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大學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大學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讀書心得感想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大學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大學讀書心得感想範文1

寒假的一個晴午,我把《女兒高考》這篇感人肺腑的美文反覆地咀嚼。書扉早於被淚水打濕,我卻仍沉浸在對父愛的感動與遐想中一位父親在女兒高考時的心理活動,讓我們看到了所有在愛的考試中取得滿分的父母對孩子那深深的愛!

我想,本文最令人歎為觀止的還是那貫穿全文的自語式獨白。它生動細膩地描寫出了這位父親在高考進行時想象女兒答題的情景與自己對女兒説的話。字裏行間,無處不體現着父親對女兒那深沉細緻的愛。

當我讀到:怎麼,看不懂?你鼻尖上冒出細細的汗星子。別急,女兒,看看題,再想想,實在不行就跳過去的時候;當我讀到:早點吃的很少,我嚐了嚐,鹽巴似乎放多了,你口乾嗎?的時候;當我讀到:唉,女兒我沒有心腸做飯。這段時間我還是來陪着你吧。如果真有所謂特異功能該多好,我能傳達給你力量,信心,以至於智慧的時候,心好像被一種平凡卻偉大的力量撞了一下難道不是嗎?在這看似隨意的三言兩語間,都能發現父愛閃亮的影子:想擁有特異功能,這是個如此天真的想法!但它寄託了父親此時緊張與焦慮的心情呀,瞧!父親多麼深沉!

其實,我最欣賞的是這位父親除了深沉,也給這份愛賦予了一個詩一般的代名詞。在這是,你只注意考卷,只忙着答題。你不知道父母也和你一樣在考試,在為你加油,在祝福你!這個句子中,父親把關愛子女比作成了一場考試!呵,真是妙喻!

難道不是嗎?你得了重病,需要住院。父母將怎樣做?這就是考試嘛,在考父母對兒女的愛!那麼,在做作業時吃飯時玩耍時,這場考試也會開始,它是隨時隨地的。但令人驚奇的是,父母們甚至不用上一天的課,總能在這些愛的考試中取得滿分!

我讀過許多讚美父母的文章,可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動。或許,我們已把父母的考卷刻在心上,勉勵自己在真正的考試中還有生活中細節處,用切身行動來回報父母孝敬父母!

多麼精彩的一篇文章!多麼偉大的一位父親!感受它,透過它,我受益匪淺;我看到了所有在愛的考試中取得滿分的父母對孩子那深深的愛,我懂得了感恩。

大學讀書心得感想範文2

“苦”這個字眼在大家眼裏一定毫不陌生吧!它代表的是苦難、痛苦,我一直都堅信,沒有多少人是喜歡“苦”的。《青銅葵花》在享樂主義氾濫成“災”的今天,在21世紀,它無疑不是另一種聲音!它進行的是一種逆向思考,它鼓勵着人們正確地面對苦難、尊重苦難!它難道不是對苦難的肯定與詮釋嗎?

這本書寫苦難——大苦難!將苦難寫的深刻強悍;這本書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之巔;這本書寫愛——至愛!將愛寫的充滿生機,熠熠生輝……

這是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聰明機智,女孩活潑可愛;男孩有一個疼愛妹妹的心,成為大麥地的“啞巴哥哥”,女孩擁有傾國傾城之外貌,大麥地人疼愛有加……這個男孩叫做青銅,這個女孩叫做葵花。一個特別巧的機緣,使城市女孩葵花與鄉村男孩青銅結緣,併成為了以兄妹相稱的、難捨難分的、脈脈相通的一家人。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正當兄妹倆沉醉在童年的`天真快樂、無憂無慮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飛來橫禍”降臨在他們的頭上,降臨在大麥地所有人的頭上,命運要召回葵花回到她的城市!從此,男孩青銅經常含情脈脈的望着蘆葦蕩的盡頭,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現在的一些人,已經陷入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輕薄享樂主義社會中,懶惰成為了習慣。我想提醒那些不能正確面對苦難的人:“朋友們,請從懶惰的世界中脱離出來吧!向那些不屈不撓的人學習,笑對命運,百折不撓!這樣才能看見未來幸福的曙光!才能擁有幸福的未來、幸福的生活!”

古人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自苦寒香來”,是誰造就了戰火英雄?是苦難!是苦難激發他們的鬥志,釋放出他們內心的力量,張揚出他們的愛國主義之精神!這真可謂是“亂世出英雄”啊!

當然,書中的主角青銅與葵花也遭遇過非常人能接受的苦難:葵花爸爸的意外去世、大麥地鬧的蝗災、暴風雨使屋子倒塌……這些無疑不對這兩個幼小的心靈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然而,他們沒有屈服,而是正確地面對苦難,快樂地生活。兄妹倆以比常人多幾倍的毅力面對苦難,滿載着希望的小船,一次又一次地在苦難面前起死回生!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紙燈籠》這一章。這一章主要寫了葵花為了幫重病的奶奶掙醫藥費,為了給家裏減輕負擔,便和大人們出去撿銀杏。她的手已傷痕累累,但卻依然抱着“為奶奶治病”的念頭,不幸的是,和藹可親的奶奶還是永遠離開了他們……在生活的磨練下,兄妹倆在生活的“戰場”上變得更成熟!領略到生活的多變!

大學讀書心得感想範文3

做的家長!相信是每個家長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可怎樣做才是的家長呢?我帶着虔誠的向學之心跟隨李鎮西老師走進他的家長世界。

《做的家長》通讀下來,可以看出李鎮西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遵循這樣三個簡單的原則:一是培養女兒良好的品質,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二是使女兒健康快樂的成長;三是因材施教。説它簡單,是因為我們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和意識。但是説起來簡單,往往做起來難!起碼,我在孩子學習沒有達到自己要求的時候,盛怒之下,這些念頭就全飛了。這就是與的家長的差距吧!

一個擁有良好品質的人,才真正能為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做貢獻!在李鎮西對女兒的教育中,品質教育無疑是佔了比重的,而且,這也是教育孩子首當其衝的目標,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但現實是,在孩子的教育中,品質教育反倒顯得越來越不重要了;並不是家長沒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是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充滿競爭的、以金錢地位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商業氣息濃厚的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與來愈冷漠,人們越來越自我。對於自我的關注、自我價值的體現愈來愈重視。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無暇關注事情的過程,只關心結果。但一個人良好的品質往往體現在舉手投足間,體現在做事的過程中。如同升大學,人們關注的只是最後的結果:高考多少分,考上了什麼大學,有誰會去關心你上高中時做了些什麼呢?這也許就是晴燕那些同學自私的原因吧!

在講求實效、追求經濟利益的當今時代,無疑知識能力的變現速度是最快的,而思想品質的變現是最為緩慢的,甚至是不凸顯的。正因為這種不凸顯,致使我們廣大家長漠視了品質教育。但它恰恰影響着決定着你會成就一個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7ej83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