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醫者仁心觀後感3篇

醫者仁心觀後感3篇

看完了《醫者仁心》,一直想寫一篇觀後感,卻遲遲未能動筆,以下是“醫者仁心觀後感”,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醫者仁心觀後感3篇

醫者仁心觀後感(1):

看完央視八套熱播的《醫者仁心》,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它給了我太多的感動和震撼。該劇直擊醫療系統的種種弊端,成功塑造了鍾立行這樣一個醫術精湛、潔身自守、淡泊名利近乎完美的醫生形象。讓我們看到滾滾紅塵、急功近利的的當下一個醫務工作者如何綻放生命的精彩。

《醫者仁心》還塑造了許多醫務人員中的佼佼者,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優秀醫務人員,比如內科系主任閆小林,無日無夜地值守在崗位上;內二科主任劉明連續多個週日和節假日不能回家;醫務科長吳迪兩年來沒休過週末和假日;外科主任王亞華,沒有守在母親靈堂前,而選取了在患者身邊,這些人和事充分反映了以他們為代表的我院醫務人員愛崗敬業的精神風貌和一個個可歌可讚的醫者風尚。醫者仁心在他們身上充分的體現。

仁心,不是與身俱來的,讓醫者永遠保留一顆“仁心”,首先要煉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要有拒絕誘惑、敢於對世俗説“不”的精神。商品經濟的背景,許多完美的東西也被商品化了,功名利祿,聲色犬馬,誘惑很多,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説:“不好試圖同誘惑較勁,躲開他,躲得遠遠的,應對誘惑動不動心並不重要,嚴重的是為了誘惑而動搖自己的良心。”鍾立行有一個醫者的良心,一個醫者的“仁心”,更有一個拒絕誘惑名利的淡泊之心。

鍾立行不是聖人,不會不食人間煙火,他也知道討好領導,追逐利益對於他的好處,名利肯定也曾對他產生過誘惑,關鍵是他能在光怪陸離的環境中堅守自我,在應對“假、醜、惡”的抗爭中最終選取了“拒絕”,看守住了心靈那一輪美麗的月亮,。年輕大夫顧磊找到鍾立行説王冬的不是時,鍾立刻打斷説,“我不想拉幫結派,我只期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自覺地要求自己。鍾立行對所有的病人,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貧民百姓都是一視同仁,如對待來看病的金行長母親,他沒有獻殷勤,依然維護着醫生該有的尊嚴。他説過不想建立超出醫生和病人以外的關聯。在世俗中,這種行為處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潔身自守的的職業醫生的操守,看到一個不世俗不媚俗的偉岸人格,這種對我們久違的精神的守護,需要有戰勝種種誘惑的勇氣和力量。相形之下,王冬就讓我們感到虛偽,世俗。任何單位都有王冬那樣不學無術,善於鑽營的人。現實的誘惑為王東這樣的小人帶給了原動力,在許多人看來王冬們比鍾立行們活得更瀟灑,更滋潤,更如魚得水。這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值得我們深思反省。正像張愛玲説的那樣: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

我從醫二十多年,不敢説天使般高尚聖潔,但能夠説是在拒絕許多誘惑中、憑着良心做事的。我也曾有過迷惘,困惑,無奈和失落,但醫者仁心的博大情懷讓我“咬定青山不放鬆”,執著淡定。

要讓醫者永遠保留一顆“仁心”,還要有一種“職責之重重於泰山”的擔當,希波克拉底誓言給予的崇高與職責,一向是鍾立行從事偉大的醫療事業的動力,也是他在新時代對“懸壺濟世”傳統思想的繼承和發揚。我們先人,從華佗、張仲景到孫思邈、李時珍,無不以崇高的醫德、博大的“仁心”讓我們高山仰止,只是在經濟飛騰、道德跛足的這天這種精神才被人淡漠甚至忘記了,因而身體力行,不僅僅敢於擔當而且善於擔當踐行這條準則的時候,才讓我們感到了鍾立行的偉大和彌足珍重。

擔當,是一種勇氣和職責,是一種人格魅力。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就應像鍾立行這樣把擔當作為一種習慣、作為一種美德,學會擔當、敢於擔當,擔當起本該屬於自己的那份職責、擔當起推進社會和諧的義務。忽悠人的話

著名作家肖復興評論《醫者仁心》,“使我看到了久違的崇高感”,在名利腐蝕人們靈魂的時下,我們醫務工作者需要這種崇高,無數“看病難,看病貴”的老百姓需要這種崇高感。

大哉,醫者!善哉,仁心!

