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讀書筆記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讀書筆記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讀書筆記1

最近在讀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這本書,讀完猶如醍醐灌頂,我喜歡上了這個具有黑色幽默的小波。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讀書筆記

在我看來,開篇的《沉默的大多數》他即説出了真話實話,是個誠實的傢伙,雖然這些真話實話在有些所謂的“大家”看來是卑鄙的,自私的,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對他的好感。

我從這本書找到了幾乎所有我以前的困惑的問題的答案,在中國長這麼大,我一直很疑惑身邊的有些事件,於是在以前的某些疑惑歲月裏,懶得去做些有意義的思考,人也變得庸碌和愚鈍起來。沉默伴隨着集體的沉默,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

而小波比我聰明的多,他知道從沉默中得到教誨,從話語中去思考,小波是經歷了那個文革中瘋狂而又動亂的時代的,他在文革中的有些經歷和思考給了我許多啟迪。

就《沉默的大多數》而言,全文講述了小波在文革中和大躍進的所經歷的事情,全篇幾個故事就講出了自己甚至大部分明智的中國人選擇沉默的原因,甚至有些故事我也覺得我也經過相類似的,雖然自己被稱為90後,生長在新世紀下,可是我竟然也在這越來越大的年齡中選擇了沉默,有些話我不能説,不敢説,不必説。小波的一句話説的很好,《從話語中你很少學到人性,而在沉默中卻能》,話語教給我們很多,但善惡還是可以自明,好在人不光是在書本上學習,還會在沉默中學習。個人的體面與尊嚴,平等,自由等等概念,中國的傳統文化裏面是沒有的,有的全是相反的東西,如果你完全聽信了這些傳統的文化,你會活的很難受,很迷惘,以前的我就是,我總覺得在被進行的這種教育的時候少了點什麼東西感覺怪怪的,人像是被一個説不清道不明的東西給控制着,拉扯着。沉默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信不過話語圈,就拿最近的封校來説,我國憲法上明明寫着每個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權利。可是我們學校卻在最近因為遊行給我們封校了,事實上我們大部分人是無辜的,在遊行中實施暴力行為並非所有的人都是大學生,甚至大部分是一些社會上的流氓,我們就這樣生硬而又貌似合理地被圈在這個學校裏。被冠以維護社會穩定的理由,實質上是我們的權利受到了侵犯,我們又可以向誰救濟呢?

小波説他從七歲的時候就受到話語的薰陶,我也差不多,從記事起,學校廣播,還有老師上課上的話語,學校開展的活動立志把我們培養成為新世紀的好少年。他們的理念是分數説明一切,分數高於一切,你是第一,你就是王者,你以後會生活的很幸福,於是讓我們不停地寫卷子,以分數成績的好壞為核心,然而等我們長大之後,經過某些歷練,我們突然發現提出那些口號的人,提出那些理念的人是站着説話不腰疼,他們的所謂的智慧從不考慮我們實質所受的,他們一面將自己的兒女紛紛送出國去接受國外的教育,一面敦促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孩子好好做卷子,好好考試,就這樣我們成為了考試的機器,在人生本該最為自己去計劃,去安排的年歲裏,我們卻對自己一無所知,我們的思想像個愚鈍的土豆,別人一捏就軟了。對話語圈的信心喪失了。

王小波那一代身旁的大部分選擇沉默是因為經歷了文革那個特殊的年代,事實上我們身旁的人也選擇了沉默或者對有些敏感話題或者區域直接跳過,與其進行痛苦的思考去明辨是非,還不如一頭扎進我們越來越發達的娛樂休閒工具,的確這是很好的逃避方式,我們身旁大多數人沉默的理由除了信不過話語圈之外,更多的是忽然明白原來我們身旁的所有東西似乎都是假的,原來什麼都可以成為炒作的對象,整個社會溢滿了浮躁的氣味,人們的活着的方式越來越極端,越來越孤獨,很少見到真的真摯的東西,每個人肩上的壓力巨大,這是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我們寧願對着電腦寫着自己的博客與日誌也不願在真實的世界裏面去跟某些人當面説出某些話來,懶得説也不必説,正如小波而言有些話説了還不如不説,説了也毫無用處,對某些人而言就是廢話,指不定説完了他人還要罵你幾句。小波説這是陰陽兩界的分界線。

