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8篇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8篇

讀書心得,是在讀書後產生的心得與感受,以及對內容的理解與感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8篇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篇1

説到閲讀,我就會想起坐在台下聽王麗峯老師給我們講座的情形,她的氣質、博學讓我讚歎不已,一個女人竟然如此的“美麗”!而這美麗源於她的學識。枯燥無味的內容,因她而顯得那麼生動有趣,在她的精彩演講中我們深知閲讀的可貴,在她的循循善誘下我也閲讀了她推薦的許多書籍,讓我受益匪淺,現學校開展了”親子讀書”活動,我就粗淺談談這幾年來孩子在閲讀領域中進步與不足。

一、幼兒期閲讀培養

1、創設閲讀環境是閲讀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對閲讀環境創設所起的作用充分重視,我覺得它是一種隱性課程,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接受有關書面語言的知識。如在給活動室、書房及牆壁上貼一些圖案、在實物上配備以文字;建立圖書角,及時更新圖書等,讓孩子時時刻刻感受到書面語言的信息,為孩子達到自主閲讀的目標而努力,我們對孩子的輔導還包括讓孩子學會翻閲圖書的規則與方法,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頁一頁地翻書,會看畫面能從中發現事物的變化,將之串聯起來理解故事情節,讀懂圖書,使孩子能知道在文字、畫面中發現人物的表情、動作、背景進而理解故事情節,或聽媽媽念圖書文字等。

2、為孩子提供一些廢舊圖書和畫報,讓他們做小作者,自編圖書,通過剪剪、貼貼和講講,結合閲讀內容,提出問題引起孩子的懸念,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閲讀活動,帶着問題孩子就會認真閲讀,採用和孩子一起移動手指點讀的方法,以引導孩子視線的正確移動,喚起孩子對文字的注意。此外,還為孩子提供一些卡片,讓孩子在學會觀察的基礎上,編述故事,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和實際水平主動的選擇活動內容,進一步激發了孩子愛書的情感。又如通過“夢想劇場”、“字寶寶樂園”、“跟我讀”等牆飾以及象形字,看圖識字等活動材料,使孩子根據自身的要求,興趣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操作材料,豐富他們的知識領域,又如:大圖書閲讀活動,根據孩子年齡特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自制大型圖畫故事書,並利用這種圖畫故事書幫助孩子學習和掌握按順序仔細觀察畫面和將前後畫頁聯繫起來理解的閲讀技能,在小圖書閲讀活動,主要幫助幼兒掌握翻圖書的方法,讓孩子在看書過程中自己感受、體會,不斷獲得獨立閲讀的經驗,這段時間的閲讀大多在姜老師和我的的幫助下培養起來。

二、小學期閲讀培養:

1、古人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兒童時熟讀背誦一些好文章,可以經久不忘,孩子正處於長知識時期,求知慾強,我常支持和鼓勵孩子多讀些課外書,在讀書時間,給孩子建立自己的書櫃,這樣便於掌握孩子的閲讀範圍,讓孩子自主閲讀挑選書籍,激發孩子閲讀興趣。

2、識字教學不是以集中識字作為主要內容,而還應包括讓孩子知道文字的來歷,知道文字與口語的對應關係,知道文字構成的一般規律,如漢字“木”字旁的大多與樹木有關等,書寫經驗的培養不是將大量的書寫練習作為主要內容,而可以引導孩子瞭解漢字的基本間架結構(如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等),讓孩子瞭解使用鉛筆和毛筆的不同要求,以及正確的書寫姿勢等。比如:老師佈置作業的中做的一些讀書卡片、寫一小編讀後感,手抄報、讀寫繪等。

3、遊老師把誦讀《日有所誦》《主題閲讀》作為每天作業的一部分也是很好的。孩子在體驗大聲讀出或背出那些音韻和諧,朗朗上口的語言素材時,我們做家長的彷彿也再次回到往昔的孩童時代,孩子在朗讀中沉浸在文中情感裏,從而達到增強孩子對課文的記憶,同時增強他的思想情感,讓我加倍感恩生活,感恩孩子還需要我們大手的牽引。想到過幾年後當他認為自己有足夠能力去自開始閲讀之旅而不再需要我時,我應該會很懷念這段共同閲讀的時光,就象在她褪去童聲後,特別想念她曾經奶聲奶氣的聲音。因為這一點,我們會更加的珍惜親子閲讀的每一刻,融入“琅琅書聲,朗朗乾坤的美好光景中。

