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8篇)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8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8篇)

電影《奪冠》觀後感1

北京時間8月17日中午,里約奧運會女排四分之一淘汰賽焦點戰,中國女排苦戰五局,以3比2逆轉東道主、衞冕冠軍巴西隊,晉級四強。在小組賽曾遭三場失利的陰影下,中國女排在淘汰賽第一場,能夠戰勝兩屆奧運冠軍,確實非常不容易。

但是就像足球盃賽的淘汰賽,小組墊底的幹掉另一個小組第一,其實也很正常。我們會説:這就是足球。但是中國女排不一樣,它已經被嚴重的符號化了。所以當勝利的消息傳來,很多媒體用了“女排精神歸來”這樣的標題。更有些媒體用了一種在體育比賽報道中,已經不再多見的慷慨激昂文風,恨不得連續感歎號地對此大加稱讚。彷彿一場女排比賽,改變了一切。

“人活着,憑的就是一口氣,有信念,才會有鬥志,才會泰山崩於前色不變,才會化腐朽為神奇,創造賽場奇蹟。”“奧運賽場對運動員而言就是戰常是戰士,就不能沒有昂揚鬥志,不拼怎麼能贏?”順帶着,大概是對我們這屆金牌不多有所不滿,文章作者竟然直言不諱地指責“和中國女排相比,有些中國奧運選手在這屆奧運賽場上,精神不振,鬥志欠缺。”相比國內觀眾的淡定,不得不説,以金牌論定一切的記者心態,實在有些落伍。

其實,中國女排是很驚險地以小組墊底出線的,如果這一場沒有贏巴西,這位記者還會對中國女排如此大加讚揚嗎?“不論是誰,奧運賽場上只要丟掉了拼搏精神,為國爭光的信念,鬥志就會渙散,精神就會萎頓,潛力就無從激發。”這句話是不是就要用到中國女排的頭上了?競技比賽當然要爭輸贏,但是簡單以結果來論定拼搏精神,贏了就是有精神,輸了就是沒精神,這樣的記者觀點再次落後於普羅大眾的觀念。

對於勝利,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顯得很平靜,她對着現場的中國記者們説,“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這番話顯示出一位卓越的業務型主帥異常冷靜的頭腦,也贏得媒體記者一片掌聲。

比賽贏了就大談精神,比賽輸了就是鬥志有問題,這樣的説辭對運動員是不公平的。記者這些寫寫很簡單,但是競技體育,缺少鬥志或許不行,光有鬥志一樣不行。競技體育輸贏都很正常,雖然我們對於大球非常看重,但是所謂女排精神,不應該成為女排姑娘們的包袱和壓力。看起來大讚女排精神是表揚稿,可是之前女排姑娘小組賽戰績不佳,咋就不見也來誇一誇呢?下一場,如果女排輸了,女排精神是不是就又丟了?

要知道,剩下的四強,敲全部來自同一小組,而且中國女排小組賽都曾負於對手,輸掉比賽是很有可能的。倘若輸球,是不是該取個標題:女排精神曇花一現?郎平説的非常對,女排精神一直都在,誰都想贏,但是你要知道,你的對手同樣想贏。比賽比的不光是鬥志,還有技術,還有真實的水平,也還有運氣。只要輸了比賽就是“精神萎頓”,只要贏了比賽就是“女排精神歸來”,這樣的表揚稿只會無謂地增加包袱,體現的依舊是過時的金牌至上觀。

一贏比賽就談女排精神,這是一種病,該治。

電影《奪冠》觀後感2

1月8日,女排聯賽決賽第1場,天津女排3比0橫掃上海隊,吹響了爭冠的最後號角。在這場比賽當中,中國女排隊長朱婷發揮出色,全場砍下17分率領李盈瑩和胡克爾三巨頭狂轟54分打垮了上海隊,上海隊的美國隊長外援拉爾森只拿到10分,完全被天津女排給壓制住了。

