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兵馬俑作文 >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1

暑假我參觀了位於陝西臨潼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兵馬俑。

我們隨着參觀的人羣走進了皇陵大門,啊,這個博物館好大呀!與很多間展廳。其中一座規模宏大的圓頂建築最引人注目。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媽媽走了進去,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象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坑裏站滿了排的、整整齊齊的泥塑“武士”,一個一個跟真人一般大小,彷彿是一羣生龍活虎的士兵,正站在那裏列隊操練。你看他們穿戰袍,套鎧甲,蹬戰靴,有的象拿着長矛,有的象拿着利劍,有的象持着盾牌。我仔細看着這些“武士”,發現他們每個人的姿勢、髮型和表情全都不一樣。有的圓睜雙目,有的緊閉雙脣,神態嚴肅,栩栩如生,好像是在等候與敵人決戰。還有很多弓箭手,一手拉弓,一手搭箭,就等敵人一到他們萬箭齊發。坑內還有很多騎士,他們牽着馬,挎着刀,正準備上馬出征。側耳傾聽,彷彿聽到了金戈鐵馬的廝殺聲……此時,我有一種説不出的激動,不由驚歎道:“太神奇了”。

聽了講解員的介紹,我知道“兵馬俑”是古代君王-秦始皇的殉葬品。由工匠們用陶土做成戰車、戰馬、士兵連同帝王一同埋入地下陪葬。經過幾千年後,被人們發現。但是並沒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麼完整,而是由一片片破碎的瓦片精心修復後,才將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呈現在世人面前,向後人展示了秦帝國的強大和統一六國的雄心。

參觀了“兵馬俑”這一世界奇觀後,我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感到驕傲。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2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西安,爸爸在西安的好友邀請下帶我去兵馬俑遊玩,我們開車來到西安以東30千米的臨潼。叔叔帶我們進了兵馬俑的一號坑,這位叔叔好熱情,一邊帶我們遊玩,一邊充當導遊給我們做着現場講解,他講的是一個關於發現兵馬俑的故事,故事的發展要追溯到解放後不久,有一次,幾個村民打通了一口井,他們發現往井裏無論放了多少水(這可能是當地人的習俗)水放進去後奇蹟發生了,放入井裏的水冒了許多許多泡泡,然後水就消失了,他們一連放了幾次水,都是同樣的結果,有一個膽子大的村民進了井裏看看,他從井裏挖出了許多許多的泥人,那些村民一位是神像,就把這些泥人供了起來,這實際就是兵馬俑,後來專家聞訊立刻趕了過來,並挖掘出了一號坑,就此秦始皇的陵寢才正式開始了挖掘工作。隨後專家們一步一步的挖掘有發現了二號坑和三號坑。

進入一號坑,你會發現這個坑是個拱形的大廳,因為一號坑是先鋒部隊,這些兵馬俑一個個如真人般高,他們密密麻麻的站在坑中,再現當時秦始皇英勇所向無敵的勇猛部隊。在拱形大廳上還有一些比較有個性的兵馬俑,如將軍俑,跪射俑,騎兵俑等,所有已挖掘的兵馬俑中只有七個將軍俑。此外我還遊覽了二號坑和三號坑。二號坑實際上是一個軍陣,由騎兵俑,戰車,步兵俑組成的多種特種部隊組成。三號坑是三軍指揮中心,挖掘出了四匹馬俑,七個將軍俑,六十八個步兵俑和一輛戰車。這些兵馬俑沒有一張相同的臉,而且每一個俑上都有製作人的名字,據説如有質量問題,都是可以追查問責的,嚴重的可是要接受五馬分屍的酷刑。我想啊,所以這些也是兵馬俑質量在歷經了幾千年都還保存的完好原因吧!遊玩了兵馬俑,我彷彿看見了當年秦兵輝煌了戰績,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盛大的場景,讓我不由心生敬意,我的祖先實在太偉大了。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3

今年夏天,媽媽帶我參觀了舉世無雙的兵馬俑。那雄偉壯觀的氣勢和它眾多惟妙惟肖的兵馬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首先來到了文物陳列館,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令我驚歎不已。在玻璃罩中的大型彩繪銅車吸引了許多遊人駐足觀賞。銅馬高70釐米,左右寬1。2米。主體為青銅鑄造,上面閃閃發光的飾品都為金銀製成。這四匹馬體型健壯,肌肉豐滿,馭手駕馭着戰車目視前方,戰車上的車輪,華蓋,軸輪,車轍,韁繩……每一個部件都保存得十分完整。據説這在古代,叫高車。我想這就是出征時,將軍坐的車吧。

