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議論文 >

初中距離議論文700字

初中距離議論文700字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距離議論文7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距離議論文700字

初中距離議論文700字1

陽暖暖地照耀着大地,大樹小草都陶醉在自己的甜美的夢鄉里。沐浴着午後的陽光,我就像一隻吃飽喝足的小貓,滿足地伸了一個懶腰。一切都是如此的靜,讓人不由得寂寞起來。在窗玻璃上無聊地畫着圈圈,似乎感覺不到時間在流逝。

突然,一陣陣敲門聲打破了沉寂,我不禁嚇了一跳,險些從椅子上摔下來。我一邊用手撫了撫我那受驚的心,一邊連滾帶爬地向門口衝去。

當我抬起憤怒的眼睛掃向眼前之物時,只見眼前站着一位陌生的男子,40歲開外,一件潔白的襯衫,黑色的褲子,看上去很有精神。只是那臉,像人家欠了他債似的,面無表情。我頓時一愣,腦細胞立刻開始組織材料:陌生人等於壞人。怎麼辦?怎麼辦?這下慘了,引狼入室了,我的心怦怦直跳,腳彷彿被什麼粘住似的,怎麼動也動不了。現在的我比起貓更像待宰的羔羊,但我表面上仍舊裝作若無其事,可心中早已是百回千轉。

“請問,你家電視有信號嗎?”那男子突然開口。

我渾身發麻,彷彿被雷劈了一般,不經思索的“啊”了一聲。那人滿臉疑惑地望着我。可以想象我當時的窘樣,但為了不太丟臉,我只有強裝鎮定:“喔,我是住那巷裏的——”他用手指了指我家旁邊的屋子,我仔細地盯了他幾眼,是有點面熟,但還是來了個“再見!”我急忙轉身,迅速跑到屋裏。

總算送走了那人,我不由得長長地吁了一口氣。我喃喃自語道:“我怎麼不知道有這號鄰居?哎——不過,話説回來,自己將頭天天埋在書堆裏,連親戚都沒認全呢,怎會認識那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鄰居?一切是那麼的熟悉,又是那麼的陌生,彷彿自己才是個外來人。但事實證明,我的的確確在這生活了十幾年,明明只隔了一堵牆,卻素不相識;明明每天早上或許擦肩而過,卻從不知牆那邊的人住的是誰。人心也是因為一堵牆而疏遠而不相識,或許在我們許多不經意間,便將一堵牆的距離擴成無限大,或許在搬離此地時,也不知與你擦肩而過之人就住你隔壁。不過,現在也不晚,從現在開始,關注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那你與他們之間將不會再有一絲的距離,美好的場景,無限的快樂將伴隨你永遠。

初中距離議論文700字2

每每路過那家咖啡廳,總是會抬頭,仰望那片同屬於你和我的星空,原來,我們並不遠。

微風輕撫着地面,無意中走進街邊一家咖啡廳,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擺放着一面精緻的架子,一個個櫃子鑲嵌中央,彷彿連成一條珍珠鏈,只見上面寫着:“穿越時空遇見你係列活動”。這才發現,架子上掛着一封信件,上面寫道:“你好!”

心,剎那間被牽起,像一隻無槳無楫的舟,一路蕩過綠波碧濤:“這再簡單不過的話語,真的可以讓我穿越時空嗎?”想到這,便也用筆輕輕地寫下“你好呀!”。怎樣也無法想象,和那個陌生女孩的交往就此開始了。我們從未謀面,只通過那個小信箱,如時間隧道般,把彼此的話語相傳。生活、愛好、校園,家庭,無不成為我們聊天的話題……

隱隱覺得,世界那麼大,可我們的距離在一點點靠近。

“我是從北方來這裏旅遊的。”“啊?北方?離我們這好遠吶。”“是啊,其實也可以很近的。”明明相隔那麼遠,她為什麼會説近呢?我本想問,卻又收回去了,只管續寫那種不可描述的奇妙故事,直到信箱裏,多了一份光碟。輕按播放鍵,那温柔而又甜美的歌聲,傳入耳朵,輸送着心靈的電波。

