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意識學習心得

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意識學習心得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人們對任何一項工作的工作態度都有主動和被動之分,安全工作也不例外,所謂的“我要安全”,我的理解就是主動安全,是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為什麼集團公司黨組要把“我要安全”這項活動提高到如此高的地位去宣貫並抓落實?從近年來發生在國內的大型事故的原因上即可看出來,這些事故之所以發生排除管理因素外,主要的原因仍是人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人的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技能不足造成的。所以,我認為要把我要安全這項活動落到實處,以下三個關鍵環節還要重點把握。

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意識學習心得

1、要真正理解安全是什麼,只有理解才會力行。

安全,顧名思義,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從人文關懷上講,安全是一種仁愛之心。講安全就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要愛護和保護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講,安全不僅牽連到自己,而且還可能危及到他人,自己出事兒,如果有機會,會遺憾終生。但由於自己的失誤而造成他人身體的傷害或死亡,説嚴重點兒,這就是犯罪,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所以説,對自己、家庭,安全是一種責任;對企業,安全就是效益;對社會,安全是一種義不容辭的義務。

2、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HSE文化建設和持續的有效的安全意識培養是保證“我要安全”的長效機制。

從事故形成的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兩方面來分析,儘管有時不安全因素較多,但只要這些因素不同時存在,不同時起作用,那麼事故也就不會發生。在事故致因論中,骨牌論強調的是,在導致事故發生的因素鏈條中,只要消除其中一個,就會杜絕事故的發生;而軌跡交叉論説明的是,只有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交匯在一起時,才會導致傷害事故的發生。這兩種理論的共同啟示是:要防範事故的發生,不一定所有的不安全因素都要消除,關鍵要消除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抓住關鍵,切斷事故鏈條中的一環,達到實現有效防範事故的目的,做到事半功倍。所以,要想有效地預防事故,必須對上述兩大因素分別加以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可以通過安全投入進行技術改造、更新,消除隱患,達到本質上的安全,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則必須通過安全培訓,提高人的安全意識及安全素質來實現。

意識是一種長期不間斷的心理現象,除了制度的約束,更多的還需要靠長效的氛圍、環境去培養和造就。“5·12”汶川大地震中,其中桑棗鎮出了一位英雄的葉校長,由於他們的學校處於地震帶上,幾年如一日,他堅持讓學生和老師進行地震緊急疏散演練,地震前,疏散的速度由原來的半個多小時無序疏散縮短到僅有三分鐘左右的有序疏散,就是這短短的三分鐘,使該校師生在這次地震中無一傷亡。這也充分説明了良好的安全意識是要在持續不斷的培訓中才能鍛煉出來。從日常安全意識教育細節上看,美國杜邦公司教育員工鉛筆不得筆尖朝上插放,員工下樓必須扶樓梯扶手,過馬路必須走斑馬線,打開的抽屜必須及時關閉等等,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構成了杜邦公司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

3、紮實的危害辯識能力和HSE基本技能是實現“我要安全”的基礎。

傷亡事故的發生,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其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是減少傷亡事故的主要措施,而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有效方法,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事故發生,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

教育培訓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我認為兩點非常重要,一是我們的職工能從他工作的環境中動態地把危害因素辯識出來,二是他能夠熟練採取消減風險的措施。如在某集團車間的一個角落,因工作原因,工人需要爬上爬下,因此,放置了一個活動梯子,用時將梯子支上,不用時就把梯子移到拐角處。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着人,工作人員特地在梯子旁掛了一個警示牌:“請留神梯子,注意安全”。這件事誰也沒放在心上。後來外方來了一個參觀團,一位專家提議將小條幅改成“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同樣是9個字,這一改,效果大不一樣。這兩個條幅都在講注意安全,區別在於:前者僅僅是提醒,後者則是把潛在危險徹底消除。

安全生產是企業永恆的主題。安全工作只有靠大家共同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只有大家羣策羣力,對自己分管的設備、工作場所如有事故隱患,及時提出建議並提出風險削減的措施,直至把風險降到最低限度,才能真正做到系統無缺陷,管理無漏洞,設備無隱患,實現企業生產的本質安全,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我要安全”活動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nqo0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