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中國版嫌疑人x的獻身觀後感

中國版嫌疑人x的獻身觀後感

嫌疑人x的獻身是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説。本站小編整理了嫌疑人x的獻身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中國版嫌疑人x的獻身觀後感

中國版嫌疑人x的獻身觀後感【篇一】

嫌疑人看完,是一部完成度很高,各方面都非常四平八穩的片子,最煽情的部分是背景音樂,其餘無論是畫面色調,還是故事節奏,都讓我有「凜冽」之感。

聲明我沒看過日版和韓版,但讀過原著。

先説説我喜歡的部分:

我喜歡蘇導帶有目的性和敍事感很強的鏡頭語言,他對環境和細節的強調很到位,我特別喜歡兩段殺人的拍攝,氛圍很到位,構圖非常乾淨漂亮。

故事的改編我很喜歡加入的曉欣和石泓的互動,因為有互動,一能説明曉欣打動了石泓心底的某處,二能説明為什麼曉欣能毫不猶豫地説“叔叔不是這樣的人”。許多人不喜歡的那場車戲我也挺喜歡的,我覺得有了這段小高潮一是加深了戲劇衝突,二是讓觀眾緊張併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石泓要這麼極端的翻臉無情,這段和後面石泓伏法做得很黏連,很自然。還有對羅淼的刻畫,終於沒有為了烘托主角的高大上而矮化一名人民警察了,他和唐川互相啟發,共同調查,看的很舒服。還有關於石泓和唐川在一起經過水邊的路,刻意強調的兩人對生活的看法的對比,我認為這種對比讓唐川起初對石泓的示好和最後為他掉的眼淚有了註解,唐川是個對生活充滿熱愛的人,所以他會觀察生活並對此充滿善意,如果不是因為這種善意,在當年,在石泓不被所有人理解的時候,唐川不會向他走前一步,這不光是因為他足夠聰明看透了石泓的與眾不同,更因為他善意的眼中有一視同仁的態度,也正是因此,他才選擇了不成全石泓最終的獻身。我認為這些改編都是相當成功的。

演員,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湯川是個系列書人物,書中對他的描寫非常模糊,他的個人形象要靠日劇撐着,而到了唐川,他就是一個單一電影中作為“旁觀者”的人物,所以這個角色只能由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演員飾演。唐川有高級知識分子的傲氣,也有高尚的人格,他在講台上自信又落落大方,台下是個會觀察生活習慣和朋友拌拌嘴的一個傲嬌,要王凱來演,綽綽有餘。書中的石神是描述的重點,獻身的是他,所以到了石泓,他具有天然優勢。

接下來是我認為我不太滿意的部分:

在羅淼説到他看石泓上課時提到的問題從而刺激到唐川的那幾個鏡頭,和最後唐川和石泓最後在電梯間碰頭的鏡頭,幾乎是角色處於鏡頭中心,沒有雙人對視沒有過肩拍,像是第一人稱視角鏡頭,使我有種被互動的感覺,這一點我不太喜歡,我更願意感受到的是觀看時的沉浸感和角色自己的自我審視感,而不是彷彿我成了站在對面的角色。不知道這是不是導演的刻意為之。

對於角色,我認為劇本有所欠缺,

①石泓之所以想要自殺是有原因的,而且並不僅僅是因為他陷入了數學的難題,在書中,他經受了很多打擊,他並不想做初中老師,雖然他的理想非常渺小,僅僅是待在大學裏繼續做研究卻也無法實現,正是這種他沒有了盼頭,隨便什麼事都能成為他活不下去的理由,所以他才會想死,所以他才會脆弱得被一個美麗的過路人無意間拯救。這些書中刻意描寫的東西卻沒有放入電影,對石泓這個角色而言大打折扣。

②對陳婧和她的前夫描寫有所欠缺,和我第一條説的一樣,為什麼陳婧當初會和她的前夫結婚,而後來為什麼陳婧會哭着對石泓説“為了我這樣的女人”,書中,她的歷史並不光彩,和前夫結婚有一部分原因是愛慕虛榮,他有錢長得帥,還甜言蜜語。正因為她的身上有各種缺點,她才會説“為了我這樣的女人”(當然也有對自己忘恩負義的指責)

③綜合我前面兩條,片子對人性的挖掘並不到位,依舊停留在“個案”而不是“人間”