“原來你喜歡唱歌!”我興奮地寫道:“我也很喜歡!”安靜的咖啡廳中,寥寥無幾的人,望着那一封信件,只覺一陣暖意。那麼陌生,那麼遙遠,卻又能那麼熟近,那麼近在眼前。

自那以後我便每天坐在那咖啡廳中,聽着她哼的歌,寫着給她的信,不時望向一旁,彷彿她就在我身邊,互視一笑。“距離不遠,其實可以很近。”她的字跡、她的聲音與她説過的話語,一遍又一遍縈繞在我的耳邊,迴盪在心頭。

這或許不是兩個女孩之間的對話,而是南北方靈魂的相遇。使我們相通相接的並不是我們説出來的那一番話,而是我們放在心裏的信任。現在的時代,信件慢慢被淘汰,而網絡與社交軟件的便捷,卻讓人們失去了用靈魂交流的耐心,距離也反倒越來越遠了。曾幾何時,我們都忘了那最初最純樸的信任呢?

又一次路過街角的咖啡廳,又響起你的歌聲與話語,彷彿一切就在身邊。朋友,你還好嗎……

初中距離議論文700字3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真的很微妙,這麼近,又那麼遠。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提出了一個理論: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一種聯繫,最多也只需要通過6個人,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論”。由此看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實在可謂是“近在眼前”。然而,襲擊全球的“小世界現象”,似乎又使“距離”的定位再次變得模糊起來。

什麼是“小世界現象”呢?很簡單,舉個例子來講,現在紅遍網絡的一個段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的面前,你卻只顧自己玩手機。”這種沉浸於自己世界的現象,就叫做“小世界現象”。這些看上去足不出户,只躺在牀上看晨間新聞便能“知天下事”的“卧龍居士”好像彼此之間距離很近,但其實不然,他們不出門,同時開着手機、電視和電腦地“宅”,離人的距離卻是最遠。這麼一想,段子裏誇大其詞説的,也並不全是毫無道理可言的玩笑。自以為效率高,其實仔細統計過發現自己什麼也沒幹的人,已經患上了現代流行精神疾病“多屏幕綜合症”。從這個角度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又是“遠在天邊”的。怪不得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反手機鬥士”,我與幾個要好的朋友也深受其感染,加入其中。“反手機鬥士”們設立了吃飯堅決不動手機的規則,要做到其實並不難,因為大家原本就是這麼吃飯的。不要“不知食滋味”,端上一道菜先從各個角度拍照,然後邊吃邊等評論,這樣的話,在家用微信聊天就行了。何必出來呢?現代科技是便利了生活,但卻不能讓它支配我們!

按理來説,人際交往分為“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由心理距離來決定物理距離。例如“親密距離”,也就是隻有跟你最親的人你才會做最親的事,你肯定不會喜歡被一個陌生人貼着臉吧?再有就是“個人距離”,任何人都需要隱私。又例如像明星和粉絲那樣的“公眾距離”;還有你與陌生人之間的“社交距離”等。而這些距離的遠近其實都取決於你對一個人的悦納程度。所以,盡力去愛上每一個人,能讓你的世界變大,你和他人的心的距離也會被拉得更近。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真的很微妙,這麼近,又那麼遠。

初中距離議論文700字4

生在平原,長在平原,卻從來感不到平原的美好。

平原的氣候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灰!放眼遠處,無論白天黑夜,天空似乎總被一層看不見的灰籠罩着,堆積厚了,就變成了灰色的帷幕。

看着這灰色的帷幕,心裏也像被蒙上一層陰影,天陰的時候,陰影格外的濃重,令人透不過氣來。

一個陰天的下午,正是在這種情緒的籠罩下,我在宿舍裏捧讀《愛狗與愛男人》。在青石路、水、木屋和小閣的堆疊下,身姿裊娜的穿着旗袍的美麗女子,撐着一把米黃色的雨傘,穿行在深秋的季節,如同丁香般清麗。忽然間,我彷彿回到了江南水鄉,啊,蘇州,你原來是那樣美麗,平原,你也可以這樣美好。

友人説,那是因為退出了現實,從一個較遠的角度來觀賞它們,它們有了距離,距離產生美!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蒹葭蒼蒼,白鷺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多少少年唱過它,多少青年唱過它,多少成人唱過它,老年不會不唱吧。蒹葭、白鷺,是景,伊人是心儀的女子,在水一方則是距離,只有情景相聯合,配合着盡在眼中卻又不可得的距離,才造就了更美的人。假如那女子就在身邊呢?是否還會有詩中的`那份唯美?

