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00字(精選8篇)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00字(精選8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00字(精選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00字(精選8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作為教師,要想永遠勝任,就要不斷地學習新知、更新教學方法及教學觀念。今年寒假,學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本《如何成為高效能教師》的書。看了目錄,感覺頗具誘惑力:A。什麼是真正的高效能教師(成功的教師必須瞭解和實踐高效能教師的三大特質);B。第一特質:積極期望(高效能教師對學生的成功抱有積極的期望);C。第二特質:課堂管理(高效能教師是一個優秀的課堂管理者);D。第三特質:掌握課堂(高效能教師知道如何設計課程來幫助學生進步);E。全新的理解:從高效能教師成長為教師領袖(孜孜不倦地學習成長的教師最終會成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

我雖不是什麼成功教師,但是我也想成為一名高效能的教師,因為我也想具備高效能教師的特質:對學生的成功抱有積極的期望、做一個優秀的課堂管理者、想知道如何更合理的設計課程來幫助學生進步。

讀了《如何成為高效能教師》,我更明確了需要努力的方向:高效能的課堂上,要的是老師的盡心盡智而不是大聲叫嚷、發號施令,更不要打擾學生的自主學習。

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一天是開學第一天,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學生們希望明確自己現在學的是什麼,將要學什麼。在這點上,他們不希望有任何的驚喜混亂。所以開學第一課我們不必忙着講新課,而是應該細細地與學生們熟悉本學期的教材,讓學生們都知道,這一學期,我們要學些什麼。接下來的一到兩週裏我們應教導學生們如何在學習過程中約束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學生比我們教師更向往一個井然有序的課堂。

對於我們教師,營造高效能的課堂首先要認真備課,尤其是備學生。如果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大打折扣,高效課堂無從談起,教師備好課就傳遞給期待學生成功的信息,這也是高效課堂的必備信念。其次,要認真設計好課堂教學,諸如講解、闡發、提問、演練之類的教學活動等,都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做到難易結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另外,要加強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高效課堂這一最終目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儘管中美國情有別,教學有異,但教育的基本原則不變教書育人。因此,我們從書中借鑑精華,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實現高校課堂,則是益生益師之事,何樂而不為?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説起讀書,一直都覺得不用太刻意,也不要給自己定什麼目標任務,因為“讀書乃隨心之事”。隨心讀書,才會讀得輕鬆,讀得快樂。

記得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每年村子裏有廟會時,會用媽媽給的5分錢去買一本連環畫,然後不厭其煩的看了一遍又一遍,到現在我都記得那本叫《姊妹易嫁》的連環畫的內容。如此單調的閲讀卻是那時最大的快樂。

真正有條件大量的開始讀書要到了上大學以後。因為忽然多出的空閒時間和學校那個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不期而遇,看到那一排排的琳琅滿目,我瞬間被驚呆。也許是為了補償以前因為條件所限而失去的讀書時間,我開始了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的閲讀。首先從自己認為最有檔次的外國名著開始,比如《簡愛》,《飄》,《蝴蝶夢》等迷迷糊糊讀了個遍,羅切斯特,白瑞德,麥克西姆到現在仍然是我心目中完美男人的代表。可是那時畢竟是青春年少,很正常的開始迷上了言情小説,瓊瑤的,席絹的,一天能看兩本。再後來,感覺自己有點跑偏了,又猛讀了一段老舍,巴金的書,也就是這時知道了林語堂戴望舒徐志摩。後來骨子裏的那種豪放讓我徹底迷上了金庸,《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讀得天旋地轉,硬是冒着眼睛累瞎的危險把金庸所有的書都讀了一遍。感謝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就這樣隨心所欲的完成了我最初的閲讀積累。

參加工作後,有了自己買書的條件,第一個月的工資首先買齊了三毛的所有作品,那是我一直都夢想擁有的。不時的讀一讀三毛是我到現在還在堅持的一個習慣,不同的人生時期去讀三毛,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感動。最欣賞《撒哈拉的故事》中那個真性情的三毛。慢慢的又讀了張愛玲,餘秋雨,劉墉等這些各具特色的作品。還有一段時間集中閲讀了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像《穆斯林的葬禮》《少年天子》《平凡的世界》等,總之是不分門派,喜歡就讀。所以讀得書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雜。