。石泓是所有對生活絕望的人一個縮影,而他殺死的流浪漢,和被他放棄的他自己,都是他口中「無用的齒輪」,陳婧是所有被生活所逼被婚姻困住的弱勢女性,她犯的錯誤是所有女性也許會犯的錯誤,唐川是所有堅信最殘忍的法律才能保住最珍貴的人性的堅守正義的人。只可惜影片差一些,沒有把更廣闊的社會意義表現到位。

關於表演,我覺得唐川和石泓之間各種直白的暗示,明面的較量都很不錯,但整體都很緊繃,也許是因為情節的設置,實在是太過乾淨,目的性太強烈,所有都是為了破案而生,導致沒有了鬆動的部分,少了些趣味性和生活感,最有趣的是登山的那一部分,貌似萬能的唐川教授會插錯腳,看到石泓拿起斧頭來突然緊張,都是讓唐川立起來的部分。張魯一對石泓的設計和我的想法有出入,我理解的石泓是一個極為平凡可以融入人羣中毫不打眼的人,而他的石泓是一個怪人,這樣的怪人是不可能融入人羣中毫不起眼的。當然我並不清楚主創的設計是不是就是要這樣的一個怪人,所以才能有他們的小時候,一個高傲孤僻而聰明的男孩不屑於跟蠢貨打成一片,才變成了如此怪異的.一個成年人,也因此才能吸引到一個和他一樣聰明並真正懂他的人。贊一波小演員們,真的拿住了成年版的精髓。

最後我得説説我對劇中「愛情」和「揭露真相」的理解。我不認為唐川必須成全這份愛。

①因為這不存在雙向的愛情,石泓對陳婧是單方面的付出,然而他並不知道陳婧想不想要,他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沉浸在用命來換的自我感動中。假設他不殺人,他也無法真正得到真正的愛情,陳婧走進了他的世界,卻沒有真正的改變他,起初他會在見陳婧的時候刻意換一件衣服,他會終於在買便當時表達他的好意,他只會不奢望,卻不會做一丁點改變,但在滕坤出現之後,他就極度退縮,甚至把自己踩向深淵,不想去抓住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抹光彩,卑微到可憐,固執到可恨。

②他殺了一個無辜的人,一個流浪漢,雖然邋里邋遢的,卻還是想要活下去,如果不是想活下去,就不會接下石泓遞來的錢做一個替死鬼,就這一點而言,活着,對於這個死去的人更有意義。

③如果唐川讓步,法律會變得沒有尊嚴。石泓可憐,可他殺死的人更可憐,脱罪的陳婧同樣可憐,因為她時時刻刻活在罪惡感之中,她對石泓的指責,甚至不能得到女兒的理解。只有讓所有有罪的人伏法,所有人的生活才能恢復正軌。

我不認為唐川對於揭露真相會“愧疚”或者“應該愧疚”,他倘若不揭露真相,他才應該愧疚。他作為旁觀者,應該知道最清白的是死去的流浪漢,陳婧殺人,情有可原,石泓殺人,匪夷所思。唐川在小溪邊上説的你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出路,因為他認為石泓聰明的頭腦應該知道及時止損。石泓這個人,既平凡也不平凡,平凡的是他的職業和三點一線的生活,不平凡的是他超凡的天才頭腦,而唐川是唯一一個知道這點的人,所以他們才會是朋友,所以最後他才會流淚,但流淚不是因為“愧疚”而是因為惋惜。換句話説,如果唐川不揭露真相,或者陳婧最後沒有自首,那這整個故事的主題就會整個改變。如果這個故事真正想説的愛情,那麼唐川這個角色根本沒有必要存在。

綜上所述,中國版《嫌疑人x的獻身》是一部值回票價的影片,蘇有朋導演已經展示了他作為商業片導演的技術水平,而對故事的挖掘還有待加強。

中國版嫌疑人x的獻身觀後感【篇二】

進口電影唱主角的三月剛剛過去,選在三月最後一天上映的《嫌疑人X的獻身》無疑是接下來最受關注的國產電影。抱着“被罵怕了,非做好不可”心情的導演蘇有朋交出的答卷究竟是否讓一眾原著粉絲和普通觀眾滿意?從影評網站的評分來看,目前豆瓣7.1分、時光網7.3分的成績至少説明中國版合格了。普通觀眾看了一部還算精彩的推理懸疑片,但看過先前兩版電影的原著粉仍然有一些不滿——部分改編破壞了原著反轉的震撼、人物塑造偶爾自我矛盾。

