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治校之道》讀書筆記範文

《治校之道》讀書筆記範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治校之道》讀書筆記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治校之道》讀書筆記範文

《治校之道》讀書筆記1

空餘時間讀了陶繼新的著作《治校之道》。讀罷之後,總覺得現在的校長必須要懂教育,還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形成學校獨特的文化氛圍,才能有利於學校師生的快樂成長。

在此書中,列舉了20位全國各地名校長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經驗,很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鑑。全書分為五個部分:“思想引領行動”、“文化促進學校的發展”、“智慧成就非凡的事業”、“和諧構建人文環境”、“個性凸顯特色”、“奮爭抵達特殊境界”。如果綜合這些經驗起來看,,提到文化建設、思想建設、以人為本的有七位校長,提到創新、創意的有四位校長,其他幾位校長多從某一特色工作入手建立了屬於自己學校的特徵碼。

由此可以看出,建立符合學校發展的文化核心精神,以師生的成長為己任,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起鳳小學在這幾年的發展之中也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些工作的重要性,也正在着手建立自己的文化核心精神和屬於自己的特徵碼。

人與人的區別,學校與學校的區別,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內涵不同。不同學校培養的學生都藴含着這所學校文化的特徵碼。起鳳小學的核心文化精神就是“讓每一個孩子快樂成長”。我們從學校的辦學歷史出發,研究學校的發展史,確立了以文化核心為主的辦學理念和校訓,又依此確立的學校的課程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物質文化,形成了以核心文化精神為主的起小快樂文化體系。

但凡名校都有自己的品牌工作。一所學校能否成就一項或幾項品牌工作,是學校成為名校的重要條件。在《治校之道》的描述中,在這20位校長和他的學校中,很多特色工作都是他們的得意之處,都是他們區別於大眾學校的特徵碼。起鳳小學這幾年也在做着自己的品牌:快樂成長的文化品牌,德育卡通形象品牌、社團教育與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雙學”課堂、書香校園、雙潤鄉村學校少年宮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遵循“德育為先,教學為中,文化為槳,活動為軸,創新為帆”的工作原則,堅守“把平凡的事認真做好,把有益的事堅持做好”的工作理念,創新自己的工作理念,鑄就起鳳小學的品牌。

但凡有成就的校長,都有奮爭抵達的特殊境界。杜郎口中學的崔其升校長,面臨一所瀕臨被撤併的農村學下,憑着自己的毅力和決心,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成就了杜郎口中學的品牌。想幹的人永遠在找方法,不想幹的人永遠在找理由;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校長,必須有敢於面對的勇氣,有堅持不懈的決心,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和信心。在基層的學校管理中,我們總會面對一些困難,面對一些問題。在處理這些問題中,要始終堅持以維護師生的基本利益為前提,以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為前提,以學校、師生的發展為前提。在工作要堅持深入教學一線,深入到師生需要的地方,解決教育教學中教師遇到的難題。同時自己也要有堅持不懈的決心,長期堅持下去,必定有受益的地方。校長要注重學習,掌握教育現代理論,才能在解決問題中找到合適的方法,面對困難和矛盾才能有條不紊,才能有的放矢。

校長,作為學校的掌門人,在讓師生享受成長快樂的同時,也要找到自己成長的快樂。

《治校之道》讀書筆記2

讀完陶繼新先生的《治校之道——20位名校長的智慧檔案》,面對陶繼新先生展現的每位校長的風采,書中流淌着各位校長的智慧,令我撫案沉思,思緒萬千。感受20位名校長的`治校之道,有以下幾點收穫與思考。

一、用思想引領學校的發展

20位校長各有所長,但共同之處就是都是有思想的校長,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學校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校長一定要有自己的辦學思想,而辦學思想首先是一種信仰,一種理念,一種境界。從胡美山校長的人本思想到李升勇校長的從小處着手鑄民族之魂的理念,到趙福慶的創新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理念,它不是一個技術、形式的東西,它是校長的教育理念、信仰、價值觀在學校工作中的體現,是校長的智慧和創造才能的展示,辦學思想體現了校長在學校發展中的思路、計謀、策略和韜略,就是説,它不完全是一個根據文件怎麼説就怎麼做的問題,而是在實踐上級文件中體現他的計謀、策略和韜略;它是校長向自我的智力和體力極限挑戰的過程。

