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議論文 >

關於孝的議論文作文(通用10篇)

關於孝的議論文作文(通用10篇)

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尤其是應用極其廣泛的議論文,議論文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那麼你有了解過議論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孝的議論文作文(通用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孝的議論文作文(通用10篇)

孝的議論文作文1

“百善孝為先”是自古以來所傳承的中華美德。孝敬,孝順,孝道。無論哪一個無不包含着深切的情感。

當今社會,在學校中,學生時常學習“盡孝”的道德知識。在電視上,常常播放着與孝道有關的電視劇。在街道兩旁的牆上,有關孝心的插畫不斷地翻新。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孝”到底有沒有真切的體現在我們身邊呢?

科技化時代,智能系統迅猛發展。人潮擁擠的車站裏到處是奔波的家庭,也許是為了工作,也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家長們的臉上流露着疲憊而又焦急的神情,一邊等待着列車到點,一邊回過頭來拉住正在玩手機的孩子,孩子正安心的跟着,眼神絲毫沒有從手中游開,而換來的只是父母無奈的歎氣聲。

曾經看到過一幅漫畫,畫中的老人懷中抱着一個路由器,帶着滿意的笑容慈愛的看着圍坐在他身邊的子孫們。他的子孫們卻低頭玩着電子產品,甚至背過身去。而這漫畫的標題是“兒孫滿堂”,確實,這的確稱得上是“兒孫滿堂了”。

從古至今,孝文化一直是我們中華之美德,論語中説“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可如今的孩子,又有多少能夠將父母真正的牢記在心?又有多少人時時刻刻惦記着父母。

孝,孝,孝,何為孝?難道只是坐在父母身邊,卻盯着手中的手機,翻看着無聊的信息,然後發條消息説今天在家陪父母,這便是陪伴了嗎?難道只是給父母寄點生活用品卻到大年三十也不見人影,這便是孝道了嗎?

捫心自問,我們的父母,所希望的真的只是這樣一種敷衍了事的“孝心”嗎。我們的父母,經歷過跌宕起伏的生活,面對過大風大浪,他們為生活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現在,他們也許慢慢糊塗起來,開始忘記一些事,忘記上一刻他們所想去做的事,他們也許會想,要是我的孩子在這,該多好啊。

也許他們,變得容易生病,卻像個老小孩一樣不懂照顧自己了,如果那時,我們在他們身邊,在他們難受的時候遞上一杯熱茶,探探他們的額頭,仔細地記着吃藥的時間,他們是不是能快一點兒好起來?這些事,父母總會提醒我們,而我們呢,這些對於我們來説微不足道的關心,對於父母,這也許足矣。

回過頭,看看一直微笑着站在我們身後的父母,他們似乎變得有些渺小,不再像兒時那樣高大,他們如同風化了的巖石,變得疏鬆細碎,好像風一吹,就會消失無蹤。

快抬一抬頭,看一看身邊的老母親,她已不再年輕,柔軟的長髮已變得稀疏,她的兩鬢開始泛白,但是她總會在你熬夜唸書時,送來一杯熱牛奶,心疼的摸摸你的臉“孩子,快休息吧。”

她有時會坐着發呆,她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那麼孩子,請過去牽起她的手,請輕輕地俯在她的耳邊,告訴她你所看到的,聽到的好玩事兒,就像小時候你總愛依偎在她懷裏,聽她給你講故事那樣。

快給你的父親揉一揉肩膀,為這個家,他扛起了太多太多的壓力了,他的背漸漸彎曲,而肩上的擔子卻不見得減少。他那寬厚的雙手因為常年勞作,佈滿了繭子和褶皺,到了冬天還常常因為不捨得用護手霜而長凍瘡。

可也許你還記得,這首雙曾經舉起過小小的你,舉得高高的,為着讓你能看清那遠方的景色。那麼,請在他問你晚上想吃什麼時,對他説:“爸,吃你愛吃的吧。”

“以孝為諡,真無愧此心”孝,原本就是那樣微不足道卻含情至深。

孝的議論文作文2

“有句老話講,百善孝為先,父母操勞一輩子,就圖個膝下盡歡顏,一聲叮嚀囑託,聊聊家長裏短,講過多少遍老故事,咱靜下心去聽完。”每聽到檀歡的《百善孝為先》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到,淚水也如同決堤的洪水。“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的愛是崇高的愛——只是給予,不求索取。不溯既往,不討恩情。父母是弓,兒女是箭,弓因箭而彎。

