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啟事作文 >

2015年三八婦女節徵文啟事:講述女安檢員的故事

2015年三八婦女節徵文啟事:講述女安檢員的故事

她,是我們身邊一個個擦肩而過的平凡身影。她,是女兒、妻子、兒媳、媽媽……

2015年三八婦女節徵文啟事:講述女安檢員的故事

今年的三八婦女節與往年不同,正值春運期間,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武漢天河機場安檢站,走到這些女性安檢員中,講述“她的春運故事”,講述我們身邊那些平凡而美麗的女性。

第一份工作、第一次春運、第一次離家過年。

她們是一羣“90”後的女孩。春運,對於她們來説,曾經只是一個名詞,一種現象,以往的春運,她們扮演的是這場遷徙中的傍觀者。2014年7月,這些女孩成為武漢天河機場最新入職的一批員工。從入職那一刻起,今後的每年春運便註定成為她們奮戰的舞台。

1990年出生的許婷,旅檢一部安檢員,性格開朗,初出茅廬的“安檢新手”。她主要負責手探、驗證、導檢等崗位的工作。無論在哪個崗位上,她都要一絲不苟地完成自己工作,並且密切注意通道內的各種情況,旅客的安全就是自己最大的責任。

這是許婷的經歷的第一個春運,剛入職的她就已經聽自己的師傅講述過春運的“壯觀”,“前輩們經常説,不經歷過春運,就不能説自己幹過安檢。”元旦時,她已經開始關注春運的信息,也是好讓自己提前做好準備,“2月8日,春運開始以後,航站樓裏的旅客開始逐漸多了起來,這才真正感到春運來了。”

許婷記憶猶新的一天是2月25日,正月初六,返程高峯,“因為我們安檢站已經實行三班兩運轉,所以上班時間也不會像以前一干就是一整天,春運期間為了保障高峯時期的檢查效率,都會有另一個部門的員工幫助補班,初六那天正好輪到我補班,整整從早上六點工作到晚上10點,中間,可能加上吃飯的時間也就30分鐘吧!一天下來,腿都站麻了,哈哈!人生的有又一次歷練啊!”雖然,像是説着笑話一般的描述着自己的經歷,看着航站樓內爆滿的旅客,安檢待檢區內排隊的長龍,10條全部開檢的通道,連旅客都驚歎“壯觀”。

春運期間,旅客出行密集,雖然工作強度大,身體很疲憊,但是許婷和她的同事從不允許自己有絲毫馬虎,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為的只是旅客的平安歸家。

許婷的家在黃岡,距離武漢只有兩個小時的路程。由於春節期間正常上班,年三十這天,她和部門裏不能回家的同事一起煮了餃子,一起守歲。雖然第一次離開父母在外過年,但每天能護送這麼多旅客回家,許婷也挺開心的。

她們要照顧好老人、孩子,安排好柴米油鹽;走出家門,她們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與男性相比毫不遜色,用柔弱的臂膀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她們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勞編織未來、創造財富。她們是武漢天河機場的安檢媽媽們。

劉琴,武漢天河機場貴賓安檢部的安檢員,她結婚3年多了,有一個一歲半的可愛女兒朵朵,部門裏的小妹妹總是調侃她“她可是我們部門裏最會曬幸福的呢!” 今年春運,是劉琴生了寶寶後的第一個春運。

知道妻子今年三十值班,劉琴的丈夫沒有一天怨言,非常支持她的工作,“其實,這樣反而我更內疚。”帶着忐忑的心情,劉琴像往常一樣走上工作崗位,看着候機樓那一對對抱着孩子的年輕夫婦,她的小情緒也才慢慢化開。

那天中午,劉琴正在通道內的開包崗位上忙碌,同事小胡跑過來説:“琴姐,你老公和女兒來了!我來接你班吧!你快去看看!”雖然前一天晚上,丈夫開玩笑地説了一句,明天來看你,但沒想到在航站樓外,三十這天老公和女兒朵朵,還有自己公公、婆婆真的舉家來看她,眼眶裏的眼淚還是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千言萬語道不盡對家庭的虧欠,在這團圓的日子裏,安檢站300多名女職工也在這裏堅守崗位。即使工作再辛苦,她們總是幸福的表示“孩子和家庭是我工作的`動力,再辛苦我們也不覺得累。”

李琴的同事楊玲也是她們中的一員,雙職工家庭的特殊身份讓她和他的丈夫從未一起過春節,“不是我上班就是他上班,因為不同部門,即使同一天上班,也經常是我早走出門,他還在休息,他晚上回來,我已經睡了,我們有時候就像是兩條平行線,連孩子也經常是抱怨,爸爸媽媽為什麼不能一起下班呢!”

“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責任。”每年春運,我們看到武漢天河機場的安檢媽媽們在盡職工作,但家中年夜飯席間的空位也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朱洪,貨運安檢部分隊長,一位紮根民航安檢23年的安檢員。從她的故事中看到的是安檢工作帶來的無限快樂。

“1992年一畢業,就到安檢口工作。那時候的機場對大多數人來説,還是個神祕的地方。即使是春運期間,機場一天也只飛10來個航班,而且只飛沿海城市。還記得,那時的安檢X光機還是黑白電視機型的,現在則全都換成了彩色CRT顯示器。”回憶起在南湖機場的日子時朱洪説道。

“那時候,剛上班,大家都很年輕,差不多大,分隊的氛圍很好,雖然有時候工作也很累。但是大家互相調解着,工作的辛苦也就化解了。還記得在……” 説起年輕時的生活安檢姐姐們總是笑料不斷。

還沒走到貨檢的工作室,就能感受到她們濃厚的家庭氛圍,檢查室外的窗花,通道門上大大的“福”字,精心設計的部門文化牆。豐富的分隊生活,是安檢姐姐們的趣談,“沒事的時候大家喜歡自駕到武漢周邊一起郊遊,帶上自己做的小菜。我們還喜歡一起聚會唱唱歌,今年的安檢好聲音比賽我們還得了第二名呢。”

在貨運安檢部跟朱洪一樣在安檢站工作了20年以上的資深安檢員不佔少數,時間的年輪造賦予她們的是與年輕人不同的嚴謹與細緻,她們的春運情節可以鋪就成一副綿長的畫卷,已記不得檢查過多少名旅客,也記不清經歷過多少的感人故事,想要細説自己的春運故事,估計十天也不夠。

奉獻這個詞意義凝重,朱洪不敢輕易使用,“奉獻談不上,我們都是做好份內的工作,和那麼多年一起並肩作戰的姐妹們一起過年,現在想來是一段珍貴的回憶。”

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春運已經凝結成和朱洪一樣的安檢姐姐們的珍貴的情結,流轉的是歲月,青絲變白髮,不變的是守護,執着而堅定。一代又一代安檢人用青春兑現了對空防安全的承諾,用忠誠為這身安檢制服增添華彩。

無論是許婷、劉琴、還是朱洪她們的故事還在繼續,她們的快樂還在延續。

許婷只是安檢站這些“90後”女孩的縮影,她們的一聲問候、一個手勢、一次攙扶,把這個枯燥乏味的檢查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她們用自己青春的熱情温暖着人們回家的旅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qishizuowen/3329n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