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1

今晚,我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與美軍在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的較量,迫使美軍撤離,而水門橋就是美軍撤離的必經之路,志願軍為了阻斷通行,在物資短缺裝備告急的情況下,與美軍周旋,“三炸三修”的故事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也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連長伍千里那鏗鏘有力的話語,不停地在我的耳畔迴響,腦海裏也不斷地浮現着一個個英雄的壯舉。

當看到平河被坦克拖拽、碾壓下,生命的最後一刻,還不忘側臉看向連長,告訴他“開槍”,我的淚水模糊了雙眼;當看到餘從戎全身被火燃燒着,卻依然選擇狂奔引走敵機,直到整個身子化成灰燼才終止,我的內心無比地震撼;連長伍千里隻身落入敵羣,面對幾百個手握機槍的敵人,他沒有跪地求饒,而是從容地笑着,準備完成任務,不幸的是炮彈沒有爆炸卻被敵人接連擊中數槍,在即將墜落橋下時,他用手裏的機槍燃爆了炸彈……

這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讓我看到了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同暴風雪鬥,同坦克鬥,同燃燒彈鬥,同裝備最好的人數比我們多好多倍的美軍鬥……,他們沒有絲毫的猶豫、膽怯,而是忘我地無條件地完成任務!

坐在暖室裏,外面也是正下着雪,讓我情不自禁地把七連戰士作戰的場面和自己比。比環境,我們不用到寸步難行的暴風雪中工作學習,然而吹着暖風的我們卻難有他們那鋼鐵般堅定的意志;比面對困難的勇氣,他們拖着受傷的身體,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完成任務的決心和行動也沒有絲毫的動搖,而我們身體健康無礙,卻有很多理由將當前事擱置或拖延下去;比犧牲精神,梅生説:“我們的任務就是炸橋,他們修一次我們炸一次,哪怕只有一個人要完成任務。”從當兵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把生命交給了國家和人民。而生活在幸福的社會主義國家裏的我們,有時候為了個人利益卻很難取捨……。七連戰士的光輝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他們的英雄壯舉,讓我在今後的生活中有了榜樣和力量!

水門橋之戰,給每一位觀眾上了一節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觀影現場,不斷傳來發自內心的驚歎聲、惋惜聲和陣陣的啜泣聲,從這些聲音裏我聽出了他們和我一樣地震撼和感動,同時也有對幸福生活的滿足和珍惜。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2

早上9點去影院看《長津湖之水門橋》,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該片為《長津湖》續集,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在結束了新興裏和下碣隅裏的戰鬥之後,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的故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在結束了新興裏和下碣隅裏的戰鬥之後,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

長津湖,朝鮮第二大人工湖,位於朝鮮東北部蓋馬高原,是一座被羣山圍繞的湖泊。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關鍵一戰,而水門橋則是重中之重。

水門橋,一座全長只有8.8米的橋,是唯一一條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樑,這座橋一旦斷掉,位於長津湖地區的敵軍都將面臨被合圍、被圍殲的危險,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為我是志願軍烈士的後代,每年都會帶着孩子去看一部歷史題材的戰爭片,希望自己的孩子記得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不僅僅要永遠緬懷先烈,致敬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還要讓孩子正視當時科技差距,為中國之崛起努力奮鬥學習重要性。今年特殊原因隻身一人留在江蘇鎮江,獨自去影院重温朝鮮戰爭的歷史。水門橋一個橋段,最頑強的志願軍捨生忘死成功炸燬了3次水門橋,結尾美帝那巨型運輸機吊着連忙在日本生產巨型鋼軌,用世界第一工業強國鋪平逃回家的路,志願軍勝利付出太多代價,70年前我們的英雄面對武器裝備火力十分強大的美軍硬是靠這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和他們抗衡,面對一次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靠着堅強的意志去戰勝困難和敵人。為實現我們的民族獨立和捍衞國家尊嚴做出了豐功偉績。

今天去看《長津湖之水門橋》的時候。江蘇鎮江這邊還是比較冷的,今天又只穿了一件外衣。但當看到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更加冷心裏感觸頗深!天寒地凍,惟餘莽莽,這哪是雪啊,是刀片。1950年的朝鮮,那一年的冬天特別冷。白茫茫的冰雪把所覆蓋的一切凍得晶瑩剔透,氣温更是低出歷史新高,零下50度……而在這樣寒冷的天氣裏,有一支甚至沒有鞋子和厚棉襖的志願軍為了心中的信念,為了保衞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踏雪前行。萬里在冰天雪地裏的痛徹心扉;雷爹為了戰友將敵軍信號彈往回運;平河為了完成任務,手被坦克履帶反覆碾壓,甘願獻出生命;餘從戎以自己的身軀引開敵機;梅生嘴裏叼着女兒的照片開着‘火’車衝向敵方基地;千里即使千瘡百孔,也撐着完成炸橋……電影最後萬里的話,更催人淚下,繃了一整場,這句話出來後實在是繃不住了,讓久違的淚水蹦出了......

