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2021閲讀《昆蟲記》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2021閲讀《昆蟲記》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閲讀《昆蟲記》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閲讀《昆蟲記》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閲讀《昆蟲記》讀後感1

《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他用自己的積蓄買了一塊荒地,專門用來放養昆蟲。他對昆蟲進行了長達30年的研究,最終寫成了這本著名的《昆蟲記》。

書上記載了各種各樣的昆蟲,那些弱小的昆蟲在法布爾的筆下,有的生動可愛,比如螢火蟲、聖甲蟲;有的十分兇猛,比如螳螂、蝗蟲。

我最喜歡螢火蟲了。你知道螢火蟲吃什麼嗎?它吃的是蝸牛。螢火蟲用它那特有的武器先把蝸牛麻醉,然後一塊一塊地把它吃掉。小小的螢火蟲竟能把比自己身體大三四倍的動物輕而易舉地吃掉,太了不起了。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昆蟲的習性,比如螳螂愛吃蝗蟲、沙泥蜂愛吃毛蟲等。同時,我也感到人類在某些方面和昆蟲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小小的昆蟲在面對強大對手時,能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戰勝敵人,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十分喜歡《昆蟲記》這本書。

閲讀《昆蟲記》讀後感2

寒假裏,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法布爾寫的,這本書寫的是昆蟲的家族的特徵、習性。這本書寫得太好了,讓我一頁一頁的接着往下看。我最喜歡看的是黑肚皮的塔藍圖拉毒蜘蛛,它具有傑出的編織才能,狡猾的捕食手段,築奇特洞穴的毒蜘蛛。

黑肚皮的塔藍圖拉毒蛛的捕食行動可以説是一種冒險。它除了那一往無前的勇氣和鋒利無比的毒牙外它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可以利用。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去對付那些兇猛異常的獵物它只有充分發揮自己過人的技巧才能將獵物玩弄於股掌。只有充分運用它動作迅速的殺招,才能一舉摧毀它的敵人。

黑肚皮的塔藍圖拉毒蜘蛛的洞穴特別奇怪。它的洞穴地下通道,開始是垂直的在大約離地面四到五英寸的地方就斜下去,形成一個鈍角;然後又垂直往下走。這就是毒蜘蛛的地下形狀。洞穴的通氣孔都是它親手建造的。像一座真正的建築物,地面高度約一英寸,有時直徑達兩英寸,比洞穴還寬敞。這英寸就像丈量過一樣,能讓毒蜘蛛在捕食獵物時充分揮舞拳腳。通氣孔主要由幹木屑和黏土攪拌成混合物建成。毒蜘蛛一點一點地把混合物壘成一個直筒、中間是空的。它真是個神奇的建築師。

我讀了這一篇黑肚皮的塔藍圖拉毒蛛明白了做什麼是要動腦筋的。否則你得到的東西越少。

閲讀《昆蟲記》讀後感3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是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温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藴含着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多麼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髮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閲讀《昆蟲記》讀後感4

這本《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國的亨利.法布爾。他寫的《昆蟲記》裏面,有好多昆蟲的名字,有很多是我連聽都沒聽過的,尤其是蜂的名字,我以前只知道兩種蜂的名字:竹蜂、馬蜂,但沒聽説過什麼採棉蜂、採脂蜂……

竹蜂和採脂蜂的居住之處頗為有趣,它們是住在遺棄的蝸牛殼裏。那些愛捉弄蝸牛的朋友們可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倒黴的正好拿到的是已經居住了採脂蜂的蝸牛殼,那就只能怪自己了。採脂蜂往往選蝸牛殼中大小適宜的一節做它的巢,它們常常用細砂嵌在樹膠上做成有圖案的膜。在用樹脂和沙粒做成的蓋子下,還有第二道防線,用沙拉、細枝等做的壁壘。在第二道防線後面就有兩間房間,一間大的給雄峯住,一間小的'給雌蜂住,因為採脂蜂的雄峯比雌蜂大。

有時候,採脂蜂築巢的時候,會因一個小疏忽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劇。如果採脂蜂在一個蝸牛殼中築巢,但它卻不知道蝸牛殼已經有主人了,等巢裏的蜂長大了,它們咬破了膠膜,衝破了防線,想解放自己。但是,它們的通路被一個陌生的家堵住了,因為這殼原本的主人的幼竹蜂還在孕育。就這樣,可憐的幼採脂蜂就因母親的一個小疏忽就結束了生命。

這一個小故事,可以讓我們明白,一個小小的錯誤是不可忽視的,它可能會釀成一個讓自己終生後悔的結果。

閲讀《昆蟲記》讀後感5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跟昆蟲有關的名著——《昆蟲記》。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昆蟲的知識,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他一生中寫過兩百多篇昆蟲記。

作者把《昆蟲記》裏面的昆蟲描述的不但有趣,而且生動:有可憐的鳴蟬、膽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蠍子、勤勞的蜜蜂……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昆蟲的家庭生活、捕獵技巧和外貌特徵等。在這裏我向大家介紹一樣我最感興趣的昆蟲———螢火蟲。螢火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昆蟲,它的肚子頂端會發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肚子裏掛了一盞小燈籠,在寧靜的夏夜,經常會看到它們在草叢中游蕩。有人把它們捉了拿個瓶子放在一起,就像一盞燈。你們一定沒有仔細觀察過它吧,它長着三對短短的腿,幼蟲時期它們利用這三對小短腿邁着碎步跑動,雄性螢火蟲到了成蟲時期會長出鞘翅,就像其它的甲蟲一樣,而有的雌蟲則永遠保持着動蟲階段的形態,無法享受飛翔的快樂。螢火蟲有着色彩斑斕的外衣,它的身體呈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紅色,其圓形的服飾邊緣則點綴着一些鮮豔的.棕紅色小斑點,這就是可愛的螢火蟲。有空的時候,你也可以仔細的觀察一下,看是不是和我説的一樣。

《昆蟲記》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它教我怎樣觀察昆蟲、教我怎樣識別昆蟲,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們要愛護昆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9l90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