最近這段時間可能受各種致青春的影響,竟然也津津有味的讀了饒雪漫的《校服的裙襬》,桐華的《那片星空那片海》等這種流行在年輕人當中的網絡小説。可能我的心依然年輕,那就隨心的去讀吧。

如今,書櫃裏那一本本綴滿了我回憶的書,是我快樂的源泉。每逢有空時,打開書櫃,隨心的拿一本讀一讀是我最自在的事情。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學,是什麼?學習是感悟知識海洋中無止境的快樂。通過連續性的學習培訓,使我受益匪淺。領略到了專家名師的風采,學到了寶貴的教學經驗。

今天的努力決定你明天坐在哪裏。這是讓我十分敬佩的張恩勇老師所説的話,使我銘記於心。他雖然年過半百,但心態和年輕人一樣,渾身時刻充滿着蓬勃的激情和力量,無論是學識修養的境界,還是隨和的性格,都是一位在語文高考上深得考試精髓的老兵。無論是散文和小説的解題技巧,還是仿寫以及人生的加減法,張老師的解題原則簡單而有用,正所謂“大道源於自然”。張教授在台上汗如雨滴,但他不以為然,依然激情的授課,這是一種愛,更是一種情懷!

“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是最早的説法,而在多次的學習中,我發現教師應有“一泓流淌不息的泉水”,張教授的講座充分印證了這一點。他用淵博的文化知識,給學生講得通俗易懂,使我深受啟發。那麼在工作中我面對的也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望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也是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加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才能勝任教育這份工作。

當然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在專業方面,我想課外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個人修為,才能在授課中信手捏來,並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我相信學習力才是競爭力,只有秉承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教學重在引導,重在指導,重在平時的積累。這幾天通過視頻學習,首先我明白了對學生引導和指導的作用性,反思了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不足,同時對自己的教學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課程更完美?怎樣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怎樣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我想引發的反思能成為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這幾天總結的如何海量閲讀、有趣的韻讀方法都非常值得我去借鑑。秋季的教學中必須要做到精準教學,寫作表達上引導學生從經典閲讀中領略表達方法,針對這一點,採取多種方法進行思維訓練,積極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描寫能力!

通過學習,我收穫頗豐,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把學習的知識技能轉化成自我前進的內驅力,在自己越來越優秀的同時一直引導學生浸潤書香!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教師的智慧》,這本書已經不知道被我看了幾遍了,可是就死被書中的一個個教育案例和故事吸引。書的作者焦曉駿,中國教育學外語教學專業委員員,江蘇省教育學新教育研究常務理事,蘇州工業園區第十中學副校長。曾任中小學英語教研員,多年來專注於英語教學研究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獲“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高中英語教學能手”等稱號。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100餘篇,出版《教師的智慧》、《高中生一定要上的12堂英語寫作課》、《網絡,讓我歡喜讓我憂》等著作。看着書上一張小照片和這小段簡介,心中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因為書中的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卻在他的筆下引出一個個不平凡道理,更彰顯着他為人師的智慧。

書中圍繞諸如“公開課與日常課”、“師生衝突怎麼辦”、“優質課到底誰説了算”等一個個教育場景對教師行為、表現、主張、反思與感悟進行忠實記錄,可是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的是教師智慧的閃現和脈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鮮,做菜燒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怎樣做出美味來,那真的是一門技術和藝術呢。從中也讓我深刻體到身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是個理智、明智、博愛的人。因為當我們懷着快樂博愛的心做出來的飯菜,裏面充滿了愛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今後的工作中我這樣做:

做一個理智的教師。我是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總是率性而為,而總是控制不住。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來安慰自己。其實教師不僅要情感充沛,而且應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動中,情緒的躁動、難言的苦惱是難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導。所以自己以後要多讀書,多為孩子,同事、家人服務,多思考一下所面對的問題多角度多方法的設計解決預案,解決問題以理服人,才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靈。

做一個明智的教師。《教師的智慧》這書的主旨就是要教師做個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師是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主動調適者。因為明智的人,善於明理,善於辨析;明智的人,善於把握大勢所趨。面對教育方式多樣的今天,採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係、解決衝突和問題,反映了教師行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積極參與到現今的教育創新中去,多學習理論知識,多向同事學習治班教學的經驗,豐富提高自己。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學校為每位教師準備了很多的新書,讓我們利用暑期好好閲讀,我拿到的就有這本《致青年教師》。書中寫了很多教育教學的常識,作者在冷靜地辨析教育現象,把自己遇到過的很多有意思的問題和大家分享,讓這些問題引發我們對教育的關注和研究.

