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1

在假期閲讀了鄭傑老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非淺。裏面提到了給老師的100條建議,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幾條自己觸動比較大的幾條:

第一條、教師作為一個完整的人

教師的價值在學校中就是以傳遞人類精神的火種而體現出來的。教師堅守人類精神家園的責任巨大,既要在科學與技術領域中成為學生的導師,又要成為人類精神的守望者。

教師應以自己廣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諄諄教導學子,用自己人格的無限魅力薰染學生,無限相信書的魅力,多讀書以滋養深信,多經事以歷練處人。

第二條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鋭

教師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職業,因為所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祈願,如果不能捕捉到這些美,那你就糟踏了造化的賜予。

一個現世的人,一個享受現世幸福的人,就要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鋭。這樣你才會發自內心地愛孩子,而且因為愛而滿心歡喜。

第三條教師應享受生活

對教師而言,享受生活有着天生的有利條件。只要我們打開自己的感官,每天給自己一小段閒暇,平素裏再平凡不過的點點滴滴,只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都有無限風光藴含其中。妨礙教師享受生活的,是教師自己。如果不能阻止自己捲入紛爭之中,如果不能時時去尋求生活的真諦,如果不能訓練自己的感官以發現生活的美,那麼我們只能被生活拋棄。一旦我們作為教師被生活拋棄,那麼,我們也必將被我們所教的孩子們鄙視。

第四條學會讚美真的很難

我們其實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讚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學會讚美別人,我們便可能看到有一天,不信任的陰霾被讚美聲漸漸驅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陽光。所以在即將開啟的新學期,告訴自己在面對的孩子時,多去讚美孩子,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用優點去帶動整個人,讓孩子更加有自信,尤其是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在以後教學中對他們更要去學會讚美他們,這些孩子心理上來説已經因為成績差,心裏比較自卑,更需要我去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予肯定,讓他們揚起自信的笑容。

第五條學會傾聽不容易

傾聽不僅是一種交往技術,傾聽更是一種美德。善於傾聽的人身上有一種善良的天性和善解人意的特質,這種力量超出你對別人的道德説教而非常自然地就能贏得人們對你的尊敬和愛戴。

傾聽還是一種你個人能力的綜合表現,是對你個人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等等這類因素的挑戰和訓練。

傾聽還是一種豐富情感的表現,很難想象,一個感情麻木、心靈冷漠的人居然會傾聽!傾聽是一個邏輯的歸納、綜合、演繹的過程,更是一個情感投入的過程。

傾聽可以使你的心與智兩方面越來越發達。

作為教師,每天用傾聽花開的心態來面對我們的學生,關注我們的學生,讓我們自己的每一天都美好的進行着;這是做幸福教師的開始!

第六條把困難當作機會

如果我們正視困難,自主選擇適合於自己的解決之道,用積極的心態每天來鼓勵一下自己,並堅定地走自己的路,那麼,每位教師都可以在解決困難中獲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機會,你越是往前,你的機會就越多。

而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其之所以會成為名師,都是將困難視為機會的,他不僅從克服困難中獲得事業的成功感,更從中發現了那個“偉大”的自我,收穫了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最後以鄭傑老師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當老師,首先是當回自己,不要刻意扮演,更不要老想着證明自己,證明自己像個老師;你無須證明的,你就是老師,如果你真實,如果你善良,如果你有學問,那麼盡情地在學生面前表現你自己吧,當你表現自己的時候,在學生心中,儘管你不高大,也不漂亮瀟灑,但是你最美。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2

雖然以前拜讀過鄭傑的這本《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説實話,當時我只是匆匆瞥其一眼未能深入其思想,認為這又是一本晦澀難懂的教育理論書籍,而且一直以來,都因為工作忙而疏於讀書,總藉口沒時間而不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在這個暑假,轟轟隆隆的熱鬧氣氛中,我翻開書籍,仔細品味卻讓我有如獲至寶、如遇知音之感。這本書中作者採用提“建議”的新穎形式,懇切地跟讀者促膝談心,使人聽來毫無刻板、説教之感。全書皆為經驗之談,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

書中有很多建議都要我讀完後能夠會心一笑,幾年來工作中遇到的點點滴滴小挫折,小困惑,都從這本書中得到了解答。還記得自己在上學的時代,總是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怎樣才算是活完這一生覺得自己有價值?從一個小故事中獲得了答案: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以此為生養活自己。換句話説,一個人最大的幸福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為人的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得工作,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是當成謀生的手段,就很難享受工作中的快樂。那麼在書中,作者在教師作為一個自由職業這一部分中,給我講述了一個高尚的靈魂應該怎麼樣去對待工作: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做“減法”,要減掉積壓在我們身上的重壓;我們還要學會做“加法”,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負責,我們要學會團結協作。

在這本書中最要我深有體會的是第78條建議:永不放棄!