醫者仁心觀後感(2):

近期響應衞生部及醫院的號召,觀看了電視劇《醫者仁心》。很久都不看費時費精神還要陪着流眼淚的電視連續劇了,而《醫者仁心》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醫護人員職業生涯的醫療劇,從一打開畫面,就被熟悉的工作環境和感同身受的事件案例所吸引,也不能不為之動容。希波克拉底誓言的踐諾、無力迴天的醫學侷限、個別醫生的利慾薰心、醫藥代表的無孔不入、紅包現象的深層思考、醫患關聯的日趨緊張、醫鬧事件的愈演愈烈、個別記者的譁眾取寵、醫護人員的艱辛和委曲在劇中可見一斑。感謝《醫者仁心》這部如此真實、如此貼切的反映中國醫療現狀的電視連續劇,感謝編劇、感謝導演、感謝所有的演員。劇中的情景和道白,不僅僅直面瞭如今複雜的醫患關聯和行醫環境,而且深深震撼了醫務工作者的心靈,讓我們反思,拷問自己的醫德和信仰。

整個劇集中,最關注的就是鍾立行主任和護士長劉敏。著名作家肖復興評價《醫者仁心》説:“使我看到了久違的崇高感。”是的,在這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像鍾主任這樣一個在職業道德上和技術素養上都十分完美的醫生太少了。他潔身自好、隱忍、內斂、清高、包容,以自身的言行踐諾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對所有的病人,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貧民百姓都是一視同仁,對待來看病的領導,他沒有獻殷勤,依然維護着醫生該有的尊嚴。在現實社會中,這種為人處事會給人很傻的感覺,人人都知道不會和上層搞關聯拉近乎,只會埋頭幹活的人不會有好的結果。可他卻説過不想建立超出醫生和病人以外的關聯。對於“王冬”這種小人,當應對為正義感強烈的年輕醫生顧磊給自己“伸冤”時,鍾主任立刻打斷,説:“我不想拉幫結派,我只期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自覺地要求自己”,這句話説的太好了,我聽了之後,很有感觸。鍾主任有很淵博的知識,有很好的溝通技巧,覺得鍾主任就是孔子所説的從自身修養開始的君子。《論語》中對君子的判定標準有三條: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鍾主任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了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是怎樣成為君子的。我以鍾主任為榜樣,自覺地要求自己,爭取成為一名真君子。

另外一個不得不關注的劇中人物就是護士長劉敏,就應説劉護士長的自殺的確有點杯具色彩,但是,正如她在遺書中寫的:“我做夢也想不到,我成了一個墮落的人,我很慚愧,也覺得很屈辱。從18歲護校畢業,我在這家醫院幹了20年,我喜愛自己的工作,覺得自豪光榮,但是沒想到卻用這樣的方式離開。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護士這個職業,不那麼崇高了,我們在勞碌辛苦中,在人們的呵斥聲中,沒日沒夜的工作,沒有人關心你,也沒有人在乎你,就是在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煎熬中,我一點點變老。一點點,變的絕望,這一年,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讓我很悲傷,也很憤怒……衞思雲,我是愛你的,我知道一個男生需要什麼。但是,我務必待在醫院裏照顧病人,雖然他們不領情,但是我還得做。因此你跟我離婚,我悲哀,卻不怨你……好好待我們的女兒,千萬別讓她做護士,千萬別讓!”一個全院業務最好的護士長之一最後以這樣的結局完成自己的一生,讓我唏噓不已。這是一種怎樣樣的情緒!事業的無奈,家庭婚姻的失敗,人生的絕望,讓她別無選取,只有投身黑暗!

