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老人與海讀後感600(精選5篇)

老人與海讀後感600(精選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讀後感600(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人與海讀後感600(精選5篇)

老人與海讀後感1

這幾天,我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寫的小説《老人與海》。

這部小説雖然講述了一個極為簡單的故事,卻讓我受益匪淺:一個年近六旬的老人,名叫桑提亞哥,獨自一人出海打漁,八十四天一無所獲。但他沒有放棄,不肯認輸。第八十五天他照常出海,而且是出遠海。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釣到一條長十八英尺、體重約一千五百英鎊的大馬林魚。經過兩天兩夜的搏鬥,他最終把大馬林魚刺死了。然而在回來的路上卻碰上了鯊魚,老人幾乎以生命為代價為獲得大馬林魚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玉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拖回家的是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我佩服這位老人在挫折面前沒有退縮的精神,更佩服老人堅持不懈的精神。

桑迪亞哥的故事又使我想到了我國古時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老愚公明明知道“移山”不是易事,這需要子子孫孫一代代不懈的努力。但他仍率領家人每天開山不止,天帝終於被愚公移山的誠意感動,就派了誇娥氏的兩個兒子去揹走了大山。我覺得《老人與海》與“愚公移山”一樣,都給了我巨大的前進的力量。

回想起文中老人説的話:“人不是為失敗而生,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就搞不懂,人可以有勇氣面對死亡,為什麼不能面對失敗呢?就像人學走路,都會跌倒。只有經過跌倒才能學會走路。同樣的道理:人在生活中,有些損失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面對失敗,樂觀的面對現實。

《老人與海》歌頌了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精神,歌頌了老人不畏艱險、努力奮鬥的精神。每一個想要有作為的人都應具有這種精神。

老人與海讀後感2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但永遠不會打敗他。——歐內斯特。海明威《老人與海》

一個老人,一個貧困如洗的老人,一艘漁船,一艘小且破爛的漁船。老人每天早上迎着第一縷陽光出海捕魚,無論有沒有收穫。

最後一次出海捕魚,他抓到了一條大魚,可是在回港途中,他遭到了鯊魚襲擊。他毅然拿起魚叉捍衞自已辛苦得來的勞動成果。雖然最後大魚被鯊魚吃得只剩下了白色的骨架。但他在與鯊魚鬥爭的過程中表現出的毅力、勇氣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就是他精神上的勝利。

與老人相比,我們實在是沒有生活的壓力,我們也真的沒有受到過那些可以成為挫折的東西。我們所謂的煩惱和挫折,只能説是少年時代那小小的不滿意而已,我們還不用為生活而奔勞,因而更不知道生活的艱難。在社會中,有許多人像老漁夫一樣艱難地活着,他們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像農民工,小販,建築工人……都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下工作着,可他們依舊那麼堅強,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與熱愛。

一個人只有在追求的過程中充分體現自已的生命價值,因此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幅空骨架,這都不重要了。只要一個人曾經為了自已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那他就是一個勝利者!許多人急切地想要到達目的地,卻忘了沿途最美好的風景,奮鬥的過程或許是艱辛的,困難的,但往後再細細品味一番,倒還有一番風味。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佈滿坎坷,但只要自已以一顆永敢頑強、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老人與海讀後感3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着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着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講述着古巴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他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卻連續八十四天一無所獲,終於在第八十五天的時候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老漁夫靠着自己的打魚經驗戰鬥了兩天兩夜,殺死大馬林魚,可這時卻遇上了大鯊魚,老漁夫又與大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用小説中老漁夫桑地亞哥的話來説:“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被他毀滅,但卻不能被他打敗。”大家仔細想想,人生中誰沒有失敗過,最重要的是在失敗過後重新勇敢的站起來,積極的去面對,去尋找失敗的根本原因,並改正。

