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精選】大學軍訓心得體會模板集合十篇

【精選】大學軍訓心得體會模板集合十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軍訓心得體會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大學軍訓心得體會模板集合十篇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 篇1

今天是軍訓的第一天,雖説初中、高中都經歷過軍訓,但大學的軍訓卻不一樣,不僅時間長了,而且更嚴格了。

“軍訓就是體制化的,別給我需要個性,若不是斷了胳膊斷了腿,一個理由都不可以成為你不參加軍訓的合理理由。”這是教官説的話,對呀,作為城市裏的孩子,我們被父母寵慣了,喜歡耍性子,以自我為中心,可軍訓就是讓我們吃苦的,就是讓我們儘可能的改掉身上的壞習慣,拔掉身上的刺兒,也是磨練我們的意志使我們不那麼容易被困難擊倒。在我國反法西斯勝利七十週年閲兵儀式上,我們目睹了國家海陸空三軍的英姿,我們感慨着他們的整齊劃一、鏗鏘有力,我們享受着成為他們所服務的人民所帶來的安全感,就無法相信像他們背後所吃的苦,即使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原地踏步都無法合計他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要知道曾經他們也是一個個長滿刺的青年,那有今日向全世界宣武揚威的實力要付出的可比今日參加軍訓的我們要多得多。

有人質疑,今日社會人和平,和平已成為世界發展的主題,那麼我們又何必去參加所謂軍訓,國家又何必投入巨資到軍隊中,而教官們的回答即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若是敵人打到家門口我們才知道要練兵就來不及了。世界的和平與動盪是共存的,只有我們自己足夠強大別人才不敢欺負我們,如果他們真的有打過來的,我們可以我們也可以抗戰,成為戰場上的英雄比我在家裏頭當懦夫強多了。

國要強,我們就要有擔當。成為大學生的我們,一樣有軍人般的為國效勞的精神,我們無法成為軍人,但至少在這最後一次的軍訓中,我們應以身作則,不怕苦,不很累,不埋怨,努力完成此事軍訓,成為有紀律的人。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 篇2

從小學到大學,我先後經歷了三次軍訓,這次是為期最長、影響的。為何這樣説?因為,雖然這次軍訓為期九天,但它教會我的恐怕不只是那稍息立正的軍式訓練,更多的,它讓我的意志得到了淋浴,精神得到了洗禮,在這次軍訓中,我體會到了往次沒體會到的東西。比如説軍人的氣勢,教官們整齊有序的步伐,讓我想到了遠在邊疆地區千千萬萬個保家衞國的戰士和哨兵。正是他們不怕風吹雨打日曬、年復一日的工作,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天倫之樂,想到這些,我們的頭抬得更高了,胸也挺得更直了。 軍訓中,同學們覺得最苦最累的便是站軍姿了。太陽當頂,我們抬頭挺胸、兩眼目視前方,像棵筆直的樹一樣20分鐘站立不動,在教官的法眼注視下,想動一下都很難。就在我們都快堅持不住的時候,教官説了句讓我感到驚訝的話,他説他們當兵是最愛喜歡最享受站軍姿。驚訝之餘,他告訴了我們,因為他們當兵時站軍姿是最輕鬆的。是啊,軍官們如此,我們為何不能學學他們,何不換種享受的表情去接受軍姿呢?

軍訓期間,我還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你聽,那一首首軍歌是那樣的動聽,那樣的悦耳;你看,那豪邁而整齊的步伐伴着那“一二一”嘹亮的口號,一排排、一列列,是那樣的賞心悦目,那樣的振奮人心。這便是團結的力量,他讓我在訓練中堅持了下來,更讓我懂得了集體的榮譽感。

軍訓,雖然簡簡單單的動作別我們反覆的重複了很多遍,但這反覆的過程,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教會了我們堅持。備受關注的會操中、看到主席台上學校領導們滿意和讚許的表情、聽到同學們那一聲聲激烈的掌聲,那種心情那種感受真的可以用妙不可言來形容了。

軍訓就這樣不知不覺的結束了,雖僅僅九天微不足道,但讓我體會良多,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在這裏,還得提提我們連的一個同學,因為是他用他樂觀的心態感染了我,讓我堅持了這麼多天,他是站在我旁邊的徐劍華同學,他是一個真真實實的、身殘志堅的人,他本可以不用參加軍訓的,但他卻可以堅持到軍訓的最後一天,期間教官叫他休息下時,他都是笑着説:“教官、沒事我可以”,他尚能如此,我們這些身體完完整整的人還怎麼好意思以種種理由拒絕軍訓呢?他殘疾,但他的執着、他的坦然、他的樂觀已深深的感染了我,在這裏我真誠的感謝他給我的良多感觸和自信。