走進一號展廳,它是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它在三個俑坑中是最大的一個。站在高處鳥瞰,坑裏的兵俑,馬俑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看上去真像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軍隊。站在最前面的是中級軍吏俑,他高約1。8米,身披鎧甲,巍然直立,凝神沉思。後面跟着一排排武士俑:大都發髻向右,有的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有的緊握雙拳,好像隨時準備上戰場。千姿百態的兵馬俑看得我眼花繚亂。

接着我們參觀了二號,三號俑坑,我發現這兒的兵馬俑明顯比一號大廳的少許多,正在我疑惑時,管理員對我説:“由於現在的文物保護技術還不夠先進,兵馬俑在出土前是彩色的,一出土遇到空氣,氧化、剝落,變成了灰黑色。所以現在為了保護兵馬俑,就不挖掘了!。”原來在這一片黃土下,還有一個神奇的世界。

這次參觀,我真是大開眼界。我不由得想到古代勞動人民是多麼聰明啊!他們用智慧、心血凝結成這無數的、供人觀賞的兵馬俑。這些勞動人民真讓人欽佩。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4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參觀了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那雄偉壯觀的氣勢和它眾多惟妙惟肖的兵馬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首先來到了文物陳列館,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令我驚歎不已。在玻璃罩中的大型彩繪銅車吸引了許多遊人駐足觀賞。銅馬高70釐米左右,寬1.2米。主體為青銅鑄造,上面閃閃發光的飾品都為金銀製成。馭手駕馭着戰車目視前方,戰車上的車輪,華蓋,軸輪。車轍,韁繩……每一個部件都保存得十分完整。據説這在古代,叫高車。我想這就是出征時,將軍做的車吧。

走進一號展廳,它是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它在三個俑中是最大的一個。站在高處鳥瞰,坑裏的兵俑,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看上去真像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軍隊。站在最前面的是中級軍吏俑,他高約1.8米,身披鎧甲,巍然直立,凝神沉思。後面跟着一排排武士俑,大都發髻向右,有的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有的緊握雙拳,好像隨時準備上戰場。形態各異的兵馬俑看得我眼花繚亂。

接着我們參觀了二號、三號俑坑,我發現這兒的兵馬俑明顯比一號大廳的少許多,正在我疑惑時,導遊阿姨對我説:“由於現在的文物保護技術還不夠先進,兵馬俑在出土前是彩色的,一出土遇到空氣氧化、剝落,就變成了灰黑色。所以現在為了保護兵馬俑,就不挖掘了。”原來這一片黃土下,還有一個神奇的世界。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5

今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媽媽一起到西安旅遊,有幸參觀了被人們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以東的臨潼縣,距西安30多公里,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

一進博物館大門,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築物映入我眼簾。建築物上方“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九個金燦燦的大字非常醒目。在建築物前邊的大廣場上,有一個巨大的圓形花壇,裏面百花盛開,芳香撲鼻,廣場兩邊是一排排綠樹,樹蔭下坐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

我們隨着人流進入了兵馬俑的一號坑。哇!眼前那宏偉壯觀的場景讓我驚呆了。只見大廳裏面有一個巨大的土坑,長有200多米,寬50多米,深大概有6米左右,裏面站滿了各種各樣的陶俑。我仔細觀察,那些站在隊伍最前面的一定是將軍吧,他們一個個頭戴金盔,身披鐵甲,手握寶劍,威風凜凜。後面那些沒有盔甲的一定是武士俑了,他們一個個挺身而立,精神抖擻,好像馬上就要去出戰的樣子。看着這些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我彷彿看見了那千軍萬馬、奔騰廝殺的秦國戰場,彷彿聽到了號角齊鳴、戰鼓敲響的搏鬥聲。

接下來我們還參觀了二號坑和三號坑,這兩個雖然沒有一號坑大,但也是造型逼真,令人讚歎不已啊!

