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信息教學融合心得體會

信息教學融合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信息教學融合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信息教學融合心得體會

隨着教改以及有效教學的深入,國家對信息設備的資金的大量投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了,信息技術如何融入課堂,這對全體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出現了捉襟見肘的現象,或者説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出現了難以化解的矛盾,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談幾點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更新教學理念。

1、利用網上學習交互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從教學內容、策略、方法、步驟,都是教師事前安排好的,學生大多處於被動地參與。而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優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創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交互式學習環境。留給學生自主權、選擇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實踐活動。讓課堂富有吸引力,實現人機交互,師生、生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刺激多種感官,激發學習興趣。利用可愛的動物卡通、動聽的音樂強烈的刺激學生的視聽器官,引出的問題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觸發了孩子在整堂課中都積極動手、動腦,以探究他們的好奇心。最後鞏固練習環節教師大膽創新,將其設置成動畫。通過師生互動,幫學生找出他的錯誤。整堂可看、可聽、可説、可操作,腦、眼、耳、口、手並用,學生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讓一節抽象的課堂“活”起來。

二、固守傳統之憂與現代信息技術濫用之患

1、傳統思維定勢的形成,限制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多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上,學生只記結果而不研究結果如何得來;只聽不思、唯書至上、為師獨尊等。這些傳統的習慣極大地影響者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成為批判、探究精神發展的瓶頸。

傳統課程的弊病主要表現在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有效提高學生的素養、創新能力,具體表徵為:

(1)、課程內容陳舊,過於強調學科體系,脱離社會實際。

(2)、課程實施基本以課堂、教師、書本為中心,難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課程管理統得過死,難以適應不同地區和不同學生的多樣化要求。

2.現代信息技術過度濫用,束縛教師課堂設計能力。

計算機作為輔助手段引入課堂教學,計算機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需要一個較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教師和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還欠熟練,同時,缺乏專家和相關理論指導,缺乏合適的網絡課件或工具平台,會使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本身難以系統化,顯得零敲碎打。若教師自制課件,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反而耽誤自身的教學任務,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為了“趕上”教學改革步伐,有的教師上課,不論什麼類型什麼內容的課,也不管合適不合適,一堂課從頭到尾,不寫一個粉筆字,全用電化設備打出來,似乎這才有新意,才符合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精神。而教師一節課的主要任務只有不斷點擊鼠標,挖空心思的讓學生圍繞事先設計好的課件運行流程轉。更有甚者,一些公開課、觀摩課,幾乎演變成了各種電教實力、電教手段的大比拼,而教育教學的靈魂——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品格的塑造等人文素養卻蕩然無存。

三、“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優化整合——素質教育和時代發展的必然。

1.教學設計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的優化整合。

精美的畫面與學生生活經驗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學生們的審美感。運用了多媒體展示,激發了學習興趣。然而,仔細揣摩,不難發現有的教師僅把電腦作為一個展示圖形的工具,學生還是沒有擺脱“跟隨着老師學習”的傳統模式。有的教師則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網絡的廣闊性和互動性,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大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動腦發表自己的主見。一比較,便凸現出某些教師的教學設計,真正充分運用了信息技術手段和網絡優勢,以有效輔助活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延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會學”上,逐步要求學生能利用信息技術自主解決問題。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要求學生課前通過各種渠道分小組統計家庭垃圾袋、一次性筷子、自來水和電的使用情況。上課時,生與生、組與組之間交流統計結果,並對結果進行討論。得出垃圾袋濫用帶來的“白色污染”,浪費木材、能源、破壞生態環境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學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現信息、分析原因、解釋所用的查詢策略,並根據不同成員提供的信息,自主運用不同的統計圖(表),對自己認知結構進行重新建構。這種組內生生互動、組際互動、師生互動等網絡多向互動方式,極大地擴展了學生進行知識探究的自主性。在這種寬鬆的網絡學習氣氛中,學生暢所欲言,每個學生既是學習者,又是課堂學習資源的創造者。有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求異思維、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四、加強學習,用適應現代教育的信息技術武裝教師的頭腦

在現代社會中,廣大教師要學好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念,要注重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同時還必須要加強學習教育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注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創造高質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必須要以教師的知識結構更新和教學的基本素質提高為起點。教師只有努力適應時代的要求,具備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並在教學中廣泛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信息素質不斷提高,推廣信息技術,最終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因此,學校應該逐漸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的培養,學校可利用備課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和班班通教室加強對老師的信息技術的培訓。從最基本的計算機認識開始,到會使用幻燈片製作簡單的課件,通過網絡搜索素材,保持更新,加強學習與溝通及動手實踐,應用到教學中去,從而加強對計算機的使用效率。

標籤: 心得體會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nd7dr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