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改寫作文 >

改寫古詩清平樂-四篇

改寫古詩清平樂-四篇

改寫古詩清平樂篇一:清平樂村居改寫

改寫古詩清平樂-四篇

《清平樂·村居》改寫

五年級二班:郭怡馨

在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世外桃源,一間矮小的茅草屋和一條明如玻璃的帶子---河。那間茅草屋與那條河襯托的美麗極了!好看極了!再看看院中的一棵樹就是這一大家子的乘涼傘。

夏日,在陰涼的屋子裏,一對老翁老婦,坐在炕頭,喝着酒説:“你看看現在的生活多麼的美好,秋天莊稼大豐收,又有大兒這麼懂事的孩子,二兒這麼不讓人操心的孩子,三兒這麼可愛的孩子。”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大兒,在村東的豆地裏鋤草,豆大的汗水從他臉上流下來,可他卻一點兒也不抱怨。正如老翁所説他太懂事了!

二兒看見家裏的雞籠破了,他就編了一個雞籠,雞籠編的那麼棒!精巧的手工,飛快的速度。真是心靈手巧!如果拿到集上可以賣好幾個銅板呢?

哈哈!小兒子最可愛了,在溪邊上剝着蓮蓬,看見蓮蓬有的全綻開了,而有的還沒有綻開,他那天真的樣子真!

這麼温馨、幸福的農户。幸棄疾詩興大發寫下了…

五年級二班:郭怡馨

201x年3月16日

《清平樂·村居》改寫

夏日裏,竹林透着生機勃勃。遠遠看見一個偏僻而又清秀麗的山村。

小溪旁,有個又矮又小的茅草屋,屋裏有一位老夫妻帶着醉意,用吳地的口音談論着。只聽老翁説:“這裏多美呀!豐衣足食,都可以安享晚年了。”老婦笑着説:“對呀,大兒子辛苦能幹二兒子聰明,則小兒子乖巧、淘氣”隨着看見大兒子在田中鋤草,二兒子坐在樹下編雞籠,則小兒子一邊玩溪水,一邊剝着蓮蓬吃。

這真是一個和睦美滿的農家,一個清幽的山村。

五年級二班:黨文雪

201x年3月16日

改寫古詩清平樂篇二:改寫三首古詩

改寫《牧童》

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草原上,碧草茫茫,遠處,幾棵樹挺立在草原上,像一個個守護草原的衞士。這時,一陣風蕭蕭地吹過,原本毫無生氣的草原舞動了起來,不時發出“刷刷”的響聲,就像一個個綠色跳躍的精靈正給這舒緩寧靜而又迷人的月夜奏上一曲動聽的“夜曲”。遠處,有一個隱隱約約的身影躺在草地上。原來那是一個牧童,剛剛吃完飽飯,就連身穿的那件蓑衣也沒脱,一邊吹奏着笛子,一邊看着這美麗的夜景,那聲聲悠揚悦耳的笛子聲傳遍了整個草原,給原本只有自然氣息的“夜曲”增加了一份幽雅??時間飛快地流逝着,原本明亮皎潔的月亮現在只剩下一點微弱的暗光,“精靈”們繼續演奏着,但現在的速度比之前的更為幽雅了,而那位牧童,拿着他那支笛子,躺在草地上安然入睡了??

改寫《舟過安仁》

在湖南省東南部,有一個地方叫安仁縣。春天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詩人楊萬里乘船去那裏遊玩。來到安仁,楊萬里馬上喜歡(轉載於::改寫古詩清平樂)上這個了地方,這裏萬物復甦,鳥語花香,湖光山色,美呀!在這迷人的景色裏,楊萬里聽到小孩的歡聲笑語,不禁向四周張望,發現在不遠的河面上的一葉漁船上,坐着兩個很可愛的小孩,一個穿紅肚兜,機靈鬼怪;另一個稍大一點的小孩,穿着短衣短褲,在撐着船兒慢慢地前進。過了一會兒,船兒徐徐地停了下來,大一點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槳,船不動了。楊萬里覺得很奇怪,心想:他們在幹嗎呢?這時,他發現一個小孩撐起了一把傘,但是天氣晴朗,並沒有雨啊,這讓楊萬里很納悶:不知道他們想幹啥呢?百思不得其解。楊萬里禁不住問他們:“你們張傘在做什麼呀?”小孩回答:“我們想省點力氣,讓風帶着船兒向前走,在利用風力呢,風吹了傘,就能帶着船兒走啦,嘻嘻!”楊萬里這時才恍然大悟,歎道: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

