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精選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1

靜脈穿刺技術是護士最基本的護理操作技術之一,在臨牀工作中,靜脈穿刺更是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病人以及家屬對護理工作最為直觀的感受和評價。我們科室,由於病人的特殊性,燒傷患兒頗多,對燒傷患兒的靜脈穿刺,仍是許多護理工作人員所面臨的一項巨大的挑戰,為了提高我們科室護理工作者對這項技術有所提高,有所突破,我們科室組織了一批護士院內進修的培訓,而我很榮幸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是我在兒科進修期間的心得感受:

作為一名責任護士,我想有時候面對一個燒傷的患兒,為什麼會穿刺不成功?一邊是患兒的哭鬧掙扎,一邊是家屬的怨聲載道,此時此刻自尊心應該很受挫,我們的工作是為他人減輕痛苦,不希望因為自己的技術不精,增加患兒痛苦,但是由於燒傷患兒的特殊性,燒傷後穿刺部位的受限,體液的丟失,孩子的不配合性,家屬要求一針見血,這些重重的壓力,都是影響我們穿刺技術的因素!兒科進修期間,在王老師的指導下,我對小兒穿刺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首先,心理素質。

在兒科面對小兒這一特殊羣體,家屬期望值過高,一個個目不轉睛的望着你,這樣的場景已經是實屬平常,而這無疑會增加你的壓力,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這些外界的因素你是不可改變的,因此就需要我們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不要因為家屬的原因而變得膽怯,做好自己該做的準備,我們的工作就如同一場戰鬥,如果我們武器都沒有準備好怎麼去上戰場,怎麼會擁有必勝的信心。對於兒科的護士,她們在面對每一個患者,都不是唯唯諾諾,都不會看人行事,不會像我們如果看到這個患兒的家屬多,要求一針見血,就自己膽怯,不敢上前穿刺,委託他人。相同的他們的穿刺技術也不是每一個護士都能夠保證一針見血,但是敢於上前挑戰,勇敢的邁出那一步,這就成功了一半,就算最後失敗了,至少我們實踐了,不是俗話説嗎,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所以,在我看來,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穿刺成功的一項重要保障。

其次,環境很重要。

肯定很多護士都會覺得兒科的環境是壓抑的,是緊張的,面對每一項操作技術都是一場戰鬥,在患兒靜脈穿刺時,我們需要的是寬敞的,明亮的環境。而環境的另一方面,就是學會溝通取得家屬的配合協助,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在兒科我發現每一個護士都是巧言令色,都可以稱得上一個説客,他們的溝通技巧是值得我學習的,學會換位思考,學會説出家屬想説的,引導他們的配合,而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為了患兒的健康,減輕患兒的痛苦,俗話説,溝通的力量完全可以彌補技術的失誤,溝通的順利,取得家屬的配合也能夠增強操作者的自信心。

最後,操作技巧。

對於小兒靜脈穿刺,首先,應該合理的選擇穿刺部位,根據年齡的大小選擇不同的穿刺部位。接着,對於患兒穿刺針頭的選擇也十分的重要,由於小孩血管的特殊性,我們儘量做到選擇最小號的針頭;還有就是家屬的配合,在為小朋友做靜脈穿刺的時候,由於其對操作的不配合性,增加了我們操作的難度,因此家屬的配合十分的重要,在操作中應該指導家屬協助我們的工作,儘可能的保持孩子穿刺部位的穩固。

總結:在兒科兩週的學習中,學習了兒科護士的穿刺技術,也努力的在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深深的認識到了我們科室目前對燒傷患兒穿刺的有待改進的種種方面,這種院內進修的學習機會,更有利於我們的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2

新加坡的患者對醫院要求很高,有位病人出院時向主管護士打聽一個地址,這位好心的護士反覆給他講了,又怕他忘記,就隨手撕下半張廢紙將行程路線寫出來給他帶上,這事辦得夠圓滿了吧。可第二天早上,護士長的信箱裏就有一封由出院的那位先生髮來的E—mail,他先表揚護士的熱情,又抱怨她寫地址的廢紙反面記錄了部分有關他的病情資料,還説,如果這片“廢紙”給了別人,他會考慮要起訴該護士。

那麼,新加坡的醫院是如何贏得這羣高要求患者的良好滿意度的呢?我在新加坡醫院工作期間深感他們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較好。

