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週記 >

精選週記高中彙總九篇

精選週記高中彙總九篇

時間過得真快啊,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我們一定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歷,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週記裏了。那麼寫週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週記高中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週記高中彙總九篇

週記高中 篇1

勵志高中週記(一)

在這一週裏,從高一到高三,那些比較厲害的老師的課我們都聽了,確實受益匪淺。嘿嘿,老師聽課跟學生聽課,感覺就是不一樣。我和曉樂跟了韓老師,特別厲害的一個老師,我們運氣真的很好。韓老師教會了我很多東西,雖然有時候她的言辭很犀利,可是我還是很受用,因為她説的很多不足,我身上都有。韓老師是一個很好的老師,她愛憎分明,儘管前一秒鐘她會很嚴厲地批評你,指出你的不足,可是後一秒鐘,她又可以跟你談笑,她又會安慰你,我很喜歡她,在她身上,不僅學會了如何更好地教學,也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做人。韓老師説我身上的學生味太重了,不如曉樂成熟,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地讓自己看起來更像老師一些,確實,本來人就不大,要是還不夠威嚴,可怎麼壓那些學生啊。第一週,我覺得最痛苦的就是改作文,一個小時,還改不到4本,從錯別字,病句到整體結構,再到主題中心,我寫的評語有些就跟學生的作文差不多了,真的非常非常累,可是我仍然很開心,就是不知道,那些學生會不會好好去看,會不會好好去改呢?哎。總之,單單聽課,就學到很多東西啦,呵呵,很開心。

勵志高中週記(二)

隨着夏天的腳步越來越遠,秋天無聲無息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秋天的來臨並沒有趕走夏天的炎熱,但秋天的從天而降,帶來了秋天的涼爽。蔚藍的天空像一條絲帶,上面鑲着幾朵飄動的白雲。在遠處的西方飄着一團烏雲,烏黑的雲朵玷污了天空自然的美麗。不一會兒,颳起了大風,呼嘯的大風席地而卷,已經好長時間沒有感受到這樣激烈和狂暴的風了,好像只有冬天才有這樣的“狂風大作”。天空從灰色變成了黃色,一切不再陰沉沉的,而是明晃晃的。忽然一道閃電從天空中劃過,緊接着幾聲雷聲響徹大地,盼望已久的秋雨隨着雷聲而來。劈頭蓋臉的雨點從天空中落下,傾盆大雨灑落人間。秋雨的到來沖走了往日的炎熱,它洗刷着大地,把花的芳香,草的清香和土的濃香凝聚在這驚心動魄的雨中。雨越下越大,像瀑布一樣,那樣急劇,那樣迅猛,勢不可擋,與大地奏響了交響曲。雨嘩啦啦的下着,下着……最後伴着幾聲雷聲消失在了天空中。大地經過沐浴後顯得與眾不同,煥然一新。天空像一塊藍寶石,晶瑩透剔。秋雨雖不像春雨那樣嬌情,也不像夏雨那樣奔放,但我愛秋雨,它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氣息,帶來了精神上的享受。我愛秋雨!

勵志高中週記(三)

踏上了高中,就等於又上了一層階梯,來到一中,嶄新的校園,嶄新的同學,嶄新的老師……陸續都呈現在我的眼前,煥然一新的一切也應讓自己也煥新一新。

人人都説,高中是奮鬥的三年,是拼搏的三年,但我卻不這樣認為,高中三年也是開闊視野的三年,它能幫助我們在高中認識更多的同學,瞭解更加更加豐富的語言文化,學習更加淵博的知識。在這新的校園中,到處都瀰漫着“新”的空氣,為了能在這種“新”空氣中儘快適應,我們必須儘快調整自己的心萬言書,與同學互相交流,與老師多多溝通,以此才能讓我們能更加充分地享受以後的高中生活。

當然,在高中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經歷了“中考”這一大捷後,我們必須迎接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轉折點,一高考,高考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我們在高中時代的努力與否,在學習這方面,我們應當吸收,學習別人擅長的一方面,而善於發現自己的缺點取長補短,用之所長,學習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才能夠進步的。

在這新的校園裏,我們應與開拓全新的自己,發揮出陸完美的自己,摒棄“落後”的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三年的高中生活中開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週記高中 篇2

“物質的慾望,虛榮的誘惑,是人們迷失的重大原因,許多可貴的才華與可能有的成就都在這種誘惑下斷送?”這是羅蘭的一句名言,諷刺了那些由於意志不堅定而斷送了自己的目標與前程的人。