這麼壯觀的巨大工程,在科學技術很不發達的20xx多年前,全靠工匠們雙手建造,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6

法國前總理希拉剋説:“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來到埃及;不看秦俑,就不算到過中國。”久仰了西安兵馬俑的大名,寒假的一天,爸爸特地帶我去西安見見兵馬俑的真面目。

秦兵馬俑坐落在離西安市區37公里的臨潼縣東部。第二天一早,我們就趕往臨潼,很快,我們就到了兵馬俑博物館。我下車一看,售票處外早已擠滿了人,我們好不容易拿到了票。

進了大門以後,我發現博物館分為一就二、三個坑,其中以一號坑最大。我迫不及待地奔向一號坑,一進門,展現在我面前的就是規模宏大、排列整齊的兵馬俑方陣。我心裏不由驚歎:這麼大,這麼宏偉、精美絕倫的兵馬俑方陣居然都是一個一個逐步用陶燒成的!太不可思議了!

這時,旁邊的講解員阿姨説:“一號坑長有230米,寬也有62米,深5米,相當於一個半小學操場這麼大。一號坑由前鋒、主體、側翼、後衞四部分構成的。前鋒由三排未穿甲衣的步兵組成,主體、側翼由戰車、騎兵組成。後衞則是幾排騎兵。這些兵馬俑宛如真人,表情也各不相同。”我又想:這些兵馬俑再現了秦軍的大小分配勢力可怎麼分辨官職大小呢?

正當我納悶時,前面出現了一塊牌子:低級軍吏頭梳扁髻,戴單板長冠;中級軍吏俑身披甲衣,腰別揹帶;高級軍吏俑—將軍俑則戴雙尾冠,穿雙重長襦。“有了這些資料,我就可以辨別官職大小啦!”

走出博物館,我不禁感歎:我們的祖先太偉大了!在這麼早的年代就有如此高超的造俑技術,這麼宏偉壯觀的軍隊,真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呀!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7

20xx年的某一天晚上,兵馬俑館內突然發出一道金光,許多兵馬俑都湧向電梯,他們乘坐的電梯按幾,它就會穿越到几几年。有一個兵馬俑他按了個“20xx”的按鍵,他就穿越到了20xx年,也就是現今。

到了20xx年,他看到了白天的陽光。忽然他的餘光瞥見了一家餐廳,那家餐廳門口站着跟他樣子一模一樣的兵馬俑。於是他想了想,自言自語道:“這兒只有一個,加上我就有兩個了。”他三步並做兩步趕緊前去站崗。突然有個人影在他面前出現,問:

“你是新來的?”

“嗯。”

“你有應聘嗎?”

“沒有。”

“你有簡歷嗎?”

“沒有。”

“雖然你沒有簡歷,但是你看起來長得還不錯,就先試用兩天吧。”

兵馬俑高興極了,就端端正正地站在了餐廳門口。夏日的陽光毒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兵馬俑又餓又困,正在這時,街對面走過來一對情侶,女孩手裏拿着一塊新鮮出爐的肉夾饃,兵馬俑口水流了三千尺,忍不住搶過來咬了一口。這下禍可闖大了,女孩不依不饒,非要拉着兵馬俑去見老闆,老闆一氣之下就炒了兵馬俑的魷魚。

被炒了魷魚的兵馬俑走啊走,走啊走,突然他的頭碰到了一堵牆,他一邊摸着頭一邊退後一步,抬眼望去,看見了西安古城牆。他見到一個有八字鬍子的男人向他走來,説:“我們這兒需要巡遊表演的士兵,我看你就很不錯,你願意嗎?”兵馬俑連連點頭同意。他一會兒表演《士兵換崗》,一會兒隨着其他士兵在城牆上巡遊。站崗放哨本來就是他從前的日常工作,所以做起來輕車熟路,遊刃有餘。在黃金週國慶長假期間,他每天和數以萬計的遊客合影留念,還被網民們評為“威武大將軍”!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8

聽説星期天臨沂體育館將舉辦西安兵馬俑展,我以前在書上讀過關於兵馬俑的介紹,早就想親眼看看兵馬俑了,爸爸説:“明天帶你去看兵馬俑,讓你開開眼界!”我高興地説:“正合我意!”

