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兵馬俑作文 >

【精華】兵馬俑作文400字8篇

【精華】兵馬俑作文400字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兵馬俑作文400字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兵馬俑作文400字8篇

兵馬俑作文400字 篇1

有一個地方是我一直非常向往的,那就是神祕而又散發永恆魅力的古都——西安。今年暑假,我終於走進了這裏的懷抱。

一到西安,我們一家人就馬不停蹄地去了很多景點,如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大雁塔、華清池,歷史悠久的古城牆,讓人目不暇接的世園會……但這麼多景點裏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陵兵馬俑。

我早早就聽説過秦陵兵馬俑的雄偉壯觀,但是不親臨其境還是難以體會到這種歎為觀止的壯麗。我跟着導遊,一個坑一個坑參觀,剛邁進一號坑,就被驚呆了,自己彷彿乘着時光隧道回到了古時候的戰場。只見前方坑裏整整齊齊地排列着士兵,他們神態各異: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沉穩剛毅,有的英姿颯爽,有的凶神惡煞,真可謂是栩栩如生。那些身穿戰袍的士兵全都面向前方,似乎正在為後面的軍隊開路。看着這千軍萬馬的兵馬俑,我好像看到了秦朝的強大,看到了中華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媽媽總是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來還真是這樣。這次西安旅遊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和見聞。這真是一次美好的旅遊。

兵馬俑作文400字 篇2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西安之旅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郭導。人們常説:“看十年的中國去深圳,看百年的中國去上海,看千年的中國去北京,看上下五千年的中國去西安。”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一起去遊覽西安最著名的景點——秦兵馬俑坑,去一覽它的風采。進去前我先提醒大家一下,不要拍照,因為拍照可能會對兵馬俑造成傷害。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兵馬俑坑了。你看這裏的兵馬俑一排排一列列,排列整齊,形態莊嚴,十分生動的表現出當年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的雄偉壯觀的場景。

現在請大家跟我往裏走,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尊兵馬俑,他們分別是將軍俑、武士俑和騎兵俑。每一尊兵俑都形象鮮明,表情生動。

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體型勻稱,他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前面還有跪射俑,軍士俑,立射俑,馭手俑等,大家可以自由參觀,瞭解每一尊兵俑的介紹。我們20分鐘後在下個路口集合。

俑坑中不僅有栩栩如生的人物俑,還有陶馬呢!你看,它的體格是多麼健壯,肌肉是多麼的豐滿啊!看那英姿勃勃、躍躍欲試的樣子,肯定是哪位久經沙場的將軍的坐騎!

參觀了這麼多各式各樣的兵馬俑,我相信大家現在一定感受到了古都西安深厚的人文底藴和秦始皇的偉大!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現在我們返回賓館休息一下。

兵馬俑作文400字 篇3

放假了,爸爸、媽媽和我去西安玩了幾天,在那裏我們遊了不少的景點,第一天就去了兵馬俑。

現在,我們來到了陝西省西安市,也就是兵馬俑的“故鄉”。你們瞧。這裏已蓋起了一座拱型大廳。站在高出鳥瞰,秦兵馬俑的各種姿態盡收眼底。

我們來到了兵馬俑一號坑,是規模最大的一個坑,有很多秦俑,排成了整齊的軍陣。爸爸告訴我這些秦俑剛挖出來的'時後還是彩色的,因為氧化,全變成了灰色。這些兵馬俑的神情都很嚴肅,軍陣兩旁的人都是朝着側面站立的,是為了防止敵人從側面攻擊,其他人都是朝前站立的,顯然是向前攻擊的。但他們手裏空空如也,沒有武器。爸爸告訴我這些秦俑以前是有武器的,大多數被項羽拿走了,剩下的被工作人員拿去保護起來了。我們還去了二號坑和三號坑,二號坑因為科技限制基本沒有發掘,三號坑是個指揮部。然後我們去參觀了珍寶館,那裏面有很多珍寶,我最感興趣的是銅馬車,銅馬車有兩個,他們的構造非常精製、複雜,即使現在看來也很了不起.最後我們去紀念館買了紀念品。

遊客們,這麼好的兵馬俑,你們可以定要保持環境啊,千萬不要亂扔垃圾哦!下面大家自己去欣賞欣賞吧!一小時後原地見,不見不散!

兵馬俑作文400字 篇4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兵馬俑博物館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丁雅寧,很高興能夠陪伴大家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秦兵馬俑位於西安市臨潼宴寨鄉,在秦始皇陵園東側1500米處。這是一個浩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善,威風凜凜,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蕩大軍的藝術再現,是一支“威武之師”,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秦兵馬俑不但聞名於中國,而且在世界也是舉世無雙的。大家知道嗎?法國前總統希拉剋曾於1979年親自來中國參觀兵馬俑,連連稱讚説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還讚譽道:“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真正到中國!”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兵馬俑的1號俑坑,這是所有俑坑中最大的一個,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兵馬俑有八千多個呢。大家看,這是騎兵俑,它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再看,這是陶馬,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我就介紹到這。下面大家可以細細遊賞,兩個小時後在門口集合。要注意安全,保持衞生。

兵馬俑作文400字 篇5

大家一定聽説過秦兵馬俑吧!但你們聽説過徐州漢兵馬俑嗎?它可是“漢代三絕”之一呀!聽我講講吧!

