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範文(通用6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範文(通用6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範文(通用6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1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看這個電影,總之每次看完這個電影都感覺到滿滿的正能量。我認為這個電影中的人物都具有極強的代表性,代表着社會中的這樣一類人,反映出社會中的弊端或者是純潔的美好。Farhan代表着一直順從父母,被父母私定了一生的道路的人,學的都是自己不想學的。他們有着自己的夢想,卻往往不被父母認可。Raju則象徵着一部分出身比較貧寒的青年,家裏有許多困難,自己承擔着養家的所有壓力,學習只是為了改變命運,找個好工作,然後養好家。有時正是因為他們壓力過大,才會選擇極端做法。Chatur是影片中最功利的一個。他對老師説一不二,並且總是費盡心思的討好老師,結果反而總是露洋相。他是填鴨式教育的典型產物,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便是“I will memorize it”不管是知識還是什麼其他的東西,他的方式只有一個,就是背。這種沒有思考的學習方式顯然是我們應該遠離的。

下面就要説到最能形成鮮明對比的兩個人了——病毒教授和Rancho。病毒教授是一個思想很僵化的人,非常的不近人情,非常冷酷。他認為的學習就是你照我説的做,認真聽我的課,按時完成項目,一切就都很好。而且他認為工程師是最好的職業,所以還逼迫自己的兒子報自己的學院,最終導致兒子自殺。

他不但間接害死自己的兒子,還因為我願意給一個有創造力的同學多一點時間完成項目,而間接“謀殺”了他。我非常不喜歡這一類人,覺得在如此之高的位置的人應該有着正確的價值觀,才能給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們帶來好的影響。反而是Rancho為學校帶來的正面的影響。這是一個傳奇性的角色。他其實是代替一個有錢人上學。這代表着他將沒有文憑,只是能在這個校園裏學習。這證明他只是單純的愛學習。並且他認識到了學習的真諦——思考與理解知識,而不是一味的死記硬背。

這在與教授的爭辯machine的定義時展現的清清楚楚。而且他的思維極具創造性,不被條條框框所束縛,認為人應該追求自己的夢想。因此,他幫助他的好朋友們實現了夢想,讓他們過上了自己想過的生活。這令人感動,也令人敬佩。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2

這是一部關乎教育的電影,影片中對於教育的質疑和批判引發了觀眾的共鳴,片中的很多場景都讓我們印象深刻又別開生面。最近,又重新看了遍這部電影,發現這部影片不單單能夠給人教育意義,在生活中也給予我們很多啟示。不知不覺做社工已經半年了,在這半年的過程中有快樂,有收穫,也有反思和懷疑。做社工不只是打一份工,在很多時候,尤其是看不到服務成效時,不免會懷疑我做的這些是有意義的嗎?我這樣做是合適的嗎?我能夠給服務對象帶來改變嗎?我的專業性體現在哪裏了……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質疑教育的目的和方式,我們在社工之路上也有迷惑和不解。再看《三傻大鬧寶萊塢》,不只是看到了教育問題,從社工的視角出發也有很多啟示。

學以致用。劇中開頭一個很經典的片段——蘭徹戲弄了欺負新生的學長,戲弄的手段卻是大家都學過的。法函説:“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只有他會應用。”從頭到尾,影片中讓人感受最深的就是蘭徹的學以致用。蘭徹認為學習就是為了應用,如果不是為了應用,學習還有什麼意義?社會工作是一門運用專業理論和方法技巧助人自助的學科,我們學了很多個理論,也掌握了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我們運用了多少呢?在活動的`策劃和開展中,我們是否是理論在指導實踐呢?看到影片中的這一片段感觸很深,我們都知道“人在情境中”,卻不能很好把這一理念運用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了多少理論和方法技巧不是目標,學會把社工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才是真正的目的。如果社工不斷地學習不是為了應用,那麼學習還能促進成長嗎?

