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2021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2021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1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教育心得體會1

從來對高考的日子,沒什麼特別的感受,今年卻不同。因為兒子二模成績出了,也離中考就差兩個星期了。時間都不是論秒算了。

這兩天,接到的朋友電話特別多,主要是聊一聊考前的焦慮問題。這幾個朋友的孩子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越考成績越下降,不能提考試,一提就要情緒失常。之所以找我,一是我心態比較好;二是我比較熱心,愛開導人;三是她們知道我學過心理諮詢師課程,算是個專業人士吧。其實,幫不上太大忙,但是通過話聊,舒緩家長的情緒,找到信心,才會幫助孩子迎接挑戰。

家長在這時候的心理支援是多麼重要。

要説當時學的時候,還沒覺得特別,只是覺得有助於調節自己的情緒,現在看看關鍵時候真的很有幫助。就以這幾天,大兒子的情緒來説,我發現他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每天睡醒時,不是情緒飽滿,好像是很累的樣子。就和他聊了聊,告訴他我們對他已很滿意,告訴他這一段時間應該吃好睡好,告訴他喜歡他練體育那一段時間的狀態,雖累着,但精神足,鬥志高昂。兒子也自嘲,體育的成績讓他重新認識到自己的能量。並答應我現在每晚要給自己加跑。這是個好兆頭。

其實,從很久以前,我就開始引導孩子淡化考試,也許大家不會知道,我本身就是個特別易緊張的人,學生考試我也會生病,更別談自己。我發現,越是在乎,就越容易發揮失常。也許你聽過有人一緊張忘了自己姓什麼的傳説,但我要告訴你,那就真實的發生在我的身上,我還曾在課堂上因為緊張拿倒了書,怎麼也不認識書上的字。

這事我的同學都記得。所以,從我當老師開始,我就一直告訴我的孩子們,“錯了,改會就行。”“這次沒考好,下次錯過的題不再錯就行。”也許,這有點,不思上進的感覺,但是,淡化考試的壓力我在孩子身上一直沿用,現在看我很滿意。臨考前情緒也會波動,但是多數時候都會特別高興,因為考試不用上課,考試沒有作業。我稱之沒心沒肺。考完,我也只關心錯哪,練會沒。

其實每個人的空間都很大,是做常態的自己,還是穩定有所提升,更或是一蹶不振,取決於心理。希望每個孩子在迎接考試時,淡化它,考出自己的成績。

教育心得體會2

俗話説:"沒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教育不當的父母"。我很贊同這一觀點。身為家長應該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呢?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初為父母,孩子雖小,但絲毫不能放鬆任何警惕,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一邊從小就能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不知道怎麼回事,前段時間每次送宏宏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宏寶都會哭鬧一會兒。非得等家長走後,再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方能停止哭鬧,然後恢復平常,與老師及其他小朋友融為一體。每次見到宏寶哭鬧的時候心裏特不是滋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我們家宏寶平時在家的時候,沒那麼任性,也不那麼愛哭鬧,在我們心中是一個勇敢堅強的'乖寶寶......

當孩子出現特殊表現時,一定會有特定的原因,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得找出原因所在,然後在對症下藥,這樣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廖尉宏主要原因還是對他媽媽的依賴性太大。

寶寶上了幼兒園,爸爸媽媽總是戀戀不捨的離開,把孩子也弄得很傷感。其實家長要鼓勵寶寶做一個堅強的孩子,因為孩子本來很堅強,爸爸媽媽離開後一會兒他就忘了,和小夥伴玩得很好,是家長太煽情了。家長不要總在那裏偷偷地看孩子,一旦你的偷看被孩子發現了,更引起孩子對你的思念,這樣又重新引起他的思想波動,這是最不必要的,家長要對老師採取完全信任的態度,老師會以非常大的愛心和耐心,來接待你的孩子。

之後的一天早上起來,寶寶還是問了要不要是幼兒園?我們跟他説肯定要上的!就象大人上班一樣,每天都要去,寶寶也不例外。吃過早飯,一路跟他説話和天玩笑,讓他放鬆上學的緊張情緒,不一會兒就到了學校門口我説寶寶帶我上你們班級,他説在二樓,然後就高興帶我上了二樓,也沒有跟我説再見,他自己已經一個人坐到老師旁邊的座位上去了

如説哭鬧和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有些家長就以幼兒園的名義,來嚇唬恐嚇這些孩子:你不聽話了明天我就給你送幼兒園。類似這樣的語言就不要跟孩子過多地去講。家長應該客觀地評價幼兒園。幼兒園是一個給孩子提供快樂,提供交流提供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的地方

教育心得體會3

漢壽縣新喬雙語幼兒園正式迎來了開園以來第一學期的新生。我們大班的寶寶,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上幼兒園,但是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夥伴和老師,不僅要遵守幼兒園規矩,還要學習分享和自理。作為老師,該如何安撫寶寶入園焦慮心理呢?