有的時候我不禁要問我們還要沉默多久,我們已經沉默的太久了,難道我們還要把我們的沉默傳給下一代麼?到底何時才是終結?中國能有幾個王小波,能有幾個曉波?小波説他自己對於這個話語的世界有種厭惡之情,他有義務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去揭示出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虛偽,這種東西比墮落還要壞。

讀罷我在想的是那我為什麼還要沉默下去,也許之前的愚鈍的思想讓我無法真正明白這個世界,但王小波是個接頭暗號,看完他所寫的,他所説的,加上他時不時以自嘲似的黑色幽默,喜歡他的敢説真話,我開始慢慢懂得他所選擇的路,畢竟我也極不喜歡這些虛偽和荒唐,更要命的是這些話語即權力更可能會產生很多悲劇的人生,文革中的知青,還有成為考試機器的我們等等。我想過如果黎明永不到來,大家都會沉默下去,那該是怎樣的局面,所以,我選擇,不沉默。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讀書筆記2

《沉默的大多數》是收錄王小波雜文最全的一本。我個人比較喜歡他的雜文,作為一個自由人文主義者,王小波終其一生思考並快樂着。

王小波説:我正在出一本雜文集,名為《沉默的大多數》。大體意思是説: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説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説話,以前説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説,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説。起初我以為這是因為經歷了嚴酷的時期(文革),後來才發現,這是中國人的通病。龍應台女士就大發感慨,問中國人為什麼不説話。她在國外住了很多年,幾乎變成了個心直口快的外國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這是不對的。沉默是一種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它的價值觀很簡單:開口是銀,沉默是金。一種文化之內,往往有一種交流信息的獨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語言,有一些獨有的信息,文化可以傳播等等。”

王小波的雜文別具特色,自成一體。幽默的筆調,使得文章妙趣橫生,捧腹之餘更多的是深深地思索。品讀時,你能體會到閲讀的快感和思維的樂趣。如《椰子樹與平等》、《卡拉OK與驢鳴鎮》、《驢和人的新寓言》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等都是異常幽默犀利的好文章。椰子樹與平等;卡拉OK與驢鳴鎮,這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被他拉到一起,説出了特別的味道,有點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如在《驢和人的新寓言》一文中,他從驢的角度去談父子與路人的行為,説他要替受罪的驢説話,當翻譯義不容辭。文中驢被老子和兒子四腳抬起的時候叫喊,“我得罪誰了,你們這麼捏咕我!”得出了這篇新寓言的寓意是:“閉上你的臭嘴,讓別人走路”,與原來寓言的寓意:“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大相徑庭,但同樣意味深長。而且,在論述的過程中,幽默詼諧之處信手拈來。許多口語的使用,讓文章更為生動,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大大加強了文章的穿透力和説服力。

王小波説,選擇沉默的人應該是有什麼隱衷或者乾脆是因為對語言產生了厭惡感。

我並非如此,只是覺得在被這個社會同化着。年小時口沒遮攔別人還可以不予計較,因為把你看做孩子。等有一天真正走進了社會,這種特權就自動被剝奪了。説話不小心?很好,請自己承擔禍從口出的後果。於是我們終於變得沉默,同時年少時的鋒芒畢露、稜稜角角也就被慢慢磨圓了。當然沉默只屬於成年人,小孩子們是不屑於此的,他們總是天真可愛的,有話要説時,完全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心中想説的話,不一次説盡是絕不會罷休的。我真是羨慕孩子們的執着,也希望自己能夠再回到童年時代,不是為了逃避現實,只是因為我對那時的真實有着一種特殊的懷念,那時的我是不沉默的。

