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六年級家庭教育手冊心得體會

六年級家庭教育手冊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庭教育手冊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家庭教育手冊心得體會

六年級家庭教育手冊心得體會1

我是六年級(2)XXX的家長。首先感謝學校老師給予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能讓我在這裏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我感到十分榮幸。在我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和看法。

一、明確教育方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孩子從小就必須接受教育、接受智力的培養。首先要讓孩子明白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考名次,上重點大學,而是為了明白做人的道理。包括培養孩子有一個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堅強的意志,健康的心理,積極的情緒,有一顆感恩的心。家長不能過於慣孩子,怕這也做不了,那也做不了,這樣是不行的。在家裏什麼煮飯、炒菜、洗衣、掃地我都叫孩子自己做,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如果什麼都慣着孩子,反而會害了她。

二、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家庭作為孩子學習的第二課堂: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不要看電視,玩電腦。我們可以陪着他做,給孩子做出適當的指導。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我認為我們家長在重視孩子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同時不要忘記孩子潛力的開發。閒暇之餘要讓孩子多看課外書,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讓孩子到書中去找到自己的快樂,讓孩子覺得讀書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這個道理。

三、把孩子當作朋友,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尤其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瞭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穫。不要總是居高臨下的去教育孩子,打孩子,要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朋友。那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呢!但是方法要對,孩子不對時大人不能急。孩子大了,就會有逆反心裏,大人越是着急越是起反作用。這些道理大部分的家長都懂,但就是做不了,你都做不了,怎麼教育孩子去做呢,大人才是孩子的榜樣。好多家長抖起家長的資格,孩子一範了錯誤就罵:老子幾棒棒打死你,跟你幾大腳,你這龜兒子怎麼不聽話哦。這樣一來,你即使説的是對的,孩子也不會聽進去。放下家長的架子,以朋友相處,多談心,孩子就會聽你的。要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自己的孩子,俗話説: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就是這個道理。作為孩子,每個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少給孩子思想上的壓力,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我都常常跟孩子説名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沒有,學懂沒有,沒有學懂説明你還不夠努力嘛。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望子成龍,要有“龍馬精神”,先要當馬,然後才能成為龍。

四、百善孝為先

聖人訓首孝弟,我常常都教育自己孩子首先要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又怎麼做人,怎麼會好好學習呢。孩子沒有孝敬的心,感恩的心,其他任何事情他都不會好好去做。

一句話,就是讓孩子自學喜歡學習,努力學習。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養。在此也感謝老師對孩子的悉心呵護,讓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六年級家庭教育手冊心得體會2

轉眼孩子小學就要畢業了。回首六年來的小學教育,在老師們的精心培養下,孩子在學習、品德、生活以及為人處世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整體表現。在此有一些家庭教育心得體會和施行方法,願意和各位家長一同分享。

孩子可以説是每一位家長心中最珍貴的寶貝。把孩子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也是每一位家長的願望。但是僅有良好的願望往往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因此要求家長們一定要講究方法,努力學習,儘可能地發揮孩子的潛力,培養學習熱情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現在的社會是網絡的社會,作為家長也應該與時俱進,合理地應用網絡教育資源。比如E度教育,小學生教育論壇,小學生家長圈(大連天健網)等等。上面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如各門功課的課件練習題彙總以及有效學習方法技巧的彙編等等)可以下載;還可以經常參與有關孩子教育問題的討論,多多參考一些教育專家的意見以及一些家長的教育心得,對於我們來講都會有所啟發。

二、學習方法

大家都説“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因此包括我在內的廣大家長朋友長期以來一直對學習技巧研究情有獨鍾,都希望可以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武功祕籍”,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可是最終我發現——從來就沒有什麼獨門祕籍,所謂正確有效學習方法,就是:課前認真預習,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完成作業,考前認真複習,就這麼簡單。所以作為家長要注意自省:孩子新課預習你監督了嗎?孩子課後作業你檢查了嗎?孩子課堂情況你瞭解過嗎?考前你領孩子做過複習總結了嗎?您可能會笑話我“這誰不知道,還用得着你講?”其實我的真正的意思是學習不要有投機取巧的心理,這是一件踏踏實實才能做好的事兒!

如果就要讓我總結學習技巧的話,那麼我想我會推薦“死記硬背”!不管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只要這一招鮮,就能吃遍天!強記的能力並不完全是遺傳的,它是可以練出來的。千萬不要怕背課文,背公式,背單詞。你要堅定信心,思想放鬆,注意力集中。這時你會發現有些東西並不難背!

三、學習習慣

我一直認為掌握學習技巧遠遠不如培養學習習慣重要。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那麼可以恭喜家長——以後您就省事兒多了!當然在這之前,需要您的付出。

孩子能自覺學習,幾乎是家長的奢求。我們經常聽説某某家有個好孩子,學習根本不用父母操心云云。我為這專門請教過不少家有“好孩子”的父母,然而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天生願意自覺學習的“好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是很難找到的,孩子都有惰性,需要家長的正面引導!陪孩子學習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方面我深有體會。這種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持之以恆!有的時候甚至還會出現反覆,還需要進行強化!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就不能看電視,找本書看看吧;孩子的記錄本、作業和教科書必須天天檢查,家長不能鬆懈。

説到學習習慣,就不能不説説口算三十道。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現在,每天口算三十道是例行作業。之前我也曾不以為然,以為會做就可以了,尤其是到了高年級,就沒有必要天天堅持做這些簡單的題了,於是也很少檢查口算三十道。結果孩子六年級數學考試出現了許多莫名其妙的計算錯誤。我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檢查口算三十道,發現真有不少缺做的。好在及時強化!口算三十道就如同練武中的站樁——這是基本功。我個人感覺不必太難,但是要求速度必須在三分鐘內做完!它可以培養學習習慣,鍛鍊數字感覺,是最理想的腦力體操(家長們做做也未嘗不可),是大腦的潤滑油。不要吝惜每天這三分鐘,堅持,堅持,再堅持,把它變成學習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這個學習習慣會讓孩子的思考、解題以及計算速度非凡!

可惜每天朗讀的習慣沒有能夠養成,這是我下步努力方向!

四、學習興趣與自信心

學習興趣的培養是保證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前提基礎。沒有興趣,孩子不會去主動學習。賞識教育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好手段。取得好成績時——“你真棒”、“你最牛”,受到挫折時——“加油”“別放棄”。我們的鼓勵是孩子的學習動力,説實在的,能有什麼理由讓孩子想學習、愛學習?這麼小個人兒,可能還沒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高遠境界,説穿了,還不是為了讓爸爸媽媽高興嗎?因此説您的開心是孩子們學習興趣的源泉。我們每一次鼓勵和讚賞,都會讓孩子更加積極自覺,也更加自信。

自信心的培養也是鞏固孩子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除了對孩子取得成績的鼓勵和表揚外,還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奧數題,要從簡單的做起,不至於一開始就讓孩子產生厭煩和牴觸情緒。時時刻刻利用暗示,潛移默化中就可以使得孩子自信滿滿。

五、良性暗示

良性暗示之所以單獨説明,是因為我個人覺得其作用的確非常大!良性暗示是一種心理學範疇上的催眠技法,是指用一定的方法引導孩子潛意識積極向上,我們也稱之為潛移默化。正確地執行良性暗示將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學習潛力的發揮具有不可估量的神奇作用!

以上是我家庭教育的一點心得體會。當然不同的家庭情況、不同的孩子,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我們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相互學習中進步,我們最終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ojjqy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