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精選8篇)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精選8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孟佩傑故事觀後感(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精選8篇)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1

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擴大也可以縮小,就看你是否珍惜。我們要提高對於幸福的警惕,當它到來的時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鐘。據科學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結果比無意要好得多。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説,這是春天啦!心裏就會泛起茸茸的綠意。幸福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説,請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我們。那我們豈不是擁有了更多的幸福!所以,豐收的季節,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災年,我們還有漫長的冬季來得及考慮這件事。我們要和朋友們跳舞唱歌,渲染喜悦。既然種子已經回報了汗水,我們就有權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後的風霜雨雪,讓我們先把麥子磨成麪粉,烘一個香噴噴的麪包。所以,當我們從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時候,請不要躊躇片刻後的別離。在今後漫長的歲月裏,有無數孤寂的夜晚可以獨自品嚐愁緒。現在的每一分鐘,都讓它像純淨的酒精,燃燒成幸福的淡藍色火焰,不留一絲渣滓。讓我們一起舉杯,説:我們幸福。所以,當我們守候在年邁的父母膝下時,哪怕他們鬢髮蒼蒼,哪怕他們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氣對自己説:我很幸福。因為天地無常,總有一天你會失去他們,會無限追悔此刻的時光。

孟佩傑照顧養母劉方紅,孟佩傑不僅沒有後悔照顧她的養母,而且照顧了12年,還説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振顫。它像會傾聽音樂的耳朵一樣,需要不斷地訓練。簡言之,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它出現的頻率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少,幸福常常是朦朧的,很有節制地向我們噴灑甘霖。你不要總希冀轟轟烈烈的幸福,它多半隻是悄悄地撲面而來。你也不要企圖把水龍頭擰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靜靜地以平和之心,體驗幸福的真諦。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2

“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裏,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她就是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臨汾最美女孩”——孟佩傑。

孟佩傑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女孩兒。她5歲那年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她並沒有過上幸福生活,為了照顧癱瘓的養母,讓養母走出失去丈夫的陰影並把病養好,孟佩傑每天都無微不至的打理好家裏大大小小一切瑣事。2009年,孟佩傑考上山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利用課餘打工,給養母買紅燒肉吃。而用她自己的話來説,她只不過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而已。但是,現在這個時代的孩子們,有哪些是做到了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都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心中只有自己,哪會想到他人。

有人説過,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我們沐浴着父母的恩澤而來,感恩是我們一生的使命,讓我們以感恩的心將我們的愛奉獻給親愛的父母吧!感恩的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教育我們做人,沒有父母,難道還會有我們自己嗎?所以,讓我們為父母多做一些事吧!父母累了,就讓我們給他們捶捶背;父母渴了,就讓我們遞上一杯温熱的水;父母冷了,就讓我們給他們多加一件衣服。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讓父母與我們增加愛的温度。當看到父母臉上滿足的幸福感,你難道不認為這是上天給你的最好回饋嗎?難道當看到父親挺直的脊樑為了給我們遮風擋雨日漸彎曲,母親明亮的眼眸日漸灰暗,你不感到心酸嗎?

為了讓父母少操一點心,我們在家裏要做個好孩子,在學校要做個好學生,將來在社會上做個棟樑之才,來回報我們的父母,回報社會,回報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3

從8歲到20歲,4000多個日子裏,孟佩傑日復一日照料養母劉芳英,任勞任怨,不離不棄。2009年,孟佩傑被距離家鄉百公里外的山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錄取,不放心養母的她決定“帶着母親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繼續悉心照料着養母。

從8歲那年開始,孟佩傑稚嫩的雙肩就撐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承擔起了侍奉癱瘓養母的重任:每個月倆人就靠養母微薄的病退工資生活;孟佩傑每天在上學之餘要買菜做飯,替劉芳英洗漱梳頭、換洗尿布、為全身塗抹三種褥瘡藥膏……

