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議論文 >

春的門檻前議論文

春的門檻前議論文

嶺南的冬春,是沒有縫隙的,今年和暖的天氣,更令人沒了冬天的感覺,人們厚點的冬衣幾乎沒有拿過出來穿過,日子好象是從秋天一溜就到了春天的門檻前。儘管俗語説,一場冬雨一場寒,可今年的幾場冬雨不僅沒有帶來寒冷,卻催得冬花開得更加燦爛。使得那些六角茶,簕杜鵑等紅透了枝頭,好象想要跟誰鬥豔似的。

春的門檻前議論文

嶺南屬地,它雖然四季不太分明,但它卻是一個適合植物生長的地方,這裏的冬季是百花盛開的。到過佛山來的人就會知道,城區的近郊有一個遠近聞名的陳村花卉世界,它是集種植和銷售於一體的大型的農業示範區,也是春節花卉的供應基地,年前走進這裏,便是置身於花的海洋之中。那些花卉公司的客服小姐們,其笑臉就象盛開的花朵,熱情的招呼着到來的客人。我説今年的花比往年的貴,姑娘們就説,今年的地租普遍都提了,就是水漲船高吧。不過,花雖然價錢高了,但買客們的熱情卻沒有減少,幾百元一盆的蝴蝶蘭就不斷的往新的SUV上搬,我借意問他們為何喜歡這花,回你的話是:因為它貴氣大方,很潤家。這顯然是這些新貴們過年的想法,很有代表性。

當然,歲晚將至,賣得最多最好的,還是要數年桔的。人們衝着過年取個“好意頭”的習俗,不管是金黃的小金桔,還是大紅的硃砂桔,便是大有大買,小有小買,看中了則請個小三輪往家裏搬,因為人們的心裏頭就覺得,這個盆桔就是一個祥和的使者,新春的安宅適心,則非他莫屬了。

要過年了,自然離不開回家的話題。近來,在熙攘的街道上,總是見到一些身影,他們或是負着大包,或是拖着皮箱匆匆而行,他們便是年底回家的遊子。他們此刻是去趕那不等人的車,他們的臉上的神情透露着喜悦。一年光陰的艱辛與否已經無關緊要,可以回到家吃一頓團圓飯已令他們心滿意足。“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口號,一直在召喚着他們。你若不信,且到321國道去看看,每天從佛山或肇慶向廣西那上萬輛摩托車組成的返鄉大軍,就是那心的嚮往所組成的洪流。它揭示着數以百萬計的打工一族對家的執着,他們秀出的正是中華兒女愛家的傳奇。

也不知是誰的創意,春運期間就有了“春節講吧”。這裏講的全部都是牽腸掛肚思念。講的.都是思念媽媽的話。“那爸爸去那兒啦?”其實呀,春節的話,就是説給這個心中的家聽的,沒有跟爸爸説都不要緊,因為媽媽的另一半就是爸爸唦!我非常贊同講吧中的一句話,“有親情的地方就是家”。一個至高無上的節日有誰不為親情所牽!

對了,對家的祝福,不能沒有了對聯。貼一幅熱情洋溢的春聯過年,暖意融融的,他能讓你從春温馨到冬。當然熱鬧的花市中的寫聯人與對聯街的不一樣,他們多是搞義賣的,他們揮毫聯句亦穿上古樸的唐裝。風範的典雅能讓你非找他寫一個不可,不然似乎會辜負了這個普天同慶的大節日,同時亦少了一點慈善之心。

此刻頓又想起了年味,人們老是説年味淡了。是真的淡了嗎?確實是淡了。它的淡,不是缺乏了大年夜凌晨轟鳴的鞭炮聲。而是因為生活的改善,我們已經不需要到了春節才有大魚大肉吃;人們把年看淡,是淡得豐潤了。再看,由於社會的進步,一些舊的習慣已經開始消停,而新科技和新理念的生髮,我們已經淡來了生活的多樣性。説年味淡就讓它淡一點吧,只要親情濃了就好。只要家温暖了就好。它是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要素。

今天,聽到了春晚的節目單的公佈,春節已來到眉睫之間了。我們真的已經站在了春的門檻前,讓我們滿懷洋洋的喜氣,去跟那些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朋友們道聲祝福,祝大家新春快樂,吉祥如意。

標籤: 門檻 議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yilunwen/780pk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