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觀看《中國合夥人》有感彙總

觀看《中國合夥人》有感彙總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800字

觀看《中國合夥人》有感彙總

如果説《致青春》是關於校園的魂牽夢縈篇,那麼《中國合夥人》就是關於青春的努力、奮鬥篇,他們就像是一部描述青春電影的上下部。夢想、友情、愛情、校園、青春的樂曲是串起他們影片的共同關鍵字。

人們説離開校園,女生的青春故事就意味着即將結束,而對於男人青春那才剛剛開始。當《致青春》的精彩在告別校園校生活後戛然而止,而《中國合夥人》的勵志傳奇卻剛剛開幕。《致青春》片尾朱小北華麗轉身為培訓機構劉老師的簡單交待,正是《中國合夥人》要着力重點鋪開劇情的環節,同期兩部類似題材電影竟意外地無縫對接了。青春不應該僅有回憶,青春不是隻拿來揮霍,不是隻有做傻事甚至做錯事這才叫青春。兩部電影立意主題的高度和寬度自見分曉,似乎奮鬥比憧憬的過程看起來總是會高級那麼一點點。當然,現狀亦是如此,趙薇童鞋的青澀的處女作畢竟老練不過已經發如雪的具有國際視野的陳大導。但影片被詬病的是大量借鑑了大衞·芬奇的奧斯卡獲獎作《社交網絡》的敍事模式與框架,讓人似曾相似。不管是抄襲,山寨,還是致敬,至少陳導的移花接木還不至於令人有反感與厭惡的感覺。

成功的案例總是驚人的相似,失敗的理由卻各有各的不同。成東青、王陽、孟曉駿三人若單打獨鬥,必將成就不了如此大事,但三個臭皮匠的性格互補的合體,卻能發生驚奇的核聚變,產生難以想象的巨大能量。這似乎再次驗證了一個真理: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不但至少要有一個偉大的女人(給予平凡的幸福其實也是一種偉大,就像戲中王陽娶的太太李萍或者是讓你受盡傷害後令你奮發圖強的女人,比如蘇梅),還要有三兩個“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的好基友。而王陽婚宴上的“三不忠告”:千萬別跟丈母孃打麻將,千萬別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牀,千萬別跟好朋友合夥開公司。更高度概括了處理家庭,愛情,事業三者關係的警世恆言。

“We are too young,too naive”是青春必然要為之付出的代價,“Do you have a dream ?”是青春的困惑與迷茫, “最大的騙子其實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總是想改變別人,而拒絕改變自己。。。。套用周星馳的一句台詞,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我們只有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這是青春成長的感悟。這是影片給我傳遞的正能量。

最後,一定要讚歎一下陳可辛導演的強大:這樣一個幾乎是誰拍誰遭罵的劇本被他化腐朽為神奇,而且他對大牌的控制能力極強,很多導演一遇到大牌就試圖抱大腿,想“男靠肌肉女靠腿”,結果電影爛的一塌糊塗,而陳可辛導演卻每次想起電影裏一句話(不是原句也就是這個意思),作為結尾,如果臉上的皺紋無法避免,別讓它皺在心上。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700字

影片《中國合夥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劇情橫跨30年,講述三個中國年輕人想通過託福去美國實現夢想的故事。他們就像飛蛾撲火,一心向往熾熱美好,卻燙成一身傷,在退回理智後,從卑微中昂首,步步拾階而上,最終實現夢想。

孟曉駿、王陽、成東青相識於托福考試,並建立深厚情誼,而三兄弟中只有孟曉駿成功託福,另兩人憾留國內。孟曉駿幾經輾轉仍清貧,另兩兄弟在國內興辦了“新夢想”私立英語託福學校,從在KFC餐廳講課起步,再到廢棄的工廠辦校,積累了第一桶金,待孟曉駿回到國內,三兄弟齊頭共進,在短短四年內,將幾十人的學校,發展成380多萬之眾,並在短短一年內啟動30個發展項目,終將“新夢想”成功推進華爾街上市,市值30億美金,成為中國第一隻教育產業股。一切快得就像一個快進鍵,不可思議地完成了所有過程。

