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篇1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

做事需要有能力,但是再強的能力,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做起事來也只能是敷衍塞責,機關算盡。這是我讀完《做最好的執行者》後總的感想。

執行力就是做事達到什麼效果的能力。其實一般人在能力上是沒有多大差別的,關鍵是你對待事情的認識程度,也就是態度,所以一個好的執行者應該有這樣的思考:要有一種做最好的精神,要有一種主動負責的態度,要有一種期望一,做到十的目標,要有一種用心做事的行動。

那麼,最好的執行者怎樣去做事呢?我有這樣幾點感悟:一是領會上級的意圖,二是做好事先的準備,三是制定詳細的計劃,四是克服懶惰的思想,五是提高執行的效率,六是做好事後的總結。

其實,最好的執行者還要學會做人,做一位好用之人,做一位謙虛務實之人,做一位外圓內方之人。只有和周圍的人關係處理好了,才會讓你做事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從而提高執行的效率。因此,好的執行者在説話方面也是很有講究的。首先要三思而言,不輕諾寡信,辦不到的事,千萬別承諾;其次要修煉語言,不含糊其辭,説話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再是要隨機應變,不固步自封。説話是一種智慧,有的人説話能贏得一片掌聲,有的人説話卻讓人退避三舍。所以,説話的場合、身份、應對都是很重要的。

讀完《做最好的執行者》,讓我明白了以前在思想上的那種惰性,在行動上的那種怕性,在做人上的那種固性,都是阻礙自身發展的因素,我要拋棄這些不好的東西,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錘鍊自己。

性格決定命運,但態度決定一切!

做最好的'執行者讀書心得體會篇2

工作之餘,一個人能靜下來讀讀書是一件其樂無窮的事。在學校工作期間,總是忙於一些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為教學而教,為管理而忙,久而久之,有了不讀書的藉口我很忙。自己很難以靜下心來品味書香,浮躁和虛無總是糾結於內心。

如今在教育局掛職期間,讓我感覺到環境變了,視野開了,學習的東西多了,也就能夠靜下來去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就像久旱的田地對甘霖的一種渴望,更是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悦。

一個人靜坐下來,輕輕的翻閲書本,一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一句句精髓啟迪心靈。此時,思想放浪於形骸之外,澈明於心性之內。感悟於書,與作者零距離交流,內心的那種豁然與開朗讓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靜心讀書,內心享受一片寧靜,於是有了許多的感悟。

讀書,不是一種裝飾,需要我們從心底真真的認可和理解讀書的意義。前蘇聯作家高爾基曾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瑞士作家凱勒也説:書就像一艘輪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書記載着人類告別蠻荒的歷史,開啟了悠遠綿長的文明之旅。書,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仁人義士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閲讀,就是汲取精華的學習方式,是傳承優秀文化的通道。閲讀使人明智,閲讀使人聰慧,閲讀使人高尚,閲讀使人文明,閲讀使人明理,閲讀使人善辯。

讀書需心靜。宋代大哲學家朱晦庵在談論自己的教育理念時説,窮理重在讀書,讀書時在定其心,使之如止水明鏡。《弟子規》中又是這樣談論讀書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心靜,方能納物;心靜,方能更隨筆者的描繪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鼈。

讀書需要常思考。就像王國維先生所説的: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又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讀書,要一邊理解揣摩書中的意思,但也要自己的觀點,既能鑽入書中領會他的意思,又要跳出書外、不拘於它的框架理論,在書的基礎上升華形成自己的感受。

思考人生,思考生活的本質,思考真、善、美。這是我們讀書的終極目的。在這些不懈的思考中,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我們生活的幸福航向便了然如掌。康德在真善美的思考與構建中,得到了一份心靈的恬靜與淡然。馬克思在對社會的洞若觀火中增強了人類對自由平等的渴望,等等不一而足。思考是另一種創作與建構,讓我們激起思想的火花,暢想美好的生活。

久違的讀書,終於再次與你牽手,內心不安已漸行漸遠。我再次擁有了學習的快樂,立身處世便不再虛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0y4gk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