我很喜歡王小波,調侃、睿智,在玩笑中説着智慧和諷刺,這是一種灑脱和無奈。《沉默的大多數》很不錯,王小波是比較深切體會什麼是自由的並且努力過着一種內心自由的生活,可以説他很有觀察力也很詼諧。作文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讀書筆記3

眾所周知王小波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作家,他自認為是小説家,這是他在寫作末年開始寫的所有雜文總編,編者是他的妻子李銀河,並不是按照時間順序,而是從內容上的連貫性出發而組織的,客觀背景大致如此。至今我仍然認為,大多數小説作家並不會寫很多雜文其實是一種害羞自卑心理,相比較而言,我倒認為王小波在這方面確實是有鬥士的精神。

我們都知道雜文的精髓在於批判,而“膽子”似乎是很關鍵的一環。本書的開篇《沉默的大多數》,給我們講述了他的動機,但看起來更像一杯壯膽的烈酒。他説自己因為“幼年的經歷、家教和天性謹慎,是我變得沉默的起因”,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對我們整個社會文化環境的隱喻。雜文集名為《沉默的大多數》。大體意思是説: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説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説話,以前説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的中國似乎任然沒有實現真正的“自由”,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我們現在經歷的時代很浮躁,越來越缺少沉得住氣的智慧與理智,利益和金錢的誘惑也已早早得開始腐化學生的靈魂。我們外強中乾,以為華麗個性的衣飾可以裹住脆弱的內心,於是穿着奇裝異服,表情冷漠。內心又常常空洞膚淺,在虛無的網絡中尋找虛無的知己,在現實的社會中面對封閉的自我。不得不承認,我也屬於那沉默的大多數,對於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説、不能説、不必説的心態。正如王小波所説的,這似乎是中國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寫到“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説,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説。”在時隔十多年的今天,這一切似乎顛倒了,在通訊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的距離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來人們似乎更加擅長表現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衝擊下,中國人似乎已經拋棄了沉默是金的觀念,但是在我看來卻不是這樣,現在的人們似乎更擅長在陌生人面前表現自,卻不能向最親近的人説出自己的想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對着電腦像不曾見面的陌生人傾訴,卻和親近的人無言相對。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相信虛擬世界中人們的隻言片語,卻無視身邊的人的真切關懷。有人説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是計算機,它使人類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但是與此同時,他把人性的優缺點無限的放大了,在當今社會,人類似乎可以更自由的發表言論,於是,我們抱着獵奇的心態在網絡上搜索各種自認為新奇的事情,然後,對着不相識甚至沒見過的人大加評論,這樣的“真相”似乎來得太快,卻顯得那樣的不真實。

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有一種傳統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傳下來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個循規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樣,做出了樂趣,再去管別人。但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從小學到中學,班上都是這樣的好同學,揹着手聽講,當上了小班長,再去管別人。現在也是這樣,先是好好地求學,當了知名理論家或批評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當然,這是做人的訣竅。做個知識分子,似乎稍嫌不夠;除了把世道人心匡得正正的,還該乾點別的。由這樣的模式,自然會產生一種學堂式的氣氛,先是求學,受教,攢到了一定程度,就來教別人。如此一種學堂開辦數千年來,總是同一些知識在其中循環,並未產生一種面向未來,超越人類的文化。

看完之後,最大的感慨還是自己的成長,從一個叛逆偏激的孩子到如今還算客觀平衡的成年人。而最欣慰的還是自己一直保持着思考的習慣。對王小波本人的一些思考結論我雖然不再贊同,但對他敢於質疑善於批判的態度是絕對尊敬的,這是一個羣體精神進步的源泉。一個羣體需要鬥士,需要鬥士一樣的戰鬥精神,但同時,必須健康的引導這種精神推動力是車輪前進,而不要讓這種精神把整個車都給砸爛,就需要還有一個將軍,一個理智客觀的領導者。至於將軍是誰,怎麼做,恐怕就不是鬥士所能知道的了。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讀書筆記4