改編 換個角度“接地氣”地講故事

從影評來看,大多數觀眾評價電影“中規中矩”,在原著的基礎之上結構故事都很完整,推理細節基本遵循原著,部分改編也比較合理,前半部分懸念塑造到位,但是電影人物情感略失衡,尤其是結尾監獄中三位主角對峙的重頭戲有些過分煽情,而且導演在影片剪輯、攝影、節奏把握上仍然略顯生澀。

作為原著的第三次電影化,尤其是有“日版”珠玉在前,如何完成原作者東野圭吾“每一版都要有創新點”的要求是導演的首要任務。而導演蘇有朋應對的辦法便是換一個角度來講故事,“更加突出了石泓處理事件時比較血腥殘忍的一面”。的確,原著小説基本從石神(即中國版電影中的石泓)的角度推進事件,按照時間順序即事情發展順序來敍述,讀者一開始就知道真兇是誰,便於讓讀者的心情跟着所謂“匪方”走,日版電影的處理也基本遵循原著。而中國版對敍事順序進行了一定調整,死者傅堅敲門後緊接着就是屍體被發現,觀眾會跟隨警方的視角去探尋真相,更接近以往懸疑推理片的套路,犯案過程在電影接近中場時才隨着陳婧(靖子)的回憶展現。

這樣的改編對於沒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説增加了整個電影的可看性,但也有原著粉認為這一改動並不是很恰當,“原著核心是石神掩蓋兇手的手法和為什麼要幫忙掩蓋的動機,電影裏即使沒有明説但一開始基本也能猜到兇手,放到中間才闡述殺人案全過程反而使後面的反轉少了幾分震撼。”除此之外,電影添加了石泓偷走唐川辦公室的物理儀器並襲擊唐川這個情節,雖然方便觀眾理解劇情,但也有人認為不符合石泓滴水不漏的行事風格,是一處敗筆。

除了敍事角度和結構的變化,蘇有朋在改編日本小説進行了適當的“本土化”創作,一些“接地氣”的細節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比如原著中石神經常去的便當屋改成了小吃店,原著中破案關鍵的私人高檔自行車改成了公共自行車,而取景地哈爾濱經過導演的處理,場景的地域特色降低,這樣一個發生在北方某城市的故事顯得更為自然。

演員 “嘔出靈魂經典一幕有些演垮了”

日版《嫌疑人X的獻身》中,福山雅治將湯川作為一個順風順水“天才人生贏家”自帶的優雅與自傲展現得淋漓盡致,堤真一飾演的石神更是生動展現了日本“宅男”特有的疲憊麻木,以及不被理解的無奈與痛楚,兩位天才對決的分寸感也被拿捏得恰到好處。而中國版王凱、張魯一這兩位主角選角公佈後便引起了不小爭議,演員先前以電視劇作品居多,此次在大銀幕上能否將這兩個層次豐富的角色演好一直被打着問號。

從故事來説,石泓這樣冷靜自我又為愛犧牲的角色無疑會是能讓人產生共鳴的“爆款角色”。此前堤真一版已被諸多影評人和粉絲推上了神壇,而此次張魯一的表現被大部分影迷評價為“水準之上”,“眼神表情很自然很細膩,有讓人深度挖掘的慾望”,“能看到角色眼裏暗藏的絕望,自卑又隱忍。”當然,也有粉絲認為張魯一的表現太過於戲劇化,將角色表現得太過陰鬱,“原著石神厭世是覺得這個世界很無趣,而不是走進死衚衕尋死覓活,更不應該像躲在陰暗角落的老鼠。”很多原著粉也並不是很滿意他對原著中“嘔出靈魂”經典一幕的再現,“有些演垮了”。

粉絲經過日版電視劇和電影等多部作品的“洗禮”,福山雅治版的教授更是深入人心。相比石泓,唐川這一角色較為平和,這也更考驗演員的角色塑造水平。有人稱讚王凱將原著中較為扁平的形象立了起來,“他的自信與驕傲,重遇舊友後的喜悦和欣慰,發現真相後在情理法中的糾結與困惑,這些細節表演讓角色更立體了。”但也有人覺得王凱還是將教授演成了警察,“帶着電視劇演員的通病,温吞無趣”。

原著中兩位主角是互相欣賞但關係並不親近的大學同學,而中國版電影改成了高中同學,而且更加強化了的石泓和唐川之間亦敵亦友的關係展現。在有些原著粉看來,這樣的處理過於刻意,有“賣腐”嫌疑,“石泓和唐川都是剋制內斂的人,他們對彼此那種欽佩又嫉妒的複雜情感應該是不會輕易表露的,電影裏表現得太赤裸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2jx4d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