看完《長津湖之水門橋》讓我更加清楚五星紅旗為什麼那樣的紅!迎凜冬風霜守山河無恙;只盼長津湖畔萬里陽光與這温柔歲月共悠長”。

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歷久彌新,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永垂不朽!這是一部我們50年,100年後後輩都會看的電影!志願軍戰士的使命感和剛毅頑強的作戰精神吾輩不能忘記,吾輩當自強,銘記歷史,牢記在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應當以先烈們為榜樣,鑄造一個更為嶄新的中國,為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作出更為有力的貢獻!

也許,所謂的俠客,並不都是白衣如雪、來去如風,更多的時候,他們也會面臨困頓,甚至陷入絕境,關鍵在於,他們能否恪守自己的信仰,能否為了守護他人甘願捨己,能否把天下大道,置於生命之上。從這個角度,《長津湖之水門橋》不僅是一部戰爭片,亦是一部很高級的'"武俠片"誠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底色。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長津湖之水門橋》將愛國情、戰友情、親情、兄弟情、父女情全部展現出來。不同角色身上有不同的情感,整體是愛國情,正如所有七連的戰士朝着祖國的方向敬禮,“那是我們的邊界,祖國的方向”,那一刻那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哪一場仗不難打?越難打越要打!”

我們在長輩的環繞下成長,自以為了解他們,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部厚書,一旦重新打開,就會讀到人生的事理,讀到傳統的積澱,讀到時代的印記,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我們成長時他們的成長與成熟,讀出我們和他們之間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長輩是民族傳統的承上啟下者,也可以形象稱為“民族傳統的名片”——生動鮮活的名片。

後輩繼承了前輩的基因,包括生理的與文化的,而後世代綿延、衍化、豐富、淬鍊,就成為融入民族血液、任何力量也難摧毀的魂。我們這個民族是勤勞的,光有勤奮遠遠不夠,尤其是不能只是單純地強調刻苦用功,最重要的是要把勁兒用在最關鍵的地方。要講究用力的方法。憑着這股精神,他把自己的工作千得有聲有色。用力、方法、效率,其實構成了勤奮的三個支點。我們這個民族是講誠信的。媽媽從小就這樣教育我們;“要誠實,不説謊”,爸爸多次引用聖人的訓話誡我“言必信,行必果”。耳提面命、諄諄教誨、言傳身教,對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曾多少次因為説真話受到打壓,也曾多少次因為不想説違心的話而和體系關係緊張;我曾多少次為了承諾而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也曾多少次為了諾言而讓自己承受了不該承受的歷練.....我驕傲,我無悔,先輩的血液旱已化為我一言一行的座標,永不易革。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3

今天同學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不得又一次感歎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抗美援朝軍人們的英勇善戰。

中間有幾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其中一個就是勇士們在準備炸水門橋前出發時一同凝望祖國的方向的場景——那座高高的雪山。是啊!祖國的方向,太陽升起的方向,是那麼的明亮,可是他們要向相反的方向走,去迎接黑暗,迎接戰鬥,迎接犧牲。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那東邊升起的陽光,那近在咫尺的祖國。

或烈火燒身,最後一步也要趕到機關槍前,堵住槍眼。或不顧生死,看着扔來的手榴彈,為了保護隊友,果斷撲上去抱住。或不知疼痛,腿斷了,也要把信號傳給傳令人。我在腦海裏一遍又一遍的浮現政治老師的話:這道題要回答的是抗美援朝精神——前赴後繼,不畏死亡,堅持不懈,無私奉獻……

有的英雄長眠於雪山之下,被折磨人的暴風雪摧毀,也許至今他們還在異國他鄉。不過,我們帶回來的,我們要默哀,要崇敬,沒帶回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往極樂淨土。感謝你們,是讓你們讓新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感謝你們,是你們保住了家門口,讓全國人民安全的生活;感謝你們,是你們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深受感染,永久銘記你們——我們的英雄。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4

