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關於小學教師心得體會(通用5篇)

關於小學教師心得體會(通用5篇)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小學教師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小學教師心得體會(通用5篇)

小學教師心得體會1

第一,保持一顆簡單純潔的心。很難。的確,只有那些把教育當成信仰,不為名利而工作,只為自己而工作的人,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純粹的人民教師,不會鏽心。在李鎮西老師寫的《和孩子一起編織生命的故事》裏,孩子是一個故事,我們幫他編織。其實每個老師的一生也是一個故事。是否精彩取決於我們的精神狀態。就是寫一部劇,跌宕起伏,波瀾壯闊?還是要寫詩,優美簡潔,優雅簡潔?還是寫成散文,從容,沉重,意味深長?還是單純的文筆亂七八糟,雜亂無章,平庸乏味、這取決於我們自己。優秀的老師和平庸的老師的區別在於堅持,或者説堅持。每個人都有理想和熱情,但優秀的老師能持之以恆,平庸的老師則因年齡或挫折而消沉,內心開始生鏽。我真的需要提高警惕,保持一顆純潔的心。

第二,要加強學習。人,就要不斷加強學習,終身學習,學高當師。教師是教育者,也是學習者。想象一下,即使在假期,孩子們也在忙着學習這個和那個。作為老師我們怎麼能不學習呢?隨着社會的快速變化,我們周圍的事情也在日新月異。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回答。我們不能什麼都掌握,但至少要試着瞭解一些。作為老師,不能停留在“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一桶水”的舊觀念上。而是要進化成老師所擁有的知識。教師繼續教育是一個好策略。現代教育是終身教育。教師不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他們要處處充實自己的知識,時刻“充電”自己,對知識有取之不盡的渴望,不斷超越自己,用“外塑形象,內強素質”的理論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三,一定要學習!一個有見識的老師可以應對教學的變化,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明白做人的道理。國內外所有的大師和哲學家,無論古今中外,都把學習和研究看作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問題,一個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滿足自己、甚至取悦自己的問題。只有自我修養提高了,才能不遺餘力地去提高、豐富、滿足、愉悦他人,即“自己的修養,自己的素養”。書有自己的金屋,書有自己的顏如玉。教師只有通過閲讀,才能在書中找到自己,充實自己,然後作為一個真正的讀者走上平台,新的教育就由此開始。所以,“為自己讀書”要從老師做起。

小學教師心得體會2

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自我充電。這次培訓建立了一個平台,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台,羣策羣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我們常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麼這桶水從哪裏來,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教師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閲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閲讀名著、閲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閲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應該是温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為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擔挫折的煩惱。通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所有學生。

三、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教師在講台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四、我們要做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師教學,是實施課程標準的主渠道。把傳授語文知識作為語文教師的全部職責,這一直是語文教師教學思想中的誤區。在語文新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要學習語文知識,也要培養語文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把新奇感轉化為求知慾。教師要積極利用教育資源,開發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所提供的空間。體現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閲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努力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無愧於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小學教師心得體會3

在20xx學年的下學期,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和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展教學民主,讓學生不斷學習和提高,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以下是我的教學經驗和教訓。

1、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好好上課,我做了以下工作:

(1)課前準備:備課。

(1)認真學習教材,明確教材的基本思路、基本概念、字字句句,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和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夠自如運用,知道要加什麼材料,才能教好。

瞭解學生原有知識技能的質量、興趣、需求、方法和習慣,以及學習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困難,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學方法,要解決如何把自己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重信息反饋,激發學生興趣,保持相對穩定。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讓他們產生愉快的心情,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之前反覆出現的問題。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應做好課後輔導工作。高一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他們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些學生抄作業。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把這項工作用於指導學生的學習。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疏導和幫助,尤其是後進生的轉化。從讚美開始,所有人都渴望被別人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差生談話的時候,要對他們的處境和想法表示深深的理解和尊重,在批評學生之前,要先説説自己的不足。

3、積極參與多媒體教學設計交流,觀察優秀的課件和教案,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向他人學習,提高教學水平。現在業餘時間學習,不僅提高了相關專業技能,也為所有小語種老師提供了很好的課件交流服務。