《我是來欣賞同行的》,參加過很多次聽課,也聆聽過很多專家的點評,有時自己的困惑能從專家的點評中得到解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闡述出不一樣的觀點,有的觀點可能和自己想的不謀而合,有的觀點以自己的水平還達不到理解的程度,這樣在他們的點評中能得到新的東西,用以指導以後的教學。而作者的觀點讓人覺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來學習的,那就把心態擺擺正。讓我們來欣賞每位上課的教師吧。”“欣賞”這個詞非常喜歡,不管怎樣擺正自己的心態,能從一課中有一收穫就可以了,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固然非常好,每個人上課都有自己的特點,我是來參觀的,是來欣賞別人的,可能這樣的心態下會淡定地對待,這樣也會減少上課老師的壓力。

《課堂有你,更有學生》文中最後一段“如果上課可以不用課件,儘量不要用。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是一種文化薰陶。……”作為一名教師,在師範是必練的基本功就有粉筆字。記得我才進師範時,三字中從沒接觸過毛筆字,看到別人寫的毛筆字特別是隸書,真的很羨慕。輪到自己拿起毛筆,橫豎都不聽話,寫出來的甚至都看不出來是什麼字,老師對我們這些沒練過字的學生説的一招我現在還記得,就是用毛筆畫圈,一個接一個,連着畫,看線條的粗細是否能做到大體相同。對一個不懂書法的人來説,我不知道這樣做的道理,但練着練着,再去寫字,感覺有點能握住筆了,每個暑假,包括到現在我都有練字的習慣,毛筆字的練習影響了鋼筆字和粉筆字,所以我的三字寫出來是差不多的,粉筆字更好一些。曾經帶一屆學生帶了三年,而那時的學校沒有多媒體,有很多的小黑板,有卡片式的、轉動的、整塊的(有大小之分),每天下午都會為明天的課準備小黑板,可能學生受我的影響,班上有一部分學生的字體越來越和我相似,這時我才看到小處對學生的影響。

生而有涯,知識無限。能在精力充沛的有限時間內好好工作、讀書,真的是非常幸福的。老師們,讓我們一起把教師做成播種幸福的職業,願我們共享生命與職業的歡欣和幸福!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讀了朱永新老師的《致教師》後所引發的一系類感想。關心、關注、關懷每一個學生,是每位教師應該保持的工作作風。但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做到。應該説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享受到教師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師應該一視同仁。由於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們對待學生總有不同的態度和心情,他們總是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好學生犯錯老師總為其開脱,差學生犯錯老師們總認為是學生的不對。因為,成績好的學生能給教師帶來成功的喜悦,教育的希望,職業的幸福感,而紀律差成績差的學生總是讓教師花更多的時間而沒有得到半點的快樂和安慰,他們總是讓教師操心,讓教師失去職業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説來容易做到難。

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體學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我們才會贏得學生的心,我們的教育才會有説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呢?

1、要一視同仁,正視差異。作為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長處和不足,不要輕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學生,今天學生學習不行並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們的學生幾年後發展的差異是非常大的,當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公平公正的待遇。

2、要學會體諒和寬容。學生的身心正處於一個成長的時期,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行為,要體諒學生,同時對學生身上發生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要給予寬容。

3、要給學生提供多樣的發展機會。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個體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智能結構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強項和弱項。這種差異並不表現為好壞、高低、貴賤之間的差異,而是多樣化的表現。每一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承認差異、適應差異、追求多樣性,儘可能的提供適合學生髮展的機會,保證學生有機會獲得適合其特點的教育。