一、“患者第一”的思想深入醫院包括衞生員、保安員在內的全體員工心中。

在新加坡中央醫院,只要患者入院,不管你是國家總統,還是街頭小販,都會得到醫院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醫院為患者考慮得很周到,他們每天給病人換一套封口的消毒牀單,每天安排病人洗澡,護士查房時除醫療問題外還會徵求患者對飯菜的滿意度,查體前總會把患者牀旁的布簾拉上。病人出院時,都要填寫醫務人員服務態度調查表。調查表開頭寫着:感謝您選擇了中央醫院,希望您在住院期間感到舒適,請您抽一點時間填寫此表,本人將親自查看,落款是院長簽名。醫院則是根據此表評選出優秀職員,並佩帶不同顏色的胸牌,這是對他(她)們的最高獎勵,一年中表現最突出者還會得到總統勛章。

二、“良好的職業修養”為他們贏得了高分。

新加坡中央醫院人手一本的服務手冊上一開始就寫到:第一印象往往是最後的印象,一個良好的職業形象象徵着我們的自信和病人對你的信任,切記:患者對醫院的評判來源於您的形象和服務!所以,醫務人員的服飾、個人衞生、坐姿立態都要求嚴格。比如醫生,個個皮鞋鋥亮、髮型大方、讓您頓感信任。護士更是端莊,醫院要求護士的工作服應該每天洗淨熨平後才穿。不允許有污漬皺褶的制服出現在患者面前,否則便認為是對患者缺乏禮貌。工作認真負責,無怨無悔,微笑服務是新加坡醫院工作者的顯著特點。病房有一位老太太想喝綠茶,拿出一張兩元紙幣讓護士去自動售貨機買,護士告訴她自動售貨機不接受紙幣,老太太堅持説可以,護士面帶微笑,掏出自己準備買飲料的硬幣給老太太換來了那桶綠茶。

三、“靈活多樣的後勤保障”贏來了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微笑。

新加坡醫院的病號伙食花樣繁多,物美價廉。那麼,他們是怎麼解決伙食問題的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採用“廣泛、靈活的社會化服務”。他們把多家信譽良好的飲食公司引入醫院,這既滿足了患者和家屬,又方便了工作人員。他們還把全國最著名的連鎖超市、書店、美容院、自動銀行、郵局、藥店、售租醫療用品的公司、警察局等辦進醫院。病房大樓的一層一般不是病房,而是餐館、超市等後勤保障部門,或義務部、護理部這樣的職能機關。對新加坡醫院的後勤部門來講,除了具有“患者第一”的思想外,還多了個“員工第一”的概念。他們每年給護士量體裁衣配發三套漂亮的工作服和兩雙品牌軟皮鞋,每人一塊漂亮的夜光胸表。病房大樓的九層,設有工作人員休息室,裏邊有錄像廳、遊戲廳、KTV音樂廳、茶點廳、網吧、閲覽室及體育活動廳等。他們認為醫務人員對醫院的滿意度會直接影響到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讓臨牀一線的工作人員舒適是醫院的職責。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3

我們手術室護士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加強護患溝通。提倡人性化服務,提高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從服務對象的特點和個性出發,開展護理服務,以尊重病人,服務於病人,順應時代發展和現代生活需要為切入點,不斷改善服務措施。首先,責任護士要熱情接待病人,並把病人送至牀邊,主動向病人或者家屬介紹病區環境,作息時間、規章制度及主治醫師等,及時發放護患聯繫卡,瞭解病人入院後的心理狀態與需求。其次,交待特殊用藥、飲食的種類以及各種檢查注意事項、手術目的、手術大致經過、卧位、放置管道的注意點及撥管時間,安慰鼓勵病人,盡最大的努力解決病人的後顧之憂。第三,提供規範化服務,做到“送藥到手,看服入口,服後再走”把親情化服務納入工作之中,用充滿人愛的親情去慰藉患者,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早日康復。

加強護患溝通是做好一切護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護理部推行住院病人一日督促卡的應用,無形中督促了各科護士主動去觀察病情,又增加了護患溝通。縮短了護患之間的距離,有效地預防差錯事故的發生。為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護理部實行的一提倡三禁忌,提倡就是“見什麼人説什麼話”禁説三句“忌語”“我不知道,我正忙着,等一會兒再説”。有效地促進了護士與病人溝通的語言技巧。使催款這個很敏感的話題,不再成為醫護合作不愉快的導火線。

我決心進一步振奮精神,加強個人世界觀的改造,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問題,做到:

(1)紮實抓好理論學習,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

(2)在護士長、科主任的關心和指導下,順利完成醫療護理工作任務,認真履行職責,愛崗敬業。

(3)以科室為家,工作積極主動,對待病員熱情、耐心,滿足病人的需求。 護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我們卻用真誠的愛去撫平病人心靈的創傷,用火一樣的熱情去點燃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