8歲的女孩,本應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正是弄飴撒嬌、天真無邪、活潑爛漫的年齡。然而,對孟佩傑來説,從那時起便要擔負起照顧癱瘓養母的重擔。給養母做飯,冬天要燒爐子,孟佩傑每天早早起來給爐子添炭、掏灰。身子小,夠不着灶台就站在小凳子上,摔傷、燒傷已記不得多少次;為養母洗衣服、擦洗身子,手凍得又紅又腫,膝蓋不知磨破了幾層皮;到市場上買菜,不認識葱薑蒜,她就按媽媽編着順口溜記:“圓圓的是蒜、長長的是葱,扁扁的豆角綠茵茵……”瑣碎的家務、照顧養母的重擔就這樣無情地落在了年僅8歲的女孩身上。她從來沒有因為照顧母親和料理家務而耽誤學習,每次考試她都能獲得優異的成績。

2007年,孟佩傑初中畢業,劉芳英的病情卻開始惡化,最終癱瘓並完全喪失了自理能力。劉芳英原本打算讓女兒上高中、考大學。然而還未成年的孟佩傑卻自己拿定了主意,主動選擇了可以走讀就近照顧養母的臨汾學院隰縣基礎部學習。

兩年來,風裏來雨裏去,孟佩傑不停地奔跑在學校和家庭之間,認真努力地學習,精心侍奉着養母。2009年,按照學校的安排,在隰縣基礎部上完兩年後,孟佩傑還必須到臨汾學院(總校)再接受3年教育。對未來充滿無限憧憬的孟佩傑是多麼想看看外面的美好世界呀!可是,如果到臨汾上學,躺在牀上的母親怎麼辦?孟佩傑陷入了沉思:自己從小失去了生身父親,來到養父母家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一連串的苦難接踵而至:養父離家出走杳無訊息、養母身患重病無錢醫治。幾年來靠着養母的微薄工資、親鄰接濟、四處借貸、變賣家產,我們母子才得以相互扶持、相依為命、艱難生活、師範求學……輟學吧,於心不甘,美好的理想將化為泡影,災難深重的這個家也將深陷泥潭難以自拔;到臨汾吧,於心難忍,癱瘓在牀的母親誰來照顧?養育了自己十年的恩情怎麼報答?怎麼辦?怎麼辦?誰能給我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做人孝為先,經過幾天的考慮,孟佩傑做出了令常人難以想象的決定:帶上母親去上學!從此,孟佩傑開始了帶着養母上大學的生活。

為了能夠及時照顧母親,她在離學校最近的地方租了房屋,並向學校申請了走讀。母女身在異鄉的小屋不足十個平方米。靠牆的是一張單人牀,牀邊加了一塊木板供她娘倆暫時棲身,牀上鋪着塊很大的塑料布,塑料布上又墊了褥子,因為劉芳英癱瘓大小便失禁,她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地避免弄髒牀單被褥。一張小課桌放電視,一個簡陋的灶台同時又兼是餐桌,牀下和牆角堆放着衣物。

孟佩傑每天的`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早上6點,起牀洗漱完後,幫養母穿衣服,給她洗臉、梳頭,然後趕到學校上課。中午12點下課後,孟佩傑又匆忙趕回家,做飯、餵飯,給母親擦洗身子、活動筋骨、敷藥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換洗牀單、被褥,下午兩點再趕回學校上課。下午放學後,她又匆匆趕回家中做晚飯,做家務,服侍母親睡覺。有時功課緊,佩傑就順勢從學校食堂買些飯菜拿回家來充飢。每天就這樣奔波在課堂和出租屋之間。

養母劉芳英説:“12年來,她每天早上6點起牀,幫我穿衣服、刷牙、洗臉、換尿布、喂早飯,然後一路小跑去上學;中午放學,回家做飯、餵飯,給我擦洗身子、活動筋骨、敷藥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換洗牀單、被褥,再匆匆忙忙去上課;放學回來,匆匆趕回家做晚飯、做家務,服侍我睡覺。每次全部收拾完都得到9點以後,然後她才歇下來做自己的功課。”

