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馬克思的故事讀後感

馬克思的故事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馬克思的故事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馬克思的故事讀後感

馬克思的故事讀後感 1

今天,我讀了《馬克思研究學問的故事》之後,先放下手中的筆,沉思起來了,想想我與馬克思相比,我是多麼的渺小,而馬克思卻是多麼的偉大。

文中,我從“圖書館管理員微笑着回答説:“一定會來的,幾年來,馬克思博士天天到這兒工作,一天足足工作10小時。”和““幾年來,馬克思每天都在倫敦大不列顛博物院圖書館裏工作10小時,在家又繼續工作到深夜。”中看出馬克思對工作十分認真,工作的時間十分長,而且天天如此,沒有間斷過,他為什麼要這樣工作呢?為的是全人類的解放。馬克思可真偉大呀!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也不是這樣嗎?每個夜晚工作到天亮,而且工作時十分認真,一絲不苟,可他的夜餐卻是如此的簡單:一杯綠茶和一小碟花生米。我們是社會的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難道今天,我們不能去學習他們的精神嗎?

他的好朋友恩格斯曾經説:“馬克思在寫作的時候,如果他不確實知道所有有關書籍都參考過了,所有疑義都考慮過了,所有的論點都討論過了,他是絕不肯下筆的。”從這裏可以看出馬克思寫作前一定要把所有的問題都弄清楚了,所有疑點都討論好了,把有關資料都閲讀了,才肯下筆寫作。我與他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在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觀看任何有關作文的書籍,也不把所有疑點解開,便糊里糊塗地寫起作文。可想而知,我的作文便被老師打了許多的'問號,我今後可要向馬克思學習,改掉這個懶惰的壞毛病!你們説對嗎?

遇到某一個問題有疑難,有分歧的意見,他就跟他的朋友們一再討論,有時從黑夜討論到第二天早晨,也不知疲倦。”這是文中的一句話,它讓我知道了馬克思一些不明白的問題,就會和朋友們一起討論,甚至討論到第二天早晨也不覺得累,他的精神實在驚人,實在值得我佩服。而我和他卻形成了鮮明對比,我一遇到難題,根本連腦子一動也沒動,便把把它擱置在一旁,置之不理,讓它隨着時間漂流而去今天,我讀了這篇文章,我要把這些缺點和壞習慣通通拋棄。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馬克思博士身上有許多別人難以想象的精神,我要向他學習,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勤奮,要經常讓大腦活動起來,把路上的綁腳石清除掉!

馬克思的故事讀後感 2

我國現代詩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詩中寫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着……”這幾句帶有哲理性的詩非常令人回味:那些橫眉冷對人民的人雖生猶死,雖然他的肉體生命還活着,但不過是一堆會行走的肉,毫無生命價值;而那些為人民肝腦塗地的人雖死猶生,雖然他的肉體生命不存在了,但他的精神生命卻永遠活在億萬人民心中。

臧克家當年的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寫的。詩人在歌頌魯迅的同時,也歌頌了與魯迅有相同品質的許多人,馬克思就是以其偉大的人格魅力和其輝煌學説的影響力,至今還“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且不説馬克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影響,即使是在資本主義國家,他也是極有震撼力的。上個世紀末和本世紀初,西方社會發起了評選世界第二個一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的.活動,馬克思多次名列榜首;2008年開始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後,馬克思用畢生心血寫就的《資本論》及其他著作,又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重新暢銷起來……

一位長眠於地下已經120多年了的人,為什麼如此受到世人的尊崇呢?因為馬克思對人類所作出的貢獻實在太大了!他一生中的兩大發現—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説,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

曾有人把馬克思比作奧林帕斯山上的神,認為馬克思與我們普通人之間存在着天壤之別,他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即。這樣,長期以來,我們更多看到的是馬克思作為偉大的政治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存在的一面,而很少看到他作為普通人存在的一面。

實際上,馬克思在講到他自己時常常喜歡説:“人所固有的我無不具有。”可見,馬克思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他與我們一樣是具有七情六慾的普通人。而他不同於我們之處,或者説他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的奧祕,則是因為他能夠正確處理人的七情六慾和偉大事業的關係,他不畏艱難困苦,終生都在實踐着“為全人類造福”的誓言。

讀完本書給我展示的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既作為思想家,又作為兒子、作為學生、作為丈夫、作為朋友、作為父親、作為外祖父存在的馬克思!他可親、可敬、可信、可學。他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永遠飄揚着的一面旗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penjy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