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喜宴觀後感

喜宴觀後感

第1篇:電影《喜宴》觀後感

喜宴觀後感

看完電影《喜宴》,感觸頗多。這是一部拿來研究的電影,這是一部拿來反思的電影,它通過講述了年輕的同性戀美籍華人偉同在父母的催促和男朋友的建議下假結婚,隨後弄假成真的故事,給我們展示了中美文化的差異。雖然看片子的過程中不乏笑聲,但這絕對不是歡樂造成的結果,因此不能稱之為歡笑。整部片子給人一種壓抑的氣氛,故事通過男主人公偉同的父母要給他相親直到後來遠赴美國來為兒子舉辦所謂的婚禮,調子一直都比較平緩,直到好友鬧新房,偉同的男朋友賽門知道假結婚弄假成真爆發,整部影片推向了高潮。影片的結尾也很出乎意料,原來男主角的父親懂英語,他接受了自己兒子是同性戀的事實,雖然是無奈的接受的,但對於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偉同的父親來説,這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故事的結尾偉同“左擁右抱”看似大團圓,偉同的父母能如願抱上孫子,偉同父母也表示了自己很高興,但這絕對沒有表示中西文化的差異就此消失了或者是互相包容了,在我看來,其實也只是表現為一種妥協的無奈。

影片處處表現了中美文化的差異。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場景也很多。技術層面我也太會談,總體上講這部電影從視覺上給我們呈現的其實是樸素平視的風格,如此就可以看出整部電影的定位應該是生活化、紀實化的。那麼我就談談我對其中有些細節的理解吧。當兒子知道父母要從美國回來時,於是立刻將家裏的擺設換了,撤掉了所有偉同與賽門的合照,還擺了中國字畫,並且在擺中國字畫的時候,是用了幾個畫面疊加且漸漸變慢,字畫的內容也是表現了中國節儉的傳統美德。這裏的情節就表現了偉同人物的矛盾性,根據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德的“主我與客我”理論,“主我”從偉同的個人的主體意識來看,他是一個介紹了美國價值生活的人,並且認為自己是同性戀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同時又由於他也是父母的兒子這一身份,由於父母對他的角色期待,所以使他不得不做一些違心的事情。這個收拾家裏換成中國特色的裝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事實上故事就是因為他的雙重角色而展開的,因此在這部戲的大部分地方,只要有父母與賽門同時在場,我們就可以看到偉同那一張充滿壓力、無奈又矛盾的臉。貫穿整個故事的是父母倆對兒子延續香火的期望與高偉同的同性性取向,一個是中國傳統的家族觀念,而另一個則是在違背傳統道德的性取向,在美國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國傳統與現代文化的衝突出現了。

電影中像字畫這樣中國傳統符號很多,這些符號與美國社會的現實文化的對比給我很深刻的印象。比如影片中有兩場送禮的戲,偉同母親送禮給威威跟賽門送禮給偉同的父母。偉同母親送禮給威威的時候講究的是禮物的內在的含義,而沒有講究實用性。比如説旗袍了,威威就根本很少有機會用上,而他們覺得好的就想當然的送給威威。賽門送給偉同父母的禮物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只是很實用。中國人送禮感覺就是自己覺得好的送給別人,不然的話就怕別人説自己小氣或者什麼,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自己的誠意。而賽門送禮就是實用,體現的美國的現實文化。還有一個比較典型的就是偉同與威威的兩場不同的婚禮。西方文化開放自由,因此西式婚禮簡單而嚴肅,它更注重的是婚姻雙方的承諾而非外在的形式。而東方文化拘束含蓄而重視禮節,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場熱鬧瘋狂的喜宴,喜宴中的種種場景讓身為中國人的我感到非常真實和熟悉,因為它就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只是現在看這場婚禮是換了一個角度,換了一個場景,所以有點怪怪的。印象很深的就是威威穿着婚紗給偉同父母磕頭那裏的一段,兩個人就像木偶一樣在眾人的擺弄下完成,偉同的父親説了一段説教式的話語,他們也沒有認真聽。只是在偉同父親説道讓偉同幫助威威完成理想的時候,威威哭了。(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我腦海裏就冒出了幾個字,穿着婚紗拜堂,這個場景強烈的衝擊了我的視覺跟心靈,於是決定它就是題目了)然後兩個人拍照到婚禮上面的眾人起鬨,都印證了偉同母親之前説的那句“不跟人家交代,你結什麼婚哪?”中國人對家是非常看重的,因此中國人對婚姻的理解更看重的是兩個家庭的結合,而非兩個人的結合。在婚禮舉行完,他們終於可以給親戚所謂的交代了,我也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可能是對這場鬧劇終於收場的時候緊張神經暫時放鬆,可能潛意識裏面,我也站在了偉同父母這一邊。