我是一個意志薄弱者,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遇到了《感動同心的勵志故事》這本書,使我感受頗深,讀完了它,書中的一個個簡短而精湛的故事,讓我對自己的性格與行為產生了很大的反感,“我一定要磨礪出自己堅強的意志,立定明確的目標!”我發出這樣的感歎。《梅蘭芳——以勤補拙》是書中故事其中之一,梅蘭芳出生在北京的一個京劇世家,這為他以後在京劇藝術方面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剛開始學戲時,由於先天的不足,感到非常吃力,但他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更加勤奮苦練。為了過台詞這關,他數十遍的背誦;為了過眉目傳神這關,他放飛鴿子,目光緊緊追隨天空的鴿子;為了使基礎功更紮實,他在院子裏潑水成冰,在冰上練踩蹺,跑圓場……通過這個故事讓我感悟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只要以勤補拙,用勤奮刻苦來彌補先天的不足,一定會換來後天的成功,因為勤奮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有一篇故事叫做《被突破的極限》,令我至今記憶猶新。田徑運動員羅傑·班尼斯特用了3分59秒4的時間就跑完了1英里;美國選手佔海因斯以9.95秒的成績跑了100米,突破了10秒大關。體育競技是這樣,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這樣?在飛機前,有幾人相信人能飛上天,在阿姆斯特朗以前,有幾人相信人能踏上外星球?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能,只要追求就有希望,只要努力就有可能。相信自己,努力奮鬥吧!

自尊加自立加自強,就等於成功,總之一句話:人應該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堅持自我,相信自我!

週記高中 篇3

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每當我看見媽媽把可口的飯菜端上餐桌時,口水就直流三千尺,我可真想體驗一下做飯的感覺啊!於是,我自告奮勇的對媽媽説:“媽媽,這天讓我來做飯吧!”媽媽用疑惑的神情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説:“你能行嗎?”“我肯定行!”我拍了拍胸脯,自信的説,媽媽這才點了點頭,默許了!

首先,我想了想這天該吃什麼,有了,這天就吃西紅柿炒蛋和土豆絲!我從櫃子裏拿出了西紅柿,放在盆子裏用自來水洗乾淨,就開始切了。剛開始,我還很耐心盜竊者,可到了之後,我切得西紅柿一塊薄,一塊厚,一塊打,一塊小,於是,我又重新切了起來,這回切得好多了。然後,我架上鍋,擰開爐子,往鍋裏倒了點油,又拿了幾個雞蛋,往鍋沿一磕,嫩黃的蛋心立刻就從裏面流了出來,我趕緊拿了個碗接住,再用筷子攪拌均勻,倒進鍋裏,用鏟子翻炒幾下,等成形了,就用鏟子弄成一小塊一小塊,緊緊之後把西紅柿液倒進鍋裏,用鏟子來回翻炒,等聞到一股香味時,西紅柿炒蛋就就燒好了!

接下來,就該炒土豆了,我拿來幾個土豆,用小刀削了皮,再把土豆放到砧板上,右手拿菜刀,左手按住土豆,把土豆切成一條條絲。然後把油燒開,把土豆絲倒進鍋裏,用鏟子炒幾下,放進一點鹽,繼續翻炒幾下,一盤熱乎乎的土豆絲出鍋了。

我把兩盤香噴噴的菜端上了桌子,吃着自己炒的菜,心裏甜滋滋的。

週記高中 篇4

一瞬間,我心迴盪;一瞬間,我情飛揚,你不知,我不曉。我知道我心在彷徨,我明白我意是纏綿。

我迷惘,遊走於黑夜之中,東撞西撞,撞得頭破血流,撞得心疲腦脹。依舊向前,向前奔跑,邁步。而後拌倒,而後碰壁。誰知我苦?誰知難?只是一人彷徨,撞牆。傷痕累累的手指最後終於叩開拂曉之門,我決定了:要用這隻手選擇我的明天。無論過去有多麼艱難,艱難總是很短暫,讓我們忘記過去,一起去放棄,一起走向明天!

曾經擁有,那些無知的所有,那些殘缺的等待。初冬的天空如此蒼白,然而地上卻太少純白,望着星空與大地,歎息——不瞭解自己。大地,高樓聳立,不如天空,令人清晰,葉落歸根,風生雲起,我全然不在意。

人有收穫就必有付出,哪怕僅是那小小的一點。於是,為了長大,我付出了挺多:幼稚,純真與本性。剩下的只有虛偽,默然……我不滿於社會,卻對它無言,不知應該如何去訴説自己的感受,如何飛翔?