今天,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電影《長津湖》的續作。

電影的主要場景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而七連的任務,就是將橋徹底炸燬,阻止美軍的撤退。在戰鬥時,七連一位又一位戰士所犧牲,有即使被坦克紮在底還引爆炸藥包的平河;有不顧敵人的炮火,一直衝鋒陷陣的梅生;還有即使被子彈射穿,也仍然開槍引爆炸彈的伍千里……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影片的結尾,伍萬里説:“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真正的戰場遠比電影中的所可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但即使如此,這羣中國軍人還是義不反顧地衝上了前線。面對自己親人和戰友的離去。他們能做的,只有繼續戰鬥,讓祖國的後代,不再生活在硝煙之中。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鋼鐵意志的力量:戰士們面臨着被大雪凍死、被炸彈炸死、被槍炮射死的種種困難,可他們還是一往無前,毫不退縮。白天為了不被美軍飛機發現,把自己埋在雪中,晚上摸黑行動,克服了看起來完全不可能克服的困難。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鋼鐵意志才能打敗比他們強幾十倍武力的美軍。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失敗不要灰心,我們要毫不退縮的去戰勝困難;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只有不想完成的任務。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5

今天我和老爸一起去看大年初一新上映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影前我特別激動,這可是繼《長津湖》這部優秀作品的第二部,我想他各個方面一定不會比第一部差,所以我十分期待這部電影。進影院的時候,我激動的心臟咚咚的使勁兒跳,手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裏,像只猴子一樣手舞足蹈。

看電影的時候,我卻哭了。當我看到平和為了炸掉敵軍坦克而被軋掉手臂時,為他的無所畏懼流淚了;當我看見餘從戎,為了保護七連的其他戰友而義無反顧的吸引敵機而犧牲時,為他的捨身忘我而流淚了;我看見七連指導員梅生開着燃燒的半履帶車衝進美軍營地壯烈犧牲,為他的視死如歸而流淚了;當我看見伍千里為了炸掉水門橋而犧牲時,為他的血染沙場而流淚……

但是要説整部電影最令人潸然淚下的還得是最後清點人數時的情節:每支部隊都傷亡慘重,可當伍萬里説出:“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時。我的眼淚再次湧出,每一位戰士,都是一位盡忠報國的勇士,是一面英雄的旗幟,讓我的心胸充滿對志願軍戰士的了敬佩之情。

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軍人的堅強品質、深厚的戰友之情和強烈的愛國情懷。還讓我見證了伍萬里從一個毛頭小子成長為一個成熟的革命戰士的故事,令我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還讓我懂了一個道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有無畏的精神,勇敢的向前衝!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6

晚飯後特意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在結束了新興裏和下碣隅裏的戰鬥之後,七連的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炸燬水門橋,切斷美軍撤退的唯一道路。

我想所有看完這部影片的人,心靈都會受到一種敬畏和震撼,這是何等崇敬的愛國情懷啊。志願軍戰士在面對武器裝備強大的美軍面前,一次又一次地衝向敵人陣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打開了一條條血路,戰鬥的場面震撼着觀眾的心靈。

志願軍戰士在雪地裏遙望着祖國的方向,他們想家了,但想的是國家。他們的臉上、手上全是凍傷的痕跡,觸目驚心,那一罐從美軍那裏繳獲的罐頭大家還互相推讓。

當看到平河在戰友第一次炸橋失敗後,他鑽到了橋面上的坦克下方,卻被坦克壓住了身體,無法點燃近在咫尺的炸藥包。他眼含淚水,要伍千里向他身邊的炸藥包開槍時,我的眼淚怎麼也無法控制,真的是淚流滿面,戴着的口罩一下全濕了。

為了引開敵機的火力,餘從戎站在山頂朝着戰士們隱蔽的相反方向奔跑,幾架敵機追隨着他的身影,扔下了幾十發炮彈,他的身子頓時炸的如紙片在火光中飛舞,此情此景我只覺得心在戰慄,這是何等的一種情懷啊。

還有噙着女兒照片、開着冒火的履帶車衝向敵陣的梅生,那翻滾着的車子被不斷炸響的一刻,半截照片在炮火中輕輕飄落,梅生再也看不到可愛的女兒了。

被密集的子彈擊中但在墜橋前打中炮彈並炸橋成功的伍千里,更是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戰鬥結束時伍萬里在報到時説的那句“第七穿插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我想這個數據再一次撕裂了觀眾的心。

整部影片每一個場景都感人至深,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如今的和平就是無數這樣的先烈用生命換來的,他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讓我們在享受歲月靜好的同時銘記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y8ey2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