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幼兒園家訪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幼兒園家訪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家訪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家訪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幼兒園家訪心得體會1

其實對幼兒園小朋友們的成長來説,老師與家長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兩大羣體。想要把老師與家長對幼兒的這種影響力發揮到最大,就需要兩者之間默契的配合與及時的溝通。因此,我對我們班上的小朋友們進行了家訪,在這個過程中,我受益匪淺。

一、孩子們的兩種生活狀態

當家長們接到家訪的通知時,都表示出了積極與熱情,因此,家訪進行得非常順利。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當中,我驚訝地發現,孩子們在幼兒園與家中呈現出兩種活動狀態,而這兩種狀態往往相差甚遠。

我們班上有一個非常文靜、內向的小女孩夏靜姝,她常常在父母送她進幼兒園並離開之後一個人躲在角落裏哭泣,有需要也不敢舉手説明,但是她的父母告訴我,這個孩子在家中是長輩們的開心果,是個樂觀積極的孩子。類似夏靜姝的情況我在其他幾個孩子的父母口中也發現了。這使我很驚訝也非常焦慮,孩子在幼兒園隱藏了自己陽光積極的一面,而變得膽小內向,我就這個問題及時地與他們的父母進行了溝通,細緻地瞭解了孩子在家的生活狀態,並且與家長共同分析了孩子這種行為的心理狀態。

我發現,導致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孩子對家庭環境強烈地依賴與信任,從而加強了他們對幼兒園環境的陌生感。在家中父母對孩子全方位的關愛與照顧,讓孩子在面對較為陌生的環境時無法找到那種熟悉的依賴感,因此封閉了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與家長們達成共識,家庭與幼兒園兩個方面相互配合,家長要逐漸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讓孩子學會面對陌生的環境,接觸陌生的同伴。

二、孩子們學習意識上的一致性

幼兒園作為孩子知識啟蒙的沃土,要為孩子今後的深入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啟發孩子學習求知的意識。這次家訪我就孩子的學習與家長進行了交流。家長們反映孩子學習知識的態度主要是依據知識本身的趣味性而確定的。有趣的知識或者以遊戲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知識,孩子比較樂於接受,相反,死板的、硬性的問題則遭到了孩子們的排斥。同時,我發現,孩子們對知識本身並沒有過多的渴求意識,而是對於該知識相關聯的附帶價值表示關注,例如,學習知識之後所獲得的獎勵或者來自於父母的表揚等。

孩子們在家庭中所表現出來的對於學習知識的意識與他們在幼兒園所表現出來的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在幼兒園中,孩子們依然關注老師手中的獎勵或者伴隨而來的玩樂的時間,只有極少數孩子表現出對於知識本身的好奇與渴望。特別是針對學習過的知識,大多數孩子不再表現出關心與重視。

從這個體會中我發現,提高孩子的求知意識是較為重要的。只有培養孩子的學習意識,才能更好地為他們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需要家長與老師的配合,從課堂上與生活上全方位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意識,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思維發展。

通過這次家訪,大大加深了老師與家長的默契與信任。在與家長的交流當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作為家長的用心良苦。他們對孩子有多麼愛護,對我們的信任就有多麼大,給予我們的責任就有多麼重。在老師理解家長並且感謝家長給予的這份信任的同時,家訪工作也讓家長們充分地認識了教師工作的難度,需要家長們給予全力的支持。可以説家訪讓老師和家長彼此走近了,讓老師和孩子們走近了,讓這樣三個獨立的個體緊密地聯繫起來,把每個人的力量都發揮到最大,一切為了孩子。

經過與家長們的交流,我意識到家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彼此信任,彼此交流,才能讓孩子們的明天更加燦爛。

幼兒園家訪心得體會2

這一次來到了我們班xx同學的家裏做家訪,主要是想多跟xx的父母進行溝通,也瞭解他在家裏是什麼樣子的。想要教育好學生光我們老師努力是不行的,家長也是要一起努力的,不然在幼兒園學到的東西一回家就忘記了的話那不就白教了。同時也是想通過這個機會了解一下他的家庭情況,詢問家長對我們老師和幼兒園的工作有什麼意見