論語中有這麼一則是説“孝”的: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能在雙親健在時盡孝,才不會當他們生命風華幻滅後,才發現有好多無處表達的懷思和傷感。對我來説,父母的愛是世上無與倫比的偉大力量,這種愛凝聚成我的勤奮和毅力,它永遠閃耀在我青春的光芒之中。

古有朱壽昌棄官尋母;曾參齒指痛心,董永賣身葬父。一個個都是讓人難忘的事,也成為了人們口中千古讚頌的榜樣,我們在家中應尊重長輩,也要孝敬父母,若沒有父母,我們怎會有機會來用心觀察世界。

孝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難做到的。為人子女,必須盡孝,必須學習長輩的優點,遵從長輩的正確指導,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你的品行代表了你的教養,你的父輩們教導你的知識是由他們那豐富的閲歷總結得來。但是,這並不代表盲從。為人父者,不可能事事正確,故子女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才是真正的孝。當今社會,有些子女忙於工作,疏於最父母的關心,而我也不例外,由於在外地學習,與父母相處的時間便少了,沒有盡到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反而事事要父母為我操心。

在一些家庭中因種種原因,幾歲的孩子承擔起照顧全家的責任。它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在古代,都説功名重要,可朱壽昌,棄官前往陝西尋母,發誓不見母親不返回鄉,最終找到母親,歡聚而歸。由此可見,功名雖重要,但在親情面前,功名又有多重要?我應在學習之餘也要好好的孝敬父母。

孝,既然是傳統美德那我們就因當將其更好傳承。父母的愛是治我頑劣的一劑良藥,我會用我的行動去報答父母。用心去傳承這一美德,因為有孝,因為有愛,我才能更好的成長。

父母的愛,如鬆,雖有時傷害了你,但你應知他們是愛你的,他們的愛是常在的,是不凋落的。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我會用心愛父母,用心行孝。

孝的議論文作文3

人有云:“羊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況乎人?”中國漢字往往形簡而意深。“孝”這一字,上部分為“老”,下部分為“子”。“子”背父母,意即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自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則是我們回報父母的最好方式。

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雖身居帝王之位,侍奉母親卻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用的湯藥,都必須由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用。他在位共24年重德治、興禮儀,使得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發展。而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也被譽為“文景之治”。

帝王之軀,也為人子。“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不僅是一個人行為的準則,也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重要標誌。孝子的故事在我國古代比比皆是。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幾經曲折,好不容易得到線索後,他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併發下誓言不見到母親永不返回。終於,朱壽昌在陝西遇到了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他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血濃於水,時間的距離無法淡化親人的思念。眾裏尋親,因為我們是這世上最割捨不下的緣分。

“百善孝為先”,“孝道”總在不停的延續,由古至今。一個平凡的女孩,孟佩傑,有着一個不幸的童年:五歲父親去世,母親重病,無奈將她送人領養。三年後養母癱瘓,養父離家出走,此後杳無音訊。八歲的孟佩傑開始為生計操勞,承擔起侍奉養母的重任。她每日悉心照料養母,為她洗漱梳頭、換洗尿布、塗抹膏藥。十幾年來,不離不棄,直到考上大學還是如此。

盡孝何難?不過是像父母照顧你一樣照顧他們,滿足一下老人們的願望,讓他們渡過一個開心幸福的晚年。

古話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還能等待嗎?

孝的議論文作文4

什麼是德?自古以來,人以孝為先。既然不孝,何談以德?只有孝敬父母,尊重老師,才會懂得為他人着想。所以,我認世界上的弟一美德,是孝。

從小,我們要孝敬父母,才會一步步懂得做人道理。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天晚上都會看見,媽媽端着一盆水為奶奶洗腳,奶奶的臉上笑成了一朵花,長大以後,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端一盆水為媽媽洗腳,看着媽媽的腳。我留下了眼淚。是媽媽教會了我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以孝為先!

不知,你們是否還記得那一則公益廣告,一個小男孩看見媽媽為奶奶洗腳,他便也端着一盆水,對媽媽説;“媽媽,讓我為您洗腳吧!”公告最後,我們看到媽媽的臉上有着幸福的微笑。不知道。看到了這則公益廣告的人,是否因為小男孩的可愛而感動了呢?是否也為媽媽洗腳了呢?心中有愛,世界才會更美好。

“孝”只是一個代號,關鍵在於你是否做了,是否只是表面動作,而不是真心的!北魏孝文帝,以孝治國,才會使人們安定下來,正因為是他孝敬母親,才會如此。人若無孝,為何要説他是人?因為這個人連最基本的道德都沒有了,那從哪裏説德,説他為別人着想更不可能!