劉芳英“很慶幸”當年收養了孟佩傑:“當時想收養孩子,但又覺得與5歲的孩子不易培養感情,後來經不住孩子生母的一再請求,決定收養她,沒想到這成了我一輩子最正確的決定。”説起往事,説起12年來孟佩傑遭的罪,劉芳英泣不成聲:“我照顧了她三年,她卻要照顧我一輩子,我下輩子還給她做母親,我一定報答她。”

照料養母生活起居是孟佩傑每天耗時最長的“必修課”。劉芳英癱瘓後大小便失禁,為了儘可能避免弄髒牀單被褥,孟佩傑就在褥子上鋪上塑料布,塑料布上又鋪上牀單。即便如此,洗尿布、衣褲、牀單仍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課”。

另一項必做的“功課”是幫助養母做康復訓練。去年,臨汾一家醫院聽聞孟佩傑感人故事後,將劉芳英接入醫院免費治療。為配合醫院治療,孟佩傑每天要幫養母做200個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三十分鐘……長年癱瘓在牀的養母排便困難時,孟佩傑就用手指幫她一點點地摳出來。

從不亂花錢的孟佩傑,對自己很小氣,對養母卻很大方。她省吃儉用下來的錢給劉芳英買衣服,而自己穿的多是親戚朋友家孩子不要的舊衣服。在其他同齡女孩紛紛開始化粧打扮的時候,孟佩傑梳着最簡單的學生頭,把有限的錢都用在了日常開支和養母身上。“我少買件衣服,少吃頓好飯,媽媽就能多買些好藥,少遭點罪。”

一次同學過生日請吃飯,孟佩傑捨不得喝飲料,就把自己那瓶悄悄地裝起來,找了個藉口提前離開,急匆匆地跑回家給養母喝。2010年暑假,孟佩傑冒着酷暑在街上發廣告傳單,掙了1300多元錢,拿到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了養母愛吃的紅燒肉和豬頭肉回家,看着冒着熱氣的肉和變得黑黑瘦瘦的女兒,劉芳英淚流滿面;孟佩傑偶爾會買雞腿給養母改善伙食,自己卻從來不肯吃一口,還説:“挨着雞屁股呢,我不喜歡吃。”

説起這些年的不易,孟佩傑不覺得有特別之處。她説:“我只不過是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而在CCTV《面對面》接受採訪時,她用“久病牀前有孝女”來回擊“久病牀前無孝子”的提問。

面對生活的磨難,孟佩傑又是那麼樂觀自信。

劉芳英説,“這麼多年來,孟佩傑的樂觀感染了我,讓我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剛癱瘓那幾年我心情不好,常發脾氣,但她從來沒和我爭過吵過,而是笑着給我講故事,我不知她的故事是從哪來的,她還買了一本笑話書讀給我聽,經常擠眉弄眼、出醜變怪逗我樂。再苦再累,她都沒在我面前沒流過一次眼淚,什麼時候都是一臉陽光,高高興興的樣子。她還常鼓勵我,説‘媽媽別怕,有我呢,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要強的孟佩傑還拒絕了不少好心人的幫助,堅持自己照顧養母。當“中國網事”記者問她“哪怕同學們幫你做頓飯也能減輕你的負擔”,她忽然摟住劉芳英的脖子説:“我的娘只愛吃我做的飯。”

提及談戀愛,劉芳英很擔心自己影響到女兒找婆家。孟佩傑卻笑着説:“我要找個開飯店的對象!豬肉、羊肉、牛肉……那時侯我喜歡吃肉的媽媽可以想吃什麼肉就吃什麼肉啦!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4

今天,我懷着高興的心情觀看了《孟佩傑的傳奇故事》,心情從高興變成了沉重,又變成了淚流滿面。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讓我來為您介紹《孟佩傑的傳奇故事》吧!孟佩傑的養母因不幸下半身癱瘓,養父就在這時也離開了家裏,孟佩傑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每天做飯、做家務、帶養母做仰卧起坐,幫媽媽整理屎尿……就這樣,孟佩傑無怨無悔地幹了12年。