讀《沉默的大多數》,讀王小波,笑過之後會被漸漸被他的東西填滿。而當我試圖想以某種身份來定義王小波之時,諸如自由撰稿人、特立獨行的思想者等等,我發現王小波會馬上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避開這些稱號。他追求自由,靠文字語言,用他的話,就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於是我更願意去解讀他所傳達的內容,用他喜歡的方式交流,不頂禮膜拜。

樂趣

王小波討厭無趣,在《思維的樂趣》一文中,他寫下這麼一段文字:“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傍晚時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黑下去,心裏寂寞而淒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王小波在其作品中經常強調“思維是一種樂趣”,沒有這種樂趣,人生是極其不幸的。要活得有智有趣,就要學習,要思考。還好,王小波發現了適合於他自己的樂趣獲得方式——寫作。無論是對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這種思考在他的作品中都清晰可見。他憎惡的世界、他期望的世界,在他筆下自由地流露讓他感到分外的愉悦,他思維的火花字裏行間隨處閃耀。他的語言在充分浸泡了他所體驗到的樂趣之後,生動地傳達着他的思想,獨特地表現他的追求,從而去觀察生活、思考社會。

談到樂趣,有兩個不得不提的關聯名詞,一個是父親,一個是大學。王小波在書中提到了他的父親,作為一名哲學教授缺乏樂趣的一生。他的父親一輩子隨時都試圖要在大一統的思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至於即使再努力,收穫的也是恐慌,生怕一不留神偏離了“正軌”,最終就這樣誠惶誠恐地拼湊出了一本書籍,而這在當時也已經算是相當不易。這也許更加堅定了王小波要尋找樂趣的決心,不重蹈覆轍。而王小波體驗到最大快樂的地方就是大學,在那裏,他被給予的空間是最大的,讓他深深覺得“比我父親倖福,比那些將在思想真空裏煎熬一世的年輕人幸福”。我一直認為王小波思考的過程不一定是快樂的,或許還帶有某些沉重的因素,當他的想法與現實情形發生巨大沖突的時候,痛苦的情緒會滋生。他所謂的樂趣是指他能夠自由地不受束縛的思考,他真誠地期待他的下一代能夠擁有比他更大更自由的空間來獲取幸福,這是我所理解的他最大的樂趣所在。

話語權

李銀河在給本書寫的前言中提到了王小波在生命最後一天寫給朋友信中的一段話:“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但我輩現在開始説話,以前説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為什麼沉默?為什麼是大多數人都沉默?可以確定的是,沉默是相對於“話語權”而言。當話語權只被少數人掌握的時候,大多數人的聲音卻只是處於了一個被壓抑了的或是被忽略了的狀態,以致他們成為了話語世界中的“弱勢羣體”。王小波曾經説過:“所謂弱勢羣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説出來的人。就是因為這些話沒有説出來,所以很多人以為他們不存在或都很遙遠”。話語具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它本身不代表任何立場或是指向,只有當它被使用時,便會變為最鋒利的武器或是最甜蜜的糖果,僅代表説者的意志,聽者要麼熱烈反應,要麼表現平淡。這本都取決於説者與聽者之間互動的程度。最危險的情況就是:話語變成某種專制的工具,它由不得聽話者的意願,強制性地迫使聽者接受。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話語就是一種語言暴力,即使只是一種象徵性暴力而已,也代表着霸權。這讓我聯想到最近在國內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之所以受到以某些行為藝術家的反對,原因就在於對美國文化的霸權主義的一種反抗,一種對本土話語權的捍衞。

所以王小波要爭取話語權,最起碼也要做到在生活當中不只一種聲音出現,他並沒有將自己置於思想教育者的高度,因為並非他的目標,他只是頑強地用文字説話,用他認為最舒服最合適的方式來傳達他的想法和思考。遺憾的是他的文章,他的思想直到死後才得以廣泛關注,這使得甚至於連他的死亡(即使並非刻意)也成為爭奪話語權的一部分,成為最沉重的一吼,最悲涼的一笑。