熱愛工作。影片中蘭徹是老師眼中的另類,不符合好學生的標準,考試卻拿了第一名。“知道我為什麼第一名嗎?因為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説拜拜,跟攝影業結婚,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蘭徹和法函的這段對話引人深思。雖然影片中有誇張的成分,但向觀眾傳達的思想是正向的。我們常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在選擇專業和行業時我們卻很難做到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選擇社工行業的理由有很多,我學了很多年這個專業;我想不出社工之外更適合我的工作;其它工作競爭激烈,自己不夠優秀,而目前社工行業正缺人;我想暫時做這個工作,以後遇到合適的再換行業……發自肺腑地説“我喜歡社工,我就想做社工”的人畢竟是少數。在社工這條路上,不禁會問自己的心:這是我喜歡的工作嗎?目前的工作狀態是我想要的嗎?社工路上的懷疑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我想説的是如果選擇從事社工,哪怕是短暫的,那麼熱愛它,做好工作需要我們投入持續的熱情,才能支撐我們化解困境。就像法函最後對父親説:“爸,我做一名攝影家又會怎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小一點,車子小一點,但我會很快樂,會真正幸福。”我們有一天也可以大膽地對身邊的人説:“我做一名社工又會怎麼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少一點,車子要不要都行,但我會很快樂,會真正幸福。”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3

可以説,不一樣的世界,一樣的父母,每個國家的父母,都不遺餘力的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如影片中法罕的父親,唯一的空調也要裝在兒子的房間,拉賈的家庭,即使一貧如洗,也要讓兒子讀最好的大學;買學區房,如北京海淀,如上一篇推文介紹的《起跑線》;請家校;上補習班……可是,家長們付出了這麼多,有沒有想過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們要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子?孩子真正喜歡什麼?

國內情況也差不多:我們隨波逐流的跟着社會上大多數人的腳步,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升職加薪,從沒有走進過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這導致很多畢業生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畢業後想做什麼?該做什麼?因為我們所謂的教育,只是和大家一起讀書而已,既然大家都説上大學好好,那我也上大學,僅此而已。

學習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本質,是利用國家和社會資源,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吸取足夠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才能,並能從中體驗成就感和幸福感。(筆者定義,不喜勿噴)就如同影片的中的蘭徹,對機械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熱愛和天賦,學以致用,幸福異常。

影片中最大的轉折恐怕就是法罕和拉賈在查爾圖的帶領下,千辛萬苦找到蘭徹後,卻發現眼前人“改頭換面”了:真正的蘭徹出身於名門望族,他想要的只是一個學歷而已,周圍的人關注的也只是牆上掛着的那張畢業照而已,至於是誰讀的書,讀了多少,讀的怎樣,沒有人關注;影片中除了“冒名蘭徹”,以查爾圖為首的其他人讀書的目的也是一樣:上好學校,找好工作,買豪宅名車,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峯。在這裏,筆者不是完全批判學習功利性,因為從另一個方面講,功利心可以督促你更加發奮和上進,取得更好的成就,但是如果既有功利心,又有喜愛之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要什麼,不是更好嗎?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4

法罕、拉加和蘭徹是同寢的大學同學,他們都在印度的著名學府帝國工業大學就讀。法罕其實並不想學工業設計,他想成為一名野外攝影師;拉加的家庭十分貧困,他的家人希望萊吉畢業後能找個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而蘭徹的身世一直是一個謎。這個謎要到他們畢業十年之後才能揭曉。

大學裏的生活總是和學習、考試、愛情相伴。蘭徹成績很好,總是名列前茅,而且他對機械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熱愛和天賦。而另外兩個室友法罕和拉加則沒有這麼好的腦子,雖然學習很努力,但他們總是倒數的學生。法罕每天惦記着攝影,拉加每天畏首畏尾,早晚都要求神告佛以期自己考試通過。除了成績出眾之外,蘭徹還是一個喜歡開導別人的人,他似乎是先知、又似乎是上天派來的神明,每每當他人在無助、錯誤或者是生活即將步入歧途的時候,他總是會恰當地出現,恰當地給予指點。因為他的這種高強的“本領”,他得罪了學校的院長、整蠱了只會死記硬背的同學、而且還得到了自己的愛情。

畢業前夕,院長把象徵着榮譽的“太空筆”送給了蘭徹,並告訴蘭徹,他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學生。畢業的時候,法罕得到了一個匈牙利攝影師的工作邀請,拉加得到了公司的聘用,而蘭徹則一聲不響地離開了學校。他去了哪裏,沒有人知道。

十年之後,當年被蘭徹整蠱的“消音器”找了回來,他要帶着拉加和法罕找到蘭徹。在他被整蠱的那個夜晚,他和蘭徹打了一個賭,要在十年後的今天一比“事業的成功”。如今他拿着高薪、開着沃爾沃,自詡為“成功人士”。於是他便帶着“兩個白痴”按照一個模糊的地址便走上了尋找蘭徹的旅程。也許這更像是一次朝聖之旅。