從小覺得護士是聖潔而美麗的。20歲那年,我緣了護士夢。當穿上護士服第一次踏進病房,看見那一個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身影,看見那一雙雙乞求的眼睛,從那時起我就有了一種使命:我明白了護士的價值和“天使”背後的無私的奉獻。每天我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在病房區不停地穿梭忙碌,為病人測量體温、打針送藥,當給病人穿刺,一針見血時,心裏是快活的;當病人被粘痰阻塞呼吸道,為其疏通,心裏是舒暢的;當病人高燒,耐心地為其做酒精擦浴,病人的高熱終於退下去的那一刻,內心是愜意的;當看到自己護理的病人康復時,心情真是無比的舒暢。當看到那一張張由陌生到熟悉的臉,由入院時的痛不欲生到出院時的神采飛揚,我感到一種欣慰。記得有位患者出院時對我説:你笑起來很漂亮,很好看。雖然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話,卻讓我很感動。作為一名平凡的護士,我不求感謝,不求回報,更不求鮮花和掌聲,我只希望在我們付出寬容和愛心的同時,能收穫一份尊重、理解和支持。

難道護士真的是無憂無慮的嗎?不,護士有自己的愁與自己的苦。當病人不理解時,我也會傷心落淚;工作操作失誤時,我也會懊悔不已。年青時我是個愛美的女孩,也像普通的'花季少女一樣,追求時尚,想把自己打扮成天使。喜愛飄逸的長髮,愛好那晶瑩剔透的首飾。可是,作為一名和手術室打交道的護士,為了遵守護士禮儀規範,為了自身防護,不得不將自己長長的秀髮高高盤起,將精美的首飾深藏閨中留於欣賞。往往是裏三層、外三層,被裹得嚴嚴實實,大圓帽一戴,雙層口罩一捂,只剩下兩隻眼睛眨巴,甭説別人不認識你,連自己都認不得自個兒。在護士這個特殊的職業中,頻繁的三倒班,尤其是漫長的夜班讓人身心疲憊。初來醫院時,我臉蛋長紅撲撲、水靈靈的,可幾年晚夜班倒下來,又黃又蔫。由於生物鐘的顛倒,飯吃不香,覺睡不好,箇中滋味,只有自己心裏知曉。節假日更沒有時間陪伴在家人身邊,丈夫本來是個從小就被父母嬌生慣養的寵兒,我倆戀愛時,他曾竊喜,找了個護士,以後的日子裏可以繼續過他“少爺”生活。婚後,當我忙完一天的工作,總是筋疲力盡,經常是回到家就不想再做任何事了。他不得不挑起家務活的重擔,洗衣,做飯,哄孩子睡覺。在家中,我不是好兒媳、好妻子、好女兒、好母親。為此,我也會痛心難忍,暗自落淚?

真實護士的生活就是這樣,苦樂參半。護士是一個平凡的崗位。既然。你選擇了護理工作,就是選擇了奉獻。記得一首詩裏寫道: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註定要去流浪;我想用我的一生,來抹平你心頭的創傷。

春秋輪迴,光陰如梭,回首自己幾年來在護理崗位上度過的日日夜夜,所做的點點滴滴感慨萬千,,,,這些年使我體會到:護理工作在苦和累中描繪高尚,鑄造輝煌,當我看到患者把生命託付給我的無助的眼神,當我看到自己用百倍的努力把一個生命垂危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到生命的春天時,面對那些失而復得的生命,那些來之不易的歡笑,我就會感到欣慰,我會感到無比的自豪,無比的快樂,我們的職業被譽為“白衣天使”,是人們對護士形象美和內在美的深情讚譽。我們的工作不驚天動地,但是我們的工作是春天的滴滴細雨,讓生命的原野再現新綠,似深秋的一片紅葉悄然飄落,天使的青春已融為患者康復的笑容;我們將會繼續與病人的生命同行,讓患者因我們的護理減少痛苦,因我們的安慰而樹立信心,使我們的健康指導有所收穫。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4

從前很喜歡看影視節目中關於急診科的故事,覺得故事中的醫生和護士是那末的果斷和幹練,具有魅力,讓我羨慕不已。沒想到多年後長大學成的我現在也有幸成為一位急診科的護士,從開始的手忙腳亂到漸漸找到規律,這才真正體會到想做好一位急診科的護士談何輕易!