思維

王小波是墨子的門徒,他總結了有兩個原因:一是墨子思路縝密;二是墨子敢赤裸裸地談利害。以此為出發點,王小波認為“理智是倫理的第一準則”。王小波原是學理科的,但卻拿起筆寫文章,驚歎的是他有調和看似水火不容的對立元素的能力,理性與狂熱,審慎與浪漫,這就是他呈現於我們面前的思維方式。

王小波在他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一文中,描寫了插隊時餵過的一隻豬。吃飽了以後,會跳上房頂去曬太陽,或者模仿汽笛等各種聲音,有時還去附近村莊找母豬。當人們對它圍追堵截時,它卻找到了空子撞了出去,最終變成了一隻快樂的野豬。這篇文章生動反映了王小波那不斷打開的思維能力。他隨意而灑脱,但也並不刻意追求另類。這都源於他對自我精神家園的珍視,他內心深處的智慧和真性的表達。王小波反對中國知識分子思維方式單一而固執,甚至於願意被其束縛。他們往往具有很強的使命感,有着骨子裏的救世情結。有時,這種情結會被利用,而變成一種莫名的`信仰,對此王小波是非常警醒的:“任何一種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內,如果被濫用,都可以成為打人的棍子、迫害別人的工具”。(P41)其最終造成的結果,就像砍倒橄欖樹、滅絕大地的豐饒一樣,毀滅了豐富的意識形態。偏偏中國的知識分子又對此具有嚴重的依附性,他們科學藝術工作的生命力都會跟隨着這樣的意識形態開始或完結。王小波在他的小説裏也描寫了大量類似的知識分子,像《紅拂夜奔》裏的李靖,《未來世界》裏的我舅舅等。王小波去世後,李銀河在發表的悼文《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中寫道:“小波著作沒有等身,但是,他的那一種無所不在的‘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卻燭照了萬千心靈。小波是以一個自由寫作者的身份,蝸居於北窪附近的某一棟民居里,他給我們最大的“遺產”,不是那些氣象萬千的文章,而是他特立獨行的思想”。

流亡

王小波的一生都在流亡,在雲南農場當知青、在山東牟平插隊、在北京做工人、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回北京任教、辭職當自由撰稿人、去世。這些在行動上的流亡,背後受到其精神力量的強大支撐,即使有時王小波在行動上的流亡是鬱悶的,但在思想上卻是快樂的。這讓他的流亡與其他意義上的完全不同。談到這裏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米蘭·昆德拉,因為他和王小波一樣都擁有獨特的因政治原因而導致的流亡生活,王小波是下放到農村,而米蘭·昆德拉是從捷克移居到法國。他們都擁有將這種生活提煉成生動的文字的能力,並以較為輕鬆的方式,從日常生活出發談政治,談性,使用的語言雖然不同,但思想上漫遊的狀態還是極其相似的。米蘭·昆德拉擁有很多被廣大民眾喜愛的作品,比起《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玩笑》等成名作,我更願意將他的移居法國之後用法語寫作的《慢》拿來和王小波的作品相比較。