孟佩傑這12年來,毫無怨言地照顧了養母12年。這讓我感受到濃濃的愛,這種愛是母愛,是人人都要學習的孝愛。這更讓我感受到孟佩傑赤誠的孝子之心,更是孟佩傑心靈的依靠——母愛。正因為她擁有了這份愛,所以她考上了大學,她以自己一份孝心,堅強地活着。

想想自己,誰能和孟佩傑比呢?沒有人。所以,要從現在做,從小事做起。如:洗一次碗、洗自己的衣服,在節日給家人説上一句祝福語……這些雖然是小事,但都表達了自己的愛,自己的孝。就這樣,堅持下去,捨己為人,你會成為孝子。

孟佩傑無怨無悔地奉獻着自己濃濃的孝愛,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養母。她的愛,她的孝心,足以感動上天。讓我們共同保佑孟佩傑人生平安,萬事如意。同時鼓勵大家愛在孝就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裏,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着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了四千多個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這個人就是-------孟佩傑。

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因為家裏清貧就把她送給了人家,從此她就跟着養父母生活。後來養母有病成了殘疾人。生活特別艱辛,養父因為壓力太大,離家出走後就從此沒有回來過。

俗話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個只有8歲的小女孩孟佩傑承擔起了整個家。孟佩傑的養母説:“是女兒撐起了一片天。”孟佩傑每天給養母刷牙,洗臉,做飯,穿衣服………

就算這樣艱難的日子也沒有讓孟佩傑放棄過讀書的夢想。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孟佩傑不斷的努力。她的學習成績非常的優秀,最後被一所很好的大學入選了,但是她不放心養母,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一邊照顧養母,一邊學習,是她讓母親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小小的年歲,撐起幾經風雨的家。她的存在是養母有了活下去的勇氣,更激起了千萬人心中的漣漪。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5

今天是九月一日,我們開學的日子,在學校的佈置下,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包括今年的,我已經看了三年這個節目了。而今年看後感觸卻不同,往年來我都是以一個孩子的眼光去看這麼一場節目。今年我升了初中,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我不再是個可以打打鬧鬧的孩子了。

每年的節目總有那麼幾個感人的小故事。今年的也不例外,但是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那個名叫孟佩傑的女孩,他家境平寒,母親身患重病在牀,兩人就靠養母每個月幾百元的病退工資生活,日子捉襟見肘。為了讓媽媽吃好一點,有人請她吃肯德基,她推説想回家慢慢吃,帶回家後又騙媽媽説,是因為自己吃撐了才帶回來給媽媽吃的。日子雖然過得艱苦,但她卻依然孝順,並且認真學習。他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正是我們現在的學生的身上所缺少的。最美女孩的事感動了全場觀眾,也感動了電視機前的我。這個樸素的母親有着最樸素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找到疼她的人照顧她。而這個孝順的女兒最孝順的願望就是,媽媽快樂,她也快樂。這就是幸福的一家人。

今年節目的主題是“幸福”,那麼下來就談一下這個主題。幸福是什麼?英國愛爾蘭著名《聖經》註釋學家巴克萊博士曾指出: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愛人。幸福很簡單,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就像我們,我們有着良好的條件,優異的環境,但總是不知足,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可是一些大山溝裏的孩子,缺少學習的硬件設備,搭着簡陋的房子,用着破爛的桌子,但是她們卻很開心,因為學到了知識,長了見識就可以走出這大山溝。過上幸福的日子。當然人類不願滿足是天性,這種天性令他們總是覺得別人比自己幸福。對於食不果腹的乞丐來説,能吃飽飯就是幸福;而對於失去人身自由的人來説,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便是幸福……用自己的鑰匙去開啟屬於自己的幸福大門,這樣才能體會到幸福的真正內涵。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6