急診科是醫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醫院是省里名列前茅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不但接診正常的急重病人,還要收治從地縣上轉的危重病人,有着急、忙、雜的特性。面對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診和搶救,急診病人又常常診斷不明、病情不清、變化迅速,若處理不當,就輕易發生醫療糾紛。而病人及家屬輕易產生急躁、憂愁、恐懼的情緒,急診不同於病房,醫護職員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及時瞭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在急診,患者及家屬在與醫護職員較短的接觸時間內,還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對醫護職員的每個細微環節都十分敏感,醫護職員的言行舉止對病人心理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造成醫護職員的救治行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所以我越發覺得溝通在急診是最輕易疏忽而最重要的東西。

南丁格爾説:護理工作不但需要高深的技術,更需要藝術。首先,要學會觀察,才善於發現題目的存在,包括對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屬的觀察。例如:有些患者家屬對護士的行為百般挑剔,卻對自己患者液體輸完都渾然不知,像這樣的家屬我們就應當在每次更換液體時都耐心的提示他液體輸至甚麼地方時應當叫護士,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按時巡查病房,多觀察液體的進展,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 免由於液體沒有及時更換了與患者家屬產生矛盾。其次,要學會溝通,人與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

對來急診救治的病人,我們應當積極主動地詢問,熱忱的為其引導。例如:對行動不便的患者我們可以予以攙扶或協助其用推車送至診室,為其丈量生命體徵,交予診室的護士;對需要並可以往病房醫治的患者,我們可以為其細緻的指明病房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對得病時間長而其實不危重的病人我們可以建議他往門診就診,耐心而細緻的告知其門診的位置和就診的時間,便於患者的安排。固然,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攙扶的動作解決不了患者身體上的疼痛,但是,卻能迅速縮短護患間隔,有效滿足病人需要被照顧的心理需求,從而便於我們展開下面的護理工作。

最後,通過觀察和溝通學會判定,對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個正確地瞭解和判定,有益於醫護職員救治工作的展開,也為病人爭取了時間。例如:受外傷的患者可以通過觀察和大致的詢問了解其受傷的部位和嚴重程度,第一時間為其找到接診醫生為其救治,而掛號等手續可以稍候補齊。 以上只是我在急診短暫工作的淺談,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很多。在急診每一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每件事都是我的經歷,教會我很多東西,不管做人還是做事。固然,想做好一位急診科的護士,只會溝通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紮實理論基礎、豐富的搶救經驗、快速的反應、敏捷的動作,這才是在碰到緊急情況時禁得起考驗的保證。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5

一、實習過程

結束這個學期的課程後,我懷着對學習的一份惶恐,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對自己無法適應新環境的擔憂,帶着一份希冀和一份茫然來到了廣東省梅州市人民醫院見習。通過深入到護士的日常工作中,我親身體會了做護士的酸甜苦辣,發覺做護士並沒想像的那麼容易,但也沒有想象中那麼恐怖。

見習,是一種磨練,是對自己感受醫院環境,瞭解醫院事務的一種鞏固理論知識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對自己護士夢想的期前準備。見習,讓我明白了許多。

在見習2週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臨牀是理論基礎知識的鞏固基地。臨牀的實地見聞,實地操練,讓我們不得不重視在校學習的那些枯燥的知識。以前學習的時候,我總覺得所學的知識太空洞,缺乏實際操作總會學了沒多久就忘記,對於學習也沒有剛開學那時的熱情。這三年的學習生活給我的感覺是,一直只為考試而學習。無論在學校裏還是在家裏,沒有人問我這種病有什麼臨牀表現,我也沒有真正見到過這些臨牀表現,到底是怎樣的呢?是不是與書本上的一樣呢? 等等。按照學校的安排,我所在的宿舍分別在普外。

二、神外二、消化內

一、心內三見習。這次見習中,我第一次深入到護士的日常工作中,親身體會了一回做護士的苦辣酸甜,才發現原來做護士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無論在哪個科室,護士的工作既累又繁瑣。每天都要鋪牀,更換引流袋、引流瓶,給氧等,之後會有配藥、輸液或是採血;對糖尿病患者,要監測血糖,每天至少測三次血糖;對於尿失禁或需進行腹部手術者,插尿管;不同科室測量生命體徵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如神外二是安排在下午,心內三安排在上午;在我見習的四個科室中只發現心內三有發口服藥,而且是在下午,發口服藥時要核對藥名、藥物劑量、姓名、牀號、性別等,做到準確無誤,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護士無法親眼看到病人口服藥後才離開病房;護士每天都要書寫護理記錄,牀頭交接班。助理護士負責接送病人,標本送檢,更換吸氧管、濕化瓶中液體,口腔護理,會陰檫洗,發病人衣服等,這既分擔護士部分工作又把護士部分時間還給病人。病人若有不適首先會想到護士,病人如有問題找的還是護士,病人要換藥、換液又得叫護士,醫院廁所堵了或病房門的把手壞了,還是找護士??病房裏永遠有護士忙碌的身影。

