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飛向人馬讀後感(通用5篇)

飛向人馬讀後感(通用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飛向人馬讀後感(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飛向人馬讀後感(通用5篇)

飛向人馬座讀後感1

《飛向人馬座》描寫了宇航城的技術突飛猛進,十分發達,最終造出了利用光子做力量的火箭,目的是找回宇宙中漂流的三個青年人:邵繼恩、邵繼來、鍾亞兵,最終,宇宙城中的小姑娘嶽蘭在浩瀚無邊,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中把三人全部帶回了宇宙城。

邵繼恩在宇宙裏8年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保持着勇敢堅定的心,他發誓:一定要回到爸爸邵子安的身旁。然而,在8年後,他做到了。這成功完全是靠邵繼恩不屈不饒的堅持才能做到的,他用自己的信念選擇了那條長遠的生活道路,而沒有選擇旁邊的那條短近的生活道路,這和他爸爸有關係,但更多的原因是——如果選擇長遠的生活道路,那就是先苦後甜,如果選擇短近的生活道路,那就是先甜後苦,這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邵繼恩先是在荒無人煙的宇宙中漂流了整整8年,這就是苦,8年後,邵繼恩回來了,他帶來了大量的資料、信息和照片,為宇航城奪得了崇高的聲望,為宇航城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就是甜。

而鍾亞兵呢,則是一個博學多才,聰明絕頂的人物,在於強大可怕的黑洞搏鬥時,是他想出了這個好法子:把15個小發射器裝到了飛船的發射倉裏,在失重之前啟動發射器,終於逃出了黑洞。鍾亞兵的博學聰明在於,他本來學習很認真,再加上他在飛船裏自學的效果,就更加聰明瞭。天才需要積累,鍾亞兵他把在太空中學到的知識都融會貫通,結合到現實生活中去,並且通過實踐,他還每天用望遠鏡觀察,他還知道這顆星球是什麼星球,那顆星能活多少年,距離多少光年。讓我們在學習的沙場上奮鬥吧!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經歷。

在我上一年時,我就有了我的第一個體育項目——乒乓球。剛開始時,我的球技很差,比賽中十有八九是打輸的,在一年級的乒乓球賽中也因發球失誤而退場。打了一年,我開始練習新式發球,把我的對手打得落花流水,我記得這是我的第一次贏球。從此,我的球技突飛猛進,勢如破竹,在我的第二年裏,我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經過幾次短兵相接後,我漸漸熟悉了他的球,以至於我可以猜測他下一個發什麼球,這樣的話,我就可以提前做好防禦或者攻擊的準備了。

在第三年裏,我還學了不少戰術——提拉球、搓球、推擋球,在第三年裏,我一次又一次地打敗了對手,終於我的球技達到一定的技術和水平,這是靠什麼呢?是靠邵繼恩一樣勇敢、堅定的心和鍾亞兵一樣積累、實踐的心。

《飛向人馬座》讓我懂得了人生最重要的兩個道理!

飛向人馬座讀後感2

玻璃杯“噹啷”一聲落地,跟着,電話裏的小夥子不見了。差不多與此同時,擋風玻璃正前方猛然閃亮,就像發生爆炸一樣,濃雲急劇膨脹,火光中清楚看見:那艘異常高大的宇宙飛船“東方號”,好像掙脱髮射架的束縛一樣,搖晃了一上,上升了……

起飛後的東方號將飛向何處呢?答案不容置疑,是人馬座。但是問題也就來了,一艘飛船為什麼會忽然離開發射架起飛?這件事是誰幹的?這一連串引人入勝的問題不禁引起了讀者一連串的好奇。要想解答這些問題,就得了解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原來,敵人派出了4個機器人,企圖佔領“東方號”,儘管並未得逞,但其中一個機器人闖入了操縱室,啟動了飛船,使“東方號”突然起飛,而在“東方號”裏還有三個孩子在參觀,而他們也跟着這艘巨大的宇宙飛船無情地送入了太空。

這三個孩子在太空中歷盡艱險與磨難,而他們毫不畏懼,不斷地迎接各種挑戰,而地球上的人們也在不斷地搜尋“東方號”,並派出其它飛船前去營救。最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營救成功,“東方號”返回了地球,舉國上下頓時一片歡騰,作者鄭文光爺爺這時候終於寫完了這本書的最後一頁。

讀完了這本《飛向人馬座》之後,我首先對鄭文光爺爺在描繪書中那未來世界時豐富的想像力無比佩服。然後,我閉上眼開始回想這本書中的故事情節,想着想着,我不禁被“東方號”裏的那三個孩子不怕困難,共同迎接挑戰的信心與勇氣所感動。想想看,如果你和另外兩個人不幸遭受了同樣的命運,你在宇宙中會遇到飛船忽然失控或出現故障、因意外而使飛船偏離原來航線等許多困難。就算甩開這些問題不談,這個宇宙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如果地球上的人們始終都找不到“東方號”的下落,那麼“東方號”就會永遠在宇宙中漂泊,同時也就意味着那飛船上的三個人得在這艘太空船裏度過一生,再加上週圍只有兩個同伴,一種孤獨感會油然而生,而伴隨這種孤獨感的,還有失落感與對未來的恐懼,最終會使人精神崩潰,而“東方號”上的三個孩子連這樣的困難都能克服,不能不説是個奇蹟。

不過,構成這個奇蹟的還有地面上的人們為了尋找“東方號”所做的不懈努力,因為就算是飛船上的三個孩子再怎麼努力,也不能讓飛船飛回地球。而這一點,正是地面上的人們需要去做的,而他們做到了。但為了營救“東方號”,人們也遇到了無法想象的困難,先是不惜血本地製造了“前進號”,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對這次營救行動造成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但人們毫不氣餒,並迎難而上,重新造出了“前進號”,最後才營救成功。由此可見,這個奇蹟是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創造的,正所謂“團結就是力量”。