雖然朱婷全場比賽表現出色,砍了17分,但是也有不少球迷注意到了非常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對比此前在排超聯賽半決賽當中傷愈復出之後,朱婷右手手腕上綁的繃帶看起來更厚了。而在這場比賽當中,當時開局第1局朱婷先下兩分,幫助球隊取得4比2領先之後,朱婷就很少扣球了,從當時4比2再到17比2,打出13比0的過程當中朱婷1分沒得,更多的是在後排保障,這一方面的事,她看到球隊勢頭不錯,所以把得分的機會都給了李盈瑩和胡克爾,但另一方面顯然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傷病,只要不需要她出手,她儘量不出手。

可是當第2局比賽,上海隊掀起反撲勢頭的時候,朱婷才開始發力,單局比賽拿下了8分,以25比17擊潰對手。從半決賽打到決賽,好幾場比賽的情況都如出一轍,那就是隻要不需要朱婷出手的時候,她絕對不會發力,可見她也在以賽代練,努力的想要去保護自己,儘量避免傷病的擴大化。但同時朱婷又非常渴望拿到排球聯賽的冠軍,畢竟説早年就出國打球球了,一直沒有機會拿到排超的冠軍,這也成為了一個比較巨大的遺憾,如今有機會親手去彌補這樣一個遺憾,朱婷當然不想錯過。

所以在眼下這個時間節點,即便是有傷在身,朱婷仍然頑強的帶着傷病去打比賽,朱婷也透露過,手腕傷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了,不是一天兩天了,她也是一邊治療一邊在參加比賽,只要不會超過極限她都會繼續努力去堅持。為此呢,不少球迷也是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呼籲郎平和天津隊,等到聯賽結束之後呢,讓她休整一段時間。

其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次的總決賽,很可能在三場之內就會結束戰鬥,畢竟天津女排的實力領先上海隊太多了。順利的話,決賽在春節之前就會正式打完,此後聯賽就徹底告一段落,從2月份到8月份奧運會開打之前這半年時間內,主要都是中國女排國家隊自己的比賽,所以球迷們也都紛紛呼籲郎平指導,讓朱婷休息一段時間,或者是把訓練和比賽的強度降到最低,讓她有足夠的時間康復,以便在奧運會上能夠展現出自己最強大的實力。

電影《奪冠》觀後感3

大年初一,電影《中國女排》上場。這是由陳可辛執導,鞏俐主演的劇情片。2016年8月22日,里約熱內盧。時隔12年,中國女排再度殺入奧運決賽。惠若琪的一記探頭球,讓全場屏住呼吸。一個高速旋轉的排球,勾連起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

提起“女排精神”,就如郎平所説:不是勝利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了,它是恆久存在的。“女排精神”是一種力量,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一種默默付出頑強到底的精神,是我們中國精神的一個縮影。不管是比分落後,還是稍稍領先,或者不相上下,我們的女排姑娘們都體現出每球必爭的決心,詮釋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拼搏精神永遠是中國競技體育之魂”,這種不放棄、不拋棄的拼搏精神,不僅能夠喚醒大國夢想,也足以振奮13億多中國人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刻骨銘心的集體記憶、共同情結,對中國人來説,中國女排就是集體記憶、共同情結。新一代中國女排在里約的偉大勝利,又在中國年青一代中延續和強化了對這支隊伍和“女排精神”的認知和情感。我們要繼續弘揚學習女排精神,學習她們團結奮進、一致向前,永不言棄、敢於拼搏,逆境奮起、不驕不餒,愛國情懷、大國風範,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傳承意義之處。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很多優良的傳統美德,有很多意志品質,現如今,女排精神也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從世界盃冠軍到世錦賽,再從奧運會到亞錦賽,中國女排的運動員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證實了我們頑強拼搏、奮勇前進的精神。在諸多采訪中,令我不禁淚目的就是郎平指導那一句:“只要穿上帶有中國國旗的衣服參加比賽,我們的目標就是升國旗、奏國歌。”升國旗、奏國歌,這不是簡簡單單的行為,這是在向世界證實我們中國的實力,中國女排不以自己奪冠作為目標,不以奪冠為利益,升國旗、奏國歌,女排的運動員們這是把國家同自己相連。這是女排精神,一切以國家為重。

