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唐人街》初中讀書筆記1200字

《唐人街》初中讀書筆記1200字

《唐人街》是一本由林語堂著作,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下面是關於《唐人街》初中讀書筆記1200字的內容,歡迎閲讀!

《唐人街》初中讀書筆記1200字

《唐人街》初中讀書筆記1

我想即便是現在,人們對於遷居海外的華人華僑依舊會投去羨慕的眼光,在國人的眼中,能出國是件大好事,而能留在異域生活更是洋氣,最後若還能榮歸故里那簡直就是萬人羨煞了。然而現實中,身居海外的華人們到底過着怎樣的生活呢,在人們不知道的背後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他鄉之痛。《唐人街》讓人們感受最真實的海外華人生存現狀,聽他們講“流浪”的故事

《唐人街》是由鳳凰衞視紀實採編的一份關於全球華人生存狀態的報告。作者們親赴異國尋找他鄉的同跟人,他們或與這些人閒談溝通,或與這些人短暫的生活,以此來記錄他們的現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生活在國外的華人們大都不是人們所想的那樣過着富足舒適的日子,應該説他們中的大多説生活是比較辛酸的。無論是在紐約的街頭,還是東京的新宿,亦或是地球另一邊的悉尼,無論哪一個地方,總能見到華人的身影,然而更多的只是作為城市的“污點”出現的。這些人中更多的是因為身份地不合法而偷偷地留下來並靠着出賣自己的苦力來養活的人。尤其是在像美國這樣的人人嚮往的國家裏,來這裏的人大都帶着淘金夢,想要在異域他鄉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事實上,最後能成功地並不是多數。甚至他們為此放棄了國內原先比較輕鬆安逸的“飯碗”,而成了美國街頭眾多的街頭藝人中的一員。

和大多數人顯得一樣,起初我也以為那些能到美國這樣的國家生活的中國人,他們是多麼的了不起啊,尤其是在他們回國時被扣上的“華僑”等等身份的頭銜的時候是多麼的風光啊。然而當親身遊走在紐約的唐人街上後,我徹底改觀了。生活在唐人街的華人們並沒有向人們想象的在異國有多麼的了不起,或許可以説,儘管他們生活在紐約,但更多人的生存範圍只有小小的唐人街而已。這裏大多數人都沒有合法的身份,也許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美國便不願離去,又或許是僅僅是名“偷渡客”,總之他們中很多人到現在都還不能自由的遊走在美國,看見警察依舊會緊張。我猜想他們有時應該會羨慕那些漫步在紐約街頭的觀光客們吧,因為他們可以拿着一本合法的護照隨意的走動。生存的自由並沒有多影響這裏的華人,生存卻成了個問題。因為他們中可能連張回程的機票也買不起。美國能看見的華人很多,看不見的更多。也許你隨意走在十時代廣場的街頭,路邊的某一個靠着畫畫謀生説不定就是以前在國內赫赫有名的教授畫家。看到書中這樣描述紐約的街頭藝人時,我竟有些後悔,後悔當初在紐約路邊的畫師在招攬我畫畫的時候沒能畫上一幅,保不準還能用異國的鈔票買到一位了不起的華人的真跡,哈哈。

一開始人們去往他國更多的都是帶着掘金夢去的,然而我不知是由於何種緣由,毫無例外的.這羣掘金者在不同的國度裏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歧視。中國人在國外從沒有像那些歐美白人一樣身居社會的中上層,就算是在底層也還要苦苦哀求才能繼續下去。更然人震驚的是,即便如此,人們依舊前赴後繼的奔赴他鄉。並且從最開始的為了某一日能夠衣錦還鄉,到了後來是不願回來。我不知道他們是處於哪種原因,但我相信那些地方也許確實有能夠讓他們在那裏生活下去的意義。只是我們的國人大可不必羨慕,因為不論哪一國的街頭,生活都需要繼續,沒有人會停下來憐憫誰。