二、教師的發展成就學校的發展

學校的發展歸根結底要靠教師的。發展,教師的發展也必將帶動學校的發展。胡美山校長堅持以人為本,人才強校,重視教師資源的投入、開發和有效利用,周奎齊校長維護和保障教師的切身利益,讓教師擁有職業幸福感,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依靠教師樹學校品牌。侯溪萍校長關注教師的心理和諧與生命成長,學校只有為教師構建和諧發展的人文環境,才能長期保持優秀的教育、教學、管理和教研業績,增加學校的競爭力,才能提高學校在發展環境下的生存能力,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聯想到當前我縣農村學生到縣城借讀不斷升温的現象,家長選擇的是“學校”還是“老師”呢?我想,與其説學生家長在擇“校”,還不如説是在擇“師”來得更準確。從這個意義上講,成就教師就是是成就學校,只有教師發展了,學校才能發展。

三、用文化浸潤學校

文化來自於讀書,思想也來自於讀書,20位校長都是愛讀書的校長,不但自己愛讀,也號召老師讀。一位語文高級教師曾説過:“只讀兩本書(教材、教參)的教師無論如何是不能成為優秀教師的”讀書不是為了應付備課上課,而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在每個教師所教的學科領域內,學校課本中的那些科學基礎知識,只是自己知識海洋的一小部分。只有襯托着學校課本的背景越寬廣,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時才能自如、自然。

作為校長要帶出一批愛讀書的老師,讓讀書成為教師的第一精神需要,讓自己和老師們要有讀書的興趣,喜歡博覽羣書,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的思考。談到讀書,我發現一個令人遺憾的現象:大多數老師整天都忙着批改作業、教育孩子、上課、聽課,幾乎可以説從沒有看見誰煞有其事的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雜誌在閲讀。只有在寫論文、寫計劃、總結或上公開課時,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大多數老師竟仍然以可憐的老本,努力支撐維持着現狀。

學生也要養成讀書的習慣,蘇霍姆林斯基説得好:“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侷限於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麼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每一個學生要在書籍的世界裏,有自己的生活。把讀書,應視為自己的樂趣。

只有讀書在學校蔚然成風,這樣在文化中浸潤的學校才能有一定的生命力。

四、校長是教學科研的領頭雁

20位校長既是行政領導,有事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的領頭雁。研究工作對教師來説,並不是高深莫測和高不可攀的,現實生活中,很多教師一提到研究就感到害怕,實際上,我們教師的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我們接觸的學生每天都在變化,我們自身也在變化,如果我們的老師出現因循守舊、消極應付、缺乏熱情,就是因為我們的教師沒有看到教育現象的蓬勃生機,沒有把自己看做教育的創造者。我們只有善於深入思考教育現象和教育原理間的關係,才能預防在教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校長只有日益深入鑽研教育教學過程中微小細節,不斷在教學研究中開闢新境界,才能成為真正的領導,成為教師的教師。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校長本人不參與教學研究,不能在研究中發揮首創作用,而指望教師主動精神的自然產生,那樣的成功是很偶然和意外的。

日復一日的教學很容易使教師產生厭倦情緒,如何讓教師對教育教學保持持續的新鮮感和擁有永久的成就感,是校長們長久以來的難題和工作重點,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帶給教師一些樂趣,使每天的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教學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實踐告訴我們:管理一所學校,就是在經營一份事業。經營學校,需要積極的心態。成功的校長有自己一套成功的治校策略和崇高的人格力量,而且他總是比別人更能適應時代,及時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念、智能結構和思維方式,與時俱進。

《治校之道》讀書筆記3

我不是校長,卻有幸聆聽了陶繼新先生的《治校之道》,喜歡每位校長,因為在此之中流淌着領導的智慧,喜歡聽陶繼新先生生動地展現每位校長的風采,喜歡校長們創建得翰墨校園。

“治校”“治”什麼?