最後總結一下,軍訓不僅讓我們學會了自立自強、自尊自愛,還讓我們懂得的團結,樹立集體榮譽感,最重要的是在軍訓中我們懂得了如何做人,做怎麼樣的人,此所謂“我軍訓着、所以我成長”。

我相信,軍訓後的我們一定會踏着穩定的步伐、帶着自信的笑容邁向美好的明天。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 篇3

軍訓已經一週多了,在這一週裏我們付出了汗水與辛苦,也收穫了許多。

立正、稍息聽着這些已經熟悉的口令,我們都已經被融進了軍營的那種氛圍中了。小時候嚮往軍營,嚮往那和平綠,總是夢想着長大後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綠軍裝成為他們其中一員。

漸漸長大後,明白了一些事,也懂得了一些道理,不再像孩提時的幼稚,多了幾分現實,沒有理想的生活是空洞的,迷茫的,可是空有理想的生活也是浮淺的。

高中時的軍訓只是一週,那時的我們在花季雨季徘徊,無知,迷茫是我們臉上的表情,一週的軍訓收穫甚少,只是知道軍訓苦,讓人受不了,臉上曬的掉了一層皮,在也不想當軍人,這時高中,青澀的季節,讓我們匆匆走過了那段青澀的年齡。

而今,我們都已長大,成了人們所謂的成年人,從走進大學的那一天,大家期盼着,等待着軍訓,可是一年過去了,大家的熱情消減了不少,軍訓的時間到了,可是因為自治區的大慶,給學校下達了政治任務,男生參加大慶表演訓練,女生回家等待下一年軍訓,這是一個令人失望又高興的消息。大家可以回家了,可是明年當大家的激情都退卻的時候我們依然逃不過啊!

真正軍訓的時間到了,有人歡喜,有人悲啊!可是不管怎樣總是逃不過去了。大家無一例外穿上了迷彩裝。從教官來後一直反覆着乏味訓練。但軍訓也不是想象中那樣痛苦,歡聲笑語,歌聲也在其中,大家還是都很積極的。這也許就是團結的力量吧!

還有一週的時間按,我們相信,沒有逃兵,大家一定都會堅持下去,將軍訓進行到底,取得一個好成績。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 篇4

軍訓是一種體驗,也是一種成長。

從早上開始

早上起牀。30分鐘內要迅速收拾房子,洗漱,打掃宿舍,最後衝下樓集合。遲到一點到會場,學校扣班級紀律分。很殘忍!有一天我到開會地點晚了,在那裏遇到寫名字的老師,扣了分。我試圖溜過老師,但被當場抓住。

“這位同學,同班,叫什麼名字?還想跑?沒門。”嘿!碰上這樣的“批判”,我也只好老老實實把自己的名字登在報紙上,等着老師、教官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

軍訓,分分鐘都急。

吃飯

餐廳。

大家一定要和平洗手,安靜走到指定位置,但不能坐下。他們必須等大家聚在一起,站好了,教官才會來發號施令。

“九排。”教官説。

“這裏!”全班都要大聲喊。

教官説坐,我們可以坐;教官説只有吃飯的時候才能吃。

規則無處不在。

教室

當你看到老師時,你應該説:“老師你好!”

看到教官就應該説:“教官好!”

見到父母要説:“叔叔/阿姨好!”

這是軍訓中的禮貌要求。

一旦我們將在教室見面。我們一個個走進教室,卻對一直在教室的教官視而不見。教官很生氣,罵我們:“你看,別的班都沒你新。”為什麼他們能打招呼而你不能?“聽了這些話,我們心中充滿了愧疚。

從第一天的慌張到第六天的從容;從面對諸多規則的緊張到最後的完全適應;從被教官訓斥時的拘束,到見人打招呼的變化……軍訓雖然只持續了六天,但卻讓我經歷了那麼多的經歷。軍訓,它見證了我的成長!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 篇5

轉眼間大學軍訓也結束了,細數軍訓中的有趣的人和事,有太多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其他時候或許不太起眼的事情卻成為了軍訓那段苦澀的日子裏能夠讓我苦中作樂的一笑料。