改寫《清平樂·村居》

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四周青山環抱。村子裏綠樹成蔭,綠草如茵,五彩繽紛的花兒遍地開放。一條小溪穿村而過,猶如碧綠的玉帶。一座低矮的茅屋前,一棵大樹巨人般挺立着。屋後,一片竹林枝繁葉茂。門前的小溪,岸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溪水清澈透明,溪面波光粼粼。溪中,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一朵朵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婷婷玉立。有的綻開了,露出嫩黃色的蓮蓬,像小仙女穿着漂亮的舞裙跳起了快樂的踢踏舞;有的含苞待放,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偶爾還有隻小蜻蜓落到上面休息。魚兒在荷葉間歡快地嬉戲着。不知是誰家的一對老婦妻,剛喝完酒,帶着醉意坐在茅屋前親熱地閒聊。放眼望去,勤勞的大兒子正在溪東豆田裏鋤雜草。儘管他戴着草帽,炎炎烈日還是烤得他大汗淋漓,汗水灑在豆田裏,滋潤着豆苗。但他看到眼前想到秋天的好收成,鋤得更起勁了。心靈手巧的二兒子正坐在門前認真地編織着雞籠,隨着他的手不停地翻動,竹條在他手中飛舞着。惟有最受寵愛的小兒子十分頑皮,正悠閒地獨自趴在溪邊剝着蓮蓬呢。

改寫古詩清平樂篇三:古詩改寫作文

古詩改寫作文

改寫是一種根據原文的內容,改變表達方式的習作練習。改寫改體裁,如把詩歌改成記敍文,可以改人稱,如把第一人稱改成稱,可以改結構,如把倒敍改成順序等等。

把古詩改寫成記敍文,不僅能夠激發學生讀古詩、學古詩的興能提高學生對古詩的賞析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養察、勤動筆的良好習慣。

把古詩改寫成記敍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的常見的方式。改寫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詩的意境

《宿新市徐公店》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古詩二首一首古詩。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詩的原文是“籬落疏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描寫暮春農村景色的詩歌,它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兒童。前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點出兒童樂,天真的背景。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上的花已經凋落了,而新葉卻剛剛長出,還沒有形成樹陰。後兩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描繪的是兒童捕蝶的歡樂場面。奔跑着,追撲翩翩飛舞的黃色的蝴蝶,可是黃色的蝴蝶飛到黃色叢中,孩子們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們了。

這首詩運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鮮明,內容淺顯易懂,理解起來不難。

2、要把握古詩的原意

改寫古詩不能改變古詩的原意,在主要情節不變的情況下,把包含的內容呈現出來,把古詩寫得豐滿起來。《宿新市徐公店》寫景,後兩句寫兒童撲蝶的天真與快樂。改寫的時候就應該把握

容:景色描寫和兒童撲蝶。景色描寫是兒童撲蝶的背景,因此,重點內容應該是後兩句“兒童撲蝶”的情景。

3、要展開合理的想象

《宿新市徐公店》前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捕蝶的背景。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村;“花落未成陰”中的“菜花”都説明這是暮春季節。因此,在改寫的時候要把握的時間和地點。

後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詩人將彩筆轉入中心,描繪兒童捕蝶的歡樂場面,這是這首詩的傳神之處。“急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這兩個動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而“花無處尋”則將活動的鏡頭突然轉為靜止。“無處尋”三字給讀想象回味的餘地,彷彿我們面前又浮現出一個面對一片金黃菜花躕、不知所措的兒童。因此,此處要展開合理的想象,抓住孩子、神態,想象孩子的語言,讓古詩豐滿起來,這樣,才能讓古詩的內涵凸顯出來。

把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改寫成記敍文(字數要在450字左右)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戀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蹄。

(一)

春,一年一度的春季又回到了神州大地。樹上活潑可愛的鳥兒嘰嘰喳喳地説:「春天到啦,春姑娘回來啦,大地復甦啦,真好啊!真美啊!」

是的,人間的確是很美的。看,通往黃四孃家的小路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彷佛是神話裏的「花花世界」。他們以迷人的芬芳,妖嬈的風諮,招來了許多「小客人」——小蜜蜂呀,蝴蝶呀,飛蛾呀,甲蟲呀……,他們給平坦無奇的小路帶來了生機,使小路不再孤獨寂寞,連過路的人都流連忘返,不願離去了。穿著各種各樣衣服的彩蝶翩翩起舞,彷佛是為了老朋友的到來而高興。蝴蝶一會兒落在花的海洋中,和花兒談談心;一會兒又飛起盤旋,和花兒嬉戲。看得出蝴蝶實在不願離去,就連大師人杜甫也徘徊流連。看到這仙境般的景色,不禁心曠神怡,怎麼還會想到要離開呢?