這是我讀書時常思考的問題。“治”學生,“治”教師,“治”校園,“治”財物……我想這是很多校長為難的問題,千頭萬緒,什麼都要管,於是,他們常常向老師喊苦喊累:“你們要理解校長,校長難當啊!”智慧型的校長也會碰很多難題,但他們常常能“靈機一動,計上心頭”,原因在於他們在書香的浸潤下能化知識為智慧。這些位名校長無不是書海的暢遊者,書山的跋涉者。興蒙學校的胡美山校長辦公室和家中擺設的最大特點就是書多,從發書架上,到桌子上,甚至牀鋪上,古今中外各方面的書俯拾即是,隨時翻閲,十分方便;張家港市高級中學校長高萬祥百講不厭的一個話題則是“優秀的教師都是愛看書的文化人”,他自己曾被《中國教育報》評為20xx年度十大讀書人物;山東齊陵中心校長於春祥每天早起一小時、晚睡一小時,“18年一經貫之的讀書,是於春祥鳳凰涅槃的心靈密碼”……

陶繼新先生就是一個把讀書當作生活的一部分的人,他常説讀書能將他帶入一個寧靜的港灣,讀書決定一個人的成長方向。正因為自己有此睿智的目光,於是他關注的人也是把書當成生命中的一部分的人。

“慧”由“書”生!“治校”治什麼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教師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學校的發展取決於優良的師資隊伍,學生的健康來自於教師的。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長張萍認為:“20%決定着和80%的發展”,山東博興縣實驗中學校長周奎齊的“師本觀”與這不謀而合。其實,“所見相同”者的英雄遠不止他們兩人,為助教師發展一臂之力的煙文英校長、為了教師永遠的幸福和美麗的崔秀梅校長、在師生成長之路上流瀉真情的夏建娟校長、為了教師的心理和諧傾盡心力的侯溪萍校長……他們把目光放在教師的身心健康上,關注每個教師的成長,讓教師在平凡的教育生活中感受到快樂與幸福。健康的老師手下才會產生健康的學生,師生都健康,校園才能奏響和諧的交響樂。

如何“治”?

走進很多學校,“制度上牆”這是最常見的“治”,但在智慧型的校長看來,那是浮於表層的管理,更高層次的管理是“文化管理”“精神管理”;在很多校長看來,要穩定隊伍,就得“管門房”,但智慧型校長看來,與其“管門房”,不如“管心房”。於是,李升勇校長所在的樂陵市實驗學校,福利待遇並不優厚,但老師們卻都是幹事業的人;楊一青校長在招聘最優秀的大學生時,最讓人心動的話語並不是“我們給你優厚的待遇”,而是“我為你搭建飛翔的舞台”,讓老師們施展才華,自由飛翔。智慧型的校長用至情至性的真誠感動教師,教師在關懷的目光下創造性地工作,並能享受創造過程中的歡樂與甘甜。

所以,真正的管理是必須能夠“喚醒潛藏於人心靈深處的潛能”的。管理者説的話直抵人心最柔軟的部位,讓人感動;管理者制定的措施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們的積極性,能激發人們的創造性。於是,校園是活躍而有生機的,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是幸福和快樂的。我常常迷戀於那樣的校園,常常“恍兮惚兮”,不知身在何處,人在何方。

在這次學習後,我更堅信:“治校有道”。

我不是校長,現在不是,也許未來也不會是,但這並不妨礙我對這些位名校長的智慧檔案。管理是相通的,每一位普通老師的教書育人工作都與“管理”分不開,我常常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想起那些智慧校長的教誨,想到一個學生不僅僅是我們工作的幾十分之一,更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於是,我希望自己也擁有智慧,滿懷熱情地笑對教育,笑對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k89xm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