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通用10篇)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通用10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通用10篇)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1

一部《安娜·卡列寧娜》讀完了,引起了我們心靈的震撼。上流社會貴族夫人安娜不甘於平淡無奇的現實生活,奮力追求自身嚮往的愛情,最後在現實的“車輪”中撞的頭破血流。安娜死亡的壯烈場面久久在我們的眼前揮之不去。

愛情是什麼?在當今這個社會中,我們唾手可得。而在安娜生活的19世紀70年代的俄國,卻不能按照個人意志任意得到。安娜在撫養她長大的姑媽的撮合、慫恿下,在還沒有嚐到愛情滋味的情況下,嫁給了比自己大二十歲的卡列寧。卡列寧一個官僚,長期的官僚生活使他虛偽、呆板、木訥,同時,他也將這種官僚作風帶到了生活當中。安娜厭煩,但卻沒有想到怎樣改變它,她以為生活就會按照這樣的軌道進行下去。沒有想到,生活總會有許多的插曲。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她遇見了伏倫斯基,伏倫斯基對她一見鍾情,從此窮追不捨。久而久之,安娜陷入了他的這種大獻殷勤中,而且越陷越深。經過安娜的難產、伏倫斯基的自殺,他們終於踏上了私奔的道路。我們以為,從此他們就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如王子與公主一般。而現實卻不是這樣,托爾斯泰忠實地堅持着現實主義。生活的瑣碎,安娜一如既往的堅持,讓伏倫斯基覺得透不過來氣,漸漸地不想回家、遲迴家,在一次又一次地爭吵中,他變的冷淡。安娜對伏倫斯基的“威逼”,她痛苦掙扎……最後選擇了躺在火車的車輪下。

關於列文,他的生活是作者描寫的農村生活。對於自己主要的事業——經營農業,他想到了很多,他覺得勞動者是農業中的重要因素,必須重視這個因素。所以,實際中,他想到了承包經營分紅制,以使改變農民貧困的狀態,理論上,他寫關於農業生產中勞動者這一重要因素的書,他想將自己的農業辦的有聲有色。然而,他得到不到農民們的支持。農業之外的生活,哥哥的死亡,妻子分娩的疼痛,他的無助的孤獨、恐慌……這一切,讓他對自己提出了疑問。苦苦的追尋,時時刻刻的思考,終於在菲多爾的話中得到了啟發。

這部書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兩條線索,描繪了19世紀70年代的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生活圖景。

關於安娜與伏倫斯基的愛情悲劇。

安娜是封建道德與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她是一個具有資產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貴族婦女,她反叛的是她賴以生存的整個上流社會。而伏倫斯基是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人,他還是要在那個社會生存下去。安娜敢於向社會挑戰,而他是怎樣也不敢徹底這麼做的。這是他們不能結合根本原因。安娜的丈夫卡列寧虛偽而冷酷,他最感到痛苦的不是妻子的不貞,而是妻子不肯把這種感情掩飾起來,而使他的名譽、地位受損。他以家庭責任和宗教道德為盾牌,來折磨、威逼安娜,並拒絕同安娜離婚,這不僅僅是對婚姻的背叛者的懲罰,更是封建道德的維護者對叛逆者的懲罰。

再者,人總是生活在現實的社會中,人的一切行為舉動總不可能徹底背離現實,如果説徹底背離現實,那將與現實格格不入,最終是要被現實淘汰掉的。所謂的自由總是要有個限度,有個範圍,如果不顧那個限度、範圍以及社會中規定的準則等等,追求完全的自由,那麼最終也將撞的個粉身碎骨。

最後,再美好的愛情也不能背離現實生活,它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安娜追求混混烈烈、純碎的愛情,而忘記了生活中瑣碎的細節。在安娜與伏倫斯基的爭吵中,我們有太多複雜的感受。夫妻爭吵是在所難免的,而在這對夫妻的爭吵中,我們看到那不可融合的矛盾。可以説,他們只適合談戀愛,而不適合作為夫妻的共同體生活在一起。在平凡的夫妻生活中,總是會遇到或多或少的磕磕碰碰,一般情況下,他們解決矛盾的辦法都是雙方做出讓步,理解、包容、原諒……彼此,讓矛盾消除。但是在這對夫妻中,矛盾似乎不可調和。安娜愛伏倫斯基,但是,她有自己的主見,而且她只能堅持自己的主見。伏倫斯基,他是現實中的男人,除了愛情,他還想要一份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交際圈子,有自己的人脈,在這種事業上達到成功,獲得成就感。生活本就是豐富多彩的,伏倫斯基的選擇多方面,而安娜只執着於她選擇的愛情,整日為情所困。雖然她也在看書,獲得知識,但是她做這些完全是為伏倫斯基的所從事的事業提供理論支持。再者,她是一個女人,在那個時代,她存有本身認識的侷限性,沒有想到利用這些知識讓自己強大,而只是一味地想和伏倫斯基一起你濃我濃、纏纏綿綿。安娜要求的愛情太感性、太完美、太不切合實際,這是伏倫斯基是給不了的,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任何男人給不了的。這就註定了這場愛情要以悲劇收場。