女排精神還有紮紮實實,勤學苦練;女排精神還有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女排精神還有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女排精神還有刻苦鑽研,勇攀高峯。

世界上沒有唾手可得的勝利,所有的競技體育沒有紮實的本領、刻苦的訓練,都是無法突破的。我相信每一個運動就有他們所擅長的技能,但是,從小練習,日復一日,面對傷痛依舊頑強拼搏,這些才是每一位體育健兒能走到今天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精神。排球作為一項團體運動,必不可少的就是團隊精神,回望上世紀,中國在設備基礎設施不好的條件下,女排團隊也用自己的合作與團結戰勝了種種困難,無論是硬件設備上,還是自身實力上,女排人有着釘子一般的精神,團結一心,像一隻手,手指雖然單獨有自己的長短,但是團結起來,緊握起來就是重拳,是能達到一切的重拳。

中國女排,世界第一!但是她們的的世界第一不是簡單而來,而是有着精神支撐,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激勵我們前進!

電影《奪冠》觀後感4

電影廳裏,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電影的開始。原本就昏暗的燈光突然就熄滅了,變得黑漆漆的一片。

今天,正是我們期盼已久的日子。自從王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會出來看電影《奪冠》後,我每一天都是掰着手指頭數着過的。我之所以會如此盼望出來看電影,一方面是想逃離作業的“苦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一直都很仰慕女排精神,想要好好把握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在大家的期盼下,大屏幕終於出現了亮光,電影開場了!在觀影過程中,所有同學都格外專注,被電影所講述的一個個女排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注意到不少同學的眼眶都微微泛紅,眼角泛出了絲絲淚水。

“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這是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啊,正是因為女排姑娘們日日夜夜堅持不懈地訓練,他們捨棄了自我,心中只有團體,只有民族的榮譽,才使他們拿下了“五連冠”這樣輝煌的成績。在那時,這不僅僅是國際舞台上一張亮麗的名片,更是在中國走向復興的道路上,給予中國人民心中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在這三十多年來,中國女排有過榮獲世界冠軍的榮耀與輝煌,也有過跌落谷底的迷茫與無助。可女排姑娘們在最艱困的情況下,一次次奮起,而沒有絲毫放棄。在郎平總教練的帶領下,沉寂了多年的中國女排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再次為祖國贏得了世界冠軍。

中國女排,流血流汗不流淚。這種女排精神使我頗為動容,又有什麼事是會永遠一帆風順的呢?如果不為之付出些什麼,又怎麼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呢?學習亦是如此。我想,也許學習並不是所謂的“苦海”,反而是我們實現人生目標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世間萬物都是相通的,若我們在學習上也能擁有女排精神,盡全力去拼搏,那麼成功或許也並不那麼遙遠了。

暗黃的燈光又忽然亮起,兩個小時眨眼就消逝了。我們緩緩退場,心中卻依然惦念着電影中的情節,細細回味着女排精神……

電影《奪冠》觀後感5

電影原名《中國女排》,後來改名《奪冠》。這個名字放在今年的大背景下,卻是極具戲劇性。因為《八佰》剛剛問鼎了今年的全球票房第一,這是中國電影的首次奪冠。只是這個奪冠與其説是中國電影的勝利,倒不如説是中國抗疫的勝利,畢竟全球疫情啥樣大家心裏都有數,但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何況這算是綜合國力的勝利,並不全是運氣。

體育類電影本來就冷門,即使搭上了中國女排的大品牌,也因為老人對女排的'耳熟能詳,新人對女排的一知半解,導致大眾觀影熱情不高。而我之所以走進影院,也是因為最近迷茫得有些累了,又有點不甘沉淪,只好四處找雞湯,恰好奪冠上映,所以就決定是它了。

女排精神出現在一窮二白的80年代,可以説是新中國奮鬥的代名詞,很多人以為它的核心是奉獻和犧牲,其實並不是。女排精神首先講求的是團結協作,其次是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無論是現在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是80年代的“振興中華”,都需要團結為先。排球區別於乒乓球的地方正在它是一項團隊協作的運動,乒乓球影響力不如排球的原因也在於此。