最後的結局同性戀人終於還是走到了一起,但是他們中間卻多了一位女性要同他們一起生活;老兩口最後還是圓了抱孫子的願望,但是卻是在接受兒子畸形婚姻的前提下。雙方都做出了妥協,才使這兩種觀念——同性戀愛情觀和傳統家庭觀的矛盾暫時緩和了下來。這是愛與包容的結果,但更多的表現為一種妥協。所以充滿了悲劇色彩。也許一開始的出發點源於愛,但幸福卻不一定是終點。

第2篇:《喜宴》觀後感

《喜宴》,一個熱熱鬧鬧的名字,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中間還伴隨着一套似乎很和諧很管用的中國式的處世哲學。但是這麼一部電影,卻看得我從裏到外的透心涼。

看起來,這似乎是一組簡單、直接而又不可調和的矛盾:兒子是留美白領,父母是傳統老人;兒子是gay,父母盼着抱孫子。同性戀,無論在傳宗接代的意義上還是這種感情模式本身,都不可能見容於中國傳統文化。而中國威力強大的家庭倫理,深入無意識的文化-心理因素,以及對父母那份濃濃的親情,都成為了兒子的羈絆,他不能擺脱責任,更不能斬斷親情。按照老外的處理方式,這或許可以作為黑格爾式的悲劇——個人自由與親情責任的衝突,最後至少犧牲掉一方,衝突和解,對立統一,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合題,至於倒黴的那個,也就是悲劇之所以為悲劇的意藴所在。但是中國的方式不喜歡搞的這麼慘烈,大家各退一步,海闊天空:父母包容兒子的性取向,兒子媳婦離婚但留下孩子確保血脈流傳。

然而,這真的高明麼?

先從“喜宴”説起。

這是一場典型的中國式的宴會,充滿了中國特色的喜慶氣氛和娛樂手段,也許今天的婚宴未必都是如此,但我並不認為導演有所誇張,更毫不懷疑類似、甚至更過分的場面今天依然在上演。只是,當導演像一個形式主義者般“讓石頭成為石頭”,當他使這熟悉的生活與我們拉開距離、而又完整地呈現出來,我們才會發現:這是一場何等糟糕的宴會,瘋狂,混亂,齷齪,荒誕……連導演李安也忍不住安排一個橋段親自發表議論:

一外國客人不解地説:“我原以為中國人都是內向的數學天才。”

一中國客人(李安客串)説:“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sexual-repression)的結果。”

一語中的。

性,在中國一直處於尷尬的分裂的兩個極端。一方面它作為實際行為被視為骯髒的、醜惡的,因而是避諱的,難以啟齒的;另一方面,它在形式上卻是無比的光明正大冠冕堂皇,以至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以至於我們理直氣壯地三千佳麗妻妾成羣。而橫亙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正是建立在血緣親情基礎上的儒家倫理。

本文無意深究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不多論證,血緣親情對於中國文化確實有着奠基性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從這個起點出發如何分裂出兩種對待“性”的極端態度。血緣的根本意義絕對不在於兄弟姐妹團結友愛,而在血脈延續、家族繁衍,還是性的作用和意義所在。但僅止步於生物性層面,作為一套倫理體系的地基格調不高説服力也不夠,於是由血緣而自然生髮的親情成了更為重要的理論支柱。在這種温情脈脈的情感基礎上,又建立起禮法、政治……如此這般。在禮儀的樓閣之上,承擔着傳宗接代的偉大使命,鄙俗原始的“性”才被理解為一項光輝的事業——作為手段,經由它目的的高尚而獲得自身的合法性。又為了與這種高尚相統一,具體的行為、過程的意義則被遮蔽,性成為了一個虛無的概念,一個抽象的空殼。然而,無論怎樣拔高、抽象一種形式上的意義,性本身是不能被省略的。天子種地儀式可以自欺欺人地祈求豐收,但誰也不能不做愛就生出孩子。背謬就出現了:性作為繁衍種族的必要手段,是文化的一塊基石,但是性活動本身卻又與這一文化中的道德準則相沖突。(我們的文化多麼有趣!)於是就有了這樣的分裂:作為工具的性在禮教的粉飾和抽象中被抬高,而房中之術、牀幃祕事則要壓抑和避諱;性活動本身成了對目的有害的副作用,兩個人的愉悦成了為一個沒來的人而辛苦。更可怕的是,當這套倫理不能再靠一個假設的情感來維繫,就意味着從本我到超我的階梯全部被抽空,禮教成為一個僵化的空中樓閣,從自然情感出發的體系反而與自然情感對立。這時,如果你再想追溯仁義禮智的根基,或許竟然直接跌落到本我的世界——沒有温情和人性,完全是赤裸裸的動物性。