醫生是人不是神,在探索醫學領域中,應對疾病的轉歸特異性,也有無力迴天的醫療侷限性,和避免不了的技術上的失誤。正如劇中所説“好醫生的技術,是在不斷積累而來,是用無數生命換來的”。搶救病人就象奔向戰場一樣,這種高壓力,高負荷,高風險的職業是最需要患者明白,社會明白的,期望社會對年輕的醫生們多點寬容,多點耐心。

《醫者仁心》好處,在於劇中主要人物在衝突與對立中找到了平衡點,重新找回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給予的崇高與職責,讓我們舉起右手,重温這一神聖的誓言: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顧念,我將要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祕密,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手足,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見或地位的思考介於我的職責和病人間,我將要儘可能維護人的生命,自從受胎時起,即使在威脅之下,我將不運用我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並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約定。

醫者仁心觀後感(3):

看完了《醫者仁心》,一向想寫一篇觀後感,卻遲遲未能動筆。堅信許多心地善良的人也會被劇中的情節所感動,但一件事情讓你感動是一回事,一件事情是否真實則是另一回事。就像三毛寫了那麼多感人的故事而質疑故事真實性的人往往令人厭惡一樣。説《醫者仁心》太好了的人恐怕多數是醫務人員或者是其家屬,當共鳴還沒有打破門户之見,就很難上升為道德層面,正因道德具有普適性。從這個好處上説,《醫者仁心》只是一家之言,只説出了一部分人的心聲,遠沒有揭示出阻礙社會公正的根本癥結。當然,這並不影響劇中主人公人性的光輝。

《醫者仁心》所展示的醫院工作,從始至終都處於醫療糾紛的旋渦之中,幹得越多,被投訴的可能性就越大,在這樣的氛圍裏,誰還願意“有百分之一的期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發奮”呢?像王歡媽媽那樣的人,總是像不散的.陰魂一樣遊蕩在醫院的某個角落,簡直是擺脱不掉的惡夢,直弄到身心疲憊,你又如何能做到有耐心並善待她?畢竟,“一個好的醫生是需要病人的寬容才能夠成長的”。醫生能夠有“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犧牲精神,但他還有其它病人要管,有其它事情要做,肩頭有卸不掉的重擔,醫生護士只要上一天班,就不能見死不救!這不是境界,這是人的本能是做人的需求,如果連本能都喪失了,那還能配得上這個“人”字嗎?

《醫者仁心》有許多值得玩味的經典台詞。有兩件事情,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頭頂的星空與內心的道德準則;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忙,總是去安慰;我們都一樣,都是心亂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要幹什麼;人活着除了追求真理,還需要一點情懷;生活中最大的杯具,不是壞人的過度囂張,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世界上有兩種人:有心人、無心人,有心人相互珍惜,無心人相互傷害;沒有發生的事情不好擔心,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處理;一個社會不能總讓強者説話,務必要讓弱者發出聲音;醫生沒有挑剔病人的權利。

《醫者仁心》還有一些不能明説的潛台詞。最優秀的院長死了,最善良的護士長死了,錢國富死了,王歡死了,蘇教援死了,金行長的母親死了。錢國富與王歡死於醫學的侷限,蘇教援死於王冬走穴,金行長的母親死於自己的固執。劉護士長就死得太冤了,表面看是自殺,實際上卻有着一雙看不見的手一向在扼着她的咽喉直至窒息!究竟是誰害死了護士長?請看劉敏的遺言。

