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警察日記觀後感1000字

警察日記觀後感1000字

一天即將完結,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警察日記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警察日記觀後感1000字

《警察日記》取材於已故的公安局長、一級英模郝萬忠寫的68本日記。很明顯,這是一部帶有一定英模色彩的影片。這類影片有時會因不接地氣而在市場上頗受冷遇。儘管本片依然有着刑警忙工作忽略家庭而被妻兒埋怨等同類題材慣有的套路,但寧瀛鏡頭裏的郝萬忠已經走下了神壇。首先從英雄的面相上來説,不再是長着陳寶國(微博)李幼斌式的英雄臉,主演王景春在憑此片榮膺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之前還名不見經傳,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王景春長得很平民百姓,站在人堆裏,泯然眾人矣。與其説王景春扮演的郝萬忠像英雄,不如説他更像張大民式的鄰居大哥。而且影片中幾乎沒有通常警察題材中司空見慣的飛車、搏鬥,寧瀛刻意地讓英雄無用武之地。相反,從一個13年懸而未決的驚天血案切入,直到影片結束,血案依然未破。最終,這個血案成為郝萬忠公安生涯中永不瞑目的痛。這就讓主人公身上多了一層同類電影少見的悲劇感。

影片有兩個情節讓我印象很深,一個是郝萬忠幫欠薪的農民工向無良的老闆討薪。還有一個就是為了替家鄉修路籌款,他主動找到當初被他拒絕送禮的某土豪老闆,在夜總會裏當着眾人的面一口氣吞下了10杯白酒。這兩個情節很生動,也很敏感,尤其是前者,民工欠薪是個老大難問題,同時涉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很多電影都不敢觸及,但寧瀛就拍了,王景春也演了,這個情節讓我們看到了主人公郝萬忠,也看到了導演寧瀛敢於啃硬骨頭的一面。官場裏常説一句話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什麼叫為民做主?敢於幫地位低下的農民工討薪,敢於跟當地黑惡勢力硬拼(影片後半段一個主要情節),而不是抓幾個小偷,破幾個無關痛癢的小案。所以在首映式上,我採訪寧瀛時,她坦言一度曾擔心影片送審遇阻,沒想到一切都很順利。作為觀眾,我認為,一部電影如果只侷限在一味的歌功頌德,一味的歌舞昇平,不敢觸及現實生活中的矛盾點和黑暗面,不敢描寫英雄人物人性的多側面,只知道再現高大全,這樣的電影只會被觀眾唾棄。

從整體結構上,影片儘管不再追求以往的紀實風格,但也並非平鋪直敍,而是採用了類似美國經典影片《公民凱恩》式的多層敍事,由記者採訪郝萬忠生前的親朋好友,多角度多側面來讀解這個非一般的英模人物,而懸案13年未破的情節線也和韓國今年大熱的商業片《殺人回憶》遙相呼應,從這可以看出,寧瀛是一個有着不懈藝術追求的女導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94m9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