在每一瞬,我都在變,變得我不敢睜眼看,無法承受但卻無言。

一瞬間,我神迷失;一瞬間,我意纏綿!

週記高中 篇5

每個人都認為成功是讓人驕傲的,失敗是讓人沮喪的,每個人渴望成功厭惡失敗,但我認為成功是讓我厭惡的,失敗是我喜歡的,我要為失敗點贊。

在成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歡笑而我喜歡走在失敗的道路上去享受成功,有這樣一句話''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有失敗才會有成功。例如愛迪生經歷了999次失敗但在最後的一次他成功了;愛因斯坦參加各種競選每次都失敗,但她沒有喪失信心他沒有向失敗低頭最後他成功了成為了偉大的領導人,他這種對困難總是用微笑來應對的精神是值得我們90後學習的。

我十分的敬佩這些偉人,因為他們總是用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有用微笑去應對失敗的毅力,讓我十分的感動十分的敬佩。

失敗並不是成功的敵人而是成功的朋友,我認為成功是在失敗的基礎之上的,沒有失敗的鋪墊哪會有成功時的喜悦,失敗在人生路上也是一種磨練之所以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斷失敗,不斷的磨練才會有成功時的自我,在那時我們會流淚,因為我們在失敗的道路上從不流淚,這是成功的淚水,這個淚水是甜的。

失敗的出現是我們的榮幸,因為失敗是給我們帶來成功的使者,只有他的到來才是成功的預兆雖然有些人厭惡失敗但是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不經歷他的磨練哪有那些成功時的喜悦呢。

週記高中 篇6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説,在生與死之間有一段距離,就叫做人生,而如何走過這段距離,被叫做生活,所以,在漸漸成長的時間裏,我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為何生下來,然後,又怎麼樣活下去。我一直以為,生命跟生活有着莫大的關聯,生活的.單一,讓我有種莫名的迷惘。每天,我就像一個機器人一樣,重複做相同的事情。起牀,吃飯,上課,作業,睡覺。一旦想到以往的日子都是跟第一天一樣,就寒意心生,甚至,還懷疑自己是否還活着,我常常捫心自問,既然你的生命沒有意義,你為什麼還要活着?

我嘗試過利用科技來解決這個抽象的問題,但事實説明,科學無法解釋精神上的疑題。網絡上的有志人士各自探討着生命的意義。有人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對社會的貢獻∶人生苦短,能造福人類為社會貢獻出一份力,你的生命對於整個社會都充滿着意義。有人則反駁,生命的意義在於思想∶有人活着就像死了一樣,而有人死了卻依然還活着,生命是有限的,思想是無限,把有限的生命寄託在無限的思想上,人得生與死才有意義可談。人們各自表達自己的思想,甚至還有人説生命的意義在於尋找生命的意義。

對於現在,要我表達生命的意義的話,我會説,生命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要説有意義,那也是事物自身賦予生命一種意義。

譬如説,對於地球,生命的意義在於帶給地球活力。對於國家,生命的意義在於自身的貢獻…

因此,對於不同的事物生命的意義就不同,將思維擴散,就得出了對於不同的人生命的意義就不同。

科學家可能會説,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

思想家可能會説,生命的意義在於思考。

哀怨悲傷的人生命的意義在於追求快樂。

窮極潦倒的人生命的意義在於追求財富。

那麼,生命的意義也許就在於滿足需求和實現目標了。需求和目標得以實現,生命不再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每一條生命都在地球上跳躍着,繼續踏上追求生命意義的旅程!

篇四:生活選擇雙贏

追憶至幾千萬年前,當人類還不是自然界充滿智慧的主宰,許多雙忍飢挨餓,虎視眈眈的眼在無時無刻的瞪着你。你,是選擇死亡,還是生存,是選擇合作,還是競爭?

競爭,對於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有促進作用,世界離不開競爭,自然界,動植物會為了一點利益相互捕殺,偷掠,官場上,多少得罪人的勾心鬥角,冷箭暗器,世界上,多少發達國家乃至發展中國家為打破一超多強格局在全國發展。競爭,它給予人的是最大限度地激發我們的潛能,不斷提高效率,發現自己的侷限性。德謨克利特曾感歎過:“不敢同冠軍較量,就永遠爭不到冠軍。”從這一面來看,或許,選擇競爭是相當正確了。事情的兩面性不至會如此,競爭的不利,與它的好處是同重的,我們中考前,許多人避免不了緊張與失眠,競爭的壓力和心理的防禦是重要的,也許它會產生競爭中偏激的思想:嫉妒產生的是向別人投射冷箭暗器,在競爭之外的獵殺,使人走向極端變得卑劣,從而言之,競爭不能盲目斷行。