《慢》總共只有五六萬字,內容相對簡單,即在法國一個酒店裏一夜間發生的故事。米蘭·昆德拉用一貫調侃的語氣寫作,在《慢》這本書裏他説得更加明白,即準備寫成一部沒有一句正經話的小説。他和王小波一樣都有讓人發笑的本事。王小波在《小説的藝術》一文中提到他非常贊同米蘭·昆德拉的一句話:不懂開心的人不會懂得任何小説藝術。除了懂得開心,還要懂得更多,才能懂得小説的藝術。但若連開心都不懂,那就只能把小説讀糟蹋了。王小波黑色幽默的本事是天生的,他大多數作品都是用戲謔的口吻將自己的生活講述出來,而米蘭·昆德拉作品往往也是以第一人稱展開,但人物都只是杜撰出來的,並非本人。他們的差別在於,幽默的呈現一個是敍述者本身,一個是敍述對象自己呈現的。《慢》裏的捷克學者在蘇軍入侵時因懦弱沒有拒絕反對者的要求,被當局趕出研究所。但他逐漸淡忘他對反動者原存的憎惡,愈來愈習慣將自己視為“歷史大舞台上的一分子”。參加昆蟲學研討會時,他沉浸在一種虛幻的受難者的激動中,訴説自己的不幸,被自己感動得忘了念講稿就走下台。如果説笑是被王小波用來在面對荒誕現實時可以憑靠的武器,藉以捍衞尊嚴,那麼在米蘭·昆德拉筆下,笑則更為沉重,也更為辛酸。他作品裏麪人物往往有着崇高莊嚴之感,但往往被推入了可笑的境地,米蘭·昆德拉的作品有個核心話題,裏面的人物往往是由捷克流亡到其他國家,並且完全沒有返國之意,但事實上在他文章的字裏行間還是可以讀出許多無可奈何。如果説王小波的幽默有時令人感到像一個頑童在惡作劇後得意地竊笑,那麼昆德拉的幽默更像一箇中年男子在經歷了荒謬認清真相之後的苦笑。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在流亡中用笑表達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量。

結語

樂趣、話語權、思維、流亡四個詞彙並不能概括王小波作品中所有的內容,因為他的作品涵蓋了太多方面,但正如李銀河所説,讀他的文字是一種享受,可以獲得閲讀的快感。在愉快的閲讀之後令人深思,通過文字與其本人交流就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王小波的人格魅力在其去世後得到了極大體現,頓時追隨者蜂擁而來,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張小波”,“李小波”以其死忠的姿態高調出現。在我看來,這並非王小波初衷,王小波是戲謔而俏皮的,但同時更是真誠而熱情的,不含糊地、認真地對待自己,對待生活才是他最大的心願。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讀書筆記5

《沉默的大多數》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便產生了共鳴,應為自己也是屬於這種性格的人,因為我平時也不喜歡怎麼講話,或者不喜歡在公共場合發言,套用書中一句話就是“在公共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卻是妙語連珠。”現在的社會中,總有一些人幹什麼事都比較積極,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怕自己的才華被淹沒。福克先生説過,説話即權利,可見他們和樂忠於這種權利。但我喜歡聽他們説完,自己在內心思考,而這種思考對於大家是否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説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王小波説,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或許是從沉默中才能得到更多地思考。

從王小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在此隔閡下的互相抨擊。這是一個太過複雜的時代,充斥着太多的誘惑,不同的思想觀念左右着人們的行動,有人願意捨己救人,有人願意披露真相,有人願意散佈謠言。因此有的話該講的要講,不該講的還是要用沉默來代替。

沉默往往代表的是行動,沉默往往也代表着力量的凝聚。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信仰的人們沉默着,包容着,同時也關注着。沉默是一種內在性的處事方式,沉默或許是一種積蓄的過程,誰也不知道爆炸後的結果是什麼。

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二十世紀鬧得太多喧囂太多,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更多的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雜誌上刊登的調查,我們都清楚那是要登出來吸引人眼球的,所以我們沉默了,所以我們含糊了。因為我們絕不願意説謊,因為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

我們堅信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沉默,我們理性,我們耿直。但沉默絕不違背自己的內心,當時代召喚之時,沉默的大多數會挺身而出,奮不顧身。

讀了這本書之後,還有許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和借鑑。希望從現在開始能對我們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讀書筆記6

最近,經他人推薦我閲讀了《沉默的大多數》,每一次都是拿起了放不下,放下了心裏又有連絲的默默感。

在仔細閲讀王小波寫的《沉默的大多數》這本書,書中的文字給我清澈的頓悟感和沉默的鎮定。這種力量是一種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確和感悟,我會在讀到某段某句文字時突然激動——原來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他在書中一直強調智慧,知識,尊嚴,生活智慧永遠指向虛無之境,從虛無中產生出知識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現時現事和現在的人。