列文看到農民的貧困,向農民建議合夥經營各種農業,他夢想“以富裕來代替貧困,以利害的一致來代替互相敵視。總之,在他看來,這將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但是極其偉大的革命,先從我們一個縣的小範圍開始,然後擴展到全省,然後全世界。”但是列文這個美妙的“不流血的革命”首先在他自己的村子就處處碰壁,農民對他的計劃毫無興趣,這使列文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和絕望;在個人生活上,他經歷了愛情上的迷戀、挫折、失望到婚後的快樂、焦慮、猜忌、痛苦,經歷了哥哥的死亡,最後在“為上帝,為靈魂而活”的信條中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這部作品,作者採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

卡列寧從安然平靜的的家庭生活忽然陷入妻子與他人私通的尷尬境地後,他內心世界的複雜;伏倫斯基一旦與安娜相遇,他整個生活、事業、前程、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的變化所帶來的心理變化;列文追求吉蒂失敗,到最終求婚成功,又結婚成家、生兒育子的過程中,他力圖把他的農場辦的出類拔萃,而又處處遇到種種和自理理想想左的困難並極力進行鬥爭的過程中,在他冥思苦想,探索人生真諦的過程中所出現的種種複雜的內心活動;吉蒂從她最初迷戀伏倫斯基到她成為列文愛妻的艱難經歷中所體驗的心理髮展等等。

伏倫斯基在安娜的生活中的`出現給她的心靈世界帶來了震盪,隨着他們感情的發展,安娜的心理狀態出現種種複雜的變化。她體驗過當偷偷當一個情人的甜蜜和緊張,品嚐過生私生子的痛苦和與死神相見的恐怖,經受過懺悔、認罪、再反悔、再決心私奔的掙扎,享受過與伏倫斯基相伴出國一起旅行的幸福舒暢……到後來,她陷入死路一條的絕望中,不得不投身在火車車輪下。而在她臨死前的那一段時間裏,她的心理狀態達到了空前複雜的程度。

安娜臨死以前反常心理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猜測、懷疑和誤解。這時,她不信任何人。她懷疑伏倫斯基和索羅金娜幽會,懷疑對她真心關愛的朵麗和吉蒂看不起她;她的思想行為處處走向極端,覺得她“從來沒有像恨伏倫斯基這樣恨過任何人”,決心要用死來報復他,一會兒跟她大吵大鬧,一會兒又低三下四地向他認錯;她突然有了許多錯覺,一會兒好像看見了兒子謝遼沙,一會兒好像伏倫斯基在親吻她,一會兒又聽見伏倫斯基在説粗魯的話;她忽然夢見一個小老頭兒在敲打一塊鐵板;她莫名其妙地恐懼,不敢一個人待在家裏;她竟會忘記自己梳過頭髮沒有,忘記自己身在什麼地方;她茫然不知所措,煩躁不安,胡思亂想;她忽然想起她十七歲時跟姑媽去朝拜三聖修道院的情景;她一反常態,滿懷惡意地對待別人,故意在吉蒂面前説:“你丈夫找過我,我非常喜歡他”,並且明知自己是不懷好意;她忽然熱衷於梳粧打扮,心想只要打扮得漂亮了,伏倫斯基就不會丟棄她;她一會兒決心去死,一會兒又自言自語説:“不啊,怎麼都行,只要能或者!”……安娜就是在這樣的混亂心理狀態和自我誤導下一步步走向那火車車輪下的。