合作,是個人或羣體間為達到共同的目的需要的彼此合作,世界離不開合作,自然界,為了避免或減少被狩獵者所捕殺,通常會採取合作保護羣體的做法,官場裏,黨派之間需要合作才能使自己不易被排擠,楚時《離騷》的作者屈原就是因不參與而被排擠才有瞭如今投汨羅江。更不用説世界上正採取經濟一體化的貿易,沒有合作,閉關鎖國的清政府也為之垮台,中國有句老話:人心齊,泰山移。是的,有多少名人學士為了它讚歎出千古名句,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是有限的,但羣體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人們會説:“這樣,選擇合作是正確了的吧。”我卻説:“不。”合作的雙刃在於前者,競爭是不可分開的,沒有了競爭,合作的力量止步不前,分享如今的喜悦卻不看今後的結果,可能也不是永遠的成功,所而言之,合作不可孤行。

那麼把兩方面的選擇都否定了,也就沒了答案,而去把競爭與合作相互融合,作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不就為雙贏了嗎?在合作中競爭,向對手學習,在競爭中合作,發揚團結向上精神,不以成敗論英雄,古就有諺語:“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是的,在今後的選擇上,也許只是雙選才能體現“雙贏”,也就選擇了“雙贏。”

週記高中 篇7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師,都要在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除了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外,還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並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數學是主課,又是理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能死記硬背。理解性地記憶每堂課的知識內容,然後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再應用到實際中。

一、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起很好的引導作用

(一)認真備好課,按要求完成教學任務。備課又分四個方面:備教材、備考試説明、備教法、備學法。備教材,就要鑽研教材、熟悉教材內容,還要知道新教材編寫的目的意圖。因為新課改後,有些知識內容有刪減,內容前後次序也有了調整。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研讀課本時就要注意多問,經常問自己“教材為什麼要這樣編寫?”“這樣編寫的目的是什麼?”“要求學生掌握哪些知識點?”這樣鑽研教材,才能在備課時注意增加、補充書上沒有明確提出的問題、注意點和一些結論,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備考試説明,每年高三老師都有一本考試説明,上面註明了高考對每個知識點要求掌握的難度,只有仔細研讀才知道在備課時備到哪個層面。備教法,就是對本堂課採用探索發現法、分組討論法還是講練結合等方法的思考運用。備學法即註明該內容學生應該怎麼理解、怎麼學。

(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全面落實“三講”精神。“三講”是在講清、講透、講活上下功夫。“講清”是基本要求,知識的傳授必須準確無誤,不犯科學性錯誤,教案中選題要精,講題要準確、清楚,使學生聽懂聽明白;“講透”是較高要求,教案設計還要考慮選題的經典性,知識覆蓋面要廣泛,使學生觸類旁通,教師講得透,學生才能學得會;“講活”是更高境界,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個性特長,努力調節課堂氣氛,學生不僅能學懂、學會,還能學透、學通。

(三)一堂課結束後,堅持對這堂課進行總結。教師要及時反思本節課的效果,着重反思課堂中出乎意料的創造性收穫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等問題,便於今後教學中揚長避短。其次是對課後作業的佈置和批改:教師要佈置的作業必須自己都已做過,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選出適合學生的題目,確保作業的質量。要做到六個“有”,即:有課必做,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評,有評必補。

然後根據學生作業情況,對沒有過關的學生及時輔導,利用午休、自習課和晚自習的時間為學生解難答疑。這樣既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並及早解決,也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四)多和其他教師交流溝通,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同一個年級、同一個層次的教師最好每週集體備課一次,統一知識點的難度和重點、難點、例題、練習。不管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都要多聽課,在聽課過程中發現彼此在上課的方式和內容安排上的不同,以便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自我。

總之,在實施新課程後,教師要轉變角色,樹立服務意識,努力發揮促進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收到最佳的課堂效果,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

二、抓好“學”這一關

“教”是老師教,“學”是學生學。不少學生進入高中後因為不適應而導致成績下降。這是由於高中數學內容多、抽象性理論性強、思維要求高、學生沒有時間鞏固新知造成的。而且,一開學就首先遇到理論性很強的函數,其次是數列,對數字的處理要求極高,讓不少學生感到很困難。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好數學呢?