五千年的性壓抑,多麼辛苦,多麼不易,可能只有喜宴是最好的釋放了。賓客們可以起鬨、灌酒、揩油,新人則被要求表演意味豐富的小遊戲,在喜慶氣氛的掩護下,誰也不用承擔道德敗壞的責任,一切都是那麼理所應當。然而,不用精神分析都能看得出來,這些行為的目的絕不在於營造喜慶,而是使性在這樣的場合中,成為可以被談論的東西,可以被娛樂的東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分享的東西。這種分享又不是把性當作正常、必要、健康、美好的東西來分享,而是把某種平時因齷齪而避諱的東西在這一特殊場合揭露出來,供大家宣泄和戲謔。(正如我們傳統中對性的避諱也不是由於尊重個體的隱私,不是把性的私密作為道德的合法地位,而是恰恰是由於性在道德上的卑下地位。)在喜宴上,氾濫着人們的壓抑的libido,欺負伴娘的傳統無非是小規模的性慾放縱,而鬧洞房的壓軸大戲則充斥着慾望的變態演出,客人們不知羞恥地張揚着自己的窺私癖,而新人則自願不自願地充當暴露狂,一場當眾的情趣遊戲,而誰也看不到自己的醜陋——禁止即引誘,越禁止越引誘,得到才越刺激越滿足,過度壓抑的慾望在難得的婚禮機會上、藉助扭曲的遊戲形式宣泄出來,就像經過高壓水槍的小孔噴射而出,或許這種刺激竟也不比今天的開放來得遜色?難怪人們千百年來樂此不疲。

接着上面的論點:性只有在傳宗接代的意義上才獲得它的合法性甚至高尚性。來看看父親這個形象。

可以説,在電影前面大半,父親不過是一個傳統的老人。抱孫子的願望竟可以使他從鬼門關上掙扎回來,開頭的這一筆似乎暗示出傳宗接代在他心中非同尋常的分量。但總的來説,他與各個影視文學作品中的老人沒有太多不同,因而,他的傳統思想,他的業餘愛好(書法),他在妻兒面前的絕對權威,他的虛榮愛面子,他抱孫子的強烈渴望——他身上的一切特質都是我們有些不喜歡但又絕對可以理解接受的,就像我們身邊的老人;以至於我們真的相信,以這個老頭頑固的思想、急躁的脾氣和脆弱的身體,兒子若坦白自己的性取向,無異於間接弒父——足夠他一氣歸西。

電影中多次出現父親半躺在椅子上小憩的情景:老朽的軀體,僵硬的表情,似乎隨時會斷掉的呼吸,讓人厭惡;然而就是這個腐朽陳舊的思想同肉體,卻又時時營造着壓抑的氣場,讓人恐懼。有一場戲兒子看到睡着的父親,忍不住去探了探他的鼻息,這一刻,他或許真的希望父親死去,這是他潛意識中的弒父的邪念,是他對沉悶的傳統的反叛。父親睡覺是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那是一個讓人尊敬而又反感,讓人想擺脱而又欲罷不能的傳統,一套已經老化、腐朽而又頑強發揮着壓抑和震懾作用的觀念,那是深入我們血脈的文化心理和集體無意識。

於是我們真的相信了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就是這樣一個象徵,我們也許會責怪他固守着傳統觀念而不顧兒子個人的幸福,但是我們又可以理解和包容他,這樣下去故事就成了老套的倫理片——兩代人雙方都沒有錯,卻都過得如此辛苦。