知識本身是多麼的誘人。學習本身就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文史知識目的在於“温故”,有文史修養的人生活在從過去到現在一個漫長的時間段裏。學習科學知識目的在於“知新”,有科學知識的人可以預見從現在到廣闊無垠的未來。

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有一種傳統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傳下來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個循規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樣,做出了樂趣,再去管別人。現在也是這樣,先是好好地求學,當了知名理論家或批評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當然,這是做人的訣竅。做個知識分子,似乎稍嫌不夠;除了把世道人心匡得正正的,還該乾點別的。由這樣的模式,自然會產生一種學堂式的氣氛,先是求學,受教,攢到了一定程度,就來教別人。如此一種學堂開辦數千年來,總是同一些知識在其中循環,並未產生一種面向未來,超越人類的文化。

我個人以為,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為什麼要做的事則是“無”。但我還想指出,到歲數了,過正常人的生活,還是好的。否則把不是生活的事叫做"生活”,這是在巧言掩飾。

我們現在經歷的時代很浮躁,越來越缺少沉得住氣的智慧與理智,利益和金錢的誘惑也已早早得開始腐化學生的靈魂。我們外強中乾,以為華麗個性的衣飾可以裹住脆弱的內心,於是穿着奇裝異服,表情冷漠。內心又常常空洞膚淺,在虛無的網絡中尋找虛無的知己,在現實的社會中面對封閉的自我。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讀書筆記7

作者認為,有一種弱勢羣體,叫作沉默的大多數。他們之所以弱勢,是因為他們説不出自己想説的話,而是在被迫上繳話語税。

我初看這個題目,想到的是英語或語文課上需要有人舉手發言時,全班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數”,讀過作者的詮釋,才發現我這個例子舉的不好,畢竟我們是因不想説不想説的話而沉默的,不過不幸被點名的人確實在繳話語税。

所以説,我本人其實很少真正地成為沉默的大多數,或者身在其中而不知,但是對於繳税這類事情經歷的太多了。作者坦言中學只上過一年,因此情有可原,若是讓我把話語税推而廣之,別的不提,一定要狠狠提一下“寫作業”税。

其實,沉默之意,不僅在於語言,更在於行動,真正沉默的大多數不僅説不出想説的話,也做不了想做的事;而繳税之意,則是被迫做不想做的事。看得出來,如果一個人既沉默又繳税,那麼他的生活就顛倒了,作者總是提到的便是這些人。我想我比他們好些,不必沉默,但還是有很多税要繳的,五十步笑百步吧。

要是總去做違心的事,據作者從弗洛伊德那裏聽來的,人們會變成受虐狂,轉而去愛這些違心的事。我很懷疑,我們寫作業方面是不是受虐狂。就我個人而言,若是我一天不寫作業就會覺得自己很空虛。儘管我不是這樣,但我相信有很多受虐狂是會對劉浩軒、黃子明之流咬牙切齒的。

作者最擔心的,是有一種思想成為每個人必須遵守的道德體系,進而被人利用,成為惡毒的武器。這是一個思想上的統一化,作者最為痛恨,對於古代、近代與現代的各種道德體系,作者見一個批一個,甚是精彩。作者推崇的是“須知參差多態,才是幸福本源。”這裏,我便有一個疑惑:如果參差多太也包含殺人越貨、坑蒙拐騙,它還能是幸福本源嗎?我猜有人會回答我參差多態與混沌無序是有區別的,那麼我很想知道區別在哪裏。

作者還發現,有人能把一種思想轉化成為工具,甚是無恥,而且危害無窮,我不僅有體會,甚至有些心得,你瞧,我不也拿王小波的話作掩護,替不寫作業找藉口嘛。正確理解一個思想很難,誤解卻經常發生,而刻意曲解以求為我所用則是再容易不過了。

標籤: 沉默 讀書筆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v8y0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