作為一樣的普通人,他們何以實現如此恢宏的目標,這憑的又是什麼?説來最簡單不過,他們心中一直懷揣夢想。在那個久遠的青春年代,許多人還糾纏在小我的世界裏,他們一路跌打滾爬,從來沒有擱置夢想,不畏挫折,從不放棄,並將大夢想分成無數小夢想,步步努力逼近,最終實現。

片中有許多雋永閃亮的台詞,“如果額頭終將刻上皺紋,你只能做到,不讓皺紋刻在你的心上。”“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但我們也不能被這個世界改變。”“失敗並不可怕,害怕失敗才是真正可怕,我們只有從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你不能喪失尊嚴。”“外國人不能理解中國人鍥而不捨的精神,可中國的英雄從來都是可以跪的,甚至可以從別人的胯下鑽過,而很多人因為缺失這種能屈能伸的堅韌精神,才促使失敗連連。”

劇中還飄蕩着許多經典老歌,《狼》《光陰的故事》《外面的世界》等,它們讓時光瞬間回往穿梭,在那些久遠的年代,我們都曾共有一個夢想,可許多人走着走着就將夢想遺忘,而這三兄弟,代表的是片尾中閃過的眾多英雄的面孔,比如柳傳志、馬雲、楊瀾、俞洪敏、馮侖、李開復、張朝陽等一大批讓人耳熟能詳的人物,他們感人經典的勵志故事,也是我們曾經擁有的青春夢想。

青春是用來成長的,也是用來實現夢想的。只要我們一路不遺忘,不言棄,那麼即使再難實現的夢想,這又何懼呢?他們關於夢想實現的過程,便是我們一代代人應該為之努力付出的追尋方向,因為夢想從來不是口號,夢想是用來親身實現的。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500字

看了這部創業勵志的影片《中國合夥人》。我被這三個主人公鮮明的性格所吸引,更感悟到優秀成功的團隊,需要從九型人格 的角度分析併合理的搭配。

影片中的成東青是一個典型的6號忠誠型,他勤奮努力,待人真誠,但卻不自信、沒有安全感。他被逼無奈,只好貼小廣告辦培訓班,來掙錢養活自己。但如果沒有孟曉駿的加入,成東青可能會一直貼小廣告,辦自己的培訓班,他可能覺得這樣的生活也很不錯。,。有了他的加入,打破了6號往日的安逸,並且為了夢想發生了團隊衝突。也正因為3號的加入,才有了“新夢想”的誕生及成功。

那麼,是不是3號的成東青與6號的孟曉駿搭夥最合理呢?影片中也看到了,他們的衝突不斷。這樣的團隊中,必須有一個磨合調節的人,那就是九型人格中的9號調停型或者是7號快樂型。影片中有另一個合夥人王陽,就是7號快樂型。只要覺得是快樂的事,他就會做。就像影片中王陽陪成東青冒雨貼培訓班的小廣告時,他覺得這件有趣的事,所以去做,而此時的成東青貼小廣告的動機卻是為了生計、為了找到安全感。有了快樂的7號,也使3號和6號的衝突有所緩和,更能冷靜地思考“新夢想”的未來。

好的團隊,需要好的搭配,何岸認為這裏面有很多九型人格的學問。性格互補,合理搭配,才能打造出更多的合夥團隊。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2000字

“Do you have a dream ? ”(“你有夢想嗎?”)