在醫院裏,新鮮事物接踵而至,時時給我帶來興奮的衝擊。見習使我開拓了眼界,增加了見識;鞏固了一些護理操作,如生命體徵測定、鋪備用牀、有人牀更單、擺藥、排氣等,這些都使我對將來從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認識。有許多看似簡單的護理操作,真正做起來才知道並非如此。

眾所周知。建立和諧的護患關係,首先要做到將心比心。用一顆博愛之心,一種換位思考的思維去想象病人的疼與痛,矛盾與徘徊,將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體會病人的茫然與不知所措,只要你及時伸出一雙温暖的手,病人就能感受來自你手心的力量,也許他們就會獲取一份戰勝病魔的決心與信心。其次,擅於與病人溝通。其中,微笑是一把出奇制勝的尚方寶劍。在這裏,護患關係還算良好,但是,護士工作繁忙,還要書寫各種記錄單,很少有時間與病人或家屬交流溝通,實現和諧的護患關係這個目標,還需努力。

作為護士一定要沉着冷靜細心,遇事不慌張。 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原則,做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後查,核對牀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這是自己的責任,也是對病人負責。有時一不小心可能釀成大錯,關乎生命安危。此外,還要掌握理論知識,強化操作技能 ,合理安排各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其實,學會做一件事並不難,難的是能以認真的態度持之以恆地做好它。在見習的這些日子裏,我收穫頗多。不僅把理論運用於實踐,更學會了信任、溝通、理解、認真、持之以恆。這些都是成為一名護士必備的品質,也是我精神上的寶藏,它將伴我更好地在人生之路上走下去。

在這裏,我不僅真正學到了知識,還明白了一些道理,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提高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遵從導師的教誨,理論聯繫實際,不斷提升自己。我相信,經過努力, 再次走進病

房時,會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親切;少了一份負擔,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擔心,多了一份真誠。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6

“學無止境”這個詞用來談護理學,我認為一點也不誇張。醫學的博大精深從來都是一蹴而就的,是我們在校的學習,以及之後長久的臨牀工作經驗中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曾和同事把護理學和房子做過一個比喻。好比從學校畢業的時候就是房地產公司給了我們一人一套清水房,那麼之後的裝修就是我們在臨牀工作中不斷學習的過程。那麼怎樣來裝修自己的這套房子才能使它精緻漂亮呢?那麼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在護理工作中充實自己曾今的不足,不斷的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我們每個人對護理這份工作都有不同的認識,當然,在工作中也就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以此來體現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護理學和其他很多學科一樣,需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同時護理學和其他很多學科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我在內一科的輪轉期間不僅在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上學到了很多專科方面的知識,同時在專業之外我還學習了許多與患者相處的方式。

就談談我在內一科感觸比較深的一點,也是不同於其他科室的地方,就是:有效溝通。

下面是我在內一科輪轉中所學習到一些好的交流溝通的方式與方法:

有效溝通:

有效溝通是指在雙方的交流中,用最恰當的方式使溝通達到預期的目的。

有效溝通意義

有效溝通有利於我們工作中得到患者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溝通有利於我們得到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滿意度;有效溝通容易得到患者的理解,減少醫療過程中的糾紛等等。

有效溝通方式

微笑,合理的交流(包括對患者此次患病的原因、我們的治療護理措施以及目的、健康教育。當然這還需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做後盾),對患者的重視,及時道歉。

科室特點

內一科(消化內科)作為我院內科系統的一大科室,其特色是:病人總數多,病情穩定,危重病人相對較少,病種比較單一(係為消化系統疾病),治癒率高,每天出入院人數多,均有家屬留陪。

針對這些特點,我們在溝通過程就要注意與患者和家屬説話方式以及肢體語言。

微笑:

微笑是温暖心靈的雞湯,微笑是傳遞愛心的信鴿,微笑是相互信任的起點。多一點微笑對病人來説就是多一份關心;多一點微笑就是多一點對人生樂觀向上的嚮往;多一點微笑,就是多一點對愛的給予。微笑使人快樂,快樂的環境會使人輕鬆愉悦,有助於病情的恢復。

合理的交流:

在每次給患者做護理治療時,除了常規的查對之外,我們可以多給病人講講健康方面的知識,或者在輸液操作結束後告知病人所用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這樣,可以使治療時沉默的環境變得有生氣,同時還能增強患者對我們的信任感。

對患者的重視:

很多患者在醫院住院期間都希望醫生護士更瞭解自己的情況,希望得到重視。我們可以經常巡視病房,對病情穩定的患者可以聊聊飲食習慣,夜間睡眠狀況,身體恢復情況等這樣一方面可以做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可以更加詳細的瞭解患者的病情。

及時道歉:

道歉不是意味着就是做錯事情,也不是委曲求全遷就病人。比如説我們在給患者輸液的時候一次穿刺未成功的時候,及時的給患者説一聲:對不起。這樣可以緩解患者心中的怒氣和怨氣,不要在沒有穿刺成功的時候説,“就是你血管不好”之類的話。在病人問及費用問題的時候及時給患者説一聲:“不好意”,然後再説我給您查查之後的話等等。

語言是一門藝術,對於藝術的欣賞,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那麼我希望自己能夠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好的學習和應用這門藝術。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7

icu是應用現代醫學理論,利用高科技現代化醫療設備,對危重病人進行集中監測,強化治療的一種特殊場所。現代醫學迅猛發展, 高新技術及先進醫療設備的廣泛運用給護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icu更需要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護理隊伍。因此,我們對新入icu護士採取了特殊的培養方法:運用護理流程進行帶教。護理流程是把每項護理工作按合理的程序組成一個環環相扣的工作過程,可以使新上崗的護士能儘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縮短適應期。我們的帶教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臨牀資料

依據安徽省衞生廳XX年x月頒發的《重症監護專科護士核心才能》,結合我院icu的實際情況,我科制定了五類護理流程:各類物品清潔消毒流程, icu護士核心技能操作流程,icu常見疾病監護流程,icu應急預案流程和icu接收、轉出患者的流程。我科於XX—XX年新入護士6名,其中大專畢業5名,中專畢業1名。科室內確定帶教老師,每位帶教老師指導一名新入護士,充分運用上述5類護理流程進行帶教並考核,6個月後6名新入護士均可以獨立分管牀位。

2、帶教方法

2.1 基礎帶教階段 此階段要求6位新入護士能熟練掌握並運用各類物品清潔消毒流程和icu護士核心技能操作流程,為期2個月。由帶教老師講解並演示各流程的基本步驟,新入護士反覆訓練,直至熟練掌握。各類物品清潔消毒流程的學習使新入護士掌握了icu的消毒隔離制度、物品管理制度及儀器維護管理制度;icu護士核心技能操作流程的學習使新入護士掌握了各種基本操作技能(如動脈血氣標本的採集、鼻腸管放置保留術等)和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如呼吸機的使用、注射泵的使用等)。該階段掌握的護理流程幫助新入護士熟悉了科室的規章制度,環境和各種基本操作技能,為進行專科方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2 專科帶教階段 此階段中新入護士的班次和帶教老師一致,前期主要是運用各系統的監護流程對患者進行各系統的監測,掌握各系統的監測重點和程序,後期是綜合運用所掌握的技能和理論,根據各種疾病的監護流程對icu收治的典型病例進行綜合護理,為期3個月。在前期帶教中,要求新入護士根據流程掌握循環、呼吸、神經、泌尿等系統的監護;後期帶教中根據臨牀病例及相應病例的監護流程掌握ards、dic、急性重症胰腺炎、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後等等患者的護理,要求新入護士在監護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正確進行護理文書的書寫。專科帶教階段是整個帶教體系中的重點,通過該階段的帶教,可以使新入護士將分散的基本操作技能、各系統的監護串聯起來對重症患者進行多方位的、整體的護理,也可培養新入護士理論、操作、人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複雜,病情變化快,需要護士有豐富的臨牀經驗和有條不紊的工作方法,在該階段的帶教中,護理流程的運用可以使新入護士的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出現工作忙亂的現象,大大提高了帶教效果。

2.3 風險管理與考核階段 如何及時發現和有效處理各類風險,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保障護理工作的安全,已成為當前icu護理管理者所面臨的重要而迫切的課題,對於新入護士在單獨值班前不僅要求有過硬的技術,還要有風險意識。該階段的帶教中,模擬意外脱管、中心供氧或中心吸引裝置出現故障、停電等意外事件,指導新入護士根據icu應急預案流程處理意外事件,直至熟練掌握;指導新入護士對轉入、轉出icu患者病情的評估和交接,熟練掌握icu患者轉入、轉出流程。該階段為期1個月。在該階段的最後10~15天對6名新入護士進行理論和實踐綜合考核及獨立分管牀位培訓,合格後即參加獨立輪班。