孝不光是孝敬父母,也不只是孝敬老師,而是從這種心態去面對所有的人。孝,不只是嘴上説説,而不做,這樣只是空談,假做。只有,自己心甘情願做時,才可談已孝。有孝,便有德,有德自然有愛。有了愛,我們下有資格去教育別人,去鼓舞他人,不要放棄。

以孝為先,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強大,世界才會更美好!你懂了嗎?請回家對你媽媽説一聲:“媽媽,我愛你。”吧!我想你媽媽的臉上一定會有幸福的笑容的!這便是孝,有孝引發的愛。相信自己,一定會做一個以孝為先的人的!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孝的議論文作文5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深影響着每一位炎黃子孫。

在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字經》裏有一句“香九齡,能温席”。説的是漢代因孝敬長輩而流傳千古的小黃香。他九歲喪母,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長輩。

夏季,他幫父親把牀蓆扇涼,趕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體把父親的牀蓆睡暖,再讓父親睡到牀上。小黃香學習刻苦勤奮,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讚譽。

相傳在漢代有一個叫郭巨的人,家裏有一個九旬的母親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由於家庭貧困,他只能選擇贍養母親或孩子。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連夜將孩子抱到山裏,埋于山中。

百善孝為先,歷朝歷代像小黃香和郭巨這樣的孝子不計其數。我們對“孝”並不陌生,似乎從懂事起,我們就常聽長輩們教育道:“要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可事實並非如此

上小學時,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幫父母洗腳。可現在的孩子多為家中的“小皇帝”,家長也不願讓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籤個字應付作業罷了。

不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體現了現在人們的生活特點。不停的找個種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變得越來越多。老人們不圖兒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兒女們回家看看。

前段時間電視上常播放這樣一個廣告:一位老母親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飯菜,滿心歡喜地等兒女回家吃飯。可她卻陸續接到家兒女的電話,都説有事,不能回家吃飯。老人放下電話,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直到深夜……

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我不由得問:“這是怎麼了?”

現在,我們不需要孩子像小黃香一樣為父母温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樣為母埋兒。那是不是説,我們可以把“孝”拋棄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現在這兩處。孩子聽從父母,少讓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表現。

為人父母更應該孝順於自己的父母,不能總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贍養父母,常回家看看,不僅僅只是盡孝,更是給孩子做出榜樣。

若連大人都不盡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齡,能温席”也是無用的。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孝敬父母。

我們中華民族的“孝”已經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所以我們一定要將孝發揚和傳承下去,讓孝在我們心中,不能讓“孝”消失在21世紀。

孝的議論文作文6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俗話説:有孝的家,貧寒也温暖,無孝的家,富足也缺憾。

父母為我們傾注了一生的心血,都説母愛是偉大的,而我也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在她的懷抱中我享受着濃濃的愛意。至今母親生下我已經有十六個春秋了。聽爸爸説,媽媽懷我三個月的時候就不再吃零食了,每一天只吃着沒有味道的粥飯,為的是能讓我生長的更健康。五六個月的時候,媽媽吐的厲害,不能吃飯,每一天只能考打吊水來維持營養。媽媽懷我是多麼辛苦啊!

其實,這還不算什麼,媽媽是剖腹產的,把我生下來後,四天都不能動彈,還不能吃東西。飢餓的難受和手術後的疼痛使媽媽四天四夜未曾閤眼。

聽到那裏,我的淚水悄悄濕潤了臉龐,真沒想到我的誕生給媽媽帶來這麼多的痛苦和折磨!

我漸漸長大,很快我上小學了,媽媽每一天都早早的起牀為我做早飯,中午一回到家,我就能夠享受着媽媽準備好的美味佳餚,媽媽卻還在吃我早上生下來的稀飯。可那個時候,我太小了,還不懂事,不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有時候還鬧事,甚至取笑媽媽,當媽媽悲痛的流着眼淚時,我還在一旁幸災樂禍。此刻,有時想起那時的傻事我常常偷偷地流着眼淚,以贖曾對媽媽犯下的錯誤。