小學教師心得體會4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

作為一名一線的小學教師,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涉及內容最全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從中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的衝擊,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範梅南先生説,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要讀書,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在這短暫的幾個月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感覺收穫頗豐。

第一,讀書方法。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第二,讀書促我成長。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説,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為先。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為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當然,作為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才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

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説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小學教師心得體會5

作為九十年代的教師,在教學生知識的同時,還應教給他們的學習方法,古人説:“授人與魚,不若授人與漁。”由此可見,教師要重視學法指導,教給學生學會學習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終身受用不盡,才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開拓型人才,才能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作為今天的學生,在家就是寶貝,一切事情就是大人搶着幹,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根本沒有動腦筋。既然如此,那麼,我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又如何開展學法指導呢?我從教八年來,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和摸索,我認為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有如下幾點:

一、教給普通的學習方法。

(1)交給學生預習的方法。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有不同的預習方法。低年級語文預習要學會查字典,解決音形義等問題。中高年級在新教材講讀之前,閲讀有關資料,將要講到的內容先自讀2—3遍,從中找出不懂的難點和不甚懂的疑點,做好記號,在上課時帶着這些難點和疑點予以解決。

(2)交給學生聽課的方法。聽課是很重要的,特別是低年級,自控能力很差,要想使學生能認真聽完一節課,使學生沿着教師教學思路,積極參與,那是相當困難的,所以我在上課時,根據這些情況,在課上要多讓學生動手,動腦,活躍的課堂。在課上採取多表揚,少批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3)交給學生練習的方法。練習是對課上的進一步鞏固,除普通的書寫工整、格式正確外,應獨立思考,靈活運用新知識解答,無論採取何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都應做到理解、掌握。

(4)交給學生複習的方法。複習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又,分課後複習,單元複習,學期、學年複習。各種複習應以教材為重點,對照平時所作的筆記,檢查作業,分析重點、難點,打破教材順序,運用對比方法找出知識異同。

(5)檢測的方法。檢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的學生提到檢測,心裏就有很大的壓力,如我今年教的二年級就有這樣一位學生,平時成績還是不錯,但一到檢測,就怕考不好,回去怕爸爸媽媽罵,家中管教太嚴,學生心裏壓力過大,每次考出的結果都不是那麼理想。所以老師就得要聯繫家長,少讓學生產生心裏壓力。解題要從易到難等方法的指導。

二、要注意教法與學法相結合。

教與學是一項雙邊活動。教師的教法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指導學生正確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如果只顧教法,不作任何的學法指導,勢必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否適應教學的內容與學生實際的需要相結合。

學法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師的指點。例如識字教學,教師必須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識字的規律,教給學生怎樣拼讀音節,怎樣識記字形等等。如教“歪”字時,可告訴學生“不正”為“歪”來認識這個字,“拍”可直接用手勢動作演示,猜這個字怎麼寫,還可以讓學生憑藉自己已有知識、經驗,自主選擇方法,過程進行自學、討論、交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結合學生的自學進行交流,有機通過“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形的呢?”“你用什麼方法記住呢?能教給大家嗎?”如教學“閃”、“問”等字時,學生在交流中有的説:“‘閃’字就是一個人躲在門裏”;還有的説:“我在家學習遇到了不懂的問題,要開門出去問問別人”等,通過交流記憶的方法,這樣既能讓大家分享識字的樂趣,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能力,促進口頭語言、提高記憶、掌握了識字方法。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教師可把規定學習的程序和方法的材料傳授給學生,要求學生按規定的學習規程進行實踐,進而形成習慣,掌握方法。