安娜兒子謝遼沙思念母親的心理描寫,朵麗回憶自己少女生活的心理描寫,科茲內舍夫和瓦蓮卡在樹林中散步時,兩人慾言又止,終好事難成的那段獨特的戀愛心理的描寫等等。

讀完這部作品,我們似乎發現對於安娜的描寫,篇幅沒有那麼多,那麼長。其實,書中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所有人物的言行和行動,無不直接或間接與安娜有關。作者通過安娜與伏倫斯基這個人物的關係寫出了安娜命運和遭遇的主要情節,這是伏倫斯基這個形象在這本書中的地位和作用。卡列寧這個形象在這部作品中和伏倫斯基一道起着為安娜形象的展開佈置環境的作用。吉蒂美麗温柔、天真善良,即使有點平庸和淺薄,也討人喜歡。托爾斯泰醉心的“家庭的主題”在安娜身上沒有展現出現,倒是由她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她體現的畢竟是一個狹小的世界。與安娜相比,如果她是一隻玲瓏的金絲雀,安娜便是一隻端莊高貴的天鵝——那鳥中之王。吉蒂形象的一個任務是作為安娜形象的陪襯,吉蒂陪襯安娜,瓦蓮卡陪襯吉蒂,與吉蒂的光彩照人相比,瓦蓮卡是一朵失去青春和生命活力的褪了色的小花。朵麗不由自主地羨慕安娜所享受到的愛情,她去看望安娜途中在馬車上的那一段自思自歎,説明了安娜勇敢追求幸福的的行動在社會上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2

人會隨着他所讀所學的東西所成長,總會領悟一些道理,我也因一本書而受益匪淺,這本書就是——《安娜·卡列寧娜》。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位名叫安娜的貴婦多年安於賢妻良母的生活,但與年輕軍官沃倫斯基邂逅以後,重新喚起了她對生活和愛情的追求,更陷入了與卡列寧、沃倫斯基、吉蒂和文列之間的多角戀的漩渦。安娜不願長期欺騙丈夫,於是將她與沃倫斯基的曖昧關係公諸於世,從而受到卡列寧的折磨,最後卧軌自殺。

這本書沒有用太多的筆墨來寫悲慘的氣氛,作者列夫·托爾斯泰卻將主人公安娜的悲劇發揮的淋漓精緻呀!就拿最後安娜卧軌的`那一段來説吧,作者用細緻的動作和心理描寫,將安娜那種覺醒的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更透出了安娜希望自由愛情卻被社會衝擊壓迫的現狀。

安娜這種追求純潔愛情的渴望,就像一個死人又有了脈動,但這種脈動它突破了常規,人們要把它扼殺,不能讓反常的行為出現;這種愛情,就像一個小嫩苗,想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但環境惡劣,使它根本不可能破土而出。不過死人復活那是不能發生的事,否則天下必將大亂;環境的惡劣也是生物生存的條件呀!

這就是安娜那渴望卻早已註定不能得到的愛情,悲劇的愛情啊!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3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麗的,她如同蕪草叢中的奇葩,她的美不僅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熱烈真摯,一種嫵媚卻真誠,充滿活力而且輕盈,聰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熱情感性,八年不懂感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愛時能夠不顧一切,斷然放下名譽家庭甚至兒子。安娜,她追求屬於自我的感情,她正直不放蕩。當她一經理解弗龍斯基的感情以後,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説:“我明白了我不能再欺騙自我,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感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摯的感情,她也曾對弗龍斯基説:“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於我有太多的好處,遠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是真誠單純的,愛變愛的轟轟烈烈,無所遮掩,寧玉碎,不肯容忍自我欺騙。

卡列寧,這個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勛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之所以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感情的需要,而是因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

這麼一個冷酷的政界高官,一個從小便是孤兒不懂得愛只會追逐名利的人,一個讓安娜八年後想起便會哆嗦的丈夫!他是現實卑劣的,為了前程娶下毫無感情基礎的妻子,冷漠對待安娜與自我唯一的兒子。他,無疑不能給安娜帶來她所心心念唸的感情。他和安娜的結合,在我看來,自始至終都是個錯誤。安娜心中對感情的渴求與可列寧的冷酷無情完全無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後才會如飛蛾撲火式的深愛弗龍斯基,因為他能帶給她所謂的感情。

我想在我看來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終不悔自我選取的道路:“假使一切要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她鄙視那班貴族男女墮落虛偽的生活,在劇院裏她向整個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麗的頭。