 第3篇:《喜宴》觀後感

在從前的文字中,我曾這樣記錄了對李安《理智與情感》的感受:“翻拍外國名著卻拍出了中國的細膩。”

而這部《喜宴》,則是把沉重、感動、無奈的同性戀題材,拍出了冷幽默,讓中國人在笑聲與眼淚中跳出“中國人”這重身份去審視自身。其實喜宴上的一幕幕,我們並不陌生,很多人都有過“喝喜酒”這樣的經歷---熱熱鬧鬧、喜喜慶慶,而且少不了那麼一兩個“起鬨”的人來帶動氣氛,對了,千萬少不了“酒文化”,彷彿個個人都成了酒仙,不喝就別指望下台面。這樣慣常的情景被搬上了李安的電影,卻製造了一種強烈的文化衝撞感,片中喜宴上的老外在看中國人“不要命式”地敬酒喝酒時十分不理解,説:“我還以為中國人都是柔順沉默和數學天才呢。”這是李安在由電影打開的一種新視角---除了“喜事”、“熱鬧”、“親朋好友”之外的東西,那是一種藴含在中國人身上的複雜又矛盾的性格特點。

“對細節的重視”和“對人物鮮明的刻畫”是李安這部電影的另兩大特點。男主角父親---一個由大陸後遷往台灣的老兵形象入木三分,在他身上,有着那個年代許多中國人男性的共性,如好形式、愛面子、不允許哪怕一點敗筆、傳宗接代的觀念、兒子中年了還把他當成小孩一般……、威嚴含蓄。而男主角偉同呢,則是一個典型的中國乖兒子,他怕父母、愛父母、許多時候妥協多於反抗,總之,承擔得太多而讓人心疼。

與其説偉同是背了一個家庭的重量,不如説是背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的重量,那些根深蒂固的習俗和人們不知變通的觀念讓偉同束縛而壓抑。偉同經歷了太多的“被”,該死的是,這些“被”並不全都面目猙獰,其中不時參雜着親情、友情……只能説,生活沒有標準答案,自己去選擇吧,只不過,最好拿捏好“什麼時候妥協,什麼時候不妥協”的分寸。

這部電影是豐富的,沉重、感動、諷刺、温暖、搞笑、滑稽、悲哀……它們已融為一體,就像那複雜的、神祕莫測的中國性格一般。

第4篇:《喜宴》觀後感

《喜宴》定居美國的高國偉是一個同性戀者,他和他的戀人、一位叫塞蒙的美國男子,一起住在紐約的曼哈頓。但高國偉在台灣的父母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他們不斷地催促國偉快點結婚,好承繼高家的香火。恰好高國偉的公寓裏借住着一位來自大陸的非法女移民顧瑋瑋,於是塞蒙出了個主意:讓國偉和瑋瑋結婚。這樣一來既安撫了國偉遠在台灣的父母,又能使顧瑋瑋拿到夢寐以求的綠卡,2013最新電影百度影音而且還能保持塞蒙和國偉之間的同居關係。一切照着塞蒙和偉同的計劃在進行。高媽媽高伯伯如期來了紐約,稍作安頓偉同就帶他們去市政局辦理結婚儀式,可是,高媽媽高伯伯非常不願意自己的獨子如此草率的婚事,他們此次來美國專程帶了台灣親朋好友3萬多的禮金,就是想好好給偉同辦個漂漂亮亮的婚禮。可巧天公作美,一家人在紐約著名的中國飯店吃飯的時候,碰上了高伯伯的老部下,正是這家飯店的老闆,《喜宴》一個勁地應承要替高家辦一個熱鬧又隆重的婚禮。很快,婚禮舉行了,帶有強烈的中國色彩,歡快、熱鬧、吉祥,讓高媽媽高伯伯甚是歡心。偉同和瑋瑋被鬧洞房的一幫年輕人整到一張牀上而且脱了個精光,瑋瑋雖知道偉同是個同志但還是按耐不住對他的愛慕,趁勢與偉同做了性事。不久,瑋瑋有了生孕反應,這令塞蒙無比的懊惱,他埋怨偉同沒采取措施,他倆當着一家人的面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以為高媽媽高伯伯他們聽不懂英文;其實高伯伯懂英文,這一下他全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第二天他就犯了血壓高住進了醫院。在醫院裏,偉同終於下了決心跟高媽媽説明了這一切,高媽媽無可奈何但有什麼辦法,兒子都那麼大了,只能接受這個事實吧。一開始瑋瑋下了決心要墮胎,可是看到高媽媽高伯伯難過的樣子,她又覺得這樣做是不是太殘忍了,可生了孩子以後自己又要讀書,真是無法承擔這個重負,《喜宴》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讓偉同、塞蒙都來承擔撫養的責任。在塞蒙選擇退出偉同的生活時,偉同和瑋瑋上門來挽留,他們要塞蒙做孩子的另一個父親,結果三個人破涕為笑。各種各樣的情感糾紛、人際衝突在一個熱鬧忙亂的中國式喜宴背後展開。 本片是李安揚威國際影壇之作,曾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及金馬獎最佳影片,其最大特色是以中國人特有的倫理觀點來處理同性戀問題,令同志與非同志都能接受編導的説法,將一椿可能的悲劇變成喜劇,世故得來皆大歡喜。