説實在,在看這篇文章的前幾段,心裏就開始想起一些班裏的孩子,真是常常是拿他們沒治。開始還以為作者是在替我們這些愁眉不展的老師訴苦那,接着讀下去,作者話鋒一轉,直指我們某些教師出現的惰性,難道我們就只能為自己悲哀嗎?一怪自己錯投了胎怎麼就入了這個行,每天見這些“死不悔該”的“小祖宗”;二怪命運不公,為什麼班級裏的“差生”就這麼一茬接一茬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呵呵,的確是我們的心聲,老師也是普通人要抱怨是可以理解的,關鍵不在抱怨能不能得到安慰而是看這些抱怨能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同。換句話是:優秀的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用對他們吆五喝六,他們總是乖乖地亮而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學困生,也許只有神仙教得,我們這些平凡的老師怎麼可能呢?

當然面對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種種困境,每個老師都會設法去解決的。作者有句話,要我銘記在心:“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

如果我們總是那樣充滿着積極的期待,孩子們現在或許不回領情,可將來,只要他們有良知,他們也會感激,不僅感激,而且作為一種精神的火種,他們還會傳遞。

教育從來不是一時一刻見成效的簡單勞動,雖然我們可能根本看不到現在的不放棄對孩子們的未來會產生什麼影響,但我們不必悲哀和氣餒,我們在做着天底下最傻最可愛的事,這就足以自我誇耀一生了。

那麼從我這次的期末考試出發,在自己的工作總結中我也有提到,關於班級中的學困生應該怎麼樣去對待?讀了這本書,答案破繭而出,永不放棄!

只能説我在這方面做的還是有些欠缺。對於班級中一些學困生,我發現的比較晚,不過也及時的採取了一些措施。班級裏有些學生小學的數學底子就差我就單獨給他進行輔導,慢慢解除他對數學的厭棄心理。要他們首先從心態上接受數學,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的。有一些學生則是很有上進心,可是往往達不到家長和自己的理想成績。對這些孩子,給與他們課餘的輔導會比要他們回家自己死學要有成效的多。這樣的情況頗有如魚得水的感覺,孩子只要想學,功夫用上了,一切就皆有可能。那麼還有一些孩子就比較要人費心了,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要老師大呼蒼天的孩子了。這些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好動,沒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常常對於老師的教導不屑一顧。這個時候就要施展我們教師的殺手鐗了:耐心!對於這樣的孩子不能要求過高,也就一天一道題,不是作為老師的去看見他們的成績在提高,而是要他們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績有了提高。有時候下課就揪個學生來辦公室,或者半路截着他:某某某,立馬做到題給我看看。對於做對的獎勵,可以減免他們認為他們有難度的題目。慢慢地他會做一道題,兩道題,由開始的你討債一樣逼他做題,變成後來他主動向你要題做。我想這也是對我們老師的回報吧,當然不能一下指望着他們考試能夠及格,還是需要慢慢來,只要我們能夠做到我們永不放棄!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的建議,值得我們老師去深思,比如:“捧着良心讀書”請捫心自問:今天我帶良心了嗎?,“教師與學生要共同學習”,“保存天真”我們來提倡,讓教師兒童化,“不扮演聖人和神仙”我們需要的是有效的教師,而不是扮演的聖人和神仙等等。我不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書中的精華,有些東西值得多年後想起時,心裏慢慢品味,淡淡的書香。

