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精選8篇)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精選8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精選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精選8篇)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 篇1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孩子已成為三年級的學生了,他是一個活潑好動,愛提問題,很調皮的一個小男生。説起孩子大概每個家長都有説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

有幸學校能提供這樣的一個平台,通過家校合育有機會和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共同交流孩子的成長教子心得,交流教育培養學生的經驗和做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不可能時刻保持冷靜態度,有時候也會為孩子的不懂事生氣,或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擔憂,每當遇到這些方面的問題都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沒有更好的引導方法。

自從通過家校共育,學校老師家長共建交流平台,使我和孩子都有了很大進步,沒有了和以前那樣孩子一不聽話就大呵小叫起來,孩子也是有一個上課老師反應説話,連進校值日的家長也給我反應上課坐不住交頭接耳,這麼一個嚴重的問題真是讓我不知道如何用什麼方法去改掉他那些不好的習慣,真得是讓我感到有了很大的壓力,通過學習優秀家長的教子心得,使我改變了對孩子的教育思路,調整正確的教育方法,對教育孩子有了更深的認識,還有通過班級積分實施以後,孩子也有了很大進步,我也是通過我們三三班老師家長互動互助以及她們的影響鼓勵下,積極參與親子日記才能堅持寫了下來,這得感謝老師感謝三三班家長們,像候昭璇,辛羿諾,楚奕菲媽媽等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她們為班級付出的太多太多,老師的辛勤培育,無怨無悔的付出,讓我們感動,我們有不懂的遇到困難,就説寫親子日記要求寫電子版,由於文化成度有限,她們也是給了我們很大幫助,衷心的感謝她們,家校共育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切為了孩子們。

總之,要充分發揮老師家長孩子三個積極性,合力真正把孩子培養成學校家長滿意,祖國有用人才,讓我們家校緊密合育,取得更好成績!而加油努力!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是中秋節假後上課的第一天,距開學已過去三週了,孩子自升入四年級後,在學習積極性方面比起三年級的她真是判若兩人。孩子的班主任王老師打電話給我,讓我寫一篇《育子心得》,以便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得以好轉的外在原因。聽到這裏,我的心裏真是感到無比慚愧。因為在教育孩子上,我自認為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從一年級起,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方面的習慣上,我一貫只是言語告之,而不去嚴格督促,長此以往就導致了孩子做事拖拉的壞習慣。孩子從)一年級一直到三年級上學期,她書包裏所有的書本基本上沒有完好無損的,全被女兒親手戕虐到一級到三級傷殘不等。各科老師隔三差五的反饋給我説孩子的某個書本又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飛了。很顯然,事情已經到了一種很嚴重的地步了,必須馬上採取措施補救。現在想起來,我當時的想法真是很偉大:這不是孩子的錯,孩子急需幫助!從那以後,女兒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我除了告訴女兒如何做,還要示範給她看,看着她去改正,耐心的去教她。做好了就給予獎勵,不論是精神上的口頭表揚,還是物質上的實際獎賞,説到就及時做到,只要許諾就一定落實,從不食言。孩子逐漸有了好轉。孩子的壞習慣一旦養成,改起來是很困難的,是需要時間的,也許三年級的下學期就是女兒轉變的一個過渡期吧。孩子現在的表現雖然積極向上,但仍需要乘勝追擊。孩子的好習慣需要家校持之以恆的共同努力。

總之,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方面,家長和老師有着極其重大且不可推卸的責任。只要家校聯合,耐心正確的教導孩子,就一定會教育出高素質的學生。

以上所談,實在談不上育子成功方面的心得,因為我和孩子她媽媽對於孩子近期的轉變一直都很迷惑,也許這種疑慮正是源於孩子現在的老師的緣故吧。所以衷心地道一聲:謝謝老師!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 篇3

大家好聽完下午的演講和培訓有何收穫。我只帶表我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敢説敢做敢自我。它是公眾教肓活動,公眾話語權,每個人都有發言的觀點和理論。劉逸舟老師我們老鄉。滿口家鄉話,普通話一般。但是他的演講接地氣,很撲實。大眾能聽明白,他的互動能力很強。每一句大白話能夠穿透每位家長內心深處。讓人快速明白如何應用。這就是好的演講者。給人留下好多反思的問題。核心問題看清自己,洞察孩子。我的話説完了。什麼時候有機會咱們班裏也搞一次培訓。大家一起分享。找到共鳴點。一起成長。變的更加完美。謝謝家長的點評!

