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歲歲清明》觀後感

《歲歲清明》觀後感

很明顯,《歲歲清明》的題材本身而言,這部電影像個難以言説的異類。前半部分猶似文藝片的純愛和結尾血腥直面的爆裂形成了影像風格上少見的割裂。但是這割裂在導演肖風和編劇程曉玲的打造之下並不突兀。愛死這故事那淡雅的紫雲山巔和遠眺西湖的意境。

《歲歲清明》觀後感

實際上,影片之贊始於三處:先贊其重拾傳統文化的精髓,將一座西子湖畔的世外桃源完全展現在影像之中。再贊其對於那個時代人們愛情的描述與細膩刻畫,相比眼下直白的時尚的甚至不假思索的愛,影片裏丫頭阿敏和少爺逸白之間的感情像是個童話,不感天動地卻歷歷在目,實屬打動人的雕琢。最後贊一下故事的精心佈局:對於很多人而言,看到結尾當“杭鐵頭”三字出現,心中會不自禁的一顫。顯然,編導點中了某些東西,那一刻爆米花的甜膩味道遠不如茶香來得沁人心脾。

這片子的畫卷意境是我所愛,而情感細節也屬於上品。實際上,對於阿敏這個角色而言,她與少爺的夫人巧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段二人在茶園上山看茶的那段戲,也是人物關係幾經轉折的關鍵。這部分可以看到女人的欲説還休和相互試探,顯然女性的視覺是雙重的,從阿敏的角度切入,巧雲是病態的美和不被祝福的愛。而從巧雲的角度切入,阿敏是生命力的美和可以彌補逸白缺憾的指望。這部分也讓故事的層次得到了昇華,一切從阿敏看着巧雲興奮的遊走於茶田的片段開始,阿敏狹隘的“小愛”瞬間昇華成“大愛”,“捂茶”是轉折點也是神來之筆。讓故事脱離了三角戀般的自私淺薄,呈現出對於不同形態生命的寬容,讓它們面對自然時流露出各自的美。

但顯然,品味這一切對觀眾而言需要耐心。觀眾現在習慣於視聽衝擊,麻木於星光耀眼。這樣一部沒有明星沒有時尚外衣和火爆場面的電影如何打動人?依靠的是故事以及鮮活的人。《歲歲清明》之中每一個人都鮮活,無論是開篇那執拗的老爺子,還是左衝右突卻無比真實的`阿敏,甚至是隱藏頗深的逸白少爺,就連那個賣茶的婦人都值得細細品味其存在的意義。那句“好茶是不愁賣不出去的”彷如箴言,後來等到人走茶涼,物是人非,年年清明的等待又換來了“好茶也會賣不出去的”感慨。實際上,所有的人都在變化,這個故事卻走到了你想不到的場面,幽靜的茶園,鮮活的人,不期而至的炮火,峯迴路轉的殺戮,《歲歲清明》不經意就構築了一個時代的縮影。沒有厚重,卻平添真實。但真實之外,是對於這個故事的喜愛和難忘。

茶香已有,只可期待導演肖風的再次出手。好片子低認知是遺憾,但比起爛片子高票房的畸形市場,代表的是另外一種可能。有這種可能,今日雖茶香無人識,他日卻會飄滿堂。而無這種可能,我們只能在爛片的海洋裏迎接年年歲歲那比之清明更冷的冬。

標籤: 清明 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g2y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