大學軍訓持續了半個月的時間,這與我之前高中參加過的不同。高中的軍訓只有一週,初中的軍訓時間更短,只有三天時間。所以比起大學軍訓,初高中軍訓似乎只是為了讓我們對軍訓有個大致的瞭解,在訓練程度上沒有太大要求。而大學軍訓則是正兒八經地按照一些硬性要求來進行鍼對性的訓練了。不僅訓練內容比之前豐富不少,訓練時間和訓練強度上也有了提升。

在這場軍訓中,很多高考結束在家度過了安逸的三個月假期的同學一時之間都不太適應,紛紛想着偷懶,有的甚至還直接小題大做,把身上的小毛病報到醫務室,為的就是開出病假條以免除軍訓。看着身邊訓練的人一個個都走了,我承認我有點動搖,但是仔細想想,這似乎是我經歷過的規模最大、最正經的軍訓,甚至可能是學生生涯的最後一場軍訓了,若是就這麼請假過去了,人生似乎總是少了點什麼,我不願為了貪圖一時享受而給自己以後留下任何遺憾,於是我咬着牙堅持下了來。

然而事後回想起來,這段時間我堅持對了,當我會想起那段日子,會覺得吃過的苦也是一種美好的記憶,而大多數時候我回想起來,都早已對苦和累印象不深了,記得的是那些跟我一起訓練、一起受罰的同學們,我們在那段時間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我和一些同學的關係如此牢靠是因為軍訓那段時間打下的堅實基礎,因為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説,我一直認為一起受過罰的人總是比一起被表揚的人更能讓人印象深刻,我們一起被罰喊着口號做着俯卧撐的時候,趁着教官不注意偷偷抬頭對視看看各自的狼狽相,想笑又忍住不敢笑,那種有趣的情景我現在還記憶猶新,這或許就是軍訓帶給我們的美好的地方吧。

總結這段軍訓,我個人覺得還是非常有意義的,我通過這段時間從安逸的暑假生活中成功將狀態緩了過來,高強度的訓練算是大學給我的一個“下馬威”,讓我在面對後來的學業壓力的時候有了一定的心理承受力,不至於被弄得驚慌失措。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 篇6

進大學,就意味着務必理解軍訓考驗。對我們這些一向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人來説,無疑是一種挑戰------一種自我挑戰。在這短短的軍訓期間,做到互幫互助,團結一致,我們要從原本懶懶散散的暑期生活中脱離出來,參加嚴格訓練,理解陽光的洗禮,應對種種的考驗。

給我們訓練的教官和我們一樣大,他身材不高,在他那稚氣未脱的臉上寫滿了嚴肅和認真。他還很愛笑,而且笑的時候原本就不大的眼睛變得很可愛,他的睫毛很翹。但是,教官在軍訓的時候對我們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只要大家不努力,他就會批評我們;只要大家動作不規範,他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示範給我們看。這但是我第一次與軍人接觸。

軍訓一開始,同學們個個神采飛揚,對軍訓充滿了好奇。但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問題來了。有的同學開始發牢騷,抱怨聲便連聲四起,一些同學向教官提出意見、有的甚至想逃避訓練。這些都體現了我們平時的生活太順暢,幾乎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缺少了那份同齡人應有的潛力。這正是我們務必提高的自身素質。而我們的教官卻因為我們自由散漫的'各種壞習慣,經常受到懲罰。24日這天教官因為我們,被罰連續五次正面卧倒在水泥地上,整條手臂都腫了,還流血了;。。。那一刻,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哭了。但是哭又什麼用??我們總是在教官受罰之後跟他説對不起,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做好自我呢?

你是那麼一絲不苟。抱着在軍訓中混的我,這天,才認識到嚴謹的時光意識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哪怕是一個最簡單的動作,在訓練場上,我們無數次地重複着,用自我的心去真真切切的體會軍人的英偉。軍姿的紋絲不動,跨步的整齊有力,使我們真正體會到軍人的一絲不苟。

軍訓快要結束,看着曬黑的脖子、臉和手臂,就能記起烈日下的汗水。但是汗水不能淹沒我所有的記憶,因為有更多的東西充實着我。記得軍訓剛開始的時候,似乎是那樣的無聲無息,它沒流下太多的時光讓我做好心理準備去應付它。就這樣的幾天裏,一點一滴的收穫漸漸地烙在我的記憶深處。

軍訓的資料或許是單調的。每一天都做着一樣的動作,心中抱怨着自我的汗水白流了好幾尺。在教官的標準指導下,慢慢地發現自我和同學平時的習慣如此的便扭。糾正錯誤永遠是困難的,炙熱的太陽似乎為了懲罰我們這羣有壞習慣的孩子,燃燒了自我每一寸的肌膚。但是努力的力量是巨大的,錯誤也不會永恆不滅。雖然離教官還有差距,但進步欣喜地擺在了每個人的眼前。