第5篇:《喜宴》觀後感

昨天晚上看了《喜宴》這部電影,這是一部關於同性戀的電影。故事描述的是偉同(男)跟遠在美國跟男朋友賽門同居,但卻不斷受到台灣的父母親在電話中催促他結婚,更想不到的是父母竟突然親臨美國逼婚,偉同只好跟租住他房子的大陸女畫家崴崴協定假結婚。在大夥鬧洞房的情況下,偉同跟崴崴發生了關係,而且令她懷了孕。而本來觀念傳統的父母后來也接受了兒子是同性戀的事實,賽門也同意當崴崴孩子的乾爸爸。

在此之前,我從未看過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而且對同性戀不甚瞭解。看了這部影片,我對同性戀有了一個新的瞭解,至少在我的觀念裏,是對這一現象不提倡也不反對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愛的人的權利,同性戀者亦是如此,據相關數據顯示,同性戀的人羣大約佔人口的比例為5%,現代科學研究顯示同性戀不是一種疾病,只是一種不同於大多數的人的一種性取向,並且猜測這種性傾向可能是由於基因不同導致的,也就是説這種性傾向不是他們自己能輕易控制改變的,引用主人公偉同對他母親説的一句話“是您把我生成這樣的。”這樣的性取向不管別人怎麼看,在我的觀念裏,一個事物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我們理應尊重他。

同性戀者在社會中往往會遭受各種不理解,很多人都會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他們承受着社會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可以説他們是在夾縫裏生存的。在《喜宴》中,偉同和賽門遠在美國相遇,他們彼此愛着對方,實屬不易,而在最後的結局中,也可以説是皆大歡喜,偉同的父母帶着心酸和沉重的心最終接受了這一事實。然而在中國老人的傳統思想中,傳宗接代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主題,這個影片也正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了一系列的“瞞和騙”,而這些“瞞和騙”最終也都暴露了,到頭來還是要坦誠面對。崴崴作為傳宗接待這一思想的犧牲品,她懷上了偉同的孩子,看到影片的這裏,我突然想起了前一段的“同妻”事件,許多女性在嫁人的時候,並不知道她們未來的丈夫是同性戀,在她們的婚姻裏,由於她們的丈夫不願意背叛自己的愛人,而對她們倍加冷落,即使與她們發生關係也只是為了完成傳宗接代這一父母賦予他們的使命。可以説,女性在這一畸形的婚姻中是最大的受害者,她們不僅不能得到性生活上的滿足,很多還要遭受冷落、漠視和家庭暴力。

在中國,傳統一直將人們的性慾望壓抑着,而它卻又讓人們心中有一種難以啟齒的衝動。在西方,人們崇尚的是解放,這種解放無疑是好的。我想,以後日後中國需要的更多的是對不同性觀念的理解和寬容,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讓“同妻”這種悲劇事件少發生。

電影《喜宴》中有很多中國文化的象徵符號,和一些美國文化的縮影。導演李安極力表現兩者的衝突和融合,也許這正是他對中國人的意義認識所在,他完全知道你的矛盾和掙扎,而且還相當體諒,因為這一份矛盾,也是屬於他的,屬於全體華人的。

標籤: 觀後感 喜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vjx7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