總而言之,無論是那三個孩子,還是地面上的每一個人,在創造這個奇蹟時,都會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遇到困難。而只有戰勝這些困難,成功與奇蹟才會發生。如果説“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困難就是奇蹟之母。

飛向人馬座讀後感3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寒假裏我讀了鄭文光先生的科幻小説《飛向人馬座》,整個下午,我沉浸在小説的世界裏。晚上,仰望星空,我第一次覺得頭上的星空是那麼的不同。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艘叫“東方號”的宇宙飛船,因意外而起飛,飛出了太陽系。在這次意外事故中,有三個孩子也被帶出了太陽系,他們是邵繼恩、邵繼來和鍾亞兵。然後地球上使用了各種辦法聯繫他們,最後決定再讓一艘飛船去找他們,最後歷經磨難,克服重重困難,把他們帶回了地球。

讀完這個科幻故事,想到這三個孩子那種永不言敗、寧折不彎的精神我就很感動。他們那種堅持不懈地精神,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嘛!

我想起讀過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為挖掉兩座大山用盡了力氣,別人譏笑愚公,而他卻説:“我是老了,可我還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盡,而山卻不會再長高了,怎麼挖不平呢?”最終感動了玉帝,讓山神把山已走了。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記得今年暑假,為了鍛鍊我的自理自立能力,我參加了“山青户外體驗營”。在扎伐漂流時,我正玩的興高采烈,突然,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朝我的`左眼掃來,頓時我眼前一黑,下意識的捂着眼嚎啕大哭起來。當時我什麼也看不見,只聽見許多人在安慰我,事後我才知道我是讓隊友劃得船槳碰到了眼睛;徒步穿越十五公里走時,天氣炎熱,我走了不到五公里腿就疼了,像灌了鉛一樣,抬不起來;還有到了晚上熄燈睡覺前,當我躺在冰涼的行車牀上,我非常想念家人,時常會睜着眼睛,想象着家裏柔軟的牀、為我忙碌的媽媽,以及一大堆好吃的零食,這時眼淚就會悄悄的順着我的臉頰流下來……

那時我覺得我經歷了很大的挫折,能堅持下來真了不起。現在讀了《飛向人馬座》之後,與三個小孩相比,我覺得我的這點經歷真是微乎其微,根本算不上什麼。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一定要堅持,我們一定要去挑戰困難,我相信成功是屬於我們的!

飛向人馬座讀後感4

《飛向人馬座》是中國兒童文學家鄭文光寫的科幻小説。

15歲的邵繼來是個上海姑娘,寒假裏,她來到了航空城,和繼恩,亞兵一起去完成“東方號”的最後一次檢查工作。就在霍工程師走的一瞬間,敵人偷偷潛入了操縱室,合上了發射宇宙飛船的閘盒。三個特殊的乘客在風雪交加的'夜晚,飛向了白雪茫茫的夜空。

他們到宇宙空間,可是赫然出現的大字無疑於無情的宣判,宇宙船沒了燃料貯量,從此就在宇宙中游蕩,直到一切貯藏的食物都消耗完畢。

但他們沒有放棄,在宇宙這個無情而又充滿神祕的空間裏,在沒有燃料貯備的情況下,他們依然堅持着,他們不僅在宇宙船裏靠晶體片自修了自已喜歡的課程,而且還發現了黑洞,靠黑洞在關健時刻為宇宙船提速。

在九年的飛行中,地上的人們,霍工程師,邵工程師製造出“建造號”,去宇宙號完美對接。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學會堅持,再難的事也會被克服。我是一個有困難就後退的人,小時候的我喜歡上了鋼琴,剛開始的曲子很簡單,一彈就會,我信心實足,原來彈琴這麼簡單,可是現在曲子越來越難了,我有點想放棄,可是爸爸媽媽鼓勵我説:“現在曲子難了就想着後退放棄,以後人生的困難多着呢,人生要有困難才精彩,堅持就是勝利!” 正因為這樣,我把彈琴堅持了下來。

在各個行業,都是這樣,警察叔叔在工作崗位上,因為堅持,在馬路上執勤,使得路上的交通更加通暢。環衞工人,不管多髒多累,多麼酷暑多麼寒冷,因為堅持,用自已的雙手,打掃出整潔乾淨的馬路…………

因為堅持,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

飛向人馬座讀後感5

讀完了《飛向人馬座》這本書,我從三位宇航員的身上學到了做什麼事都要勇敢,危機時刻不放棄。

這本書寫的是三位未經訓練的宇航員:邵繼恩、邵繼來和鍾亞兵在一場事故中,乘坐“東方號”飛往外太空,“東方號”原本是去往火星給那裏的研究人員送給養的,但“東方號”卻偏離軌道在宇宙中漂泊,在宇宙裏遇到了許多危機,但是他們卻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終於援救的飛船“前進號”以亞光速飛來了,他們發現了“東方號”後,與“東方號”對接最後成功返回地球的故事。

在漆黑的宇宙中,星星繁多,輝燦無比,但在這三位宇航員看來,宇宙就是一片茫茫的大海,望不到邊,處處藏着危機,希望渺茫但他們從未放棄,用智慧改變一切,創造一切,化解一切,用信念和堅持來支撐。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邵繼恩,在危機關頭,總是不亂,尤其是他用15個小小的噴氣式飛機使飛船轉向逃離黑洞,在這種幾乎絕望的環境下,如果換作我,肯定早嚇暈了。從這本書中我學會了如何面對困難,學會堅持和不退縮!

標籤: 人馬 讀後感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n0w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