軍訓也不總是枯燥的,每一天的拉歌都是單調的軍訓中的調節劑。在拉歌中聽到的除了“原始的吼聲”,那就是歡笑聲。每一絲的歡笑聲都能將要崩潰的身體喚醒。我們抱着娛樂第一的心態,度過最簡單的十幾分鍾。

軍訓不僅僅僅是對行為上的操練,更是對精神和思想上的深化。迎着刺眼的陽光,每一天就這樣開始了。一天下來的疲憊讓我發覺在涼爽的空調間外頭還有另一種生活;讓我發覺平時充滿責備聲的家是多麼的温馨;讓我發覺其實自我還很稚嫩。汗水的浸泡需要忍耐,烈日的烘烤需要忍耐,時有時無的飢餓也需要忍耐,似乎一切都要不停地忍。就在這不知不覺的強忍中,潛藏的堅強逐步被挖掘了出來。到了最後幾天,幾乎每個人都能以微笑的臉龐來結束當天的訓練。

軍訓中讓我們要感謝的人有很多。我們要感謝教官,我們流汗,教官比我們流更多的汗。我們辛苦,教官比我們更加辛苦。是他們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軍人的樣貌,我能清晰地記得教官在我麼們耳邊的口令聲。最後一天,或許是時光的催促,我們沒能和教官們説一聲再見。在那裏我要讓風替我們傳送我們的感謝,我相信感謝聲會像蒲公英一樣飛到他們身邊。

大學的第一堂課—軍訓,就快要結束了

。回想起這些日子,我感慨慨很多。“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出苦寒來”是軍訓的體會。“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是軍訓的結果。軍訓的感悟是需要用心去體會的,它教會了我們對別人的關愛,它加深了我們理解保衞祖國的職責,它告訴了我們應對困難應有的態度。我們至少是我不再是嬌滴滴的孩子,不再是好哭的小姑娘,我明白應對高峯,我們須自我去搭造階梯;遇到山崖,我們要自我去連結繩索。我們的命運在自我的手中,只是看是否去把握!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微小的力量一旦積攢起來,產生的威力但是無比的呀!當別人享受鍥而不捨的喜悦時,你千萬不要成為功虧一簣的典型。誰笑到最後,誰是最終的勝利者;誰堅持到最後,誰才是真正的英雄,誰才是戰勝了自我的強者。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 篇7

軍訓,很苦很累,但卻是體驗生活,戰勝自我,鍛鍊意志的最好機會。雖然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怒哀樂,暴露在烈日下皮膚變黑,但這不就是一種幸福,一種更好的向着人生目標前進的勇氣,一種提升自己的信心嗎?

教官對我們要求很嚴格,但也很關心我們。立正,稍息。我們練了很久,但是去掉了我的駝背。所以當我覺得很苦很累的時候,當教官對我很嚴格的時候,我就振作起來,因為我知道教官也是這麼苦,付出的汗水一樣多甚至更多。我們的小痛苦是什麼?我想我應該做得更好。雖然我經常被批評做得不好,但只要我努力,就值得被批評或表揚。

軍訓不僅培養人的吃苦耐勞精神,也培養人的堅強意志。蘇軾有一句話:“古有成就者,既有世之才,也有恆心。”這句話的意思是,成功的大門永遠向意志堅強的人敞開,甚至向意志堅強的人敞開。中午,學生們餓了,不知道去哪裏。他們怨聲載道,忍不住腿疼,對軍訓有點灰心喪氣。有些學生被石頭絆倒,差點摔倒。好在他們反應敏捷,手上只劃了一點點肉,腿不小心磕到了石頭。唉,軍訓的滋味不好受。休息過後,大家都前傾後仰,腿又軟又酸,無聊。他們真的很想回去,但是又覺得很遺憾。他們只是像蟲子一樣在牀上蠕動,訴説着自己的辛酸歷史。但是無數血管裏的血液似乎急劇下降,似乎在勸我不要委屈自己。其實在自己的人生中,也要印上一條充滿自己腳步的路,哪怕路處處荊棘叢生,哪怕路每一步都是那麼泥濘坎坷,也要讓自己一步一步,踏一步,摸索前進!我覺得那種方式才是真實的自我寫照,完全沒有虛假的偽裝。