三、閲讀中的困惑

孩子偏愛閲讀童話書籍,但不愛閲讀一些歷史、地理和科學知識方面的書籍,知識面侷限,閲讀時走馬觀花,不求甚解,不仔細想一想故事的內容,懶動筆,不愛抄寫,達不到閲讀的效果,自己對內容的見解想法也是表達的很模糊。

好書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良師。“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至理名言。自從學校開展了”親子讀書”活動後,我們家的讀書氛圍有很大的變化,不僅孩子比以前更愛讀書了,而且所讀書籍種類也不斷豐富了。我們家長在陪讀的過程也不斷的充實自己、便於和孩子更好的溝通。

讓我們和孩子攜起手來一起讀書吧!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篇2

寒假裏,與碩碩一起開展讀書比賽活動。每天中午、晚上,都可以看到娘倆或坐或卧於牀上看書的身影,那一刻,家裏安安靜靜地,心中卻是滿滿的踏實。我喜歡讀書,碩碩也喜歡,也可以説,碩碩愛讀書,給了我讀書的動力,讓我每天可以把讀書當做一件大事來看待,每一天不放棄。能夠從每天的繁忙工作、日常瑣事中抽出時間,沉浸在書的世界裏,品味着那一句句充滿着愛的文字,或者思索着一段段人生的體驗,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喜歡讀書,喜歡讀小説,那種細細流淌於字裏行間的動人情愫,總是可以撥動我柔軟的心房;喜歡讀散文詩,精雕細琢的語句中的脈脈温情,文辭俱佳的篇章,總是讓我沉醉,不由自主地再三咀嚼文字的芳香;喜歡讀《明朝那些事》,在作者的幽默調侃中,一個個故去的歷史人物就這樣形象鮮明的浮上我的腦海。但我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和兒童作品為伍,在一本一本的兒童讀物中流連,並要時刻蒐集問題的答案:舒克駕駛的是什麼?埃米爾闖了什麼禍?面對着碩碩狡黠的問題,我只能在一次次的細細翻閲後,然後和他進行非常嚴肅的“深度交流”,諸如:埃米爾為什麼會把頭塞到罐子裏?埃米爾一共雕了多少個老頭?埃米爾最喜歡乾的事情是什麼?每次我們娘倆都會針對一個個問題進行認真地交流,然後在書中翻閲答案。這樣的遊戲讓碩碩樂此不疲,而我也很配合地完成着一次次比試。

有時候想想,覺得媽媽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職業,她不僅僅需要愛心、耐心、健康的身體,還需要智慧的大腦,唯有此,才可以震住那個雖然屬於自己製造卻讓自己大吃一驚的孩子,才可以保護那個如小牛犢般尥蹶子卻傷人傷己的寶貝,才可以在眾人都將他拒之門外的時候,充滿微笑地對他説:“來,到我身邊來”。

《淘氣包埃米爾》這本書是我和碩碩在寒假中完成共讀的一本書,文中埃米爾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讓人值得尊敬的母親。在整本書中,埃米爾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他用一次次變本加厲的淘氣,成功地讓周圍的人討厭自己,而喜歡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爸爸因為他的淘氣幾次發飆,莊園裏的人們因為他的惡作劇而對着他連連感慨:“天哪,天哪”,似乎他做了什麼了不得的壞事,女僕麗娜也希望他可以早點消失。只有媽媽始終認為埃米爾以後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媽媽每天為他記日記,哪怕是那些淘氣的事情,媽媽記住的是孩子受到的懲罰會不會感到委屈。雖然文中對媽媽的筆墨不多,但每一個小細節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媽媽對埃米爾的愛。

媽媽的愛就是黑暗中的那縷陽光,它讓埃米爾保持着善良的心,它讓埃米爾成為一個雖然淘氣,卻努力幫助身邊人的孩子。面對別人的嘲笑、厭惡,埃米爾始終是陽光的、快樂的。因為他有一個在他受懲罰時,將他藏在木工房裏的媽媽,堅信他長大成人後可以很厲害的媽媽。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母親,不論自己的孩子變成什麼樣,始終對他抱有信心,始終用堅定的語氣對他説:孩子,你很棒,我相信你!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擁有這樣的一位母親,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呀!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篇3