從電影觀賞性和難度看,描繪眾生相的電影和闡述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自然是後者更具觀賞性,而且主線貫通,容易理解。羣像電影要描述的人物太多,時長有限,鏡頭分散,所以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有前期瞭解,觀影體驗一般不會太好。《奪冠》需要在兩個小時內描述好新老女排兩代人,時間跨度40年,因此需要一個主線串聯起整個故事。陳可辛選擇了郎平作為整個紐帶。作為世界排壇的傳奇人物,中國排球十次奪冠,郎平參與了八次,由她作為紐帶,絕對眾望所歸。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新女排隊員的演員,超越了本色出演,達到了本人出演。

電影前半段非常感人、也讓人振奮,本來就是衝着這個去的,算是值回了票價。難得的是電影后半段多了一些思考。電影重現了08年郎平作為美國隊主教練帶領美國隊擊敗了東道主中國隊的一幕,觀眾的噓聲讓我想起了曾經的自己,當年我也是高呼賣國賊的一員,回頭再看,賣國賊這個稱呼絕不屬於數次臨危受命,挽救中國女排的郎平。電影中一句“還是不夠強大”讓我明白了自己的狹隘。真正的強大不是不會輸,而是輸得起。就像《奪冠》一樣,目前看,它的票房已無力趕超《八佰》,更不用説來勢洶洶的國慶檔電影,但各人有各人的精彩,不是非得奪冠不可,踏踏實實的人生也有別樣的精彩。

電影《奪冠》觀後感6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每當響起國歌的前奏時,我的內心總是激動澎湃,肅然起敬。在《奪冠》這部影片中,從1981年日本大阪世錦賽到2016年裏約奧運會奪冠,每一次國歌的奏響都令人難以忘懷。

我沒有經歷過郎平叱吒球場的時代,雖然久聞她“鐵榔頭”的“大名”。對於中國女排,我對她們的瞭解也只停留在這是一羣有拼勁、不服輸、在賽場上喜歡大聲叫喊互相打氣的女孩。觀看完《奪冠》這部影片後,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郎平質問女排姑娘們為什麼打球的那一段。當問到朱婷打排球要什麼,朱婷回答要“成為你”,郎平教練的話發人深思,她説:“那你就搞錯了,你永遠都不會成為我。你不用成為別人,你只要成為你自己。”

的確,我也時常問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取得什麼樣的成就?但每次想到這些問題,我的腦子裏都是其他人對我説的話,你要向誰誰誰學習,你看看人家多厲害之類的,而從未想過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還記得今年9月份去參加集團的新員工培訓,教務組的老師問我們,你為什麼加入藍城?很多人都會説,因為藍城的文化、價值觀等等。是的,正如宋總説的,藍城是一所學校,在這裏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這一點,從我加入蕭立這個大家庭起就深有體會。從籃球賽的組織、七夕K歌比賽、團體生日會到這次的觀影活動,每次活動的舉辦都在讓每一位蕭立人變得更加優秀。

正如女排精神所表達的一樣,藍城蕭立這個大家庭不斷讓我們知道,我們是一個team,不分我和你,只有我們。對於工程人來説,團隊永遠是排第一位的,一個優秀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在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發揮着各自的作用。而工程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無法預料到的困難,因此更加需要團隊。

“我”加“你”等於“我們”,“我”和“你”都是個體,容易被很多因素影響到自己的判斷,而“我們”是一個的整體,擁有個體無法企及的強大力量。藍城蕭立是一個大家庭,在裏面有很多優秀的團隊,讓我們團結協作,永不言棄,不分彼此,一定能共同創造蕭立美好的未來。