幸福是什麼?幸福在那裏?幸福是一個快樂的內心!無論在什麼環境下,無論身處什麼樣的逆境;也無論是貧窮和富有,我覺得一個人,只要他的內心充滿了快樂!充滿了陽光!這個世界就不會有黑暗。關於幸福的探討,有很多的答案……

2011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幸福就像成龍説的:我要努力,付出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幸福就是感恩奉獻:15年前,父母相繼離世,讓年僅5歲的孟佩傑成了孤兒,劉芳英媽媽收養了,孟佩傑和劉媽媽一起幸福的過了三年,然而這樣的幸福沒有維持多久,不幸的事發生了:劉媽媽因患椎骨狹小不幸癱瘓在牀,不久後養父也離開了家。這讓原本痛苦萬分的劉媽媽徹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可年幼懂事的孟佩傑抱住了劉媽媽説:“媽,你別死!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勁兒!”從此年僅8歲的孟佩傑就和癱瘓在牀的劉媽媽相依為命,仰卧起坐200個、抻腿240個、捏腳每天30分鐘,每天 88斤的孟佩傑把146斤的劉媽媽背來背去,就這樣她重複了12年。每天在照顧完媽媽後孟佩傑才開始學習,在她考上大學後也沒有放棄媽媽。她帶着媽媽租住在學校旁邊的小屋,她説:“別的同學都是好長時間才能見到媽媽,我能天天看到媽媽我覺得很幸福。媽媽能健健康康的我就很幸福!”

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裏?幸福就在每個人的心裏!只要每個人心中有愛,那就是最幸福的!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7

最近最有影響力的就是2011年末的感動中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及對他們的頒獎詞。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他們的光榮世界,最燦爛的光輝。

首先,有為中國核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的朱光亞;有“希望之翼”張平宜讓麻風村孩子受教育;也有最年輕的夫婦胡忠、謝曉君。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也是最好的老師。還有如無臂鋼琴師劉偉、烤羊肉串的阿里木、“最美媽媽”吳菊萍 奮不顧身托住小生命等等。

但是最讓我感動深受的是孝女孟佩傑。她是山西人,有着不幸的童年。5歲,生父因車禍去世,生母無奈將女孩送人領養,不久生母因病去世;5歲的孟佩傑由劉芳英照顧,三年後養母劉芳英因病癱瘓,不久後,養父不堪生活壓力離家出走,此後杳無音訊。她就擔起侍奉癱瘓養母的重任。每個月倆人就靠養母微薄的病退工資生活;孟佩傑每天在上學之餘要買菜做飯,替劉芳英洗漱梳頭、換洗尿布、為全身塗抹三種褥瘡藥膏…… 她不僅要照顧癱瘓的母親還要認真的學習,靠自己的努力靠近大學,為此還有帶上養母去大學,為了也是更好的照顧她。這就是人世間難得的孝道和感恩,不就是要我們做個愛父母懂得感恩的子女嗎?

她謙虛的説:“她只不過是做了每個女兒另一項必做的“功課”是幫助養母做康復訓練都會做的事。”,她對自己小氣,卻對養母很大方,她除了做家務還要另一項必做的“功課”是幫助養母做訓練,希望得到康復。在她的精神上我們可以看到點點滴滴的愛,我們是學不來的,但是精神是可以傳承的,身邊的關愛越多,人才會很快樂,那是不是應該從先愛自己的父母開始呢?

孟佩傑故事觀後感8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孟佩傑的故事。

我看到:孟佩傑從8歲到20歲,幫助全身癱瘓的養母。她用積極、樂觀的態度,讓養母覺得自己還能活下去。她還告訴我們這樣一句話,人要往前看,前面是有陽光的。這讓我們十分感動。

感動中國的頒獎詞在這樣寫道: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去趕走種種不幸;在艱難裏,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一個細節。

這告訴我們:我們也要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要承受住生活對我們的種種考驗,不要因為一次考不好或者是一些小小的挫折,就不相信自己,失去信心。同時,我們也要幫助家人,去幹些自己能幹的事,要尊老愛幼,尊重他人,做個講文明。同禮貌地好孩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yzx2o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