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清廉教育讀書心得體會(通用6篇)

清廉教育讀書心得體會(通用6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廉教育讀書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廉教育讀書心得體會(通用6篇)

清廉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

我是一個愛看書的小女孩,書,就像是我的好朋友,它們陪伴我渡過了無數的日日夜夜;書,又像一台電腦,裝着許多的知識,在裏面,一個個情景等着我去想象。高爾基曾説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近段時間,我閲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廉潔教育讀本》。

這本書裏面既有歷史人物,也有現代人物,讓我彷彿回到了從前,看到曾經的名人、善人,從尋常百姓到國家總理——書裏有很多教我們如何做人的故事,還有一些知識鏈接、小問題,讓我們去思考,每一頁還有名人名言,如: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書的內容豐富,分為正義篇、廉潔篇、勤勞篇等。

大家都知道做人一定要講誠信,書裏的一個故事叫《只賺一文錢》,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叫趙二的年輕人,開了一家叫“實惠”的酒樓,一開始因為價格確實實惠,光顧他酒樓的人都變成了回頭客,生意非常好,很多時候半天就把酒賣光了,後來,趙二就開始打起壞主意了,首先他把酒碗從大的換成小的,價格確不變,還撒謊説裏面放了中草藥,顧客們都沒懷疑他,再後來,他往就酒裏摻水,剛開始的時候,加的少,客人們沒感覺,後來越加越多,客人也就越來越少,最後基本就沒有了,趙二很納悶,直到有一天,一位老人告訴他開店的方法,寫了兩個字“誠信”,趙二猛然醒悟,他終於痛改前非,回覆到起先的好酒,並又用回了大碗,他還規定了每桶酒只賺一文錢,生意馬上又好起來了。看了這個故事讓我瞭解到做人要講誠信的重要性,不能撒謊,要做好孩子。

《廉潔教育讀本》中的人物都有很多的閃光點,他們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借鑑他們的做法,讓自己更完美。好書伴我成長,我將繼續在書的海洋裏遨遊。

清廉教育讀書心得體會2

世界上的東西莫過於誠信,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誠信是一個温柔的枕頭、擁有它人生才香甜、誠信是人生航船的楫漿、控制着人生的去向、這就是我讀完《廉潔教育讀本》從心靈處發出的感慨。

當我讀到“八榮八恥”裏的“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利為恥”這句時,情不自禁的想起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直被推薦為“至聖先師”孔子所説的一句話“人無信不立”是啊!人沒有誠信就會壞掉一生的幸福。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名叫曾子,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出門趕集,兒子鬧着也要去,妻子便哄他説:回來殺豬持,兒子信以為真,就不再鬧了。當妻子回來看見曾子正在殺豬,連忙制止他,曾子卻説:“做父母的説話不算數,孩子就會學着欺騙,將來怎麼在世上立足呢”,妻子聽後,點了點頭,最終還是把豬給殺了。曾子為了實行一句本來不經意的誠諾,殺了一頭豬頭。體現了曾子有着誠實守信的品質。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到這樣的一面:食物超標、跟標、籤的成分不相符。小偷做回老本行、火腿裏放敵敵畏,小學生抄襲作業、考試作弊。

這真是鮮明的對比,在我們和諧的社會中,也有着醜陋的一面,直接影響社會的進步發展。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維繫現代社會的紐帶。要做到誠信,一方面需要個人的嚴格自律,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社會的完善規範。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誠實守信的現代小公民,讓誠信永遠伴隨着我們吧!

清廉教育讀書心得體會3

暑期放假,我閲讀了《廉潔教育讀本》這本書,頗有感悟。中華民族是一個誠實守信、勤儉節約、正直無私、自立自強的民族。清政廉潔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它要求人們誠信、廉潔、正直。

我們都知道周總理是世界上公認的偉大的政治家和國務活動家,作為一個總理,他的質樸節儉風範也永遠被人們頌揚。周總理從不浪費一錢一物:毛巾用破了,打上補丁再用;他的漱口杯、牙膏和牙刷都是普普通通的大眾品。從報紙上、電影、電視裏,我們都看到,在許許多多的活動場所,夏天,周總理總是穿一雙黑皮鞋,這皮鞋已經穿了二十幾年,鞋底已換過多次,由於總理沒有多餘的皮鞋可換,工作人員幾次給他換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覺時間修理的……周總理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尤其作為一名學生,不是更應該具備這樣優秀的品質嗎?

司馬光説過“由儉入奢易,有奢入儉難。”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我們要懂得節儉。現在社會在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也逐步在提高,這是使人高興的事。生活水平提高了,作為祖國的接班人,我們更要堅持節儉這一傳統美德。

長輩常教育我們不能鋪張浪費,可是我卻看到一些同學買一罐汽水,才喝了三分之二,就扔進垃圾桶了,他不覺得心疼,我倒覺得心疼。你想想,假如一罐汽水三元錢,那麼三分之一的汽水就是一元錢,如果浪費了一萬次,就是一萬元了,如果把這筆驚人的數目換成資金捐給貧困山區,那該有多好啊!如果繼續那樣浪費的話,就算國家再富裕,早晚也得坐吃山空的,也會像舊社會一樣,甚至更貧窮落後的。難道你們想這樣嗎!我知道大家都不想,所以,我們要養成節儉的好品質。我深深的懂得了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更要繼承這種優良傳統。

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清正廉潔”永駐心間,讓我們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做個節儉的小學生吧!