記得有一次,媽媽特地為我做了一盤紅燒魚,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媽媽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説:“慢點兒,別卡到了。”我邊吃邊點頭,但還不忘問媽媽一句:“媽媽,你不吃嗎?”“呵呵,媽不吃,我不喜歡吃魚,你先吃吧!”我當時也沒多想,吃完就匆匆上學去了,但回來拿鑰匙時發現媽媽正在吃我吃剩下的魚湯,並在湯水中尋找着細碎的魚肉,我看這一幕,我的淚水忍不住地流了下來,走在路上,淚水更加肆意的流淌,恨自我為什麼當時沒想到母親是捨不得吃而特意留給我吃的呢。

此刻,我已經長大了。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了,媽媽累時,我會幫媽媽按摩,幫媽媽做家務,好吃的東西會和媽媽一齊吃。爸爸累時,我會給爸爸錘錘腿,他口渴時,我會給他倒水……

“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白雲裝飾藍天,是因為懂得報答,小草離不開大地,是因為它不想讓大地媽媽孤獨。自然界的動植物都懂得報答,我們又何嘗不能報答父母,做個孝順的好孩子呢?

孝的議論文作文7

中國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擁有多達十四億的人口。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古老的民族已有着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年,從未變過且流傳至今的那數孝道了。

孝,乃中華民族傳統之美德。自古有百善孝為先的説法,而孝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個評價人們道德素養的尺度。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孝”的概念,那麼沒有資格使用“人”這個名詞來稱呼自己,甚至連動物都不如。羊羔尚且懂得跪乳之恩,烏鴉也知反哺之情。那麼作為靈長類的我們又該當如何呢?

古時候《二十四孝》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詳,故事中的人物也都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然而,又過了幾百年乃至上千年,到了這個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夠向他們那樣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在這個現實主義的物質社會,很多人也都變的現實。一味追求自己的地位、賺取自己的薪水、尋求自己的戀人,那麼又有誰能夠真正想到過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以為能給自己的父母足夠的零花錢,讓他們住豪宅是盡孝了,且不知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於是“空巢老人”應時而生。而那些空巢老人最需要的是關愛,能夠兒孫繞膝,享受一家人美滿的快樂。然而,這些正是那些做子女的所不能給的。因為他們要工作、要賺錢、要追求地位。然而我們反過來想一下,自己的父母都已年邁,這些做子女的又能盡孝幾年呢?且不知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懇請那些正忙於工作的子女們好好反思一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盡孝。哪怕是陪父母逛下街、看場電影、聊聊天~這些看起來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卻恰恰是父母最需要的。這平凡的一件事能讓他們高興好幾天。如此看來,盡孝又何嘗不是一件簡單而有趣的事情呢?

所以瞭解自己的父母,認清父母的需要,讓父母快樂,讓自己問心無愧才是你當前最應做的。現如今,我們不僅要知道“百善孝為先”,更要做到“百忙孝為先”。把手頭的工作放一放,多陪陪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履行好一個做子女的職責,才能真正把“孝”這一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孝的議論文作文8

《三字經》中有言道:“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這句話啟示着人們:每個人從小就應該要知道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這是做人的準則,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順父母,並激勵自己刻苦學習。

自古以來,孝順就是廣泛提倡的.,而孝順的人也是人人稱讚的。“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古時候,有個叫孔融的孩子,有一次,他父親的朋友拿來了許多梨,他父親就讓孔融拿一顆去吃,結果孔融卻拿了一個最小的。他的父親便問他:“你為什麼拿了一個最小的?”孔融回答道:“我是家裏最小的,應當讓着哥哥。”父親又問:“那你為什麼要讓着弟弟呢?”孔融説:“我是哥哥,應該讓着弟弟。”孔融這種尊敬兄長、愛護幼小的精神讓大家銘記於心,被大家廣泛流傳。

不單尊敬兄長、愛護幼小是人人都應該學習並傳承的優良品質,孝敬父母更是值得全社會學會並且傳承的中華美德。陳毅是孝子,1962年,他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陳毅的母親癱瘓在牀,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牀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牀下。陳毅見到久別的母親,心裏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説:“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牀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説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説:“娘,您久病卧牀,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裏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着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並動情地説:“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説完,陳毅把尿褲和其他髒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淨淨。一位國家元帥,不僅把國家放在心頭,更把孝道放在心上。

自古以來,孝道在中國是第一位,正如《弟子規》中所説:“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談尊論孝,只要每個家庭把孝道放在第一位,就一定能營造出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

孝的議論文作文9

歲月的傷痕,抹去了您的青春,堅實的手臂,寬厚的肩膀,您無私的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任。讓我如花一般的成長。謝謝您,我的父親。

