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敍事作文 >

小事的作文

小事的作文

小事作文450字

“小事”

小事的作文

生活中的小事無處不在。所謂小事,就是不起眼的事情。在我看來,小事也有大作用。

大事,其實就是許許多多的小事組成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一個樂團演奏,不能少了任何一個人,少了一個,就不會是一個完美的樂團,更不能演奏出優美動聽的音樂。

一個上大學的叔叔告訴我,在他們的體育課上,老師教他們打羽毛球。可誰知,全班沒有一個人的姿勢正確,教練就教他們正確的姿勢,一個姿勢要練2個多小時。我開始還疑惑不解:不就一個姿勢?把球打過去不就完了?叔叔告訴我:“用老師教的姿勢打出來的球更有力。讓別人更不容易接到。”我恍然大悟似的,正確的姿勢彷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卻能讓你在賽場上更勝一籌。

只有做好了每一件小事,才能完成一個完美的大事。

失了一顆馬蹄釘,丟了一個馬蹄鐵;丟了一個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國王;損了一位國王,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國家。若理查三世願意再等一會兒,等鐵匠按上馬蹄釘,就有可能改變結局,最起碼也不會輸的這麼慘。這就是小事,決定成敗的小事。

一位名人曾經説過:“細節決定成敗!”現在看來,果真是如此。往往人們所忽視的小事,卻有着不可估量的份量。

雖然沒有十全十美的成功,但是,不要放過每一件小事,更不要因為千分之一的小事,而有了百分之百的失敗。

小事不小作文450字

清晨的車廂,寧靜而悠閒。冷冷的風吹在臉上。湖面顯得天真無暇。染着陶釉色的胭脂。靜靜的,不起一絲波瀾。

轉眼,車在一家麪館前停了下來。硃紅色的大門愕然刻着燙金紅字.谷粟的香味飄然襲來。鍋碗瓢盆碰撞着。走進店堂。被這溶溶的'古色古香包圍了。四張桃木色的長方形桌子,每張桌子配了六把淺黃色的搖椅。“老闆娘,老樣子,還是爆魚拌麪!”我笑嘻嘻的告訴她。

不久面上了,薑黃色的面底,襯着碎碎點點的葱。正打算拿筷子,不禁奇怪起來,通常我來吃麪,都只有一次性的筷子啊,賣面老闆正熱情的照顧客人,我卻又沉思起來。現在有了普通的木筷子該用哪一雙呢?

老闆娘忙完了,我急忙問她:“阿姨,你們家的筷子怎麼換了呀?”阿姨笑了,説:“現在不是講環保麼,我們家客人多,一年就要用掉一萬多雙筷子,那得砍多少樹,太浪費了。還是重複利用的好!”我不禁詫異,平時不覺得自己吃掉了很多一次性的筷子。真正知道這數據卻令人咂舌。全城有幾家店啊,全國,全世界。這樣下去,還有幾年,全世界的數目都屈指可數了。

這下,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木頭筷子。過了幾天我再去時發現筷子筒裏只有木頭筷子。一次性筷子全然不見蹤影。我欣慰了。

只是吃飯這樣一件小事,你可曾想過這關係到地球的存活?環保這個詞對我們來説不遙遠,甚至就在身邊。

車中小事作文450字

生活中,一種謙讓的禮貌是不可缺少的,往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

一個下午,我和媽媽到百貨大樓去購物。我們上了車,車上一個空位都沒有,我們只好站着。在我前邊坐着一位阿姨,腿上還坐着一個約莫四、五歲的小男孩,看上去很是乖巧。他們旁邊坐着滿頭銀絲的大爺。

就在我四處打量時,車又到了一站。這時,上來一個高個子的年輕人。一上車,他就拿出一本磚頭厚的科技書,旁若無人地看了起來。他看了一會兒,又沉思了一會兒,忽而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接着又如飢似渴地閲讀,那求知的樣子真像乾涸的小苗遇到春雨,又像餓極了的小牛闖進菜園子。

這時,汽車突然來了個急剎車,他一下子退了好幾步,踉踉蹌蹌,差點兒跌倒。剛站穩,他又急忙捧起書,好像什麼事也沒有過一樣。我前邊那位大爺立刻站了起來,微笑着拍拍年輕人的肩膀,指着自己的座位説:“年輕人,來,你坐下看吧。”那聲音,那眼神,都流露着無限的關心。年輕人先是一愣,又看了看老大爺,這才回過神來,忙忙推辭:“不,大爺,您年紀大,還是您坐。”兩人推讓了小半天,這時,旁邊的小男孩怯生生地説:“媽媽,我們不老,又沒看書還是我們把座位讓給叔叔吧。”他連忙拉了拉媽媽的手,媽媽也答應了。大家都笑了。一位中年人説他要下車,把年輕人拉到自己的位置上,才結束了這場“讓座”。

這些素不相識的乘客讓我感動,一個小小的座位不僅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禮讓,更顯示了社會的和諧。

我與小倉鼠的故事作文450字

最近,我家新添了一口人。噢,不對,應該是一口“鼠”。這隻小倉鼠長得胖胖的,像個充氣的皮球,毛是灰,白相間的,眼睛像一對黑豆。最有意思的是,由於它太胖了,所以連脖子和腰都分不清。我叫它米米。

一:吃飯

有一天,我跟往常一樣,夾了一塊剩飯,準備放進它的“家”裏,説到這個“家”,我必須提一下,這是一個有兩層的“別墅”,裏面有跑步機,滑滑梯,卧室,廚房等。我把米飯放到它的碗裏,它馬上以百米的速度衝向廚房,把嘴巴塞得滿滿的。奇怪的是,它只嚼不咽,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哦,原來它是在儲備糧食,怪不得它叫“倉”鼠呢!