(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可以通過大量的練習,使數學成績有明顯提高,這是因為初中數學知識淺顯易懂,反覆練習必然提高熟練程度。而高中數學理論性、抽象性強,就需要在對知識的理解上下功夫,需多思考、多研究,不要寄希望於課上老師會空出時間用來做練習鞏固,這就要靠學生自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

(二)提高課後練習的效率。數學要學好,不做練習是不行的。雖然做題的關鍵不在量多而在於做題的效率,但是這要因人而異,要看學生的水平來決定。好學生一堂課下來可能已經理解並掌握瞭解題規律,那麼課後只要練對應的習題就可以;基礎較差的學生可能講解一遍還不理解,轉不過彎來,那麼就要講兩遍、三遍直到學生理解掌握為止,還要對同類型的題目反覆練,在重複多遍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總結出解題的規律,知道哪一類題目用哪種方法。另外讓學生準備一個糾錯本,對平常練習中常出錯的題目要記在糾錯本上,認真訂正清楚,並將每次試卷上做錯的題目也訂正到上面去,總結教訓以保證下次練習時不再出錯。

總之,學習的關鍵是學生主動學,只有學生對數學感興趣,想學、主動學、有信心學,數學成績才能提高上去。

週記高中 篇8

任憑父母高聲的呼喚,也未能停住我失落的腳步,中考前,充滿自信的我,此刻似乎成了一個無所事事的廢人,我不敢回頭,不敢凝視父母這帶着血絲的雙眼,不敢面對父母辛酸後額頭上留下的條條皺紋,也更沒有勇氣再去承受中考的失敗!

夜,很黑,大地一片寧靜,我漫無目的的跑着,頭腦中猶如一張白紙,一片空白,夜空依舊廣闊,沒有盡頭,沒有邊際,然而,多的只是我這顆絕望的心跟沮喪的人,我忽然見發覺,自己在這世上是多餘的,與其繼續浪費清新的空氣,還不如就此化作一堆塵土,可是

疼我愛我的父母又該怎麼辦呢?如果我就此走完人生之路,他們有會怎樣呢,我不敢繼續想象。

上帝並不公平,三年的努力,三年的付出,我得到的卻又是什麼呢?只是一個無情的分數,一個比死亡甚至更可怕的結果,難道這真的就是我的命運?不!我不相信,但這樣的事實卻又讓我不得不相信。

我立住了腳步,隨地躺了下來,望着天上半缺的明月,眼淚也禁不住流了下來,月光雖微弱,卻使的這淚花也閃爍着光芒。

週記高中 篇9

冷風瑟瑟的,我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雖説是在室內,也似乎能讓人感受到窗外些許的寒冷。我搓了搓手臂,把衣服拉得更緊了。

我該不該跨出這第一步呢?想起在鋼琴前練聲的日日夜夜,我似乎看見,那燈光不斷的舞台在向我招手,盈盈淺笑着。可我卻不敢上前,那個我夢寐以求的地方,信心滿滿的我,心情一下子就跌落到了谷底。

抬頭凝望着窗外,我似乎看見了好朋友的一張張笑臉,充滿着鼓勵的笑臉,似乎聽見了她們對我支持的話語。

“不要害怕,放開心!”

“就當下面的那些觀眾是一棵棵大白菜!”

“沒事的啦!多想點笑話,自信點!”

“我們想念你!支持你!”

一瞬間,我有種想笑的衝動:是啊!那麼多同學和夥伴支持着我,我還要怕些什麼呢?這不就是我夢想的地方嗎?大膽點!沒什麼可怕的,有那麼多朋友陪伴着我,我可真傻!

風,停下了呼吸,連它也在幫着我。

“28號選手請出場。”

台上載來主持人報幕的聲音。

“到我了,我該怎麼辦?快點快點!”我在心中不住地催着我自己,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金色的燈光照射在我的身上,透過這柔和的燈光,我看見了我的同學們。

優比、優樞、優樂……我的朋友們都在!他們都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彷彿在説:

“優亞,你快唱吧!我們‘優字家族’的成員們可都等着哦!”

我一點頭,一首《祖國,慈祥的母親》從我微微張開的口中飛了出來。

我好似在空中飛翔,飛到巷口,一艘海軍專用軍船上的人們摘下了高帽,舉臂高呼:“祖國,你是我最慈祥的母親!”他們依依泣別着,唏噓聲一片。

船,漸漸遠去了,似乎還聽得見船上的人們在感歎着:“祖國,我還有好多話要對你説呢!祖國母親……”

似從夢境跌回到了現實,音樂戛然而止,台下一片鼓掌聲。

我做到了,我做到了!

現在,我學會了自信,仍在各個金色的舞台上盡情歌唱。不過比起第一步,多了一份自信。

我學會了自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zhouji/ol3dx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