做夢也想不到,我成了一個墮落的人,我很慚愧,也覺得很屈辱。從18歲護校畢業,我在這家醫院幹了20年,我喜愛自己的工作,覺得自豪光榮,但是沒想到卻用這樣的方式離開。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護士這個職業,不那麼崇高了,我們在勞碌辛苦中,在人們的呵斥聲中,沒日沒夜的工作,沒有人關心你也沒有人在乎你,就是在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煎熬中,我一點點變老。一點點,變的絕望,這一年,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讓我很悲傷,也很憤怒。能夠説,是蘇教授的死讓我變的灰心。確切的説,不是他的死,而是他死的不明不白,醫院處置蘇教授死亡的事件中,表示出的含糊,讓我寒心。也正是這種寒心,讓我做出錯誤的選取,讓我不再堅持內心的是非,不再堅持自己的清高。才做下那麼荒唐的事,連我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我一向認為我自己的職業是崇高的,但是這個事件,讓我懷疑我承受的一切,還有沒有價值,如果這個世界有是非有正義,那麼,我們的奉獻是崇高的,否則就是受罪。衞思雲,我是愛你的,我知道一個男生需要什麼,但是,我務必待在醫院裏照顧病人,雖然他們不領情,但是我還得做。因此你跟我離婚,我悲哀,卻不怨你。多少個晚上,病人都安置完了,我多想跑回家陪你一會,跟你説幾句心裏話,或者什麼都不説,就靠在你的懷裏,或者打個電話告訴我對你的牽掛,但是你和孩子在睡覺,我不願意打擾你。我對不住你,這輩子沒有給你一個妻子的温柔,下輩子補償吧。好好待我們的女兒,千萬別讓她做護士,千萬別讓!

原來,是這個沒有是非正義的世界,讓護士長憤怒、悲傷、屈辱、灰心、寒心並最終絕望的。

解讀護士長的死因,有助於瞭解丁院長的真正死因。表面看丁院長死於癌症,潛意識致病原理卻告訴我們:癌症患者的潛台詞是“我不想活了”。人類為什麼治不好癌症?不是正因癌症是不治之症而是從來就沒有弄明白癌症的根本問題。癌症的根本問題是心的問題,是心與心導致的社會問題(炎症、污染、焦慮、失調)。“哀莫大於心死”、“心病還需心藥醫”,手術、放療、化療以及介入治療都不能真正拯救癌症病人。丁院長感情、親情、友情三情俱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接連不斷的醫療糾紛令他內外交困、心力交悴、過度勞累、積勞成疾,最終,讓他帶着“不想活了”的潛意識走上了不歸路。因此看到最後有人鬆了口氣:武明訓最後升院長了!我卻深深地歎了口氣:又一個倒黴蛋誕生了!我為各大醫院的院長們悲哀,他們不是醫院的院長而是“滅火隊”的隊長。除非,社會風氣與醫療環境有了根本的好轉。

好久不曾流淚了,《醫者仁心》卻讓眼淚一發不可收拾,為守望醫院也守望丁院長沒有再嫁的嚴大姐流淚,為劉護士長內心的傷痛流淚,為丁海的真誠與孝心流淚,為交不起手術費一口饅頭一口涼水卻善解人意的大伯流淚,為那麼多的醫生能夠頂住壓力敢於堅持真理與正義流淚,我知道,其實我是在為良知仍存於人心而流淚!儘管現實可能並不是這樣的,我卻依舊願意堅信人性的善良與完美。病人都是可憐的孩子,困境中,他(她)們把信任與依靠給了你,把生命與期望交付了你,這是多大的榮耀!有人説,面臨着醫學的侷限,面臨着不依不饒的患者家屬,面臨着“吸引眼球就好”的不良媒體,面臨着一心為保烏紗而怕事的行政管理者,面臨着巨大的醫療賠償份額,醫護人員才是真正的弱勢羣體。就算如此吧,我們仍然願意用柔弱的身軀去填補醫療體制的漏洞,只要真心能夠換回真心,只要世間還有公正的聲音,還有人知道我們受過並仍在承受着的委曲;就算如此吧,就算我們是卑微的、任人踐踏的、被泥水淹沒的、柔弱無助的小草,“只要我們以誠相對,我們就能構成一種力量,持續一種精神,持續我們的正直和自尊,這是這個世界上任何財富都買不來的(鍾立行語)”。我期盼着那一天:小草遍佈天涯,

人類的精神家園,連成綠洲!

標籤: 觀後感 仁心 醫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g289g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