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千與千尋簡介觀後感

千與千尋簡介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千與千尋簡介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千與千尋簡介觀後感

千與千尋簡介觀後感1

《千與千尋》是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創作並執導的一部長篇動畫故事電影。影片講述了少女千尋誤入神祕領域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圍繞成長為主題,展開敍述。影片整體結構由實入虛,又迴歸現實,主要展現的是虛幻的神祕空間裏發生的故事,卻又隱隱折射現實。

影片的開場鏡頭是一束花的特寫,那是千尋的朋友贈予她的離別禮物,離別是傷感的,尤其是對處於少女時期的千尋,她敏感的神經很容易被觸動,可父母卻滿不在乎。對陌生事物的惶恐與不被理解的孤獨是成長路上的必然。故事也由此漸漸進入主題。

千尋與父母在鄉間迷了路,開車誤入神祕領域,穿過隧道,他們進入了一個無人的小鎮,父母眼見美味的食物,肆無忌憚的大吃大喝,最後被神懲罰變成了豬。而在這期間,千尋在過隧道時緊緊拉着父母衣服的害怕,對於無人小鎮上豐盛食物的疑惑,都表現出一個孩子對於陌生環境的害怕。而千尋對於那些食物的態度,“未經允許,不能無禮”,也表現出她與眾不同的一點,純淨的善意。

在發現父母變成豬之後,她慌亂間跑向湯婆屋,有幸結識白龍,並在其幫助下成功進入湯屋,通過鍋爐爺爺,小玲姐的幫助,與湯屋主人湯婆婆簽訂了工作契約,得以在湯屋生存下來。而這其中,幾處小細節的展現,包括千尋熱心幫助小煤球的善良,對尋求工作的態度誠懇,對湯婆婆威逼利誘的堅守初心,都暗自表現出千尋純淨的心靈。而這純真的善良也在後續的故事中幫助她逐漸成長。此時的她,不僅僅是一個離開父母的孩子,而逐漸適應了環境,成為一個依靠自己獨立生活的少女。

當河神滿身污泥的來到湯屋時,人人厭棄,千尋卻幫助他拔出身上的刺,釋放出淤積在其體內的垃圾,獲得了湯婆婆與眾人的.讚賞。而這一段的故事,同時也隱隱想表達對於環境問題的思考。因為人類對河流的肆意排污,導致清澈的河水變成一攤爛泥,這與之後白龍河川主人的過往身份一同構成了影片對於環境問題的擔憂。白龍原本也是一河之主,而人類卻填河造房,絲毫不理會自然與環境。

在後續的影片中,巨嬰娃娃也是宮崎駿導演想着力描繪的一個形象。巨嬰也在成長,從他一直被湯婆婆過度保護的嬰兒屋裏走出來,跟着千尋冒險,學會自己走路,獨立走路,並在影片結尾處站在了千尋一邊,支持她,幫助她。巨嬰也收穫了成長與友情。雖然我們仍然因為許許多多的問題,對於“社會巨嬰”嗤之以鼻,但《千與千尋》實際想傳達的應該是“理解”,巨嬰並非嬌慣不可教,他只是從未離開過那個屋子,當他經歷了外面的世界再回來時,他也是有所成長的。我們給予他理解與幫助比單純的厭棄他會更好。

最終,歷經一些驚險的故事,千尋解救了父母,並與父母一同迴歸了現實世界。一個人的成長,必然是孤獨的,沒有人能幫助她成長,她必須獨立的面對一些事情並獨自解決。但經歷過這些,她將成為更好的自己。

千與千尋簡介觀後感2

先統一個完整的觀感吧,我在電影中看到的,是少年的自己和成年的自己。電影中的神廟應該就代表的成年的一道“關卡,”千尋當時不願意跟着父母穿越那個未知的神廟,可是又不得不跟着往前走,因為人,是不可能拒絕成長的。

“千”是湯婆婆拿去“千尋”的名字的一部分,才給予千尋工作,小千代表的是成年的自己,步入了忙忙碌碌的工作,我們自然就是那個成年的自己。

小玲是我們新步入工作中總會遇到的同事吧,稱之不上壞,自然人吧。鍋爐爺爺想讓小玲帶千尋去找湯婆婆的時候,還用了一點蜥蜴幹報酬才願意。哈哈哈,太真實了,在那個蛤蟆看到蜥蜴乾的渴望,報酬有多重,且不論述了。還有一點,和千尋一起去打掃大浴室的時候,讓小千去找管事要藥浴牌,當小千拿回的時候,她自唸了一句:他怎麼會給你這麼貴重的藥浴牌?這個女人,明知道小千去要這個東西是極難的還讓她去這麼做。不論好壞,自然人吧,我在工作中也遇到過。

無臉男也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設定,最初的懵懵懂懂,我願認他為本性是善良的,小千要藥浴牌的時候,蛤蟆要砂金的時候。他都是一個給予者,可當他吞下蛤蟆的時候,他繼承了蛤蟆的聲音,應該也繼承了他的貪婪。吃的越來越大,越來越膨脹醜陋,在瘋狂的進食以後,貪婪已經變化了,帶來了其他惡,在動畫中的演示是吃人。

無臉男吃下河神的苦丸,把他吞下的一切都吐出來的時候,他終究還是變回了那個懵懵懂懂的最初的自己。動畫裏真是美妙的設定啊。

可我們現實中呢?在我現在的認知中,一個人若控制不了自己內心的貪婪,且犯下了更多惡的時候,他犯下的惡,不是吐出來就完事的,且,能不能吐的出來,造成的後果能不能彌補?

我不信,那些罪惡又豈能是驀然回首,還能回到最初的的自己。惡,可不能碰啊,人生哪有什麼回頭路。

其他的白龍也好,小千,千尋也好,沒有什麼讓我覺得更多感悟了。

千的世界是長大後物慾橫流的世界,卻又保持內心的乾淨;

千尋的世界是天真無邪,對於未來充滿憧憬與恐懼的世界。

這應該就是這個電影所表達的吧,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我一直對所謂的乾淨的童年,天真無邪,純真的年少有些許的反感。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物慾橫流的世界又如何?無盡忙忙碌碌的工作又如何?你生而為人吶,小千的那個成年的世界,有人變成豬,有人變成小玲,有人變成白龍,不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嗎?你選擇了這樣去做,那應該去承擔這樣的結果。説這個世界物慾橫流,有何用?物慾橫流的世界,也是我們構成的。

不要吃的太多,會被殺掉的。對啊,那管住自己的貪吃的本性,剋制自己不要像“豬”一樣的生活。

小玲在那個窗户跟小千説,我以後想去那個城鎮生活。她都沒見到過,那不就是希望嗎?忙碌的工作,不就想去那個城鎮生活嗎?

我們要看向遠方的希望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ze38e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