時光的間隙,悄然化作您臉上的皺紋,漸漸有些佝僂的脊樑,曾是我最愛的依靠。青絲漸漸化白髮,每一縷都是滿裝對我的疼愛。謝謝您,我的母親。

你們每天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家,還要為我去做可口的飯菜,只為讓從學校晚歸的我,能再吃上一口尚温熱的飯菜。夜幕降臨,城市的喧囂漸漸變得孤單,你們卻還在思索着我回家是細微的表情變化會帶着怎樣的心事。偶爾我會悄悄隱藏自己的小心事,但你們總是會細心的和我探討,幫我解讀心聲。我親愛的父母啊,你們可知道,你們的良苦用心,女兒早已銘記在心。

或許是你們對我的關心總是無微不至,總是細心的教導我為人的方向,所以對任何事情我都會去仔細的思索,在青春期應該叛逆的時候,我更多的是選擇去體諒寬容,這讓我的人生多了更多的美好的體驗。

你們無微不至的關心,盡職盡責的照顧,在我的人生歷程中,這些都一次次的温暖了我的心靈。保護着我內心深處的真善美,也不斷給我勇往直前,面向未來的勇氣。

父母親,我會像你們愛我那樣去愛你們,因為愛是一個延續。你們對我的愛在我的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現在正在漸漸的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我相信有一天,它會長大到足夠去庇廕你們。

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每次走在去上學的路上,看着街道交錯,樓宇叢生,我心裏總是會不自覺的升起一股感激。感激我的祖國,因為祖國的日益強壯,我才會過上如此美好的生活,接受如此優良的教育。謝謝你,我的祖國。

父母對我説過,對小家的孝,是小孝,對國家的孝,是大孝。但小孝和大孝是一樣重要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成長,我們要孝,天經地義。祖國給了我們家,給了我們可以信賴,可以安居樂業的希望,給了我們可以和父母相依相偎的坦蕩,我們要孝,這是大義。

任何時候,我都不會忘了孝,一人孝,是小孝,眾人孝,才是大孝。

不管怎樣,我會從我做起,孝敬父母,關心家人,努力學習,爭取為自己的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盡孝,小家和大家都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孝的議論文作文10

孝敬父母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黃香温席到魯迅寄書慰母,再到如今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我國上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裏,這一美德不斷被傳承,這一品質不斷被髮揚。

陳強斌,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小人物。自母親患上老年痴呆症開始,就將母親綁在身後,騎着電瓶車每週往返於30公里的山路中去工作,堅持照顧母親,不離不棄。其實,陳強斌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他只是將而是母親為他做的都在母親需要時再做一遍罷了。但,這件事卻觸動我們每個人。孝,其實很簡單,就是待之以禮。但正是這千千萬萬個待之以禮換來了一個個解決人口老齡化相關問題的大愛。

我國從建國以來就不斷就養老問題進行創新改革,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養老問題,孝敬每個老人,讓每個老人老有所養。不光是這樣,我國還十分重視孝敬老人的宣傳工作,樹立尊老愛老的風向標,構成“孝敬老人,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孝敬老人,雖然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但不是我們的專利。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因為怕母親悲痛生氣,不與兄弟爭奪財產,依然選擇放棄。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為歌頌母親寫過無數個詩句。孝敬父母在國外也很常見,雖然我們有着不一樣顏色的皮膚,但孝是不分國界的,因為我們善待老人的心是一樣的。

但,這世上總會有些特例。某個人,年輕的時候放蕩不羈,目中無人,從不把長輩放在眼裏。直到老的時候,兒子也向他對待自我父親的方式對待自我,嚐到被自我孩子嫌棄的滋味的時候才明白當時的自我是多麼無知,才明白孝敬長輩是多麼重要。沒有一個人願意在無助中孤獨離去,沒有一個人願意讓自我所愛的人嫌棄自我。我們總青春不再,鬢髮發白的時候。所以,我們理應善待每一個老人,用自我的真誠幫忙他們。

“百善孝為先”,孝是對長輩的回報,也是對社會的回報,僅有孝敬老人,讓這一傳統美德流傳下去,我們才不會有老無所養,老無所依的一天。

孝,很簡單,它可能是一句問候,一個動作,一個眼神。

孝,又很難難到沒有幾個人能夠堅持,難到讓一個國家手足無策。

標籤: 通用 議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yilunwen/kxk4p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