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信息技術教學心得

信息技術教學心得

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所以信息技術課在介紹一些相對穩定的內容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應用計算機處理實際問題及獨立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談一談我對信息技術教學的一點心得。

信息技術教學心得

一、教材分析

信息技術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知識的覆蓋面是非常廣闊的,在學習的各個階段都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和探索創新的精神。所以我們上任何一堂課都要時時記住“信息技術”這個大背景,完全照本宣科是背離“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特徵的。《設置放映效果》是江蘇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初中)第四節《演示文稿的整體優化》中第三課時的內容。此課是在學生已學習掌握了文字的編輯與修飾、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多媒體信息等知識之後,指導學生掌握如何設置幻燈片切換方式和動畫效果。從教材中的教學內容來看,看似比較簡單,但是如在教學中只讓學生單純為掌握知識而教,會造成學生處理信息的盲目性,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應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增加完成類似“任務”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樣在體現學科特徵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階段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以及教會學生會學習是重中之重。

二、教學目標:

1、掌握設置幻燈片切換方式

2、掌握設置動畫效果

(以上二點是知識目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

3、通過提供相關材料,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進一步提高操作技能。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也是能力目標)

4、以上三個目標實現的同時,學生的興趣也被充分調動起來,逐步化解了對計算機的神祕感,並能體會到“信息技術”的博大與精深

(這是本節課的情感目標)

5、學生進行探索、嘗試性學習時,可鼓勵學生相互討論、合作,培養起團隊協作的精神。

(這是本節課的思想道德目標)

綜合歸納以上目標,即設置一個個性化的計算機應用環境,也就設計出了這堂課的“總任務”。教學過程中,把總任務細化成一個個的小目標,並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來體現總的學習目標。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過Power Pint的一些基本操作,對Power Pint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為培養學生獲取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可作進一步的提高,注重學生的探索性操作,充分發揮即時反饋、評價在技能訓練中的積極作用。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現有的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遵循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質的原則。設計出有一定趣味的、略有難度的任務,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實踐證明,學生在完成一個有趣味的任務時會很專心,樂此不疲。

四、教學方法

如何才能在學科教學中引導學生創造出體現自己創新精神的電子作品呢?建構主義教學設計的核心思路是“在問題解決中學習”,教學的組織包括任務設計、教學引導、學生之間的協作,同時,鼓勵學生創新。

第一階段:基本知識學習教師提出任務,給出樣板;學生討論,分析“任務”,發現新問題;教師講解“任務”中遇到的新問題;學生上機操作,完成“任務”,教師隨時解決學生碰到的問題;教師現場檢查學生所的“任務”;學生完成“任務”後自由活動與探索。

第二階段:電子作品設計創作學生構思設計自己的電子作品;創作作品;教師隨時解答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問題;學生完成電子作品;集體評價電子作品

基於上述考慮,我決定這堂課在網絡機房上,而且要有大屏幕投影儀。我校具備這些設施,為教學過程的實現提供了物質保證。簡單的操作可讓學生依據屏幕提示自行完成,複雜的有代表性的操作可以教師演示,然後讓學生練習,學生自己探索求異。本節課可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基礎性學習部分,另一個是創新性學習部分。分別對應辨析、講解、討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學法。以上兩種教學法都以相應的“任務”在教學實踐中得以實施。為此,我總結出以下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激趣導入;以“任務”驅動;分析探究此類問題的方法;問題導向,定位、細化探究目標;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討論辨析、歸納小結;反饋學習效果。該模式在我教學過程經常嘗試,得到良好的效果。當然,教無定法,在實踐過程中可作相應的變通。本節課大致就是以此為導向的。

五、教學過程:

(一)展示樣板,明確任務

展示一個“注意交通安全”的樣板演示文稿,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行探索,創作出同樣的演示效果。

根據“動機需要”理論、態度學習的原理,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這樣導入課題一方面明確了這堂課的目標,另一方面學生的印象深刻,並初步感知了“演示文稿”的作用。將教學目標寓於任務之中,使學生在主動地去完成任務的同時,達到教學目標。實踐證明以這種“任務驅動”的方式逐步展開教學是很有效果的。

(二)自主學習,積極探索

我提供圖片、聲音資料,提示書上可供學生參考的內容,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製作出與樣板相同的動畫效果。學生針對任務,自己看書,邊看邊操作,對不明白地方作一標記,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自己記下來。

第斯多德説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所以我作了這樣的設計。

(三)彙報交流,共同學習

先以10人為小組,先由組長收集全組的`不懂問題,然後組織全組給予解答,最後由組長整理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準備向全班彙報。而後各組長上台交流學習經驗。最後學生完成任務創作出與樣板相同的演示效果。

在此環節中,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思維的條理性、發展學生智力。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分享各自的學習成果,達到自我教育,相互學習的目的。在各科教學中,給學生彙報交流的機會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在交流中學習,在交流中提高。

(四)運用經驗,自主創新

在學生掌握了完成樣板任務的技能方法後,立即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知識,去完成一個“足球運動員射門”的任務,要求學生自己上網查找所需的素材,運用剛才已學會的知識,自行設計一個射門情景,並將其做成演示文稿。學生上互連網利用“搜索關鍵詞”的方法搜索到若干與任務相關的網址,並下載圖片,保存文字,放到相應的文件夾中,最後根據自己要求,對下載保存的信息進行篩選,整理,簡單的組合,初步製作一份自己的作品。

(五)評價交流,歸納總結

將同學的作品進行交流,並由同學們進行評價。通過成果的交流評價,不僅可以使更多的學生的學習長處得到弘揚,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激勵,還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體現了學習過程的創造性;同時,我先讓學生個別交流,最後誰願意將自己的作品呈現給大家,其中大部分同學躍躍欲試,由於時間關係,一位同學將自己的作品拷貝到軟盤上,在教師機上向大家呈現(當然可以利用網絡的廣播功能,但此種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操作文件及文件夾的技能)。

借學生在相互欣賞,相互評價時馬上進行課堂小結:要創作一個自己滿意的演示文稿時,除了掌握本節課所學的基礎知識以外還得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創新的精神,以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鼓勵學生協作和創新。

設計這樣的練習和小結:我抓住了愛探究是學生最寶貴的心理特點。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要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這一點。

至此,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面對信息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學校的計算機等設備無法快速更新,教學內容很難超前或與社會同步。學生學習到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過不了多久就會過時。因此,信息技術課在介紹基本概念、原理及用計算機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等相對穩定的內容的同時,應注意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應用計算機處理實際問題及獨立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常言説“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學會,具有選擇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終生受益,價值永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堅持貫徹這一教學思想。

標籤: 信息技術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mzml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