漢兵馬俑位於徐州市東郊獅子山的西麓。

走進漢兵馬俑上方的拱形大廳,從上往下俯視。兵馬俑類型眾多,有馬俑、官吏俑、跪坐俑、盔甲俑、髮辮俑、髮髻俑、弓手俑等。我仔細端詳了馬俑。馬俑平均身高只有18釐米;馬的眼睛似銅鈴,神采奕奕,雙耳聳豎,鼻骨隆凸挺直,筋骨暴強;臀部渾圓,四肢勁健,表現出驃悍驍勇的戰馬雄風。

放眼看去,兵馬俑的隊伍十分整齊。兵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東的橫隊,每列有武士俑70個,共210個,似為軍陣的前鋒。後面緊跟着步兵與戰車,38路縱隊,每對長180米,似為軍陣主體。左右兩側各有一列分為面南和麪北的橫隊,每隊約有武士俑180個,似軍陣的兩翼。西端有一列面向南的武士俑,似為軍隊的後衞。

接着走進物品展覽室。一個個花瓶雕刻精美,一件件兵器做工精巧,令人讚歎不已。

如果説,西安的秦兵馬俑的高達壯觀,給人一種奔放雄渾的力量美的話,那麼,徐州漢兵馬俑則側重於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個人一種精緻靈動的意藴美。

兵馬俑作文400字 篇6

今天下午,我早早地來到了蕭山日報九樓會議室,參加做兵馬俑的手工DIY石膏活動

首先,水晶老師給我們看了西安的視頻,最讓我驚訝地是西安的大雁塔,它被雷擊打過三次,可又重新恢復了原樣。

接下來,水晶老師讓五位小朋友分別下發給每位同學工具:三根牛皮筋、一個毫升杯、一次性塑料杯,一根筷子,還有一個模具盒和石膏粉。

開始做了,老師叫我們去打40毫升的水,然後把石膏粉倒入杯中,進行攪拌,最後倒入模具盒裏。水晶老師説:“至少等20分鐘才能初步凝固,要等24小時才能完全成形。”接着説:“我們今天做的是一個古代的將軍俑。”在接下來的時間裏老師給我們講了許多西安的美食,讓我讒得直流口水。二十分鐘後,水晶老師説現在可以打開了,我小心翼翼地拆開,“不好!”我兵馬俑的頭掉了,這可怎麼辦,我心急如焚。忽然,水晶老師的話就像救命稻草救了我,原來只要放24小時後,用手工白膠在脖子上塗抹一點就可以粘住了。我謝過了老師,拿着半成品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這次做兵馬俑DIY手工讓我感受到了酸、甜、苦、辣、鹹。

兵馬俑作文400字 篇7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你們到兵馬俑來遊玩,但請你們在遊玩的過程中不要亂扔垃圾。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二、三號坑組成的,今已建成博物館,兵馬俑分成將軍俑、騎士俑、武士俑、陶馬等……館內還展出大型彩繪銅車馬,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

一號坑在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看!這就是將軍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着鎧甲,手裏還拿着寶劍,看它若有所思的樣子,好像在考慮如何打敗敵人。

那個兵馬俑是武士俑,它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上還穿着前端向上翹的戰靴,手裏還拿着兵器,瞧它神氣的樣子,準能把敵人嚇的屁滾尿流。

這個身披鎧甲,騎在馬上的青年,就是騎兵俑,它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將軍一聲令下,就去與敵人做殊死拼搏。

這個兵馬俑是陶馬,它的大小與真馬差不多,個個形體健壯,肌肉豐滿,看它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裏吧,祝大家在這裏能玩的開心。

兵馬俑作文400字 篇8

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全家人一起去了西安看望親人,我們對聞名世界的兵馬俑很喜愛,所以,我們去了兵馬俑。

那是一個炎熱的晨假,我都快被熱成烤乳豬了。為了更快地到兵馬俑,我們乘車去兵馬俑。

進入兵馬俑後,用人山人海來比喻兵馬俑的人數,一點也不誇張,因為我快要從烤乳豬變成豬肉餅了,好不容易擠進去了,終於,我們看到了舉世文明的兵馬俑。

兵馬俑的樣子很獨特,一雙烔烔有神的大眼睛,好像再説:“這場戰鬥,我們一定能打贏!”有一些兵馬俑單膝跪着,一隻手拿長矛,好像馬上就可以站起來,攻擊敵人,成千上萬的兵馬俑站在坑裏,守衞着陣地,望而生畏,讓敵人看見就遠遠的嚇跑了。

兵馬俑的做工和仔細,每一根頭髮都能數的清清楚楚,每一個兵馬俑都想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似的,讓人過目不忘。

我看完兵馬俑後,便到處亂逛,沒想到逛進了一間小屋子裏,裏面有各種各樣的圖片,我全部看了一遍,發現最好笑得是一張戴藍墨鏡的兵馬俑,好像在度假,好玩極了!

兵馬俑在我的腦海裏印象最深了,這更能體現了我們中國的古代文明和藝術,我永遠也忘不了兵馬俑!

標籤: 精華 兵馬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bingmayong/p8xd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