我個人認為,幼兒教師不但要懂得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管理藝術,最為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心。用一顆充滿母愛的心去關愛每一位孩子,就像巴特爾説的:“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的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每天早上,當孩子出現在我面前,我總會熱情地張開雙手擁抱他們,親親寶寶的小臉,摸摸孩子的小手,用温馨和愛意滋潤每個寶寶的心靈。

當孩子們取得成功時,我會像朋友一樣激動的把他們摟在胸前,為他們翹起大拇指。當孩子調皮搗蛋時,我會像媽媽一樣柔風細語,聲聲叮嚀。寶寶感受到老師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的愛,才會有安全感,才會慢慢放下戒備與緊張。

有了一顆濃濃的愛心,還需要耐心和責任心。幼兒園的工作是瑣碎的。從課程、活動的計劃、組織與實施到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等等,都需要老師的全心全力的付出。

學前教育是為幼兒近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如果一個幼兒教師連最起碼的耐心和責任心都沒有,幼兒不可能得到好的教育和照顧,甚至連最起碼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當幼兒需要時,能馬上放下手中的瑣事盡力幫助他;當幼兒犯錯誤時,能用適當的方法引導他;當家長有困惑時,能耐心的和他交流溝通相信寶寶會很喜歡老師,喜歡新集體,家長把寶寶交到老師的手中也才會很放心。

果果小朋友説:“Joy,我好想你!我在家想你,吃飯想你,睡覺想你,你在我身邊我都還想你喲!”月月小朋友説:“Joy,媽媽説你胖胖的,我生氣了,我説不許你説Joy胖,要説Joy好漂亮!”我聽了,眼眶紅紅的,濕濕的。

其實我也沒有特別的去做什麼,只不過是把新喬的“如意三心”運用到每一天和寶寶們的相處中,能得到寶寶們的愛與信任,工作再累,也不覺得苦,心裏和寶寶們一樣,快樂、幸福!

教育心得體會4

這天早上,我在打掃衞生時,李明小兄弟姐妹的母親跑來對我説:“教師,你把李明領進來好嗎?”我驚奇地問:“李明在哪?他怎樣不進來?”母親着急地説:“他這天早上不願來幼兒園,此刻在幼兒園門口,就是不進來。”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母親來到幼兒園門口,只見李明在車上邊哭邊喊:“我不上幼兒園,我不上幼兒園!”我過去問他:“你為什麼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哀地哭了起來。

我好不容易、哄他來到活動室,讓他坐下,等他母親走後,我蹲下身子,撫摸着他的頭説:“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訴教師,你為什麼哭嗎?”他滿眼淚水地説:“教師,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教師説一聲,讓我跳舞嗎?”我一聽,最終明白了,原先舞蹈教師在排節目時,嫌他動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來。我説:“咱們不跟舞蹈教師練舞蹈了,教師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參加咱們班的節目吧!”他説:“教師,我能行嗎?你會不會又不用我了?”我説:“不會的!”只見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説:“教師你真好!”

從這件事上,咱們能夠看出孩子們的自尊心是多麼的強,那我期望各位教師在處理孩子們每件事情上,能多思考以下孩子們的感受!

咱們幼兒園地處農村,幼兒的户外活動場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塊沙地,平日咱們都不太留意,可是最近課下活動時,我發現總有三三兩兩的幼兒蹲在沙地裏玩沙子,有的還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畫什麼,直到上課鈴響,才戀戀不捨的離去。

這天户外活動時,本來是安排滑滑梯,可是澤乾卻跑到我面前對我説:“教師咱們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這次機會去看看他們到底在幹什麼呢!於是我領着孩子們來到沙地裏,這時他們象一羣放飛的小鳥,“飛”到沙地裏忙了起來,一會兒工夫,子哲對我説:“教師你看我畫的村莊。”有的在畫樹和小鳥,畫得不好沒有關聯,用手一抹,重新開始,有的兩人一夥在堆小山,瞧孩子們那股認真勁兒,沒想到一塊小小的沙地,卻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透過這件事,我改變了以前的看法:總以為玩沙髒幼兒不鍾愛。可是此刻我覺得孩子們在這塊沙地裏能夠充分發揮自我的想象力,玩兒得十分盡興。

