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範文(通用3篇)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範文(通用3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常規心得體會範文(通用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範文(通用3篇)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1

開展“教學常規月活動”以來,我認真學習了《關於加強師德建設規範普通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若干意見》、《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考試管理規定(試行)》,《關於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使我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通過學習,我瞭解到教師所肩負的社會使命感與責任感。文件從各個方面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説明了我國現在教育上取得的成績以及還存在的問題,不管是教學設施、學校管理、教師管理、考試製度等等方面以及要創建示範學校應具備的條件。

《關於加強師德建設規範普通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若干意見》強調了教師要學以為師,行為示範。教師在上課之前要精心的製作學期(學年)教育教學計劃,要精心的備課、要精心上課、要精心進行作業教學、精心組織考試與評價、知道學生課外活動和生活,課後要反思。總之教師要對自己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引用《教育大計 教師為本》中温的話“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如果説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師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國家的興衰,國家的發展繫於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這説明了教師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要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成長自己,用愛來教育,用心來教育。作為教師,自己在以後教學活動中更應該嚴格按照常規要求認真備課,上課,形成課後反思習慣,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而學生應該形成主動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考試管理規定(試行)》推進了考試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文件強調了考試的類別、內容、形式、科目、考試命題、實施、試卷評閲、考試結果呈現、考試結果運用等方面的內容。強調考試結果的保密性,不得對學生考試結果排名及公佈成績。

《關於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從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落實課程方案、中小學要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省定課程計劃組織教育教學,開全課程等各方面説了對課程改革的意見,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不斷創新,提高課程質量。

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用愛心、耐心奉獻教育事業。

通過“教學常規月活動”學習,我受益匪淺,也促進了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2

根據區教研室工作要求,我們品德教研組利用業務學習時間認真學習了“新課程小學品德教學常規和教學建議”,並組織了充分交流。《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學建議30條》從四大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一是對教學準備的要求;二是對教師教學實施的要求;三是對學習評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議;四是對教學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每一方面的內容都十分具體,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通過學、討論,使執教老師對小學品德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都認為新課程下教學常規和教學建議為今後的教學工作指明更為實際的方向,能有效幫助自己查找教學中的不足和差距。進一步認識到落實常規對提升教學質量的緊密聯繫,並對如何落實教學常規達成了如下共識:

1、教師在平時要嚴格按照備課要求進行備課

備課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材組合,資源挖掘,教學形式等,還要備教學準備,因為根據學科特點,課前準備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如資料蒐集、實物觀察、人物調查、採訪等。

2、課堂教學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雖然上課不是照本宣讀,也不是教案走場,但決不能隨心所欲,不着邊際地高談闊論,純粹把備課留於形式。把上課視為遊戲。在教學中儘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並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落實教學的每一個大環節,讓學生在瞭解、認識、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積澱一定的能力素養或道德素養,讓學生在道德情感的世界產生共鳴。使學習成為一種享受、吸收、內化的過程。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勿需安排得的水泄不通,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來讀讀、想想、寫寫。聽説讀寫不是語文課的專利。相反地,課堂中要給學生一定的作業時間,使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達到學習的最有效的狀態。

3、要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即時評價,及時進行學習反饋

做好課內外學習活動記錄和評價。以主題單元為單位進行階段性評價和反饋。期末進行必要的書面檢測,結合日常觀察、學習活動記錄、階段性考查、期末檢測等方式,綜合評定學期學業成績。評價主體多元,有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家長和社會評價等方式,評價方法多樣,有教師觀察記錄、學生活動、學生訪談、作品評析、書面測試等方法,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方式、方法,並不斷創新和完善。

4、加大資源開發,重視學科合作

品德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的課程資源是多樣的、開放的,不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據教學需要,利用學生的經驗、生活等資源;利用學校、家庭、社區中的各種資源;利用社會教育機構、自然環境資源等注重教學實效。這學期,在教學四下年級品德中,我就充分利用了區檔案館、區敬老院等這些社會機構資源,讓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採訪,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同時還應重視閲讀報刊書籍,關注時事新聞,加強科學、歷史等方面知識的學習,以適應課程教學的要求。另外,還要特別注意利用其他課程,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在明確努力方向的同時,大家也提到了不少實際性的困難,如課前的準備工作因學生的能力、習慣等問題或家長的諸多因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往往是老師説得很激動,學生聽得很心動,回到家後沒了行動。高段的很多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化時間,還要有相應的場景,但學校的實際情況,安全因素等又不允許學生走向社會去實踐、感受,等等,一切的一切教不待於教育主管部門的引導。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3

為認真落實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師德建設,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我認真學習了《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加強師德建設規範普通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若干意見》,並作了學習筆記。

現將心得體會記錄如下:

一、認真學習,充分認識學習《意見》的重大意義。

認真學習《意見》,體會文件要求,把握精神實質,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規範自身教育教學行為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集中”加“自學”,自覺規範教育教學行為。

學校將《意見》作為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依據和加強教師專業評價、管理的基本內容,並以此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着力點和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建立健全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長效機制,在學校集中學習的基礎上認真進行自學,明確教育教學要求,深入開展自查自糾活動,自覺規範教育教學行為。

三、結合工作實際,認真開展自查自糾活動。

認真學習《意見》,做好筆記,對照自身工作,做到邊學習邊對照,邊查找邊整改,來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為。樹立怎樣的人才觀、如何針對學情精心備課、怎樣合理開發課程資源、考試改革與評價、怎樣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等熱點難點的問題,都被提到了學習和研究的日程上來。老師們在組長的帶領下展開討論,商討措施,並在工作中努力實行。哦

四、加強實踐,撰寫體會,共同提高。

開展“學規範、重反思、促轉變”學習實踐活動。經過學習實踐,我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斷優化:自覺參與教研、集備的熱情高了,主動研究教學、積極發表見解、課堂教學水平提高了;也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以學定教,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能精心設計每一次作業練習,精細診斷每一次單元檢測,引導學生把視野向課外校外延伸……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實踐撰寫了反思體會,在反思中剖析思想、轉變行為、昇華境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pxmx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