清晨,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車來到臨沂體育館。就看見館門前人山人海,非常熱鬧。來到售票口,我看見有老師帶着學生來的;有父母領着自己的孩子來的;還有的小學生和中學生是自己來的。他們都是慕名來觀看兵馬俑的風采的。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前面,交上了票,進了展廳。

我和爸爸先參觀了展廳中間的一張展台。台上有幾個秦朝的立射俑,高約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颯爽。左邊和中間的幾個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着,瞄準敵人,時刻準備放箭。可右邊的就不一樣了,這些立射俑全部向後面看着,似乎後面有敵人進攻,他們神情嚴肅,嚴陣以待,好像要把後面進攻的敵人一網打盡。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一件青銅樂器,用小棒一碰,就發出悦耳的響聲,真好玩。聽爸爸介紹説,這叫編鐘,全部用青銅鑄造而成,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我不禁讚歎道:“古代勞動人民真是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呀!”

我和爸爸又參觀了另一張展台。展台旁有介紹説,這是兵馬俑中數量最多的士兵俑。只見一個士兵扶戟而立,一個士兵右手舉着一面盾牌,其他幾個手裏拿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他們好像在保衞自己的國家。

參觀完了兵馬俑,我想:西安兵馬俑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要是能看到西安真正的兵馬俑,那該多好呀!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9

温州博物館向我們展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我高興極了,迫不及待的去參觀。

我沿着樓梯向兵馬俑展覽館走去。一走進展覽館,一條橫幅鋪展在我的眼前,上面寫着: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大型國寶文物珍品展。繞過橫幅,就進了展覽館。一進大門,我就看見櫥窗裏擺放着被挖掘出來的生活用品。這些生活用品最吸引我的就是那銅做的鼎,那叫銅鼎,我一看就蒙了,這麼大的銅鼎是幹什麼用的呢?我一看介紹,就嚇了一跳,這麼大的銅鼎最早是煮飯用的鍋,這個“鍋”煮出來的飯夠多少人吃啊!

看過銅鼎,我們再來看看陶棺。陶棺很深,全部用石頭砌成,把陶棺的石蓋蓋上,就成了長方形。據説,這個陶棺是用來放死去的珍禽異獸的。

看完了生活用具再來看看人俑。我們首先看到的人俑是百戲俑,這個百戲俑,因為時間長,又受到了重烈的壓擊後,缺了一隻手和一隻腳,不過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他正在跳舞,這些百戲俑姿態各異,解説員説他反映了秦宮廷娛樂生活的一個側面。

再走進去,我們會發現一個叫立車的文物,它是有四匹馬,一個馬車組成的。這個立車是銅車馬中的一輛,長2。25米,高1。52米,重1061公斤,聽説秦始皇去郊外,就坐這輛馬車。過了立車我們會看見三個士兵俑,旁邊兩個是跪射俑,他們打仗的時候是跪着拿弓箭,中間那個是立射俑,他是站着射箭的。走過這三個人俑,我還看了其他的兵馬俑。

這次兵馬俑展讓我體會到了古代秦國人非常聰明、勤勞,同時也為我們中國人的智慧而感到驕傲!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10

五年級語文書的第二冊中有一篇課文叫做《秦兵馬俑》,學了之後,我就一直想去參觀一下。今年暑假,爸爸媽媽終於帶我去目睹了它的雄偉風姿。

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它坐落在西安臨潼區,距秦始皇陵1.5公里處的茂密葱鬱的綠樹花叢中。

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拱形大門,走進大廳,站在四周鳥瞰,果真和書上寫得一樣,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真的像秦始皇當年統帥的所向披靡的一支大軍。人們看了嘖嘖稱讚,無不為兵馬俑的恢宏氣勢和高超的製作工藝所折服。

規模宏大,其數量就會多。至今,專家們已挖出了四個俑坑,共出土兵馬俑8000多件。他們身着不同的服飾,手持不同的兵器,亮出不同的姿勢,站立不同的位置,組成不同的陣形,浩浩蕩蕩,氣勢磅礴,在你的眼前,如羣山奔湧,如大海楊波,靜中寓動。

這些兵馬俑,形體也十分高大。兵俑高的有2米,矮的'也有1.7米多。馬俑身高1.7米,身長2米。可他們大到形體結構,小到毛髮都是精雕細琢。如書上所説,兵俑按其兵種,級別的不同,其服飾、冠帶、神態、身姿也各不相同。有高大魁梧、氣宇不凡的將軍;有威武剛毅、神氣十足的軍吏;還有神情各異、生動傳神的眾多士兵。他們或年輕幼稚,或老練深沉,或憨厚質樸,或聰明機警,喜怒哀樂,表情各異,真是千人千面,栩栩如生。