旅途漸次展開,他們也在屢屢回憶着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而蘭徹那離奇的身世和經歷也將一點一點被揭露開來。結果總是出乎意料的,在一個碩大的學校裏,在笑眯眯的蘭徹面前,那個“成功人士”也不得不低下了自己高傲的腦袋。而當年和蘭徹一墜愛河的姑娘最終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5

影片中也有一些地方,反映了社會和人性的一些弱點,在此也簡單説説,例如:

第一,財富和快樂。查爾圖是電影故事的“導火索”,也是電影裏一個反面角色的典型:他學習很用功,做事情也很刻苦,為了增加記憶力,甚至藥不離手,最後成了諾克基大公司的副總裁,在世人眼中也算是功成名就。

他“死讀書,讀死書”,在演講中出醜引人發笑;他問路只知道問人家識不識字,高分低能;他關注豪宅名車,用錢衡量一切,精神卑微……可以説,查爾圖是一個不好不壞,搞笑悲情的角色,一個現代青年的悲劇縮影。而蘭徹,就是他的反面:出身卑微,卻聰明好學;堅持心中所愛,追求卓越;對待朋友,重情重義;學以致用,不問西東,樂觀向上……可以説,蘭徹是每個人心中的“白月光”,是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代表,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第二,羨慕嫉妒恨。影片中有一個情節對筆者觸動很深:期末考試,拉賈和法罕是倒數第一第二,他們沒有找到蘭徹的名字,感覺很難過,可當知道蘭徹考了第一名後,就更難過了,旁邊台詞是:“我們上了社會的第一課,你朋友沒有及格,你感覺很早;你的朋友拔尖,你感覺更糟。”

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社會現實啊:我們從不去羨慕嫉恨那些離我們很遠的人,但是當我們身邊人的成就高於我們時,我們就會非常不服氣,不舒服。

第三,宗教是非。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宗教的影響深入到它的社會與文化的每一部分,電影中學生們為了企求考試成績合格,也求了各種各樣的“神靈”,在米叔的另一部電影中《我的個神啊》,對宗教的諷刺更為明顯和大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才是到達成功彼岸的唯一鑰匙。

第四,脆弱的心。“All iswell”是電影中重要的存在,出現在幾個重要的節點,特別是影片最後,當蘭徹他們歷盡千辛,接生出了嬰兒之後,嬰兒卻沒有哭,這時想必所有觀眾都揪着心,當嬰兒聽到“All is well”踢了蘭徹一腳的時候,我像電影中的所有人一樣,也忍不住哭了出來。

“心很脆弱,你要學會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All is well(一切順利)”。願我們都能在自己的安撫下,有一顆温柔、善良和強大的心。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6

昨晚看了一部印度電影《寶萊塢銀幕女傑》,讓我對一向以驚人數量著稱,卻難有精品的印度電影有所改觀,便寫了一則短小的影評,發到微信上。女兒看後推薦了另一部印度片《三傻大鬧寶萊塢》。

説實話,前一陣這部片子在影視網站特火,點擊率老高了,但就因為中譯的名字,叫什麼三傻大鬧寶萊塢、三個傻子、三個白痴、三個傻蛋、作死不離3兄弟等,以為是無厘頭搞怪類的電影,所以一直沒有想看的慾望。女兒推薦,一定有她的理由,特意先查看了一下影評,評價還蠻高,所以下載看了。一部近三個小時的電影,一下子看完還真需要耐性。但這部片子我是一氣看完的。

電影的影評已經很多,我不想畫蛇添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我只想説幾句我看此片後的感覺:

從這部極盡詼諧搞笑的瘋狂喜劇背後,我看到的卻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正劇。其諷刺意味的強烈程度,通過3個自殺(開始的一個未通過畢業的學生、校長的兒子、萊俱)、貧富差距(一貧如洗的萊俱家庭試圖通過兒子改變家庭命運,豪門蘭徹家庭用假蘭徹竊取文憑繼續賺取利益,形成強烈對比)、拜金主義、填鴨式教育等一系列不應該產生喜劇效果,但卻由編導組織成無窮笑料的黑色幽默,表現得淋漓盡致。暴笑後的淚水不是甜蜜,是一種苦澀、一種血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e2kx0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