讀罷此書,我想起鄭傑校長在《代序》中的一段話:不能説“我全部接受了並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才是受了影響,有時説“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或“我的觀點和你的觀點正好相反”,那也是受了影響,甚至更重要的影響也許是“我僅讀了你的幾十個字,忽然形成了一個觀點,我的這個觀點與你的觀點相關,而不是相似、相同或相反”。在閲讀的過程中,我在不停的想,不停的問,不斷產生心靈的萌動。我想,這些觀點也會激起所有教育者心靈的萌動。正如開篇第一句“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3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了這本書後,我獲得了不少收益:感受到了擁有自己的精神空間對教師來説是多麼重要;而是未看鄭傑著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之前,我心裏有這樣的想法,這莫不是又一本“正確的廢話”的集合體吧,看着看着,發現其中還是有些內容觸動我的內心,是“無害”的,這本書沒有那種高深的理論,這越發激勵我想從書中找到其中能有助於我教學的內容。接下來我就談談讀了這本書之後一些感想:

一、學會讚美他人。

書中寫到:“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工作中,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意氣風發,通達灑脱,奮發向上;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勤於學習,善於思考,踏實工作;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樂於分享,肯於吃苦,勇於創新;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淡泊名利,虛懷若谷,默默奉獻;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摯愛事業,深愛學生,精益求精……

二、學會把握機會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深刻地體會到:老師越來越難做,壓力越來越大,面對擺在眼前的困難,你做怎樣的選擇呢?是退縮,還是前進?鄭傑為我們做了細緻的分析:“如果我們退縮我們將不僅放棄了人生難得的體驗,更是放棄了自己的生存權力。如果我們正視困難,每位教師都可以在解決困難中獲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機會,你越是往前,你的機會就越多。的確,只有將困難視為機會,才能從解決困難的過程中獲得事業的成功感。

三、學會享受生活

我們活着,似乎成天在趕路,整天腳步匆匆,不敢稍停一下,生怕一旦懈怠便再也趕不上別人的步伐。我們耳邊一直迴響着兩個字“競爭”,將我們的生活“糟蹋”為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世界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角鬥場,自己則是一台疲於工作的機器,我們似乎根本沒有閒心去享受生活。這樣的狀態、這樣的心情怎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務?怎能教出適應現代化社會建設需要的人才?怎麼調整自己,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只要我們打開所有的感官,每天給自己一小段閒暇,那平素裏再平凡的點點滴滴,只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都有無限風光藴含其中。是啊,“妨礙教師享受生活的,不是別人,而正是教師自己。”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4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打開序言,第一句話就讓我感受到了這本書的與眾不同。

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了作者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與執着。沒有命令,沒有説教,有的是作者對現代學校教育的獨特見解,是娓娓道來的人生哲理,充滿了善意與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

“為孩子們當下的人生幸福服務”這句話令我至今感觸頗深。一直以來,我們教育孩子時都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們現在這麼做,都是為了讓你將來過上幸福的生活。從來沒有人懷疑過這句話,因為這句話好像確實是一個真理。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老師這麼對我們説過;在我們成為老師之後,這個理由也一直是我們管理學生的強有力的支撐。但是,細心琢磨一下,原來這句話錯了。什麼是“幸福”?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幸福是一個人的主觀感受。心理課上,我常常和學生討論,在同樣的條件下,面對同樣的事件,有人感覺幸福,有人卻感覺不幸,關鍵是因為他們對於這件事的看法、評價不同。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去預設孩子的將來,我們能做的是,幫助他了解自己的需求,教會他調節自己的心態,告訴他必須要把握、追求什麼才是自己的幸福。

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由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個個階段組成的,任何一個階段的缺憾都是一生的缺憾。人的一生可濃縮為“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明天的事情等來了再説。最要緊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因為,只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中惟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心理學上稱之為“活在當下”,即活在“此時此地”。而教育的意義不僅是為學生的未來人生幸福,更要為他的當下的、此刻的人生幸福服務。不能為了看不見的所謂的未來幸福,而以剝奪學生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幸福作為代價。事實上,許多人的一生不幸往往源於他童年和少年時期的不幸與受到的傷害,或者他童年追求幸福的權利和需要沒有獲得周圍人的足夠尊重。

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一定要思考清楚教育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人生,而且是為了學生當下此刻的人生。此時此地,如果他對自己的生存狀態感到幸福,那就説明此時此刻他的生命質量很高。所以,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孩子們當下的幸福感,幫助他們度過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快樂幸福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從心育、德育、美育三個層面,從啟發心靈的視角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思考自己、思考人生,為塑造優良品性、陽光品格奠定基礎。

那句話終於可以放到一邊了,把目光從遠方收回,從現在做起才是最重要的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kqw7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