3、體會運用護理流程進行帶教,效果滿意,體會如下。

3.1 使icu新入護士對專業理論和技能的掌握更加規範、系統,有利於降低護理風險,提高護理質量 帶教老師自身素質的參差不齊,經驗式帶教方式的運用直接影響着帶教效果,導致新入護士操作不規範,而運用既定的、統一的護理流程進行帶教可以避免上述缺點,並且使新入護士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護理工作的對象是人,任何不規範護理行為的受害者都是病人。

護理流程的運用使護士明確職責範圍,克服隨意性,強化責任心,防止各種不規範護理行為發生,有效保障護理質量。我院icu的護理流程包涵儀器物品的管理與使用,基本技術操作,各系統監護,各種危重病人的護理和應急預案等,幾乎涵蓋了icu護理工作的各個方面,通過掌握所有的護理流程可以使新入護士的理論和技能更加系統全面。

3.2 節約人力資源,帶教效果快捷、顯著 icu護士除了掌握危重病人的治療監護及搶救外,還要掌握高科技儀器的使用,同時也要花費相當的時間來處理與患者健康相關的家屬心理反應及家屬對治療認識不足所產生的問題,護士的工作壓力大,風險高,且icu普遍存在護理人員缺編的問題,帶教老師很難有更多的精力制定完善的帶教計劃,專門從事帶教工作,而現有護理流程的應用可以使帶教老師和新入護士雙方在工作中自覺運用流程進行教學和學習,寓教學於工作,直觀快捷,效果顯著,大大減輕了培養新入人員給科室護理工作帶來的壓力。護理流程是護理工作的框架,掌握了一個流程就可以掌握該流程串聯起來的各項護理活動及這些護理活動的有效組合,因此可提高新入護士的學習效率。

3.3 改變學習意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 icu新進護士面對工作節奏快,有着各種複雜病情的病人和許多精密醫療儀器的陌生環境,易產生自卑、膽怯的情緒,表現為不知所措,工作被動。護理流程是為達到一個護理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護理活動,瞭解了流程的內涵後,新入護士在進行護理活動時會自覺地考慮該活動是有利於實現目標還是阻礙目標的實現;同時,因為目標明確,會對阻礙目標實現的護理活動產生質疑,有利於護理流程的再造,利於新入護士積極主動參與流程實踐,即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8

時光如梭,轉眼間已經從實習護士成長為一名奔跑在一線的護士,從實習時候的莽莽撞撞到現在有條不紊的處理着臨牀工作,我體會到護士不僅是一種職業,更要具備照顧患者的能力和責任感。

到醫院工作已經一年了,我在輪轉科室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認識到護士的言行舉止都會對患者有不同的影響。有時自己的一個表情,或者是自己講話的語氣,都會讓患者和家屬覺得不滿。其實有很多事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見面時一句輕輕的問候,一個甜甜的微笑,都可以讓患者感受到我們醫護人員對他們的關愛。

有些朋友會問我做護士累嗎?我想説累。因為我承擔着一份維護他人生命的責任,因為我每天都在全身心投入,不敢掉以輕心。我何曾沒有向家人抱怨,向朋友傾訴。有時我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這份工作,但現在,看到患者與病魔抗爭的情景,看到生老病死,給我最深的感觸不是對死亡的恐怖,而是人性之美。前段時間,我們科收住了一位患者,看到名字,很熟悉,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老人家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小護士,還記得我嗎?我曾腦出血在腦外科住院。我突然想到,很驚訝,老人看起來精神抖擻,並不像曾經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最終康復出院。看到患者在我們精心護理下痊癒出院,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對我最大的認可。

雖然我只是微不足道的小種子,但我的成長必定會帶給更多的人愛與快樂。我們的工作平凡而普通,卻凝聚了世間愛的力量。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9

我院協助xx市殘聯開展精神疾病普查已半年時間了,現在經過大家的努力終於完滿地完成任務。在普查期間所見所聞,到現在心情依然盪漾……

從病人身上所看到的震撼

我們普查的對象是精神病患者,而有大多數都是住在偏遠山區貧窮的村落。在我們醫護人員給他們診療後他們才悄然大悟;這就是精神病症狀,在這之前他們都是認為鬼神作怪,一味的信邪歸神,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很多在家庭無法監管的病人,家屬就將他們關在另一間破房子裏,而且用鎖鏈鎖起來。這是什麼生活-----在新時代的今天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就連動物也不是這樣過日子啊!