學過了書上的《秦兵馬俑》一課,又參觀了真的秦兵馬俑,才真正的體會到了秦俑經久感人的魅力。中國有這麼偉大驚人的奇蹟,的確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的自豪!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11

兵馬俑,一本神祕的厚書,一首百讀不厭的詩篇,更是一個被講了無數遍的傳奇故事。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前法國總理希拉剋參觀後這樣評價道:“世界上有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説是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

聽聞秦始皇兵馬俑千人千面,類型眾多,個性鮮明。今天,有幸可以見到實物。那威嚴的軍陣與磅礴的氣勢讓人無法忘卻。這是1號坑,據導遊介紹,它的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它的兵馬俑也是最多的。他們身披戰甲,手拿弓劍,腳穿戰靴,整裝待發,氣勢非凡。屋內黯淡的光線、陰冷的空氣無不訴説着歷史的厚重。

在過道間穿梭,凝望着他們堅毅的面龐,想象着他們的南征北戰、浴血奮戰的場景,不由得揭起一抔黃土,感受着們的氣息。

環顧四周,定目細視。

我的正前方整整齊齊地排列了三排威武的“士兵”,每一排大概有二三十個,神態各異,全都面向前方,似乎正在為後面的軍隊開路。後邊有兩輛漂亮華麗的馬車,由4匹馬拉着,車頂雕刻着的花紋已經模糊,但仍然阻擋不住它的美觀。不知誰寫的一首《青玉案兵馬俑》湧上了心頭:

千秋幸甚燒陶土,傭兵馬,從雄武。

一併七千生栩栩,面顏無改,心聲欲吐,豪氣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為冥王載歌舞?

今見重光猶待鼓,總聽擂動,即行衝發,一樣驅胡虜。

這一天的相遇,或許,我會銘記一生。這是我人生中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親眼參觀秦兵馬俑。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12

今年的五一小長假,媽媽帶我去參觀了世界文化遺產——秦兵馬傭。

秦兵馬俑分為四個坑,分別被稱為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和四號坑。一號坑是放士兵傭的坑,也是四個坑中最大的坑。二號坑還尚未開挖。三號坑是指揮室,也就是將軍們開會的地方。四號坑是放軍糧的地方。我們首先參觀的是一號坑。瞧,前面三行士兵是敢死隊,它們輕裝上陣,不穿護甲,手拿大刀,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衝鋒在隊伍的最前面。方陣兩旁站着兩列士兵,是觀察兩側方向有沒有敵兵的。方陣裏的士兵個個精神百倍,神氣十足,走近一看,連他們手上的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接着我們來到了三號坑,這裏氣氛莊重,可以看出古代的將軍都是靠牆開會的,仔細一看,有的將軍嘴巴張着,好像在討論着什麼,有的似乎在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真是活靈活現。我發現所有的兵馬俑都是千人千面,沒有一個面貌是相同的,真是奇蹟。

最後我們又去參觀了古代的馬車,最讓我震驚的是馬車的馬頭頂上的銀絲,通過導遊的講解,我們知道這些銀絲只有人的頭髮絲的十分之一那麼細,就算現在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做到呢。古代的工匠們是怎麼做到的呢?這至今還是個未解之謎。

秦兵馬俑真是雄偉、壯觀啊!古代工匠們的聰明智慧深深鼓舞了我,激起了我今後更加好好學習的熱情。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13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展出秦兵馬俑的湖南省博物館,我剛踏入博物館的門就被裏面的情況驚呆了,那兒是人山人海的,沒一個人都在不時的讚歎,我心想:“怎麼回有這麼多的人呢?他們有在讚歎什麼呢?………”

一個個問題湧上了我的心頭,參觀秦兵馬俑作文。為另外弄明白這些問題我經過爸爸、媽媽的允許鑽進了人山人海之中。我剛進入人山人海看見許許多多的陶俑和陶馬。駕車和坐騎的挺立陶馬,臂肥腰圓,肌肉豐滿,筋腱隆實,鬃毛飛揚,馬頭方正,鼻大口闊,耳如削竹前縱,睛如系鈴圓睜,四蹄佇立,神駿機警,露出不待揚鞭即欲奮蹄神態,一看就知是可千里追風趕月的駿馬良驥。而敷千名恍若真人的陶俑,神態各異互不相同,喜怒哀樂,各有其情,表現出肖像性和寫生性特徵。