非常感謝德高忘重,為師良母老師認可我的觀點以及所有的媽媽。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來自哪裏,幹什麼工作,受何等教育。有多少錢!都與性格有關係。性格決定命運。有的人後天訓練變的含蓄,低調,委婉用暗示的手端告訴你,不發言。而有的人看中目標,不達目標不罷休,外界的人很難影響他的想法。而有的人富有激情,很有愛心,有爆發力,情緒化。而還有一種人沒有大起大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別人有,與我有什麼關係。所以不管咱們成人還是孩子都與這四種性格有關糸。性格從血液裏帶的,骨子裏先天性的。無法改變。怎樣瞭解性格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管和孩子和別人處的融洽和諧交流。性格是一個工具。我希望咱們靈活應用起來。感興趣的話家長看看性格大師樂嘉性格色彩學。能洞見自己身上的問題。看清自己,瞭解別人。和孩子成長起來,有責任,更有擔當。謝謝咱們團隊。

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人缺乏溝通,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瞭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也要學習生存,為了生存,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 篇4

我是小五班蔡昕宸小朋友的家長,非常感謝老師給予我一次這麼好的機會,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這個話題。今天分享下,希望能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如有不認為的地方也請各位家長指出:

一、以身作則

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言談舉止時刻在影響孩子,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身教勝於言教,家長要以身作則。只要是我們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能敷衍了事。

二、養成好習慣

1.講道德,懂禮貌,辨是非

個人品德就是道德行為的基礎,教育孩子講道德從自身,身邊做起,使其從小尊重長輩,友愛他人,孩子主動叫人。如果孩子有不對的地方,要捨得批評孩子,但是要掌握批評的火候。

2.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

開始的時候買一些孩子喜歡的圖冊,逐步的更換類型,和孩子一起看,讀給孩子聽,慢慢培養孩子的閲讀能力。

3.讓他幫忙做些事情

現在的孩子都是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我們在家就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經過這半年的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孩子已經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潛力的培養

從小養成好習慣,有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夠幫助孩子勇於應對困難、克服困難,使孩子更易於獲得成功,這也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讓孩子自由的發展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始終堅持的原則,但是自由發展並不等於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是父母是他們的領航員、指明燈。以上是我育兒的一些感觸,與各位家長一起交流。孩子半年的改變,是我們做家長看在眼裏的,這些都是老師和幼兒園的功勞,是老師們不斷的辛勤付出,才有孩子們的健康快樂的成長,真誠的説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 篇5

真正認識到教育,是在為人父母之後。從送去幼兒園的第一天,到現在成長為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謂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摸索前行。雖然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不同,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個家庭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我們都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學時,我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非常緊張,每一次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甚至是一次小測驗,我們比孩子還要焦慮,總想讓孩子的學習在起初打好一個基礎。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才認識到,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的培養才是教育的關鍵。從對家長的依賴學習到獨立學習,每一步都離不開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共同引導。

我們既不能把孩子扔給老師,單純地讓老師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師的教育,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引導,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更聽老師的話,送到學校萬事大吉,認為管教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孩子在學校裏跟同學和老師相處,很多的處世方式是來自家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性格習慣方面把好關。進入高年級,我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時候在家庭裏反映出來的問題,我都會和孩子的班主任溝通一下,瞭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畢竟孩子還沒有像成年人有那麼完善的`是非觀念,如果有不好的習慣,我會請班主任老師和我共同引導一下,疏導孩子的思想,這樣孩子才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班主任老師,説實話很多方面老師比我們家長更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所以我選擇完全信任,我相信學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們家長希望的目標前行。

四年的時間,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長,也看到了學校老師的努力,學校老師和家長及時溝通,家長極力配合學校教育,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順勢而養,順勢而育,我們需要共同培養優秀的下一代,培養國家棟梁之才!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 篇6

家校之間有個娃。家校共育幸福未來工程是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連雲港路小學的重點工作。多年來,學校一直探索前行,改變了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改變了教師的教育範式,優化了教育生態。其結果就是學生有了更好的發展。這個發展不僅僅是教學質量,而更重要的是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質量的提升。

徐西強老師善於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引導父母做榜樣,而是引導孩子做榜樣,三是注重孩子的情感管理。都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作為老師,我們要傳道授業,要傳送人性之美。我曾經讀過一篇《中國青年報》的通訊,寫的是河南一位姓張的女班主任。張老師也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通訊中講了她和一位貧困學生的交往一件小事。