《唐人街》初中讀書筆記2

一、介紹

聽説吳景超先生,還是從中國社會學史中瞭解到的,不過雖然專業學習已經進入到了第三個年頭,卻一直沒有拜讀這位中國早期社會學家的著作。無事在圖書館閒逛,發現一本《唐人街——共生與同化》,抽出來仔細一看,作者竟然就是 吳景超。

後記中有載,這本書原是吳老1928年8月在芝加哥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系用英語寫作的博士論文。1985年,袁方教授赴美,通過白威廉教授協助取得複印本,經過北大社會學系委託潘乃穆、築生、鬱林進行翻譯。1988年是吳景超先生逝世20週年,該書在1991年出版時,特將費孝通和雷潔瓊在紀念吳景超學術思想討論會上的講話作為序1、序2。在序2中,有幾句話比較有意思:社會主義只有實現的可能,並沒有實現的必然性。在社會主義國家裏,階級消滅是不可能的,階級是不可能消滅的。各取所需是一種烏托邦,永遠不可能實現。這些話讓雷潔瓊印象十分深刻。當然,至於正確與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書引用原載於《羣言》1988年第11期全慰天的一篇文章作為附錄,題目就是《為求民富國強貢獻一生》。書中也多次提到吳的代表作《第四種國家的出路》。1937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我想在圖書館找到的可能性不大,不知道網上會不會有電子版的。

二、回到書的正文

一共十七章,從發現美洲到移民浪潮、從經濟危機到種族衝突、從唐人街的生活組織到幫會及幫會矛盾、從家庭內部的文化衝突到後代的同化問題。共生與同化,將一個完整立體的異國華人社會展現在讀者面前,記得以前看過一些有關於外國移民的紀錄片,比如鳳凰衞視的電視紀錄片《唐人街》,還有湖南經視的《尋找他鄉的日子》。現在的感受與當時當然有了很大的不同,畢竟紀錄片要更多的是描述層面,而作為一本社科文獻,理論的層面要更大一些,在大量描述後的分析闡述,更能引起一些關注與思考。在這裏值得指出來的是,書中大量的引用了當地的歷史文獻,這也可以讓我們從另外一個層面瞭解,當時面對移民浪潮的外國人,是怎樣看待那時的中國人的。

哥倫布發現美洲是在1492年,而中國人最早到達美國的時間,有人説是1820年,還有人説是1788年,甚至是1746年。飄洋過海去美國,現在看來是一件很正常甚至是一件比較嚮往的事情,不過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這樣的行為是很不容易的,而這樣的説法,也並不是沒有根據的。中國人似乎有一種自我中心主義的傾向,究其原因的話,我想一方面與中國長期的農耕文化缺乏探索冒險精神不無關係,他們大多不會相信有那樣的未知世界,而即使有,生活在那樣的未知世界的,也只是紅頭髮、綠眼睛的野蠻人,北戎、南蠻、東夷~~~這些也就成為中原民族對外族的蔑稱。

這些歧視,讓那些早期來到中國的外國商人和傳教士們十分尷尬,當然也發了不少牢騷。有些精明的外國人,便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俗語説,要麼改變他們,要麼加入他們。這便是最好的一個概括了。一方面,他們極力向人們介紹西方的文化,並帶來大量的精密科學儀器,企圖向人們證明他們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向當時的最高統治者—— 皇帝,獻寶便成了最佳的途徑之一。這些精明的外國人已經知道,只要讓百姓稱之為天子的這個人接受了,皇宮裏的大臣和天下的百姓反對的聲音就會大大減少,而看慣了奇珍異寶的中國皇帝,看到這些在今天看來最普通不過的東西時,也竟然是愛不釋手,潛心研究,也許這就是科學的魅力所在吧。而另一方面,這些外國人中,也有些潛心研究中國的文化,穿漢服、説漢話、在中國為官甚至死在這片異國的土地上,他們成為最早的漢學家和中國通, 他們的努力不懈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成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44o2m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