將軍俑身材高大魁梧,頭戴冠,足登方口翹尖履,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長鬚飄漓,額頭皺紋深刻,昂首挺胸,拄劍而立,氣宇軒昂,雍容大度,煥發出陽剛之氣。軍吏俑身穿襦,外披鎧甲,頭戴長冠,一手執兵器,目光炯炯,神情冷峻,表現出剛毅勇猛的性格。眾多的武士俑也塑造得十分生動傳神:有的年輕幼稚,眉宇舒展,洋溢天真活潑的神氣;有的老練深沉,額頭上皺紋橫布,記錄下生活對他的磨練;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脣,憨厚質樸;有的側耳凝神,聰明機敏;有的笑口微啟,開朗灑脱;也有個別的武士俑滿面愁雲,悠心忡忡。滄海桑田,雄壯的兵馬俑軍陣曾沉寂千年。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古老的兵馬俑煥發出了新的生命,走向了新的輝煌。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14

暑假時,我來到了西安,有幸參觀了被人們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

7月19日上午,我與叔叔坐上了前往兵馬俑博物館的汽車,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的臨潼縣,離西安30多公里,它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沿途的秀麗風光,,引起我和叔叔的讚歎。

車子開到了博物館面前,來這兒參觀的人可真多呀!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國人、外國人,一羣羣,一隊隊,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一進大門,“秦始皇兵馬俑”9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十分醒目。

我們首先走進了三號坑,我們扶着欄杆,邊看,邊走,邊聽。聽導遊説,如此規模宏大的隨葬人俑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與考古價值。一、二、三個坑裏,三號坑最大,坑深五米,面積1426平方米,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闊九間,四周環繞着迴廊,四邊各有五個門道的地下大廳。兵馬俑不但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而且還是三十世紀考古吏上的偉大發現之一”,我仔細觀察起來,這些兵馬俑不但栩栩如生,而且形態各異。瞧!這些將軍俑頭戴頭盔,身披鐵甲,手握寶劍,威風凜凜。彷彿隨時衝鋒陷陣。還有的一個個,挺胸抬頭,精神抖擻,是武士俑,還有一個歌妓舞,一張笑嘻嘻的臉,它左手高舉,右手向後擺,單腳立地,另一隻腳抬了起來,做出一副能歌善舞的樣子。看得我眼花繚亂,這些兵馬俑使我回到了秦代,一位位戰士正與敵人廝殺,號角齊聲的威殺聲。

下午,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我心潮澎湃:我們中華民族真不愧是一個有着燦爛文化遺產的偉大民族!

參觀兵馬俑初三敍事作文15

去年暑假,我跟小林阿姨一行去西安旅行,讓我最難忘的就是參觀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分為3個俑坑,一號坑以兵馬為主,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他們千姿百態、神態各異;有的拿着長矛像是準備進攻、有的則是跪在地上,手拿長弓在發射、還有的握着劍在進攻。

第二個俑坑呈曲尺形,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馬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傭、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

第三個俑坑被損壞的最嚴重,幾乎全部都不能復原;支離破碎、殘敗不堪。

兵馬俑中的”士兵“有高有矮,最高的有2米呢,我還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哦,兵馬俑中的馬,馬尾巴是一個透氣孔,這是因為古人在造他們的時候天氣非常炎熱,馬裏面是空的,如果不經常排氣的話,馬就會爆裂開。我們現在看到黑色的兵馬俑並不是他們原來的樣子了,他們剛被挖出來的時候都是五顏六色的,經過風吹日曬地底層有明顯的變化,非常好看呢。可他們為什麼會變成現在的黑色的呢?那是因為兵馬俑剛從潮濕陰暗的地底下挖出來,就馬上受到了炎熱的空氣,他們的顏色在十四小時之內就會漸漸的脱落,變成了現在黑乎乎的樣子了,哎,我要是能看一眼五顏六色的兵馬俑那該有多好啊!

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你們去過了嗎?如果有機會你也去看看吧,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bingmayong/mk2k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