我們是新世紀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我們幸福。我們的父母從我們幼稚而遲鈍的童年開始就細心的幫助我們,在温暖而細緻的懷抱中,我們被嚴厲的父親教導,被慈愛的母親疼愛。隨着我們步入年輕人的行列,以獨特的思維、完整的性格和穩定的人生觀,我們缺乏意志的考驗。英國作家狄更斯説,“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峯。”軍訓很難。困難是磨礪堅強意志的磨刀石,堅強意志總是在困難的磨礪中培養出來的。

有人説:人生下來第一件事就是哭,不是笑。上帝可能不公平,但他給了我們公平的時間和智慧。他註定人必須從苦到樂,不為收穫買單。就像農民種田,春天播種,然後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經過一系列的努力,秋天會有收穫。所以一定不要怕苦怕累,只要能過,就能受益終生。你努力,你就有收穫,別人沾不到任何光,但是你不收穫,別人就看不上你,你一輩子都在受苦,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付出越多,收穫越多。所以軍訓雖然苦,但收穫是不可估量的,也能為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軍訓,我學會了自控,學會了自愛,學會了自我照顧,學會了自我提升,而不必依靠父母來幫我走路。感覺走過的每一條路都留下了自己的腳印。因為我們長大了,要經得起風雨的洗禮,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認識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這樣,我們的路會越走越寬,我們的面前會展現出一個輝煌的未來。這樣才能充實,才能感受到快樂。否則我們的未來暗淡無光,理想遙遙無期。我相信有一天,我們這一代人將能夠取得巨大的進步,總有一天它會成為名人。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 篇8

在軍訓中,很苦很累,但這是一種人生體驗,戰勝自我,鍛鍊意志的最佳良機。我絲毫不能放鬆,心裏雖有説不出的酸甜苦辣,在烈日酷暑下的曝曬,皮膚變成黑黝黝的,但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一種更好地朝人生目標前進的勇氣,更增添了一份完善自我的信心嗎?

一天下午,教官們給我們演練一些動作….這一看,我無語了。他們的動作都是那麼的整齊,絲毫看不出有什麼差異,立正,稍息,跑,卧倒……這些在我們眼中困難的動作,在他們做來都是那麼的整齊!我清楚的知道,這些整齊動作的背後都隱藏着許多含水,艱辛,甚至是血淚……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 篇9

這個時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家裏時的情景:早上基本是睡到自然醒,不是七點就是八點起牀,起牀後,媽媽早已把香噴噴的早飯端上桌,而我還懶洋洋的揉揉眼睛,但這個時候,我已經站在瀰漫着嚴肅氣息的訓練場了。

我的懷念沒有被打斷,不知道爸爸媽媽在幹什麼,想什麼,如果把我要説的寫出來,真希望他們立馬知道。

爸爸媽媽,兩天未見你們了,彷彿我瞬間長大,不再是以前那個被你們呵護在懷中的那個小女孩了。教官,是大家討論最多的人。相對來講,我們連的教官挺嚴的,許多人心裏明白他用心良苦,但仍嘀咕他,而關於他,我卻沒太多看法,只是見慣了他的嚴肅面孔,忽地見他邊打節拍邊哼歌的表情,我剎那間想到,原來教官的輪廓也可以如此柔和,其實他挺好的,真的!

可以這麼坦白的説,有些時候真的認為我快堅持不住了,或許會頭疼,或許會暈倒。但我想到,既然你們送我來,一定寄予了我許多希望,希望我回去成為一個學會獨立,完全改變的好孩子。我一定不會辜負你們對我的期望,更不會退縮,我相信明天會更美好,只要學會吃苦,學會堅持,成績會給我最好的回報!

軍訓雖然過去了,但我們不能忘記在軍訓中所學到的東西,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只有我們記住每一次的積累,才能不斷的完善自己,也希望我自己能在接下來的四年學習生活裏,能去不斷的努力去爭取成功。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 篇10

顛末一個暑假的放鬆,9月1日那天,終於可以收起庸懶的肢腰走進我的大學生活。

中國刑事學院,在全國上下所有大學中以奇特的良好感傲視羣雄。一想到我的大學將在這裏渡過,心中便一陣竊喜。

但事與願違,這不是我要的大學。

嚴格的軍事化治理,嚴肅的校院風俗,嚴謹的教授教化氣氛;這一切的一切都直接奉告我,這裏沒有我要的那種生活。

不相符我期望的生活情況,再加上剛開始的不服水土,讓我止不住惆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ll03z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