莎士比亞説過:生活裏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裏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列寧也曾説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麼説,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現了書對人類的重要性。的確,書對人類真是太重要了。沉淪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熱愛生活,心裏充滿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無比關心他人,心胸狹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心胸無比寬廣。作為我們小學生,更應多讀些有益的書籍,這樣不但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

高爾基説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對,書籍是知識的源頭,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書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靈魂的工具,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讀書,能使人愉快,使人聰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愛人類,愛和平。

書是有價的,但又是無價的。世上的書那麼多,價錢從幾元到幾千元,各不相同,可它們內存的知識是無價的天價難及的。書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

為了歷史的前進,社會的發展,人們渴求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只有知識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源泉,既使土地獲得豐收,又使文化繁榮昌盛。

努力讀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好讀書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讀好書吧!

當我看到這寫名人寫的名言之後,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了!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篇4

“親子閲讀”的話題,越來越被家長們所關注,父母們逐漸認識到幼兒時期的閲讀習慣對孩子一生的知識體系組建的重要性;不僅如此,親子閲讀可以增進孩子和家長間的交流,是培養親子關係和感情的重要途徑,所以無論工作多忙多累,我們家都會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配孩子一起讀讀書,這個習慣在孩子2歲多的時候就已經養成了,基本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這段時間:小孩剛洗完澡,身心比較放鬆、容易接收,這個時間段的知識和內容孩子也容易記憶。

孩子在上幼兒園以後,發現在説話表達和邏輯層次這邊有很大進步,另外對每天晚上的閲讀講故事也更有興趣,更有效果。相信這跟幼兒園老師對孩子閲讀習慣的引導和努力是分不開的。

下面我就“書籍選擇”和“如何開展親子閲讀”這塊跟大家做下交流: 書的選擇很重要,我的小孩現在就讀小班,選擇的書要符合他的年齡階段和特點,要選擇那些語言比較規範,正規出版社發行的,圖畫多文字少的圖書,色彩方面也要鮮豔些。我們給孩子買的書主要有三類:詩詞兒歌、系列故事書和趣味益智類別的書。

1、詩詞兒歌類的書:孩子不一定能理解,但因為是傳統文學讀物,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節奏感,有助於陶冶孩子的情操和閲讀行為,所以還是堅持讓孩子背誦了幾十首的兒歌和詩詞;因為我們家是爺爺奶奶帶孩子,我和老婆是雙職工,兒歌詩詞需要較多時間來記憶和強化,所以這方面主要是孩子在1歲半到2歲半的階段同爺爺奶奶在白天的時間完成的。

2、系列故事書主要選擇了比如托馬斯、三個淘氣包、卡比龍童話故事和其它一些比較經典的睡前小故事。這些故事的情節簡單,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一般是在睡覺前20分左右進行。講故事的時候,我一般不是簡單的逐字讀取,而是根據孩子的反應,進行一些擴展和互動的閲讀,給孩子一些想象的空間,同時做角色扮演,也能讓孩子更快的獲取更多知識。

此外讀故事要有始有終, 要全身心參與進去,同時也會注意感情色彩和節奏的運用,這樣孩子也會能感受到故事的氛圍,不僅開心聽你講故事,還為問一些加入自己理解的問題。很有趣是,有時我們會幾天都重複講一個故事,孩子一點都沒聽膩,反而會因為記住了大部分的情節和內容,會同我一起來完成這個故事,有時候我會讓他來給我講故事,雖然是跳躍性的就記住那麼幾個詞,但像模像樣翻書的樣子讓你很有成就感。

3、趣味類別或者益智類別的,主要是想讓孩子多認識下週圍的事物,讓孩子學會動手動腦,學會觀察,甚至是待人接物。看圖識物、識字主要是買了一些掛畫,貼在孩子容易接觸的地方;益智類別的書,我買的是吉林書版社的《潛能開發全書》,按年齡階段劃分。這些類別的書的閲讀,因為需要動腦和大塊的時間,我們一般是利用週末的時間同孩子一起來完成。

此外還有百科方面或者十萬個為什麼這方面的孩子還沒有接觸到,作為雙職工的父母,沒有花更多的時間陪孩子閲讀還是有一點點遺憾。現在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就放心了,後面我們會配合學校組織的類似“圖書漂流”的活動,同孩子一起更好的參與到親子閲讀中來。

最後很感謝幼兒園老師的良苦用心,不僅給予寶寶們無微不至的關愛,還要為我們家長搭建“家長沙龍”這樣的活動和平台,我們家長一定會努力的!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篇5