陳可辛導演的《中國合夥人》有這麼一句啟迪人的話。香港著名導演徐克曾經説過:陳可辛屬於“文化人”一類,當然是針對他作品的一次褒獎。這次出人意料的是,陳可辛這位在泰國、美國長大的香港導演,放棄了武俠、無離頭、鬼片等港片專屬風格,拍了一部很“內地化”的電影—《中國合夥人》。

然而,就這麼一部電影,在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過程中,這部影片成為最大黑馬,一舉囊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同時收穫了多項提名。與同檔期同題材的《致青春》相比,《中國合夥人》票房早早突破5.3億的陳可辛老師可謂給趙薇同學上了一課:雖然趙同學想把自己在內地親身感觸的校園生活灌輸給觀眾,但《致青春》到後來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導致結尾不知所云。出彩的只是那幾個長得靚的面孔。反倒是《中國合夥人》,通過一個簡單的勵志故事,收穫了很多觀眾眼淚,而一向偶象派的黃曉明,居然通過一個很土並很醜陋的造型,獲得了觀眾認同,並一舉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稱號。據説,很多企事業單位,把《中國合夥人》列為“教材”,組織員工觀看;而有的更為直接,將《中國合夥人》作為典型成功案例,作為員工培訓教材用。

其實,《中國合夥人》只講了一個不成故事的故事,説三個懷抱着“美國夢”的年輕人創辦英語培訓機構的故事:成東青(黃曉明飾演)—農村出身的土鼈,不甘於當農民,考了三次高考,終於考上燕京大學,但在申請美國簽證時被拒;孟曉駿(鄧超飾演)—自信地認為自己永遠是最優秀的那個“海龜”,卻在留美過程中根本找不着工作,當助教被炒,只得在餐館當侍應生;王陽(佟大為飾演),夢想是當詩人的“憤青”, 因一個一見鍾情的美國女孩放棄了“美國夢”。三位燕大同學,有的美國夢圓,有的美國夢碎,有的美國夢圓了又碎,最終通過合力創辦英語培訓學校,實現了“中國式夢想”。

《中國合夥人》之所以成功,時下有句戲言:打動女人靠言情劇;打動男人靠勵志劇。許多喜歡《中國合夥人》的觀眾,把《中國合夥人》成功歸功於其懷舊或者勵志。認為這是一部有夢想、有奮鬥主軸的青春勵志電影,與“中國夢”暗合,切合當下主題。其實,《中國合夥人》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貼近生活。雖然陳可辛一再對外表示《合夥人》與新東方無關,但明裏人都會輕而易舉的將電影中的主角和新東方的俞敏洪、王強、徐小平的創業故事對號入座。據説俞敏洪看完此片只説了一句話:“電影挺真實的,不過現實更殘酷。”而徐小平在看電影剪輯版時情不自禁的“數次痛哭”。所以,《中國合夥人》還是挺接地氣的。而影片中許多經典的歌曲,如:《海闊天空》、《瀟灑走一回》、《光陰的故事》……,十分吻合電影中關於“夢想”的時代背景,容易讓那伴隨這些歌長大的人產生共鳴。魯迅説過:“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我想,大多數人是倒不如看一個漂亮活動的村女的,她和我們相近。”與我們如此相近的電影,想不打動我們真的會很難。

然而,更為精彩的莫過於《中國合夥人》對夢想的刻寫,“Do you have a dream ? ”

“Do you have a dream ? ”(“你有夢想嗎?”)

電影中的直接回答是有點戲謔,“春夢算嗎?” 或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的人沒有夢想,有的人被動接受別人給我們的夢想,或者,迫於現實生活,有的人把夢想收了起來。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堅持自己的夢想呢?就象電影中的主角成東青,辦英語培訓機構從來不是他的夢,成東青最初的夢想是跳出“農”門,過上好日子。在兩位燕大校友的影響下,成東青做的是美國夢。在出國簽證被拒,並被學校開除後才在肯德基進行英語培訓。為了生活,成東青不得不拼命賺錢,正如電影中所説,“掉在水裏你不會淹死,呆在水裏你才會淹死,你只有遊,不停的往前遊。”。

