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有關電影《親愛的》的觀後感四篇

有關電影《親愛的》的觀後感四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電影《親愛的》的觀後感四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電影《親愛的》的觀後感四篇

有關電影《親愛的》的觀後感四篇1

電影《親愛的》,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背景發生在幾年前的深圳,離異夫妻的孩子在無人看管的時候,被人販子拐走,幾年來,兩人踏上了辛苦的尋子之路,過程中結識了許多和他們有相似經歷的人,他們共同仇恨着人販子,共同期待着能早日找回本身失蹤的孩子,幾年後,故事的主人公在安徽一處鄉村找到了本身失散多年的兒子……

《親愛的》電影從表面看是一個字:痛。無論是親生父母的失子之痛還是養母的失子之痛——那種和失去有關的痛,痛得撕心裂肺,痛得肝腸寸斷,痛得生活沒有了顏色,甚至痛得可以拿生命去交換……

而事實上,習慣的種子,往往會在痛的土壤裏茁壯成長起來,靜悄悄地蔓延着生長,無色無味無聲無息,所以,也更是無從發現。只是回頭時,發現那片痛的土壤不知何時在生活裏變成了一塊浮沬未乾的透明肥皂。

所以李紅琴才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不會生小傢伙,所以鵬鵬能成為吉剛又能成為鵬鵬,所以魯曉娟答應吉剛把妹妹吉芳帶回家;所以高夏才會把打官司的錢退回李紅琴並請她幫助照看母親……

所以,當面對生活產生的碰撞時,把一切都交給時間吧!因為習慣會開花結果——這個果子味道很淡,痛也淡,樂也淡。

有關電影《親愛的》的觀後感四篇2

電影《親愛的.》,講述的就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被拐走以及解救孩子的故事,看過電影后,會發現,這不僅僅是一部苦情催淚片。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沉重會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親愛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像黃渤説的,“這個電影有一隻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裏,會觸碰到你的心靈。”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羣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然而這不僅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它也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中人們內心某種東西的丟失和尋找。人來人往,我們迷惘,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

這樣的事情如何不再發生,如何避免?該拿什麼來保護你,我的孩子,電影觀看結束後這樣的想法又再一次出現在腦海裏,這是全社會需要共同解決的難題。

電影裏,田文軍説“憑什麼我要認命”,就是這股勁讓他拼命尋找,不言放棄,唯有把“希望當飯吃”,他才能在失去幾乎所有的時候,還能“不認命”地盼望着找回一點點的尊嚴。找到鵬鵬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樓梯間痛哭,那是3年來他第一次落淚,那就像憋了長長的一口悶氣,終於終於爆發,面容抽搐,聲嘶力竭,沒有吐出一個字,但我們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幾年,他活得有多累。黃渤的表演太有爆發力了,在靜默中,給予我們心靈重重地一錘,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般痛苦,但是看着他抱頭痛哭,我們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拼命尋找的何止是鵬鵬,只有把鵬鵬帶回來,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魯曉娟丟失的也不僅是鵬鵬。“不認命”的她為了往上爬,和田文軍離婚,組建了一箇中產家庭。但在丟失了鵬鵬之後,她終於發現,其實身份、金錢是無法對抗這樣一個痛苦的,她一直想擺脱人下人的身份,倒頭來卻發現丟掉了自己。這實際上,跟很多我們身邊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沒法停下腳步去看看原來的自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失去鵬鵬,她又變得跟田文軍一樣了;尋找鵬鵬,其實是她自我重建的過程,重新回到她出發時的狀態。面對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幫助到什麼,只有重新建立內心,才可以去對抗、甚至超越這個痛苦。電影裏雖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案,但我們顯然能感受到,魯曉娟“回家”了。

李紅琴,她丟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養子被帶回家,女兒被奪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兒子和女兒都不屬於她,就連法律,似乎也要來割斷她最後一根稻草,生活之於她,太殘酷了,以至於我們在道德倫理上本該厭惡這樣的“人販子老婆”,但卻最終不由為之憐惜和感慨。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很多,長鏡頭一搖,我們隱隱看見,黑暗的盡頭還是有一點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

拐賣孩子,沒有買方市場就沒有賣方市場,犯人無不是利用年少無知和防範意識薄弱的弱點作案。那麼如果我們對孩子們有意識地對其進行安全教育也許是個不錯的方法。讓他們學會拒絕與自己不熟悉的人接觸。如此雖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但是也能強化孩子保護自己的意識,同時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

《親愛的》是一部好電影,但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故事的牽引。我們都太焦慮了,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丟掉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電影裏面那些人物的經歷,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讓我們在兩個多小時內,去感受另外一場人生,然後審視自己。電影的深度不在於導演或編劇將細節挖得多麼深入,而在於,它落在我們的心頭到底有多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不會給予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就是一個旁觀者,鋪開了一切的問題,讓我們自己去尋找“回家”的路。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

有關電影《親愛的》的觀後感四篇3

上週四的晚自習,我們看了電影《親愛的》。

這部電影講述了現實生活中丟失了孩子的父母的真實寫照。這些人裏面有商人、老闆,甚至生活中最平凡的人。但無論什麼人,丟了自己的孩子,他們都會心急如焚。大家可以想到,平常生活中丟了鑰匙都會非常着急,更何況丟了孩子!影片中的田文軍就真實的映出了最平凡的人丟失孩子的表現。他一直不肯退掉自己的店鋪,就怕哪一天孩子會自己找回來,卻找不到他的身影。但他卻被騙到了河北,差一點丟了自己的性命。雖然如此,但他最終卻幸運地尋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相比之下,影片中張嶧扮演的角色卻十分可憐,沒有找到自己的孩子。

這部電影既映現出丟失孩子父母的真實寫照,同時從側面反應出社會中存在的拐孩子現象,提醒我們要看好自己身邊的孩子!同樣也能看出天下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愛!

有關電影《親愛的》的觀後感四篇4

小夥伴們,你們知道電影首映式是什麼嗎?在首映式中,電影裏的主要演員都會和你面對面哦!就像天上掉餡餅,我有幸參加了我們湖州人自己拍的《我親愛的小淘氣》首映式,這可把我樂壞了。

那天,我和媽媽去了織裏參加《我親愛的小淘氣》首映式,參加首映式的演員陣容強大,三個漂亮的小姐姐,是片中的主要演員;一個帥氣的小哥哥,是電影裏的主人公叫戚曉天;同時參加的還有電影裏的主人公戚曉天的爸爸,及這部電影的編劇、導演。只見他們穿着禮服,踩着紅毯走進了會場,主持人對他們一一進行了採訪。然後他們坐在了觀眾席上,我往後一看,呀!他們就坐在我的身後,和演員們這麼零距離的接觸,我好像是做夢一樣,心砰砰得直跳。

接下來就是我們最激動的環節——看電影啦。原來這是一個關於調皮搗蛋、自以為是的小朋友在成長中學會愛和理解愛,最終在愛的幫助下尋到自己目標的故事。

結束後,很多人在採訪主要演員,我聽到小演員哥哥説,他在生活中其實也很淘氣,通過拍電影才知道爸爸媽媽的辛苦,懂事了,長大了。我想媽媽説的對:"我們都是淘氣的寶貝,但是我們這些寶貝都得學會在淘氣中成長。"

標籤: 觀後感 電影 四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jxd72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