最讓人心痛的是小孩子、年輕姑娘及小夥子。他們有的是因為家庭經濟情況或家屬對精神病知識的認識不足,而沒有得到好好的治療護理。每一次我們的到來,他們都會用無邪的、呆呆的、充滿期待的眼神望着我們,像是訴説着:我們的明天在那裏……

普查過程中苦樂連連

這次普查工作是由文春光副院長及醫務科主任李振超、精防科主任鄭小泳親自帶隊;工作的出色當然少不了完成還有我們精神一科的一班醫生護士們的努力。大家除了要完成普查工作外還要兼顧自己本職崗位的工作,由於人員的緊張,故我們的醫生護士都是在上完夜班後的第二天白天緊跟着又投入下鄉普查的工作中。有時候護士們完成一天的普查工作回來後緊跟着又上一個通宵的大夜班。而且在課室還要擔當起帶教的重任及完成相關的護理書寫及檢查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普查的地方,大多數是鄉村。純樸的村民好多都是講自家的家鄉話,所以在溝通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我們有的時候一句話要重複幾遍,還好鶴山殘聯的工作人員們有時也會及時的幫忙翻譯。

鄉村的路不寬,也不好走。有的地方連車也開不進去,在這樣酷熱的天氣下我們只好用我們的雙腿代步。有的時候上門普查完一個病者回來的時候真有中暑的感覺!

鄉村的鄉道上有二大特點:就是狗和蚊子特多。記得有一次,在與一普查對象健康教育過程中,有三隻大黑狗兇猛的衝過來,嚇得我腿都軟了。還好大家在這之前有學習過危急應對課,能及時應變處理才逃過一劫,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心驚膽跳……

下鄉普查工作環境條件有限,有的地方連坐的也沒有。無論是石板上、自行車尾上、救護車上;站的、坐的、蹲的;各種地方、各種模樣都印記着我們努力勞動的證據。

在過程中雖然有苦,但也覺得窩心。我們團隊總有着熱血及調合的氛圍。繁忙中偶爾的一個冷笑話,偶爾的一句關心的語言。在給予患者及家屬幫助後他們那感激的眼神。這點點滴滴總會帶給我們快樂,消除了一半的疲憊!

普查後看得見的成效

在普查的過程中,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原來還有一間江門第三人民醫院啊!以前一直都不知道去哪裏看這種病,可費精神了。”

自從社區防治科開展鶴山四個定點送醫送藥後,我們醫院的名聲也逐漸傳開。而這次的鶴山精神疾病普查工作的開展更加打響了醫院的知名度,我們優質的服務受到了人民羣眾的認可及好評。在鶴山送藥點取藥的病人數,可謂是突飛猛進!

這一次的普查工作完滿完成離不開我們團隊裏每一分子的辛勤汗水。我們付出了很多,同時我們也收穫了很多······就這些我所看到的,我所感受到的就已經是讓我收藏了寶貴的回憶!

白衣護士工作的心得體會10

事業上來,外科護理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我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履行了一名護士的天職。

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句話:“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可見護理的重要性,尤其在普外科,入住的患者危情危重,隨時都會有失去生命的危險,沒有親人的陪護,沒有護工的護理,患者的吃、喝、拉、撒、睡,全是由我們的護士承擔的,待病人如親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始終如一,盡我們一切所能給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

傳染病區的護理工作中沒有轟轟烈烈的輝煌,卻寫滿了簡單而平凡的愛,最能在生活護理中體現出來的:給病人翻身、拍背、餵飯、喂藥、口腔護理、會陰沖洗,大小便等等,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到不能在平凡的小事。

記得甲流疫情嚴重,醫院收治了很多甲流病人,我覺得這是最能體現護士價值的時候所以我加入了甲流病房隊伍。我深知這危險時刻責任是什麼?責任就是挽救每一位病人的生命,病人的生命重於一切,重於自己、重於家人,為病人吸痰、為病人擦浴,我們竭盡全力使病人感到舒適,讓他們早日康復和家人團聚。確診為重症甲流的患者都十分恐慌,加上又要隔離治療,恐懼和孤獨寫在每一位甲流患者的臉上,我們在工作空閒時和病人聊聊家人,聊聊工作,別看只是短短几分鐘,會使病人感到不是他們自己在面對病魔,他們不是孤獨的,還有一羣無私無畏的醫療工作者和他們能一起努力着。

有人説傳染病區是鬼門關,但我們認為傳染病區是與病魔抗爭的戰場,在這裏雖然很少聽見患者的歡聲笑語,更多聽見的是病痛的呻吟聲、沉重的喘息聲,這裏是沒有鮮花的芬芳,有的只是血的腥味、膿的臭味,然而在這種環境下,強烈的責任感使他們每一位醫護工作人員都在用心的照顧病人,從死神的魔掌下挽救他們,我們知道這是責任,我們就應該辛勞耕耘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mqq8x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