大家不妨將鯊魚看作打擊,它吃掉你的成功和幸福,但正如那孩子説的:“它沒有打敗你,它沒有。”一個真正的強者,只能被摧毀而不能被擊敗。

小説通過人與自然的鬥爭,表達了人要勇敢地面對失敗。桑地亞哥在同鯊魚的鬥爭中雖然失敗了,但他並沒有在厄運面前屈服,認為人雖可以暫時戰敗,但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遠也打不垮的。“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被他毀滅,但卻不能被他打敗”,他的這句話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曾經是一個遇到困難就放棄的女孩,但自從我讀了老人與海,我就發現:人生的路是坎坷的,崎嶇的,狹窄的;並不是寬闊的,平坦的,遇到事情不能放棄,失敗也要勇於面對。

永不言敗,這就是《老人與海》告訴我們的。

老人與海讀後感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閲讀讓我們增長知識,讓我們進步。所以一本好書,可以指引我們前進,讓我們更上一層樓。我心中的好書就是《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講述了一個老人捕魚的故事。這個老人獨自搖着小船在墨西哥灣的暖流裏打魚。已經八十四天了,他什麼也沒得到,連一條小魚也沒釣到。前四十天裏,有個男孩和他一起釣魚,幫助他,可他們還是天天空手而歸,於是,小男孩的父母就不再讓她跟着老爺爺了。第八十五天,老人把船劃出去好遠,他幸運的遇到一條大魚。老人鈎住了這條大魚,卻被大魚帶出去好遠,不但要拉住繩子,還是提防它沉下去。最後,老人終於把這條大魚抓住了。可是,老人在回來的途中,遇到了很多的不幸,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鯊魚,他一一地與它們做鬥爭,那些鯊魚都被他殺死了,可是,大魚也被吃掉了一半。最後,一大圈鯊魚朝他游來,老人使出渾身解數和鯊魚搏鬥,鯊魚把能吃的肉都吃完了,連頭上也不剩一點肉,乾乾淨淨的。結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魚骨架。但老人沒有遺憾。

老人有許多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他的樂觀,堅持讓我一直佩服,在書中,老人一直是以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在他一直到第八十四天還沒有打到魚的時,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打魚,他始終相信自己會打魚,並且,最後他只拖回來一副魚骨,但他也沒有遺憾。這就是真正的樂觀。老人沒有被任何困難壓服,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鬥爭。他説:“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他可以消滅你,卻不能被他打敗。”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也感動並激勵着我們每一個人。

雖然老人最後拖回來的只有一副魚骨,一無所獲,但我們會永遠記住他。

老人與海讀後感5

寒假裏,我讀了海明威寫的《老人與海》,深受啟發。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位老人常年在海上打魚。有一次,他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大魚,但在返回時遇到了鯊魚羣,老人使出渾身解數與鯊魚打鬥,鯊魚把大魚的肉都啃光了,但老人還是拖回了一副大魚骨架。

從老人堅持與鯊魚搏鬥,不輕言放棄的事例中我聯想到了好多這樣的故事。古代的名醫李時珍,他自幼就想要編寫一本醫藥鉅著,他翻山越嶺,四處尋找藥草,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寫出了著名的《本草綱目》。

難道他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中國達人秀冠軍劉偉,他十歲的時候因為車禍失去了雙臂,但他沒有被命運擊垮,每天堅持用腳趾練習彈鋼琴,最終成為了達人秀冠軍。難道這種滴水石穿的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還有發明家諾貝爾,他在發明炸藥的過程中,他的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成殘廢,但他毫不氣餒,仍然堅持研究炸藥,終於他發明出了爆炸力強且穩定的固體炸藥,難道他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不值得提倡嗎?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少。

就比如我吧,今年我的體育成績只有及格,而學校規定只有體育成績達到良好才能評新三好。我其他的功課成績都還不錯,老師破例讓我和三班的另一位和我一樣情況的同學一起練習,補考一次。我們一起互相鼓勵,互相競爭,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讓我們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成為了三好生。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但只要勇敢頑強、堅持不懈,就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xeov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