花兒的能耐可真是非凡啊!不光吸引了蝴蝶和詩人,還招來了許多「歌唱家」——黃鶯鳥。它們落在花叢中,「喳喳」叫了幾聲,彷佛是在説:「總算找到一個好地方唱歌了!」接著就放開銀鈴似的歌喉盡情歌唱起來。這婉

轉和諧的啼鳴,使詩人杜甫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

一陣微風吹過,花的香氣撲鼻而來。一羣漂亮的蝴蝶飛了過來,在花上翩翩起舞,捨不得離開。

小巧玲瓏、漂亮的黃鶯在花叢中跳來跳去,唱起了優美動聽的歌。杜甫完全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中。

杜甫讚歎道:“黃四孃家的花真是名不虛傳,美不勝收。”

(二)

陽春三月的某一天,詩人杜甫在江邊漫步,好不自在。忽然,他聞到一陣陣幽香,這個香味誘使他情不自禁地向前走去。片刻,杜甫便身處在一間鄉村簡陋的小屋前,這使詩人杜甫不由的想起在來小路上繁花似錦,他猜測這間小屋的主人必定是位愛花之人。

過了一會兒,從屋裏出來一位閉花羞月的山村婦女,只見她手提木桶,身穿粗布衣,他見到詩人杜甫站在自己家小屋前,便微笑着邀請杜甫坐下並和詩人交談了起來.從閒聊當中,杜甫知道了這位中年婦女名叫黃四娘,乃是位愛花之人,且家中的各種鮮花多不勝數。杜甫這才留意大利到小屋的四周佈滿了鮮花,各種鮮花在陽光下爭奇鬥豔,競相開放。一朵朵鮮花把花枝壓得像弓似的,一陣微風吹過,花枝搖動,不時的送來縷縷清香。有幾隻蝴蝶不停的在花上盤旋,舞姿翩翩。好像在説:“瞧,我們的詩聖杜甫來了,讓我們一起賞花吧!”杜甫正看得出神,這時耳邊傳來“恰恰”脆鳴,抬頭一看,幾隻美麗可愛的黃鶯正在樹枝上嘰嘰地叫,像是演唱着一曲美妙的春天讚歌。

(三)

春天來了,百花齊放。大詩人杜甫聽説江畔邊有一

個叫黃四孃的人,她家的花園中有着各種各樣的植物,現在正是萬物復甦的時候,那兒一定是奼紫嫣紅。於是,杜甫決定去江畔賞花。

杜甫來到江畔,只見江水滾滾,奔流不息。春風吹拂着,吹得臉上暖洋洋的,一股濃郁的春天氣息灑在這江畔上。可是江岸上綠草如茵,只有幾朵零星的野花,哪有黃四孃家的花園呢?

杜甫不禁有些失落。這時,一陣風過,杜甫聞了聞,風中夾雜着濃郁的花香,不知是什麼花,應該是許多花彙集在一起的吧!杜甫在花香之中陶醉了,這香氣把剛才的失落一掃而光,杜甫完全沉浸在花香之中了。

風止了,杜甫才清醒過來。“剛才的花香太迷人了,難道那邊就是黃四孃家的大花園嗎?”想到這兒,杜甫立刻精神一振,他順着花香走去。

朵朵鮮花把花枝壓得像弓似的,一陣微風吹過,花枝搖動,不時的送來縷縷清香。有幾隻蝴蝶不停的在花上盤旋,舞姿翩翩。好像在説:“瞧,我們的詩聖杜甫來了,讓我們一起賞花吧!”杜甫正看得出神,這時耳邊傳來“恰恰”脆鳴,抬頭一看,幾隻美麗可愛的黃鶯正在樹枝上嘰嘰地叫,像是演唱着一曲美妙的春天讚歌。

《清平樂·村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aixiezuowen/3zmq0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