我們在教學中常常會教孩子一些生活的常識和技能,但當他們回到家之後因為家人的嬌慣,可能就會導致我們老師的工作白忙活。比如在幼兒園的時候能夠做到自己吃飯,但回家之後家人要餵飯的話,孩子就相當於沒學了,有一些技能是需要多多的鍛鍊的。若是不跟家長面對面的去解釋我們的一些行為,對家長提出一些意見的話,對我們的工作會造成很大的負擔。只通過電話跟家長聯繫的話可能會讓家長有一些不好的感受,所以最恰當的方式就是做家訪了。

家長非常的配合我們的工作,我們提出的意見也都説會採納。其實很多的時候家長並不是不能接受老師的建議的,只是需要用一種恰當的方式來表達,讓家長不會感到心裏不舒服。多跟家長進行溝通也能夠讓我們老師的工作做得更好,合理的去採納家長的一些意見,改進幼兒園的一些教學制度,努力的做到讓家長滿意,也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在幼兒園裏成長。家長們其實也沒指望孩子能夠在幼兒園裏學到多少知識,只要能夠獨立一點,多會一些生活的技能就可以了。這一次跟家長了解了很多,也明白了家長對我們老師的期望,越發的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了,也要更加的努力。

這一次的家訪自己也是有了很多的收穫,覺得自己對學生了解的還是不夠的多。在幼兒園和在家裏孩子可能會展現出不同的樣子,多多的去了解學生才能夠更好的進行教學的工作。現在是要因材施教,努力的讓每一個孩子在幼兒園裏都能夠得到發展,都能夠多學一點東西。這一也體會到了家訪的重要性,以後有時間還是要多多的進行家訪,更貼近孩子,才能夠更好的做好教育的工作。雖然現在孩子們還是處在幼兒園階段,但在我看來這一階段也是同樣的重要的。不是有一句俗話叫做“三歲看老”,這也説明了幼兒園時期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幼兒園家訪心得體會3

當接到家訪這個任務時,讓我感到壓力很大,同時也讓我感到有些害怕,在我心中有種衝動不想去做;但我知道我不能這麼做,因為我知道這是這個責任,我必須去完成。確實這家訪對我們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一可以瞭解孩子的個別情況,興趣愛好等。二可以瞭解一些家長對幼兒的要求,並且我們老師又能與孩子建立更親切的關係…...

在家訪時我們確實要面對很多問題,有的家長很希望我們去家訪,但有些家長不喜歡我們去等很多問題,還有在訪中有家訪會問到一些問題讓我們預想不到的一些問題。而這次家訪一開始我真的很害怕,也很緊張,但最後慢慢的調整了過來,也是這也是家長們熱情與大方的關係吧!讓我感到很親切,在溝通中也慢慢的放開去談了。確實很多事情,只有去做了才知道,自己也可以去完成。有時候沒我們想象中那麼難,也沒我們想象中那麼害怕。

這家訪真的對我們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就拿去訪秦兆陽小朋友來説,陽陽小朋友是新來的小朋友,也許是一開始不適應吧!每天早上就來哭一會,可當我們去他家家訪時,一開始很害羞,後來他開心的跟我們玩…經過跟家長溝通也瞭解到了他在家的情況等!第二天來幼兒園時他就很開心的,也不哭了…還常和我們老師説話。而去過家訪的小朋友,他們都很開心,來到幼兒園了還常叫我們去他家…我們與孩子們的關係也更加親切了。