4、要多鼓勵少批評,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當教師的都想得到領導的表揚,何況我們的學生呢?學生經常性地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充滿激情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認和肯定,就會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作為教師不僅要表揚表現好成績好的學生,更要創造機會表揚平時表現不好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的進步更難,他們的一點點小進步教師就要敏鋭地去發現並加以表揚與肯定,這樣長期加以關注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習慣,各方面的表現就會不斷地好起來。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工作二十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當一個好老師難,當一個好班主任更難,班級管理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可以説是千頭萬緒。特別是現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環境,都影響着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我們班主任不僅要面對一個個不同個性的學生,也要面對他們背後的家庭環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朱永新教授在《致教師》第三輯中通過《好的教育是一種合力》《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讓父母成為你的助手》三篇文章向我們深入淺出地闡述瞭如何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讀後讓我受益匪淺。

父母的處世之道,家庭的教育模式對學生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社會進步了,國富民強了,孩子們有了優越舒適的環境,但行為習慣為何出現了滑坡。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是學校教育模式與部分學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差異,或者説是家庭問題給孩子的行為習慣注入了不良的成份。朱教授説:我們的家庭之路上充滿了無證駕駛的“司機”,現在沒有駕照不能開車,違規要罰款。而做父母比開車要複雜一百倍、一千倍。

因此,我們在面對多種不同教育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我們的班級管理如不能採取相應的對策,而簡單地採取整體化一的措施,勢必讓這些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或者無處躲藏,那麼,怎樣才能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呢?結合朱教授的觀念,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利用3月份學校開展的“家長一日訪談“活動,為不同的學生家長,構建一個共同教育平台,是班級與學生家長,以及學生家長之間相互交流的好機會,活動開展以來,我總是留出一定的時間請學生家長介紹自己的“教子之道”,討論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再讓孩子當場發言,有時甚至請一部分問題學生髮言,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溝通、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長們結合自己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管理人的藝術。學生不可能屏棄一切因素的干擾,帶着純而又純的心理坐在教室內從事學習活動,班主任工作只有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學生健康成長,從而形成合力。一旦兩種教育形成合力,孩子的學習、生活必將步入一個和諧的軌道,正如朱教授所言:當學生的父母成為教師的教學助手,教師就會像有了三頭六臂,這樣就能夠在教育教學中從容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

新教師成長的途徑有許多,可以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在觀摩中學到優秀的教學方法和巧妙的教學環節的設計。還可以通過微格教學,記錄自己的教學過程。更可以通過專門的培訓以及教學反思來促使教師的成長。通過學習取得進步的方法有許多,但必須通過轉化實踐,才能使這些理論和方法為自己所用。如何更加高效地將別人的優點轉化為自身擁有的技能呢?今天我在讀於永正老師的《重在“轉化”》中找到了答案。

於老師在和一位校長談話時,發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學校的老師幾乎“輪訓”遍了,有些骨幹教師不止一次參加過“國培班”。但有些教師進步很大,效果顯著,有些老師去依舊故我,重複昨天的自己。他不由地思考起這些問題。再根據自身經驗以及和其弟子交談的過程中,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轉化有兩種,一種是把理念轉化為行為,它需要創造,要付出相當的腦力、精力和體力;另一種是把別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只要願意做,很容易取得成功。

對於第一種轉化,他提到了他讀葉聖陶先生關於“下水文”的論什麼,於是便運用到自己的作文教學中,在備作文指導課的時候,先寫一篇“下水文”,等待學生寫好了,師生共同分享文章,這種“師生同寫”的方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也起到了為人師表的作用,真是一舉兩得,這使我想起了我的師傅李賀老師,她才華橫溢,對教學很有自己的見解,其所寫的博客也十分精彩。她也常常與學生在習作課上共同寫文章,我相信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的寫作興趣會更高漲。雖然我所教的是三年級,作文剛剛起步,我覺得這種方法同樣可以去嘗試,讓學生也能在我的帶動下愛上作文,體會到作文中的樂趣。

對於第二種方法,於老師強調教師在學習一節課一個理論或者一種方法時就是重在實踐,先模仿,再在實施的過程中經過觀察,調整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但前提是自己必須先踏出那一步,如果沒有轉化的意識,新的東西永遠不會被接納。

我們在培訓的過程中會得到一把好箭,而握在手裏不能為自己用的箭就不能成為好的箭。我們要把得到的箭射出去,物盡其用,而我們需要的就是射箭的本領——轉化。要有轉化的意識,這樣教學就會有所收穫,要有轉化的實踐,這樣的教學才能如活泉一般,永遠充滿生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zdp74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