教育心得體會5

在開展遊戲活動時,怎樣掌握好一個度,讓性格迥異的孩子都能投入的進行活動,確實需要老師好好思量一番。就遊戲、體育活動來説,其本身有着嚴密的組織性和規範性,它制約着每一參加者只有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並服從裁判的統一指揮,而不能隨心所欲。

要求每個幼兒遵守紀律,這給平時在家中不受約束的幼兒一個很大的考驗。大多數幼兒往往在活動過程中能夠比較自覺地去服從裁判的指揮。然而,我們也看到,總有那麼幾個不能按部就班參與活動。

比如:在進行遊戲活動“老狼老狼幾點鐘”時,有個別幼兒在扮演小動物時總不能遵守遊戲的規則,滿場飛奔。這樣一來,不但遊戲不能很好的開展,而且,還很容易出現不安全狀況。讓個別的孩子停止遊戲嗎?當然不行,愛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誰也無權剝奪他們的快樂。不妨來個角色轉換吧,讓這個孩子來當老狼。這樣一來,孩子的天性能得到正常的揮發了,遊戲也能很好的進行了。

在上週開始進行的健康混齡區域遊戲前,我考慮到小班的孩子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所以這個第一次我沒讓孩子們自由選擇,而是我根據孩子的不同性格特點,為他們量身選擇。我把膽子小的孩子安排在自己的區域中;把玩起來活動量大的孩子安排到了玩沙區;把能管的住自己的孩子安排到了活動量大的跳躍區。這樣的安排,能讓孩子跟着陌生的老師、小朋友還能自如的進行遊戲。第一次活動的情況之後也基本令我滿意:

1、老師在講故事,小朋友聽的很認真,這時菲菲小朋友站起來走到老師跟前,老師怕她影響別的小朋友聽故事,於是小聲的告訴她回座位,這時老師把她抱回座位,可她仍然站起來。

2、吃過午飯,孩子們紛紛上牀睡覺,這時菲菲小朋友坐起來,老師走到她的牀前悄悄的對她説:“菲菲要好好睡覺,才能長的高,長的漂亮,對不對。”她點了點頭。於是老師去照顧其他小朋友,可菲菲小朋友又坐起來了。

3、起牀了,老師在照顧小朋友穿衣,這時菲菲小朋友走到老師跟前,抱着老師親了又親,還高興的説:“我喜歡你!”老師聽了心裏暖暖的。可為什麼卻不聽我的話呢?

教育心得體會6

在幼兒園裏每個班內總有那麼幾名性格內向的幼兒,在活動中他們總像是“旁觀者”、“局外人”一樣,不喜歡與同伴交往,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對他人反應冷淡,語言表達能力差,動手能力差。

對這些孩子,我覺得不能疏遠他們、不理他們、放任他們不管,而是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關愛,想辦法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變得活潑開朗起來。性格內向的孩子一般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不太引人注意,這就更需要我們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用心揣摩孩子的真實心理,然後對症下藥,加以引導:首先要發現孩子的優點,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常在集體面前表揚他們,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其次,在生活中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照顧,讓他們感到集體的温暖,喜歡這個集體。內向的孩子在熟悉的地方比較放得開,我想這不僅與情緒有關,也與經驗有關。

經驗豐富了,知道怎樣去應付各種問題,孩子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就增強了,交往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給孩子提供各種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從中得到鍛鍊。當然,重在參與,要少苛求結果。性格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正如一句名言: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性格是在生活實踐中一點一滴形成的,良好性格的塑造也要從具體的行為和基本的習慣開始。

午間休息時間,我突然發現王紫雨小朋友哭得很傷心,便問問原因。王紫雨説是李沅睿小朋友打她,可她旁邊的兩個小朋友都説不是這樣的,是王紫雨自己哭的。看她的傷心勁兒,我便哄了哄她,然後説了李沅睿幾句。不一會兒,孩子們洗手了,我又發現李沅睿和王紫雨面對面站着,兩個小朋友都哭得很傷心,我心想:是不是王紫雨“報復”李沅睿了,正當走上前想問個究竟時,突然看見哭得傷心無比的兩個孩子的小手緊緊牽在一起,李沅睿邊哭邊説:“你別哭了,我真的沒有打你……”

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可通過它折射出了孩子們的無私與友誼。孩子雖然小,可他們也懂得珍惜友誼,那麼成人們呢—為了金錢、為了利益……不惜傷害親情、友情……。願成人們從中能得到啟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8ljn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