又如,閲讀教學,教師要把理解課文所採用的方法教給學生,引導學生去模仿,從而去學習新的同類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者應根據不同的知識點傳授,滲透學法,讓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學習六年級一篇課文《桂林山水》第二段時,可以採取導讀法,訓練學生“美讀”。通過讀將作者的情感傳達出來。通過反覆誦讀描寫灕江水靜、清、綠的地方,讓學生讀懂了這一節寫灕江的水的三個特點:清、靜、綠。最後讓學生討論:這段話寫灕江的水,為什麼又要先寫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呢?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作者這樣寫是為了引起讀者的興趣,突出灕江的水與眾不同。這樣,既渲染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領悟出了作者寫文章的真諦,並與作者心靈產生共鳴。課文第三段在寫法上與第二節相似,要求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三段,掌握了桂林的山也有三個特點:奇、秀、險;作者運用了“抓住特徵,分步描寫”的方法,學生通過學法指導練習學法,最後掌握學法,讓學生體會出:描寫自然景觀,要抓住它的特徵分層、分段敍述,從而達到為不教而教。

二、傳授基礎知識與學法指導

標點、字、詞、句、段、篇的學法指導,低年級是小學階段識字量很大的階段,要教會查字(詞)典。中年級以句、段為指導重點,高年級以篇章結構、文章訓練為重點。如在上《視死如歸》,這篇課文時,就有這樣一個詞語“山巒”,問怎樣解釋。學生提出字典有兩種意思:

①小而尖的山;

②連綿的山。不知道選用哪一個意思合適。

學生之間爭論起來,教師看在眼裏,學生並不問“為什麼”,也不懂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這時候教師説:“是第二個答案,大家抄到筆記本上!”記住就行了,這樣的方法就是傳統的講授灌輸法。事實上現在很多教師都是這樣教的,為小學生編的課文詞典也是出於這種指導思想。糟糕的講授法是隻講結論,不講為什麼。這樣的教法就是失敗的。教師會問:老師在教課文中的一個詞語時,要根據上下文來具體解釋。我們先來看看整個句子。”於是學生找出整個句子:“望着周圍的山巒”。教師再問:“這個句子哪個詞語和‘山巒’有聯繫,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山巒’的意思呢?”這是指導的第二步:指導“聯繫”的方法。於是學生懂得把“周圍”和“山巒”聯繫起來理解,自己得出結論。這還不夠,教師還想讓學生得到更多更深的方法訓練,就請學生把眼光再放寬一點,看看文章還有具體描寫“山巒”形象的句子沒有,學生“再找”,在第四自然段有一句:“抬頭望着北邊那巍峨的大青山。大青山峯巒疊嶂,連綿起伏,在夜色中顯得更加雄偉。”這一下結論就更加明顯了。

三、以培養智能為內容的學法指導

如,小學有這樣一篇課文《梅雨潭》,首先讓學生觀察彩圖,然後要求學生依照一定的順序介紹梅雨潭,接着,討論觀察順序,使學生明確觀察景物的有效方法。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等。在學生明確了寫作順序後,學習課文,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佈置觀察作業。這樣把學法與學文有機滲透,通過“觀察、討論、學習、運用”的教學過程,學生不但學會了看圖學文的方法,而且訓練了觸類旁通的能力,也體會到了學法指導的層次性。

四、培養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我們在重視智力因素的同時,還應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即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興趣、動機、習慣、意志、情感、自信心、競爭意識、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促進學生有成效地掌握學法的保證。在小學生眼中,教師是至高無上,教者一言一行,性格、愛好,時刻都在感染學生,學生也在自覺不自覺地進行模仿效法。如:教師板書、作業批改文字等都為學生書寫模仿對象。學生寫字好壞,作業工整程度,有時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教者必須用自己的熱情、信心、責任感感化學生,使他們樂於向上,給予充分肯定,使他們有成功感,從而調動學生的內在的積極性,產生鞏固“想學”的力量。另外,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中的興趣材料,採用適應各年齡段學生心理特徵的教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設備,引起學生長久的注意、思考。

五、探索學法指導的教學模式

不論是何種學科教學改革,離不開課堂教學。學法指導的主戰場也是在課堂教學中。教者應根據每堂課的教學內容,確定學法指導的單項目標,講授知識內容應與學法指導融洽在一起,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情況下掌握學法,利用此法又可以獨自去獲取新的類似的知識。

總之,作為跨世紀的語文教師,應積極投身到語文教學改革和探索的實踐中去,主動適應新形勢,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教有法而無定法,只有不墨守成規,勇於創新,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達到藝術的境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ngexr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