二:玩跑步機

別看米米這麼胖,它可是很喜歡跑步的哦!瞧,它又開始了:四肢在跑步機上靈活的動着,把跑步機弄得吱呀作響。它專注的跑着,卻不知我早已走到了它的背後,跑步機越轉越快,它跑得也越來越快。我趁機用手把跑步機一定,它一下子被甩了出去,打了好幾個滾。我哈哈大笑。這下子把米米弄生氣了,它抓住我的手一口咬下去,把我疼得直叫喚。

三:捉迷藏

人要洗澡,米米也要洗澡,不過它很不聽話,我把它抓住亂洗一氣,拿吹風把它吹乾,然後把它放進籠子裏。可是過了一會兒,我卻發現它不見了,於是我和媽媽開始尋找它。媽媽在沙發下面找到了它,可是它卻不肯跟我們回去,到處亂竄。最終,我和媽媽把它抓起來放進了籠子裏。

經歷了這麼多事,我更加喜歡米米了,喜歡這隻調皮,可愛的小倉鼠了。

童年的小事作文450字

童年,一個讓人感到很温馨的話題。那是非常真實和天真的時候,有時會為了心愛的玩具而放棄暑假的冰淇淋,有時會為了讓朋友開心而舉辦一場聚會。又傻又天真的我偶爾會和家長頂頂嘴,從來不會把朋友間的事情告訴家長,因為那是“背叛”的行為。

以前,經常和幾個朋友一起去玩。是的,我們幾個人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過一個冰淇淋;我們一起去果園摘過桃子;一起把鄰居家的花給摘了還在偷笑。坐在河邊説心裏話,看看星星,你打我,我打你的跑回家。

記得一起甩拖鞋。1、2、3甩、看看是最遠,最後的人請吃糖。而我,為了一顆糖那麼賣力的甩,給過很不理想。每次都是我請吃糖,當我悄悄從家裏拿糖出來時被媽媽看見了,嚇得我頭都不敢回的往外跑。並且拿出來還沒我的份,看見他們吃的美滋滋的我就發誓,一定要贏一次,吃他們的糖。

下河洗澡被家長抓了。“為什麼下河洗澡”“熱”“莫法在家裏洗”“洗起不開心”“你們曉不曉得在開心就會死啊,誰提出下河洗澡的?”我説“是我”“不是,是我”小柯説。我現在都記得到媽媽那表情被我們氣的泛白。我們的友誼沒變過、

朋友們,你們好久來找我啊!我們又去吃冰淇淋,又來甩拖鞋,我還沒贏過啊!你們都還好不?想不想我?回來了我帶你們去耍,走了幾年還記得到路不?記住,別甩下我一個,小時候每次都是我幫你們,你們才不捱打,忘了我真不應該哈。

童年的我,童年的他們,都沒變對不對?

小學生活二、三事作文450字

五年的小學生活結束了,我就要上初中了。

回顧這五年來,我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有一定知識的大孩子,學校裏的許多事情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一個個記憶猶新。記得有一次,做廣播體操時,我的同學劉浩宇正在和人説話,突然一隻蜜蜂撞在了他的嘴上,在他的嘴上狠蟄了一口,他“哎呀”一聲,當他旁邊的同學知道他被蜜蜂蟄了時,一個個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這時正好做完操,他們正在想辦法,忽然他想到了我,便來找我“求救”,我當機立斷的説:“快用肥皂抹!”他驚訝地問:“嘴也用肥皂?”我説:“對呀!”接着,我找來肥皂給他抹上,不一會他的嘴就好了。從此以後他們就都叫我昆蟲學家。

還有一次,我考試沒考好,老師就罰我把一道錯題抄一百遍,我一聽一百遍,頭都大了。突然,我想了一個“妙招”,把兩支筆捆在一起,這樣寫一遍就等於寫兩遍,但不知怎麼回事這事就被老師知道了,老師把我叫到了辦公室,我在路上心裏想:完蛋了,老師肯定會訓我的。令我意外的是到了以後,老師不但沒訓我,還微笑着,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學習就是學習,你要想獲取知識,就要用心去寫,可不能投機取巧!”聽完老師的話,我心裏感到非常慚愧,我下決心以後不做這種事了。

我馬上就要上初中了,我要在初中有一個全新的開始,好好學習。

環保,從小事做起……作文450字

環境保護對我們來説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我國政府也早就提出了明確的治理目標。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普通人,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保工作,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當看到洗手間的水龍頭在滴水時,是不是能夠舉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後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是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雖然都很不起眼,但卻體現我們究竟具備了多少環保意識。

筆者知道有一位老太太,她每次上街買菜都要自帶一個小布袋,每次上餐館吃飯都要自帶一個小鋼勺。看起來很平常,但能夠像這位老同志那樣,長年自覺堅持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確實不容易。這不但要有堅定的環保信念,還需要有良好的習慣。無可置疑,環境意識與人們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在大學校園裏我們最容易找到環境保護的支持者。但是,我們同樣也能夠經常在大學的食堂垃圾桶裏發現大量的剩飯剩菜。筆者還聽説有這麼一位大學生,他熱心環保事業,曾積極奔赴雲南邊陲保護金絲猴,但他卻可以數次忘了關掉水房裏嘩嘩流的水龍頭。這提醒我們,全面的環境保護和全民族環保意識的普及與提高,決非輕而易舉;環境保護不僅僅包括動物、森林的保護、防止大氣和水的污染這樣一些“大事”,也包括我們周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各種小事。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ushizuowen/7qj4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