電影《奪冠》觀後感7

中國女排的故事幾乎家喻户曉,電影《奪冠》力求從更深的層面對細節進行發掘,力求展現中國女排為奪冠而經歷的艱辛歷程。影片同時也提出了女排精神是否過時的疑問。

據説當初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後,人類幸好還保留了一件東西,那就是希望,正是希望讓人們堅持向前。中國女排低谷時期,臨危受命的郎平説過,她只是給人們帶來暫時的希望。話雖這樣説,郎平卻竭力把這希望發揮到了極致,最大程度激發隊員藴藏的能量,她更想要的是一支積極陽光的中國女排,看重的是樂在過程以及精神的永存,並不是寄全部希望於奪冠。在與實力相當的巴西女排決賽中,理性地説勝負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退其次了。事實上,不管曾經幾連冠,長勝不敗是不可能的。

你為什麼打排球?這個問題並不是可以簡單回答,甚至都無法用語言來確切表述,但又是一個不得不回答的根本問題。朱婷打排球最初就是為了能夠離開農村,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但在老一輩女排精神的激勵下,她將自己的目標擴展並逐漸得到昇華,成就了球隊以及自己人生的輝煌。奪冠路上每個隊員的人生中,都具有類似的昇華過程。當然能有中國女排這樣的平台,她們是幸福的。

郎平率領女排奪冠的經歷再次證明,解決思想問題是首要的。到了一定年齡才能體會到,快樂和解放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是件多麼難求的事,但它又會激發出多麼大的能量。推及我們每個人正在做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問自己是為什麼,可以嘗試在心底回答一下。

其實每個人都有着追求的天性,追求更多精神的愉悦,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用社會學專業名詞來表述,就是具有自我實現的欲求。但追求是要付出的代價,就如同看電影《奪冠》要花錢買票一樣。每個人欲求的目標應該是無上限的,就看你願意付出多麼大的相應代價,這可不是説説那麼容易,更不是電影所能夠完全展現出來的,例如朱婷深夜裏的獨自痛哭。越高的目標越容易產生灰心的情緒,因為難度等級會讓你對正在和將要的付出產生懷疑,從這個角度説,對影片中自願退出發隊員,應該是可以理解的,誰又不曾知難而退呢?做不了英雄不可怕,只要心中依然敬慕英雄。

雖然個體的目標最初往往顯得私人、零碎、渺小,但當心往高處的時候,普通人的大事小情足夠昇華出意義。如此,對自己的存在便少一些懷疑,不再糾結是否身體殘疾,不再糾結能力大小,最大程度地享受人生就好。精神昇華了,付出大約等於收穫的公式也就容易成立了。這不是雞湯,是切切實實的事實。

不可否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觀眾正是被女排精神召喚走進影院的,試圖尋找某種東西。推薦觀看《奪冠》,在觀眾的潛意識裏,必然能夠得到某種激盪,作為一名辛勞的普通公民,不斷的激盪也許是不可少的強心劑。女排站上領獎台,國歌響起,你是否油然而生出莊嚴和激動呢?往大了説,家國多事之秋,恰恰最需要振奮的女排精神,電影《奪冠》正當其時!

電影《奪冠》觀後感8

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必觀影片,沒有刻意的煽情,沒有過分的渲染,更沒有過多的電影套路,有的只是對女排精神最樸實的描繪和最真摯的展現!

記得最初得知陳可辛導演將要拍攝這部影片時,我內心久久難以平靜,一直以來,我都非常期待有一部優秀的電影能夠來向當代的新青年展示出女排精神,我們這個時代真的太需要女排精神了。這不禁把我帶回了當初和媽媽一起看女排比賽的那些美好時光。那時候的我還在上小學,調皮的我時常把家裏的抽屜翻的亂七八糟,有一次我翻出了媽媽珍藏在鐵皮盒裏的一本日記本,上面印着一個打排球的女孩兒。我就覺得很好看就順手在比較本上畫起了畫!媽媽聞訊趕來時,不出意料我被媽媽狠狠的揍了一頓。那時的我一手擦着眼淚,一手指着筆記本對媽媽吼説:“不就是一個筆記本嗎?至於嘛,我還沒一個筆記本重要?”後來我才從媽媽的嘴裏知道,那個打排球的女孩叫郎平,也是媽媽一直的偶像!以前的我對中國女排並沒有太多的注意,每次媽媽在看排球比賽時,我總是搶着要看偶像劇,不過最後還是老媽説了算。

