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2016年《榜樣》專題節目支月英觀後感

2016年《榜樣》專題節目支月英觀後感

36年前,從支月英站上講台的第一天,就篤定一個理想:做一棵大樹,守望這片山區,教好每一個孩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榜樣》專題節目支月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16年《榜樣》專題節目支月英觀後感

  2016年《榜樣》專題節目支月英觀後感一:

昨晚收看了中央電視台的兩學一做特別節目《榜樣:教師黨員支月英》,讓我認識了這位優秀的共產黨員支月英。支月英,女,漢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19歲的她為了祖國的教育事業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的選擇了遠離故鄉到海拔近千米的泥洋小學,交通不便、環境惡劣多少老師來了又走,但她卻用35年的堅守來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教師這四個字體現的淋漓盡致。她在平凡的崗位但她卻一點也不平凡。

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它的價值,支月英同志讓我明白什麼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不忘初心堅持自我,她用她柔弱的臂膀托起山裏孩子的希望,她不讓一個孩子輟學、讓每個孩子都有上學的機會,讓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看到希望,讓孩子們明白山那邊的是個大千世界。她把每個孩子都視如己出35年來無論寒冬臘月都風雨無阻的一個一個的送回家,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她把她的美好青春獻給了她所熱愛的人民教育事業。她是新時代優秀黨員的代表,是我們成長的榜樣。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她最好的寫照,她生病剛做手術就立刻趕回學校,她為工作忘記自我,心繫着山裏的娃。她是甘露、是清泉,她用自己的信仰征服了所有人,她可敬可佩。她用她的汗水灌溉出了教育之花,在一條平凡的路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她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她賦予了黨員新的時代意義。在這35裏她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在不斷學習為探索農村的教學模式,她是黨員中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她就是我們學習的模板,是我們的鏡子。

她是一泓清泉,流過那片土地;她是棵大樹,守望那座大山;她用她的柔弱之軀,行走在大山深處,用腳丈量教育的寬度,用情加深愛的厚度,用心拓展生命的寬度,用愛的火焰托起了孩子們的希望。

最後我堅定了我作為一名黨員教師的思想目標,我會不忘初心、堅持自我沿着先輩們的足跡為祖國的建設努力奮鬥,堅守崗位把自己的教師身份牢記在心,在平凡的世界裏做活出不平凡。

  2016年《榜樣》專題節目支月英觀後感二:

《榜樣》專題節目的播出,集中展現近年來各行各業湧現的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事蹟。樹立什麼樣的榜樣,就體現什麼樣的導向。讓鄉親們荷包裏有錢的“退休縣官”羅官章、在深山播撒希望的支教老師支月英、為人民綻放的“警界之花”李貝、甘願犧牲奉獻永遠為黨爭光的苗振水、“工人院士”李萬君……榜樣,亮如明燭,燦若星斗。

梁啟超曾説過:“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家庭興盛的關鍵,是國家繁榮的源力,是社會延續的希望;青少年強則家庭興,青少年強則國家雄,青少年強則社會昌。青少年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對於家庭、國家、社會影響甚大,因此對於青少年的成長,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培養。做為青年一代,觀看《榜樣》後我們該反思些什麼?

當下,有的青少年把年輕的資本當成揮霍的本錢。在學習上敷於表面,僅停留在完成作業的.層面,不能靜下心來刻苦專研。在工作上浮浮躁躁,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遲到早退,工作期間玩遊戲、逛淘寶、聊天。在生活上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更有甚者把學校裏換下來的髒衣服拿回家裏讓父母幫忙洗。以上這些年輕人正是缺少對優秀榜樣的學習和認知,才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方向、失去力量,怎能挑起建設美麗強國的使命擔當?《榜樣》無疑是激發青年人奮進的“新教材”。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讓這些“榜樣”成為青年一代前進路上的引領者,助力青少年前行,引導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開拓創新,大國工匠為 “中國夢”提速,李萬君的精神值得青年一代學習;紮根深山,為孩子們播撒知識的種子,支月英的品格值得青年一代繼承;甘為帶路人,讓黨員有個流動的家,苗振水的情懷值得青年一代敬仰……

“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樣的力量所激勵,就愈會發出強烈的光輝。”蘇聯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的話,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讓青少年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中有了一面“鏡子”,放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決勝小康社會階段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用榜樣的力量為青年“護航”,讓更多青年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以“工匠精神”幹好崗位工作,為集體、為社會、為國家、為民族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xz3y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