九月二十三日那晚家訪,讓我感觸好深。剛到他們家們口,家長就很熱情的歡迎我們;還説:“我們老師關心他們孩子,開學不到一個月就家訪了,真是辛苦你們呀!”還説我們老師很有責任心,當聽到家長這麼説,心裏感到很安慰,再苦也值得了。而一開始我們就聊一些幼兒的情況呀!聊着聊着,那小朋友的`媽媽就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好朋友聊了,還説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當時好想去安慰,卻不懂怎麼説好,就靜靜的聽着他們訴説,相信説出來了會好些。最後我們還是有説有笑的聊,在回來時候她還説有時間再去她家坐坐,一起説説話等。這位家長讓我到到了一種格外的親切與友好。同時這次家訪也讓我深有感,原來我們跟家長也可以那麼的親切與友好。

家訪也接近尾聲了,而在這次家訪中我學到了不少;同時與孩子們的關係也更加親切了……

幼兒園家訪心得體會4

今年的家訪工作如期進行,在本學期我們迎了一批新小班的孩子,也認識了許多不同崗位的家長朋友。他們對於孩子的教育都存在一些疑惑和問題,通過我們的家訪工作,可以更好地幫助家長朋友們解疑答惑,讓孩子們五天的幼兒園生活加上週末兩天的家庭生活都能發揮教育意義,讓孩子的好習慣不斷地堅持下去,讓孩子的各方面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浩程小朋友家是我們家訪的第一站,在家訪過程中我們瞭解到,他還有一個姐姐在上小學,爸爸經常在外地出差,平時是爺爺奶奶和媽媽在家照顧。對於孩子在家裏的表現我們也做了詳細瞭解,發現他平時在家特別愛看動畫片,經常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也給了教育建議:媽媽在家可以多陪孩子玩積木類遊戲,天氣好的時候下樓和小夥伴玩,三歲左右的孩子一天最多看1分鐘的動畫片。

除了給出教育建議外,我們還給家長和孩子準備了親子游戲,這個遊戲任務會是什麼呢?親子游戲不僅可以加深親子關係,還可以瞭解到遊戲中孩子的表現,及時解決遊戲中出現的問題,如:遊戲是否完成,堅持了多長時間,達到了多少目標等,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浩程小朋友抽到的遊戲是袋鼠媽媽,小朋友要像小袋鼠一樣抱着媽媽,媽媽爬到終點即為成功。任務完成了,我們還給浩程準備了小禮物,讓孩子體會成功的喜悦。

家訪工作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瞭解孩子在家裏的表現,家長也能瞭解到幼兒在園的表現,通過溝通和交流,家長們更好的瞭解到教育的一些方法,為我們更好的開展家長工作,發揮家園教育合力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幼兒園家訪心得體會5

教育是個大家庭。學校、家庭、社會應共同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各施其職並互相促進。

為進一步搞好學校教育,協調各種教育力量,本學期末我校開展了全面的家訪工作。現將本次家訪所得簡述如下。

一、現代社會家庭教育的積極因素

1、家長具有把孩子教育好,培養其成才的心理。現在的家長寄託在孩子身上的希望很大,具有將孩子培養成才的強烈願望。因此家長往往能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包括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購置充足的兒童玩具,提供廣闊的學習渠道和媒體。有的家庭還為子女佈置了專門的小房間用於學習。

2、現代家長注重對子女的教育內容。現在的學生家年齡都在30—40之間,他們本身受過良好的教育。因此他們能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視對兒童的教育工作,並講究教育的方法,經常幫助子女解決一些在學習上的困難,這對學校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補兗作用。

二、現代家庭教育的消極因素

1、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從而使孩子形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吃挑穿、愛耍脾氣、愛哭鬧、懶散等不良的行為習慣,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

2、家長望子成龍,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學業成績而忽視或放鬆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紀律、勞動等教育。有些家長對素質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對素質教育提出質疑,與其背道而馳。這使學校教育孤掌難鳴,某些工作開展不開。

3、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家長雖然將其子女交於父母管束,可是爺爺奶奶不是寵愛有加,便是有心無力,管束不下,徒勞無益。這更助長了孩子的驕縱心理,他們變得越來越野,使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而學校與家長聯絡也往往是徒勞而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8pr2m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