直到那一天,我看了2010年世界女排大獎賽中國隊對陣荷蘭隊的比賽,在那一場比賽中,惠若琪第一次肩膀脱臼的時候仍然在場上奮力拼搏,最終受傷離場。説實話那是我第一次被感動,當時的我一直在想,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支持着她在受傷的情況下還要堅持比賽,後來我明白了,這就是女排精神!從此之後,我就慢慢成為中國女排的忠實粉絲了!

話説回來,因為一直在外求學,沒能有機會帶爸爸媽媽去現場看中國女排的比賽。所以,在去年,電影《奪冠》宣佈春節上映時,我提前一週就買了預售票,準備在大年三十這個特殊時節,帶爸爸媽媽去電影院看《奪冠》。爸爸媽媽最開始因為心疼錢,也一直沒去電影院看過電影,我就騙媽媽説電影院做活動免費贈票,終於讓爸媽奢侈一回去電影院去看電影!但終究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在電影上映前幾天突然宣佈撤檔了,沒能帶爸爸媽媽去看《奪冠》,這是我一大遺憾。在今年9月中旬得知電影即將上映,我第一時間買了9月25號晚上的票,準備在第一時間去電影院為中國女排加油助威,唯一的遺憾是在外求學沒法帶着爸爸媽媽一起去影院觀看。在影院我遇見了幾位已到耄耋之年的奶奶,她們多是由女兒攙扶着相約一起來觀看電影,他們雖然步履蹣跚但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激動,我想這可能就是女排精神帶給我們的感動吧!

影片中既有笑點又有淚點又不顯得過分刻意,確實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影片中朱婷模仿皮划艇教練説的那句“閨女,你這腿往哪擱呢?”逗笑了在場的所有人,還有鞏俐飾演的郎平的那一句“中國女排沒有你,也沒有我,只有我們”,這時的我不禁潸然淚下!是啊,中國女排從來都只有“我們”。片中,郎導的女兒飾演的青年郎平可以説是高度還原了郎導當年的點點滴滴。那個時代的女排,沒有豐厚的物質基礎,當國外已經在訓練中加入了計算機分析系統時,中國女排還沒有一台自己的計算機,當時的條件確實非常艱苦。但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中國女排硬是靠着那一股拼勁拿到了世界冠軍,為中國女排點贊。現在中國女排奪冠,不再會出現當時的家家户户拿出鍋碗瓢盆跑到街上歡呼雀躍的壯觀景象,但是這從來都不意味着我們不需要女排精神,而是我們現在正需要女排精神來支撐我們以最好的狀態投身到各行各業的建設中去,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而添磚加瓦!片中鞏俐飾演的郎導刻畫的入木三分,尤其是郎導輕微駝背和賽場上指揮比賽時推眼鏡的動作都那麼的相似,這讓我這個十年的女排老球迷都對鞏俐肅然起敬。片中還使用了眾多的女排隊員,真實再現了北京奧運會和里約奧運會時的場景,沒有太多的刻意,只有真摯的表達。片中還將中國女排幕後辛苦付出的教練組和陪練推上大熒幕,告訴大家,中國女排是一個團體,更是永遠的“我們”!

女排精神從來都不過時,女排精神是我刻入骨子裏的信仰。每次想偷懶或者覺得累的時候總會摸摸桌上的排球,心裏就會立刻充滿力量。也是因為心中的信仰,我毅然決然來到中國排球學院繼續我的研究生學業,有幸結交到一羣同樣熱愛排球的海南朋友們,現在的我會每天堅持着去排球館和一羣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相約打球,用我們的方式去訴説和傳遞“女排精神”。希望以後的中國電影市場可以多出現一些有正能量的電影,最後,再次強烈推薦大家去電影院一起為中國女排打call,一起加入到排球運動中,盡情享受排球帶給我們的歡樂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0jz0w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