清廉教育讀書心得體會4

以前爺爺奶奶總是對爸爸説:“無功不受祿”,要廉潔,可是我有些聽不懂,一點都不明白它是什麼意思。假期裏爸爸帶着我閲讀《學生廉潔文化教育讀本》這本書,我似乎懂了一些。

自從讀了廉潔故事讀本,才有些體會知道廉潔也是自律。在這些故事中有古代名人、偉人也有現在我們身邊真實的故事。從他們的故事中我深刻的認識到了“廉潔”對於社會的穩定發展起到的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廉潔是一種道德,也是一種高尚品質的體現。爸爸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説的是,解放前一天,中央機關的行政處長拿來一分圖紙,要給毛澤東翻修房子,他當即嚴厲批評:“全國人民捐錢捐物支援前線,你為什麼就不想前線只想到我的房子?我在這裏多一盞燈都捨不得,你就敢花那麼多錢?毛澤東的小女兒在三年困難時期,她還在上學,卻連飯都吃不飽。工作人員建議讓她回家吃飯,毛澤東堅持説:“我是國家幹部,國家按規定給我一定的待遇。她是學生按規定不該享受就不能享受。還是各守本分的好,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廉潔是勤勞節儉,不損工肥私,不搞特殊。

其實古人早就給我們講過這樣的道理了,那就是出自於《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後來人們將這句話概括成了“瓜田李下”這個成語,它的意思是説:“經過瓜田不彎下身來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走過李樹下面,不舉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以做到清白自身。

總而言之,我認為“潔能養廉”。只要保持自己潔身自好,當自己“潔身自好”的名聲人盡皆知的時候,別人就不會給自己送禮,也就斷了收受賄賂。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潔身自好”,那麼我們的祖國才能夠更好更健康的發展下去。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除了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更要學會廉潔,成為好少年,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清白廉潔”的人。

清廉教育讀書心得體會5

我看完了廉潔教育讀本這本書,覺得這本書出得非常好。它總共分了五類,第一類是廉潔篇,第二類是正義篇,第三類是奉獻篇,第四類是勤儉篇,第五類是誠信篇。我讀完這一篇篇優美的文章,知道了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具有廉潔、正義、奉獻、勤儉、誠信這五種。

廉潔篇中的清廉將軍王建安中,那個王建安特別廉潔。當見軍、師領導要驅車陪同他前往廈門某軍觀察時,將軍不讓他們跟,當部隊領導給他擺一排“首長專座”時,將軍拒絕了,當自己的衣服破了,鈕釦掉了,都自己縫補。從這些事件中,都可以使我們知道王建安是一個多麼廉潔的將軍,我們應該要向王建安學習。

勤儉篇中他是一位科長的兒子中,一位科長應該穿得漂漂亮亮的,衣服非常名貴,可文章中那位科長的兒子卻比干部的孩子穿得不多,可見科長對他的兒子是多麼得嚴格啊!我們的家境也不是很好,大多數也只不過是鄉村孩子,那麼我們就應該節約一點東西。

從這兩篇文章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們是非常廉潔、正義、奉獻、勤儉、誠信的人。我們每個人都要像他們那些人一樣,具有廉潔、正義、奉獻、勤儉、誠信五種,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清廉教育讀書心得體會6

近段時間,教育局給我們每位老師免費發了一本《廉潔教育讀本》,號召我們每位老師都要認真看一看,然後寫一篇心得體會。我利用週末休息時間認真閲讀完了這本書,有了很深的感悟。微小説中華民族是一個老實取信、勤儉節約、正直無私、自律自強的民族;“敬廉崇潔,老實取信”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兩袖清風、清政廉潔”的包公、今有“人民的好公僕”孔繁森等,似乎在人們的思維定勢中一直以為“廉潔”只是一種“官德”,實在它是我們每個中國公民的美德。

本書主要講了“誠信、勤儉、益友、守紀、正氣和理想”這五個方面的小故事,書中一個個令人感動和讓人佩服的故事,讓我深受啟發,不禁聯想到了自己。什麼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廉潔從教。孟子以為“教者必以正”,為師不廉,師道必壞,師道壞則必誤學子。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求我們具有更高的道德情操,由於我們肩負着培養祖國下一代的重任,我們的一言一行將會直接對學生乃至整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們不僅要用廣博的學識,授業解惑,而且還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傳道,成為學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更要做出表率[]。廉潔從教首先要為人師表。

工作中,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真正做到“其身正,不令則行。”廉潔從教還要堅守高尚情操,淡泊名利,不被社會各種不良風氣所xxx。不廉潔,貪慾多,就很難堅守這一陣地。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選擇了清平的生活。教師清正廉明是“育人”的品德基礎,要秉持一種神聖的感情和執著的獻身精神,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只有靜下心來教書,才能潛下心來育人。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一定要廉潔從教,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做一個廉潔奉公的教育工作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lv2wv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