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一代宗師》觀後感範文

《一代宗師》觀後感範文

十幾年前,布宜諾斯艾利斯機場,王家衞看見了一本李小龍封面的雜誌,這是《一代宗師》的緣起。這一瞥,喚起了他心底的,也是大多數中國人都有的,武俠夢。

《一代宗師》觀後感範文

要拍這片子,就意味着改變。因為它不是被墨鏡王像往常那樣悶在咖啡館裏想出來的。它起源於一個廣泛的傳統的情結。敬仰之情,應該是王家衞創作的動力。而王家衞,是那種一直在拍一種電影的導演。失意,遺憾,無法逃避的孤獨,永遠是他的第一主題。於是,合而為一,“逝去的武林”這一主題,便誕生了。

這大概對應了這電影的結構:前大半段描繪各類拳腳,歷史變故,豪門恩怨,這是“武林”。後面一小節,刻畫時光易逝,物是人非,這是“逝去”。照樣這樣看來,大局清晰,立意也彰顯。但結合的效果,我不敢恭維。

武打場面,墨鏡王真的下了很多功夫。對於光的精緻把握,是王家衞的拿手好戲,這一次充分運用到武術上,效果非凡。簡拾二例:雨夜裏,頗有noir風範,背光陰影烘托出拳腳的莫測,更讓角色霸氣畢現;金樓中,充溢暗黃色調,高角度主要光源加側面補充光線,讓面孔輪廓清晰,明暗分明,暗藏殺機。細節上,優勢更是明顯,雪中藍白布的特寫,血滴融入雨水的剎那,對於飄渺煙霧的捕捉,證明了張叔平優雅的美工,和王家衞細膩的色彩風格。從細節刻畫與氣質塑造來看,此片可以説是完勝同類型片。當然,《一代宗師》夾雜着墨鏡王以往的電影印象。開頭,葉問的獨白響起,熟悉的配音和獨特的王氏台詞,像是《重慶森林》裏的`警察663;當章子怡靠牆求佛時,那不是《花樣年華》裏的佈景嗎。

因為特定的主題,和對武術的表現,《一代宗師》可以被看做是王家衞目前最大氣的作品。但大氣背後,是種無力。前面的打戲渲染的越震撼,我越擔心這片子後面承不住。人物關係本來複雜,導演卻只關注了宮二和葉問之間的“花樣年華”。葉問夫婦間的感情,着墨不多,浪費了對葉問內在感情的挖掘機會。不知王導為何作這一考慮。另外,一線天的感情戲幾乎為零,浪費了張震的表演。前大半段,武林被描述之精彩,似有無數種可能性;但結尾,情節只侷限於葉問與宮二,雖然表現細膩動人,但其他角色均草草結尾,讓人失望。這一前一後,一大一小,並不相稱,雖有繁榮和落寞的反差,但並不能算是連貫而到位地表現出了“逝去”。這應該算是本片的大失誤。

王家衞的這次創作意旨與以前作品不同,雖同是武俠,但題材比《東邪西毒》通俗了很多。他應該很想“俗”“雅”皆得,但這融合很費腦筋。看到最後,細細體會,還是難抵小資情懷的侵入,只是這周慕雲內斂正直了許多,白玲也變得温柔倔強。但沒了這情懷,這還會是王家衞嗎。或許在這立意上,墨鏡王就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局面。如何取捨,恐怕花了他太多時間。他為此片作出的改變,效果怎樣?我感覺不算成功。眾説紛紜,或許得多看幾遍,才能有更客觀的答案。

《一代宗師》是王的一次困鬥,是針對他的導演歷程來説。從青澀到靈動再到定型,《阿飛正傳》,《春光乍泄》,再到《花樣年華》。他經歷了許多。到達高峯和定型後,靈感逐漸減少,王家衞花十年拍這部戲,是不是受困於這種感覺呢?我不知道,但能從他的創作經歷裏隱約感受得到。懷戀《春光乍泄》中的自由與靈動。對於葉問,四十歲之前都是春天,一過就是冬天,但四季是循環的,冬天也會結束,希望墨鏡王終能迎來他的下一個春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82pq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