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着幻想。每當想起童年的自己,拿着半懂不懂的西遊記津津有味地讀着,或者聽父親講着那些奇幻的情節時,對那些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仙們的本事更是十分佩服與嚮往。今天,當我的女兒做完作業就纏着我給她講西遊記的故事,讀着那些似曾相識的故事情節,不由得回憶起自己童年的時光。

孫悟空是我女兒最最佩服的,因為他本事最大、法術最強,每當孫悟空一喊:“筋斗雲!”筋斗雲就像聽話的孩子一樣,立刻出現在了眼前,坐上去就在空中騰雲駕霧了,一溜煙便飛出去十萬八千里。而金箍棒更了不起,要它變大就變大,要它變小就變小。一棒下去,妖精就死在了它的腳下。再加上孫悟空那雙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它當然能斬妖除魔、天下無敵了!她對孫悟空的崇拜使得她買了一個又一個“金箍棒”,時常帶在身旁,不管走在哪裏,總是舞來舞去的。女兒佩服孫悟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忠心不二,總是能在危急時刻歷盡艱辛、打敗妖魔鬼怪,救出師父,他對師父的忠心耿耿,讓女兒深為折服。除了本領高強還有孫悟空,還有時常偷懶耍滑的豬八戒、慈悲懦弱的唐僧以及憨厚老實的沙和尚,都給女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給女兒講解西遊記故事情節的同時,我沒忘記積極地引導她:師徒四人為求得真經,就必須有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同樣,想要學好任何一樣本領,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怎麼才能學得好?只有付出辛勤和汗水,不怕苦、不怕累,才能獲得成功;為什麼孫悟空要不畏艱辛護送師父往西天取經?我告訴她,因為取得真經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真經代表着正義,孫悟空就是正義力量捍衞者的化身。

總之,與自己的孩子一起閲讀古典名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首先,父母與子女共同閲讀文章,有利於相互的溝通與交流,不易產生代溝,讓忙於紛繁事務的我們在心態上也年輕一些,多一份童真和童趣;其次,在給子女講解故事情節時,還能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諸如努力勤奮、不畏艱辛、維護正義等等這些正確的、積極的世界觀;最後,親子閲讀可以鍛鍊孩子的閲讀能力、培養對文學經典的興趣。

因此,我十分贊成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把親子閲讀這件事做好並一直堅持下去,共同培養出一代閲讀能力強、喜愛閲讀、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新人。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篇6

我的孩子不喜歡閲讀,寫作水平欠佳,為此,我曾經很煩惱,幸好,我們班舉行了親子閲讀活動,讓我受到許多許多的啟迪。

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是很重要的,那怎樣去培養呢?我覺得首先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那就可以事半功倍了,每當拿起一本課外書,我就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孩子帶着問題去閲讀,這個方法還是挺有用的!

在閲讀過程中,我提議孩子把書中的好詞句劃出來,讓他不斷地積累好詞好句,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每天陪他閲讀20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慢慢地孩子都已經成為習慣了。現在,我意識到和孩子一起讀書不光是孩子自已吸取了知識,我也在不斷地吸取知識,還培養了母子之間的感情,也是我們大人最好的放鬆方法之一。

我希望我能堅持陪伴孩子進行愉快的閲讀,培養他有一個良好並且能夠受益終生的閲讀習慣。孩子。我們一起加油、努力吧!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篇7

俗話説,“知識決定命運”,而傳承知識最重要的途徑是讀書,因此培養孩子養成會讀書、多讀書的習慣,讓孩子在玩耍和讀書中快樂成長,讓孩子在動靜有池中健康發展,從感受讀書的樂趣中慢慢學會做人的道理,從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中來為未來自己的人生輕鬆自主地從書中汲取無盡的營養充實自己的身心。親子讀書,是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以下是我們對親子讀書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營造環境

為了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父母要經常購置一些故事、科技、詩、兒歌、地理、歷史、國書、幼兒畫報等各方面的書,以其激發孩子興趣的廣泛,讓孩子自己發現感興趣的書籍。

二、樹立榜樣

父母在家要經常抽空讀書,並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孩子,為孩子樹立讀書的榜樣。同時父母讀書的體姿儘可能豐富多彩,如走路讀、靜坐讀、搖頭晃腦讀、唱讀等等,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吸引孩子,讓孩子親身體會讀書的有趣和快樂;

