讓我打心底裏讚歎古人的壯舉。老師告訴我們兵馬俑有很多類型,有將軍俑、軍吏俑、鎧甲俑等11種,而我們要製作的是將軍俑。

拿齊工具後,我們先用燒杯量取了50毫升的水,再往塑料杯裏倒入適量石膏粉,接着把燒杯中的水加入石膏粉中,並快速攪拌,使石膏粉不結塊,等到完全混合成石膏水後,我馬上把它倒入事先用皮筋繫緊的兵馬俑模具中。緊張地等待了20多分鐘後,我小心翼翼地打開模具,一個雪白的、完好無損的還帶着熱度的將軍俑出現在我眼前,我激動得為自己拍手叫好。水晶老師説這個石膏俑還要放置24小時才能上色,我更加期待它做好後的模樣了。

這次活動,我不但學會了做兵馬俑,還了解了西安的風土人文,我沒有去過西安,但今天就像是真正踏上了西安之旅一樣體驗了古都風情。

兵馬俑作文 篇4

從韋曲出發沿西潼高速東行,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了傳奇的臨潼。烽火台上,周幽王寵褒姒,一笑失天下;華清宮裏,楊玉環、唐玄宗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鴻門宴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神祕的秦陵,頭枕金山,腳蹬渭河,左是灞河,右有戲水。這些腦海中曾經深刻的記憶,讓今日重新踏上這個舉世矚目的聖地的我激動,震撼。夏秋之際,紅日染過的山,熱情,明麗,招呼着遠道而至的客人。

在一號俑坑裏,被擠擠攢攢的人潮湊擁着,小廣播裏傳來明快、清潤的聲音。説克林頓訪華來這裏時,館長説:“現在讓我們去看一看20xx多年前的地下軍陣吧!”翻譯的人卻譯成了“現在就請總統閣下檢閲這支地下部隊吧!”克林頓幽默地點頭説:“這正是一個總統應該做的。”我情不自禁地思量,這一個個身材魁梧,威武雄健,形態萬千,栩栩如生,面容各異,形象逼真的秦俑,牽繫着多少人敬與愛的情懷?

上學的時候背《詩經 秦風》,中有這樣一句:四牡孔阜,六轡在手。根本就不知道,駕車人驅趕四匹馬,為什麼才能牽住六條轡繩?今天終於眼見為實,眼睛貼着玻璃櫥窗的圍擋,我努力勘探“青銅之冠”的奧祕。原來每匹馬都有兩條轡繩,四匹馬一共是八條轡繩。中間兩匹馬內側的轡繩拴在車前的銜環上,其餘六條轡繩才抓在趕車人的手中。

尾隨了一個參觀團的導遊,聽他説,一號俑坑宏偉龐大,是這支地下部隊的主要力量;二號俑坑是戰車、騎兵和弓箭手的混合部隊,是這支地下部隊的精鋭;三號俑坑就是這支部隊的指揮部。

我想,20xx多年前,如此強大的地下軍陣,向東而立,迎接每一天新升起的太陽。而今,它的身後,正安詳靜謐地睡着一代梟雄,始皇嬴政。是啊,一切被一切遺忘,一切又被一切追憶。看着摩肩接踵的遊人的身影,中國的,外國的,我對此時此刻雙腳正踩着的堅實的中華的大地,畏然起敬。一切中的聲響與攢動,怎能忘懷?

兵馬俑作文 篇5

兵馬俑是祖國中間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陝西省西安市近郊臨潼區的懷抱中,這裏原本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但這裏自從發現了兵馬俑以後,便熱鬧了起來,許多人都來參觀兵馬俑。

兵馬俑博物館裏有許多分館,有1號坑,2號坑,3號坑。其中,1號坑最大,裏面的兵馬俑一個個整齊的排列着,就像一個訓練有素的軍隊,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這些兵馬俑姿態各異,有的赤手空拳,有的手拿寶劍,有的騎馬……雖然這些兵馬俑有的少一隻手,缺一條腿,少一顆頭,但它們莊嚴地站着,使它們顯現出一種氣勢,就像打仗一定要贏的那一種氣勢。看着這些惟妙惟肖的兵馬俑,就像回到了古代,看它們在戰爭一樣。

在兵馬俑博物館中,綜合陳列廳裏的東西也很好看。裏面放的都是屬於戰車,馬車類的文物。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高車和安車。這兩件文物都是保存的很好,呈現出完好無損的感覺。高車是一輛開道車,主要裝備武器為主。而安車是輛車主乘坐的車,刻得非常精緻。這些文物,真是鬼斧神工的好作品啊!