電影中的成東青(黃曉明飾演)是醜陋的,據説跟新東方的俞敏洪很相象,有點土鼈,甚至有點摳門,在別人眼裏,“只會把錢裝進口袋”。成東青不開燈,當然這不是浪漫,而是為了省錢;為了省錢,成東青當初培訓用的場所是肯德雞餐廳、國企廢棄的廠房。成東青把新夢想培訓機構當成了自己的夢想。在堅持夢想的過程中,成東青和他的合夥人不斷經受時代考驗:被主管機構處罰過,被ETS美國普林斯出版社控告侵權,成東青甚至被自己的'朋友兼合夥人攻擊過……以至於王陽在婚禮如此感慨:“永遠不要跟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在那種情況下,成東青還是在堅持自己的夢想,認為“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並且講了一句經典的話,“那些從一開始選擇放棄的人不會失敗,因為他們一開始就失敗了。失敗並不可怕,害怕失敗才真正可怕。”守得雲開見月明,因為堅持,成東青終於夢想成真,被媒體和青年譽為留學教父。

反觀現實工作中,或許我們有的人把工作當成了自己的夢想,或許有的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放棄了,或許有的人認為工作中有些事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中國合夥人》告訴我們,不管是不是你的夢想,堅持就是勝利。你在堅持的同時,可能會讓你夢想成真。如果你放棄了,或許你會放棄一個收穫夢想的機會。所以,有空的朋友,不妨看看《中國合夥人》,或許你會有所感、有所獲。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1000字

《中國合夥人》——香港著名導演陳可辛的作品。由黃曉明、鄧超、佟大為主演講述由20世紀80年代至今,大時代下幾個年輕人的創業勵志故事,劇情橫跨30年,題材關於外語教育事業。

影片中印有“中國”字樣的運動服特別引人注目。三個就讀燕京大學的年輕人,懷着一個“美國人民需要我”的夢想,努力攻克英語,考託福,求籤證。佟大為飾演的王陽為了女朋友放棄簽證,黃曉明飾演的成東青反覆被拒籤,鄧超飾演的孟曉駿則一簽即過,成為三兄弟中唯一一個赴美留過學的人。

九十年代,孟在國外由一個喂小白鼠的助教淪為一個雜工,而王、成兄弟二人下崗被逼去開設了英語培訓學校。教室從一個美國大叔開的賣雞腿堡的餐廳裏開到了一個廢棄廠房,學生二千餘人,漸具規模,“新夢想”成為中國首個大規模的英語培訓機構。

在一個美國老太太給孟曉駿二十美元小費,並告訴他“年輕人你不會永遠留在這裏,而餐館的老闆娘卻永遠留在這裏”後,孟回國了,此事卻導致他患上了演講恐懼症。不過這一點卻不妨礙他成為一名優秀的簽證諮詢師,一對一的服務,諮詢他的人排到了馬路上。

西裝革履,開奧迪,學生五萬,一擲千金,他們成功了。“新夢想”要不要上市成為兄弟三個分開的導火線。EES控訴新夢想盜竊教材,認為中國留學生存在不正當的考託福優勢,要求罰款1500萬美金和一系列補償,這讓兄弟三人又重新走到了一起。面對美國EES公司和律師的控訴,兄弟三人頭頭是道,完整的背出美國的有關法律,讓控訴者無言以對,達成協議並助新夢想上市。

中國第一支教育培訓股——新夢想上市了,市值310億美金。兄弟三人意氣風發的走在美國的道路上,全片完。

我意猶未盡。觀看影片過程中,內心也在不停的拷問着自己。Do you have a dream?堅持過自己的夢想嗎?成東青失敗了兩次,跪着求媽媽再給我一次機會,為了夢想可以跪,可以從褲當下過。成東青用舊版詞典學英語學出來的日式英語被人嘲笑的時候,他可以秉燭夜讀,堅持讀了800本書!他不畏懼病魔,不放棄自己心中所愛,最終抱得美人歸!當他為了與美國人辯論,出國前一個晚上就背好了相關法律!當我曾有過像成東青的境況時又是怎麼做?是,我放棄了。我的夢想如今又被遺落在哪?而我現在又能為之做些什麼?昨晚我失眠了!想着想着心就痛了。我不能再這樣過了!現在我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了。是的,我確定了!!有時候被逼着去做某件事並不一定是壞事。趁着將逝的青春,衝動一把,勇敢一點,把前期功課做足,信心在握,不憧憬,不願望,朝着目標一步一步的走!I can do it!I can do it!I can do it!!!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rqzpm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