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活動 >

2016年扶貧濟困日活動總結

2016年扶貧濟困日活動總結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需要傳承和發揚的重要品質。看看下面的範文吧,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2016年扶貧濟困日活動總結

  2016年扶貧濟困日活動總結的文章" target="_blank" >活動總結一:

為切實做好殘疾人扶貧日活動,根據省、市殘聯的相關要求,結合我縣殘疾人扶貧工作的實際情況,2016年10月17日前具體開展瞭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組織宣傳

1、在全縣各鄉鎮、社區開展宣傳活動,營造扶貧活動氛圍,向社會傳達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正能量,倡導扶貧助殘風尚。

2、開展板報宣傳,從殘疾人培訓、就業、創業、貼息貸款等,樹立殘疾人創業致富先進個人事蹟,讓廣大殘疾人更加了解政策、法規。

二、進村入户扶貧訪困

結合“連千村幫萬户扶貧工程”,2015年10月16日縣殘聯理事長帶隊深入到大鯨港鎮五合婁村,與村支書等一同瞭解村裏貧困殘疾人的現實情況,給他們送去問候,給他們出主意、獻計策,鼓勵他們要自強自立,藉助國家扶貧政策,力爭早日脱貧,在訪困的同時,對少數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給他們送去扶貧資金。

此次進村入户扶貧訪困活動,共計走訪貧困殘疾人家庭10多户,送去扶貧資金1萬元。

活動結束後,與村支書共同對該村貧困殘疾人開展一對一幫扶,到人到户,爭取早日幫助他們脱貧致富

  2016年扶貧濟困日活動總結二: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積極倡導“團結、有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按照區教育局和學校有關要求,經研究,在全校範圍內開展“扶貧濟困日”捐款活動。 通過深入扶貧活動,關愛弱勢羣體,愛心接力等活動,引導我校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會關心身邊的人,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履行社會責任,提高學生們“團結、有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和良好精神面貌。

在10月09日下午15:00時,在集合放學的時間舉行“扶貧日”募捐活動動員和現場募捐活動,整個活動氣氛熱烈,全校師生積極參與,每個人都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後,心靈都得到了一次淨化和洗禮。

在校長宣讀了募捐活動的通知後,並解讀了這次募捐活動的意義:扶貧濟困,崇德向善的公益精神。付出愛心,收穫真情;傳遞善良,收穫感恩。再加上“5·12”汶川大地震的感人募捐,讓在場的師生都感動不已。

當校長宣佈募捐活動開始後,第一個投捐,帶了一個好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隨後學生們爭先恐後湧向募捐箱,獻出自己那份內心最純真的愛心。

這次活動在全校教職工的支持下取得圓滿成功,不管募捐了多少都是對我校師生的'一次考驗,對我們師生愛心的測試。紛紛捐款的行動折射出我校師生身上所具有的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良好風貌,讓所有人都充分懂得了奉獻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可貴的情感,只有懂得愛的人,才能真正關愛自己。相信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會把它發揚光大,為我校的美好明天添光加彩!

  2016年扶貧濟困日活動總結三:

每年的10月17日,是我國扶貧日,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為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切實關心困難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加大助學救助力度,搞好向貧困學生送温暖活動,推進和諧學校建設,本月我校成功開展了一次“節約零花錢、關愛貧困生”新春扶學助貧活動。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大力宣傳,營造熱心助學的良好氛圍。

我校先後召開三個專題工作會議,即班子會、全體教師會、班幹部會,使全校師生思想統一、使扶貧助學觀念深入人心。同時,通過校園張貼、旗下演講、板報等形式發出“節約零花錢 關愛貧困生” 新春扶困助學活動倡議,並結合“5.12”汶川大地震當時的捐款情況,激發學生獻愛心的熱情,營造扶困助學的良好氛圍,爭取廣大學生及其家長的理解與參與。

二、精心組織,開展扶貧助學捐款活動。

我校的“扶貧助學獻愛心”捐款活動得到師生的積極響應,學生們以班級為單位、教師們以教研組為單位,踴躍捐款共計5443元。在本次捐款活動中,湧現出許多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為激勵先進,帶動學校工作的開展,我們在集會上隆重對愛心班級和愛心使者進行了表彰。

三、熱心助學,解決貧困生實際困難。

為了充分發揮這筆捐款的作用,帶動我校扶貧助學工作的開展,除了拿出4000元資助對口學校下冶初中20名貧困生外,我校又認真開展摸排,在全校範圍內確定了7名貧困生,每生給予200元資助,對他們表示一點關心,攜手與他們共度難關。

本次扶貧助學活動,因為宣傳到位、組織得力,受到師生一致好評。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建立學校愛心基金,並在學生中開展互助活動,採取“一幫一”,“多幫一”的方式使困難學生在生活上、精神上、學習上得到集體的關心和幫助。

標籤: 扶貧濟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huodong/r7jek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