兵馬俑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地下軍庫,也是個龐大的武器倉庫。出土的武器達數萬件,分為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三大類。長兵器有矛,戟,戈,殳,鈹,鉞,短兵器有劍,吳鈎,遠射兵器有弓,弩。其中劍的保存非常完好,20xx多年前的劍能保存到現在,還如此鋒利,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我們的古人真厲害啊!

兵馬俑不愧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裏面的展示品,個個有模有樣,千姿百態,每個兵馬俑都栩栩如生,簡直已經到達神之領域了。兵馬俑真是我國的一大驕傲啊!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出土的藝術珍品,它體現了兩千多年前中國精湛的雕塑工藝和高超的冶金技術。我家裏也有幾個秦兵馬俑的複製品,它們是我爸爸從西安帶回來的。

它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這些兵馬俑有文官,武士,將軍,跪射和馬,它們製作十分精緻,五官雕刻得栩栩如生,頸上繫着一條絲帶,兩隻手放在胸前,每一個兵馬俑的戰甲更是巧奪天工,戰甲上一小塊一小塊的刀片雕刻得細膩逼真,戰甲非常清晰,戰甲下的長袍顯得十分蓬鬆。它們守在秦始皇陵邊顯得格外威武端莊。看着這些兵馬俑,我好像回到了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將軍帶領着一羣強悍的武士和騎兵在沙場上英勇殺敵,它們騎在馬上用那鋒利的大刀在天空中揮舞了一下,騎在馬衝向敵人,大刀在敵人的頸上揮舞了一下,刀尖上立刻染上了血淋淋的色彩,僅僅幾分鐘的時間,敵人不是躺在地上或者掛在馬上,就是丟下盔甲和城池若慌而逃;而文官則在宮中認真商討,研究如何攻破敵人的城池;老百姓們也沒閒着,準備了許多軍糧給將士們,好讓戰爭早點結束,好讓他們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

兵馬俑作文 篇6

秦始皇陵的兵馬俑,乃世界八大奇觀之一,自兵馬俑發現以來就是各國高級人員來中國必看的.景點。今天,我們也要參觀兵馬俑了。

時間還早,太陽就已經升得很高了,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我們的臉上,人也十分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相聚於此,共同欣賞這兵馬俑。

跟隨着導遊的步伐,我們先進了一號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秦兵,神情莊重,手持兵器,一副將要出征的樣子。可以想象,當年秦始皇出征時的陣容的規模之大。

一個個兵馬俑栩栩如生,有的怒目嗔視,有的安然自若,有的禁皺眉頭,有的嘴角上揚,有的每一個兵馬俑都雕刻得十分細緻,不僅是每個兵馬俑的神情,就連兵馬俑頭髮的髮絲,發繩的紋路,鞋底的花斑,都十分清楚,更不用説各種官職的服飾,兵馬俑的姿態了。並且,每個兵馬俑的模樣都各不相同,而且都是丹鳳眼,這是由於秦朝的審美是以丹鳳眼為美。

後面是還沒有發掘出來的兵馬俑,誰又能想到,在平平的,和旁邊土地一樣的土地之下,竟然藏着驚動世界的兵馬俑!每一個兵馬俑在出土之前都是彩色的,當時更像真人,但過不了多久就褪色了。

除了兵馬俑,還有被列入世界物質文化遺產的銅車,按照真物的三分之一比例製造,製做得令專家都驚歎不已。這個銅車的發現打破了許多世界紀錄,也為我國爭了不少光。

望着這些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我彷彿回到了秦朝,回到了那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秦皇的暴政既創造出了舉世之做,也使人民痛苦不堪,導致秦朝很短得滅亡。想到這裏,我既為秦朝的短暫而歎息,又為秦皇的暴政而氣憤。

秦兵馬俑,我為祖先的智慧而驚歎,也為受壓迫的人民而同情,更為秦朝統治者的殘暴而沉思。秦朝,雖然離我們很遙遠,但其中的事物仍讓人思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bingmayong/wxnm4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