人們普遍喜歡小巧玲瓏的東西,孩子們喜歡四驅車而不是賽車,女人們喜歡耳環而不是吊環,成熟的男人喜歡小巧的女人和純真的孩子。探其原因,是不是縮小了東西就增大了距離呢?

一幅《百峯圖》放在你的面前,你會覺得它氣勢磅礴,如果是一座實際的大山呢,你還會覺得如此嗎?有一首詩寫道:“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户,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如果看風景人在你旁邊看你,你還能裝飾別人的夢嗎?

一對戀人經過刻骨銘心的苦戀,走到了一起,成了夫婦,可很快就勞燕分飛了,幾圈之後,又重新回到原來的地方,否定之否定。

友人祝賀過後便調侃: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他正色道:換個位置,站得稍遠一點,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美。

美在思念,美在距離,是形的距離,更是心的距離。

退一步,往往會產生不一樣的美。

喇叭響起來了,是生活老師的嘮叨,宿舍裏怨言一片。我想加入討伐者的隊伍,可是我不能,因為理智告誡我:醜惡常常是零距離接觸的誤會,美在思念,美在距離!

初中距離議論文700字5

風雨飄泊的日子,會讓人格外想家,只有愛才能縮短心與心的距離。

他,來自農村,沒有什麼文化。為了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他打了個簡單的包袱、拜別了父母就準備啟程去大城市打工。

就這樣在長途汽車上奔波了幾個小時,出農村的喜悦便所剩無幾。當走出站台的那一剎那,他瞬間感覺到自己是那麼的渺小。小到如同地上的一顆灰塵,風一吹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偌大的城市卻很難找到一個可以讓他容身的地方。他白天的時候,就去人才市場碰碰運氣,晚上就隨便找個公園的長椅或地下通道將就一晚。餓了就買包方便麪,把它碾碎,吃上一小撮。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錢包也越來越扁,甚至連給家裏寄信的錢都付不起了。

這時的他,格外想家,想念家鄉的大圓餑餑,想念家裏的熱炕,想念村裏淳樸的鄉鄰,想念那種純粹而踏實的生活。每晚,他總是瞭望家鄉的方向,希望能夠找尋到親人的影子。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每晚迴應他的只有冰冷的星星,和那怎麼也望不到邊的黑暗。縱使星星再怎麼明亮,也無法温暖他的心。他想她了,那個瘦骨嶙峋的女人,那個喜歡抱着他在夜晚用不怎麼好聽的鄉音唱兒歌哄他入睡的母親。一個月沒有音訊,不知道她好不好。

終於有一天,人才主管把他叫了過去,説門口有人找他。他有些驚訝的衝了出去,還沒出門口,便停住了。他突然坐在地上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沒有人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只看到了一個瘦骨嶙峋的女人佝僂着背站在門口。

後來,誰也沒在那兒看過他了,只聽説他回家了。臨走前,只留下了一句話:回家了,真好!

無論相隔再怎麼遙遠,愛是可以跨越一切時間和距離的。無論人們再怎麼想走完那從農村到城市的幾百公里,也永遠不會忘記有個叫家的地方在等着他們。外面世界的冷酷無情常常會讓人們感到失望,甚至絕望,人與人之間心的距離就這樣被越拉越大,但家才是永遠的避風港,能夠讓人無時無刻不感到温暖的地方,只有這樣的温暖才能讓心重新貼合到一起。

縱使距離再怎麼遙遠,也遠不過一個冰冷的背影;縱使目標再怎麼靠近,也近不過一個愛的身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yilunwen/348kr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