那個學生來自太行山區,家境貧寒。張老師發現他有兩個奇怪舉動,一是從來不與其他學生一起吃飯,二是洗臉總是到水管接水,洗完後也不擦。天漸漸變冷了,有一天,張老師把學生叫到辦公室,遞給他一條嶄新的毛巾,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學生激動地哭了,説:“張老師,因為家裏窮,我從來沒有條毛巾來擦臉,您是第一個發現我不擦臉的老師!我吃不起食堂的飯,只好在吃飯時間忍餓出去。”張老師聽了,也很感動,之後就對他多了一份關心。這位同學後來在高考中因意外事件落榜,回到了老家。張老師依然牽掛着他,盼着他來信,可是,左盼右盼,竟然一封信也沒收到,“怎麼會事?出什麼事了嗎?”張老師想。半年過去了,張老師突然收到了來自太行山內的一個大大的郵包,拆開後一看,是厚厚的一沓信,信中説:“老師,我畢業後,每週給您寫兩封信,但我沒有勇氣發給您,因為我沒有考入大學,給您丟臉了。現在我鼓起勇氣把所有的信寄給您。您的恩情,我無法報答,我記得你愛養花,窗台上總擺着幾盆花,我惟一的願望是化成露珠,凝在您的花上!”沒有讀完,張老師的淚珠便流了下來,如一顆顆晶瑩的露珠……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 篇7

對於每個家長而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成長的道路中變得越來越好。我們作為家長教育孩子,首先我們在生活中要注意言行舉止。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

人們常説:“習慣成自然”,一個好的習慣會讓一個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受益終生,一個壞的習慣會徒增許多彎路和挫折,作為學校要加大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作為家長應該以身作則,這樣才能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多給他鼓勵和讚揚。在他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而不是一味的責怪他。這樣能夠多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家長也得尊重和理解孩子。經常和孩子溝通,一點一點的讓孩子進步,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們讀了家校教育心得,作為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各項工作。及時的解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孩子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 篇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教育的優劣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和發展有着決定性的影響。每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無限的可能。父母的責任就是要精心呵護好這株幼苗,使它能夠自然茁壯地成長。這個時期特別需要“用心靈呵護,用頭腦撫養”。

這次的培訓學習,雖然時間較短,但對我的思想觸動很大,接受一流的家庭教育專家的指導,真是受益匪淺,可以説是經歷了一次家庭教育靈魂的洗禮。我掌握了有關家庭教育知識,明白了家庭教育應注重科學性、針對性和適用性。家庭教育要一是要堅持“兒童為本”原則。二是家長要不斷學習、掌握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為子女樹立榜樣。三是家長堅持“多向互動”原則。

感受比較深的內容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處於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具體表現為:

(1)身體發育方面,幼兒的身高、體重、營養、神經、動作技能等方面獲得長足進步;

(2)語言發展方面,詞彙量迅速增長,已經能掌握各類詞,逐漸明確詞義並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種語法結構,並可自由地與他人交談;

(3)在思維發展方面,逐步克服直覺行動思維,並初步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

(4)社會交往方面,喜歡與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數量隨着年齡增加,玩伴關係不穩定,經常變化。

(5)個性發展方面,這一時期是兒童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開始形成自己最初的個性傾向並會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保留其痕跡,因而在人的心理髮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覺得這部分內容非常實用,因為通過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在各個階段的思維特點,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的、科學的、有效的去指導教育孩子。我的女兒快六歲了,我對照了她的日常行為表現:

1、非常好動、嘈吵,最喜歡向別人挑戰。

2、很玩固及會發脾氣,不大理會別人的感覺,碰到驚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緒之起伏可能影響以至成年。

3、對自己開始有一個整體的觀念。

4、非常健談,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達。

5、由於豐富的想象力,對事實與虛構分不清。

今後家庭教育中:

1、要做有心人,善於發現幼兒的興趣和特長,採取針對性教育,發掘他們的優勢潛能;多帶幼兒參加各種活動,激發興趣,擴大視野,積累經驗,增長才幹;

2、要鼓勵孩子提問,啟發孩子提問;回答孩子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如果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也不知道答案,應如實告訴孩子,與孩子一塊兒去尋找答案;理性對待孩子因好奇而導致的破壞性行為;併為孩子提供科學探索的機會。

3、要積極為幼兒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多到社區和兒童遊樂場所活動,幫助他們體驗與他人共同活動的愉悦;在活動中可有意識指導幫助幼兒學會遵守交往規則,學會注意他人的情緒變化,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情感;還可採用移情訓練,角色扮演等方法幫助幼兒學會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學會分享和合作。

4、掌握諸如食物中毒、燙傷、溺水等突發事件的急救措施;提高自我監護意識,儘可能消除環境中一切傷害性因素,如剪、刀等鋭利物品要妥善保管等;結合生活實際事例,隨時對幼兒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對幼兒各種活動的包辦代替,增加幼兒接受鍛鍊的機會,掌握多種生存技能。

6、改變對幼兒飲食放任自流、過分溺愛的做法;引導孩子少受廣告垃圾食品的影響;以身作則,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飲食氛圍。

我不敢保證在我的教育下女兒一定要多麼優秀,但是我會用自己一顆最真的心,朝着最高的目標去努力,把教授講授的知識逐步消化吸收,讓我的女兒快樂、健康的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pjjlv0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