三、持之以恆

作為父母,每天都要為工作奔波,下班回家後還要忙家務等等,即便有時間陪着孩子讀書,可總是不能做到長久堅持。但無論多忙,每天抽出15至30分鐘的時間還是可以的,堅持下去,時間長了,讀書的效果就出來了。不用每天花很多時間刻意為讀書而讀書,輕鬆一點,每天只要陪着孩子閲讀15至30分鐘就足夠了。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而故事可以讓孩子學會做人的道理。父母在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孩子講個故事,引導孩子要學什麼,不要學什麼,並告訴孩子,故事都在書裏面,如果會自己看書的話就可以知道很多的故事,引發孩子學會自己看書的願望同時,孩子喜歡多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對此父母一定要給予滿足,此時是孩子記住故事情節、加深人物印象、理解詞句意思的過程。過後孩子會喜歡上這個故事,自己會學會講故事,也會自己看故事書,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父母,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就學會了很多字。

親子讀書給了我們不小的驚喜:我發現孩子的語言上有了很快的提高,從前不怎麼會講話,現在能夠嘮嘮叨叨的講上一大串,並且認識的字非常多。生活中這樣的點點滴滴很多,這可是在平常的讀書中慢慢積累起來的,為此我們感到很是欣慰。總之,親子讀書能給父母和孩子帶來濃濃的親情,帶來快樂,也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點亮孩子的心燈,從而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為孩子的未來鋪就成功的基礎。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篇8

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開始了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

由於原來我曾經在卓越網上購過書,感覺其價格實惠而且品種齊全。在看了好多家長和老師的推薦書目後,考慮女兒的接收程度,我在卓越網上給孩子挑選了幾本孩子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圖書:《老人與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和《綠野仙蹤》。剛一看到圖書,女兒有些興奮,不停地翻翻這本,看看那本。最終她把目光鎖定在了《老人與海》,於是就這樣,我們就開始了“親子讀書”的進程。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這是一篇讓人感動其中、感悟其中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桑提亞哥的古巴老漁夫,他已經有84天沒有打到魚了。頭40天,一個叫馬諾林的小男孩很佩服他的本事,跟着他出海學打魚,結果一無所獲。小孩的爸爸媽媽説老頭倒了運,不再讓他去,孩子搭上別人的船,頭一星期就打到三條魚。他看見老人每天空着漁船回來,心裏很難過。到了第85天,孩子拿着沙丁魚和魚食送他出海,祝他好運。老人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釣絲動了,一條馬林魚在晃動,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説過的,比他的漁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第三天,老人拿出當年的威風,忍着傷痛用魚叉扎死了這條大魚,把它捆在船邊。死魚的血招來了鯊魚羣,它們大口大口地吃着馬林魚的肉,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剛讀完,女兒對書中的意思不太懂,説這個老人是白辛苦一場,於是,我就慢慢的向女兒解釋:“也許,書中的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最終還是讓鯊魚吃了他捕的魚,他只帶着魚骨上岸,可是他始終沒有向大海、向大馬林魚、向鯊魚妥協,他其實是一個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在生活中的許多事都是這樣,雖然結果可能會不盡人意,但重要的是你收穫了這個過程,收穫了它所帶給你的經驗、教訓,使你又成長了許多,懂得了許多。”聽了我的解釋後,女兒也可以説是豁然開朗吧。就這樣,她似乎在偶然間就喜歡上了讀書。

通過了這第一次“親自讀書”,我發現,這不僅使女兒對讀書增加了興趣,而且在她不懂的時候還可以及時的幫她解答,使她能在第一時間懂得書中要告訴她的道理。而且,陪她讀書還增進了我們的互相理解。對於同一件事,大人和小孩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得到的結論自然也不一樣。但是為什麼不一樣,只有和他們在一起才能知道。和孩子一起讀書能較好的理解她的心理活動,能較準確的分析她的思想狀態,這對理解孩子思考問題的方法很有用。並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面臨許多的問題:怎樣面對挫折和失敗?怎樣面對膽小和煩惱?……這些問題是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遇到的,有時做家長的我們,還真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尤其是面對現在的孩子,她們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有時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她才好,而和她一起去讀一些她這個年齡段該讀的一些書,就會在書中和她一起找到答案,和孩子一起讀書還可以與孩子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有書香做伴,生活就會多一份樂趣,情感就會多一份高尚,人生就會多一份精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kgnv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