愛,只有簡單筆畫,卻比想象複雜。安娜跟弗龍斯基的感情,到最後能夠説只是單行線。

安娜性格自身有着不可彌補的侷限性,她曾對弗龍斯基説:“你要明白,自從我愛上你以後,在我一切都變了。在我只有一件東西,一件東西----那就是你的愛!”“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麼都沒有了。請記住這個吧!”她變成了攀扶在弗龍斯基這棵樹上的一條青藤,樹倒藤亡。弗龍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好處,一旦失去他的愛,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飛煙滅。但是之後弗龍斯基對她的愛已愈走愈遠。她內心永無休止的矛盾與痛苦,她對生活對自我目前處境的迷惘與恐懼。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個平衡的支點,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衝擊。她愛得愈深便愈沒有安全感。到了最後,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婦女使用的靠姿色與服裝去吸引弗龍斯基的視線。企圖牽住他日益冷淡的感情。

安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人都是為期望而活,因為有了期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而感情,最絢爛的花朵,人生最完美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了痛苦的深淵。如同飛蛾撲向野火,註定這場感情要將她毀滅。安娜因為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伏倫斯基。對感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感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弗龍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鍾情,沉迷於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係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感情十分膚淺。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龍斯基對她來説,就是她所有的期望和寄託,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使伏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着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係,對自我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並在精神上強迫自我進一步愛這個女人。被愛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幸福,快樂始終贈與那些無私的愛者。但是,“水滿則溢,説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始終靠幻想活着的人終會有幻滅的一天。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輕柔弱的身軀,突然發現,原先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的靈魂。當被寄託所有的感情消失不見,若愛最後只是單行,一切都失去了好處。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4

一個偉大的作家比上帝多幹了一件事——將命運的密碼破譯、交付給讀者。

丈夫是足以影響國家前途的政治家,她也算是貴族。這樣一個地位顯赫與容貌美麗相結合的家庭,內部的情感免不了呈疏離狀態。她的情感外泄只是遲早的事。

她性格奔放,情感熾熱,一旦捲入自己參與制造的戀情漩渦,便由漩渦主宰了一切。不能説交際圈尖鋭露骨的輿論壓力沒有作用,不能説血濃於情深愛的兒子沒有作用。當時間讓戀情由熾烈歸於平淡瑣碎,輿論壓力與骨肉親情顯現出不容小覷的力量,與情感的失落一起撕扯着她孤獨無依的心。

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寧娜選擇卧軌自殺是她生命的'悽美的謝幕。如何改變安娜的命運?也許要從源頭修改密碼——讓愛情成為婚姻的主角。錯誤時候綻放的愛情之花最需提防,那是色彩炫目的毒蘑菇。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5

昨晚把《安娜·卡列寧娜》看完了,是簡版的,瞭解了大概內容。現在看書大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味道。

書中有段話我始終不能理解:

“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就連左臉也由他打;如果有人奪走了你的上衣,連襯衣也給他……”

我曾經看到過前一句,是在一篇佛學的文章裏。但我一直不明白,這就是佛學的忍辱負重的精神嗎?這就是“慈悲為懷”的闡述嗎?為什麼?

説不清看了這本書什麼感覺。

“安娜在年輕時由姑母做主嫁了大她二十歲的官僚卡列寧,一直安於賢妻良母的生活。但與渥倫斯基的邂逅,又重新喚醒了她對生活和愛情的追求。當時的上流社會,私通並不少見,但安娜不願長期欺騙丈夫,毅然把她與渥倫斯基的曖昧關係公開,從而被上流社會拋棄,同時也被卡列寧報復。她拼命掙扎,但還是無法擺脱悲慘的命運,最後卧軌自殺。”

書中也有段對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假定你結了婚,你愛你的妻子,但是又被另一個女人迷篆…”

“對不起,我不理解這樣的假設,怎麼可能呢?正像我不理解我怎麼能在用過餐後馬上又到麪包店裏去偷麪包一樣。”

“為什麼不哪?麪包有時那麼的香,很難抵擋它的誘惑的1奧布隆斯基邊説邊笑。

列文也笑着説:“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都不要去偷麪包。”

奧布隆斯基大笑起來:“我遇上道學先生了。如果有兩個女人,一個非常愛你,但你卻不能給她愛;另一個為你犧牲了一切,而且對你無所求。你會怎麼辦呢?悲劇往往就是這樣產生的。”

“假使你願意聽我的意見,我就説,我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你始終如一,這是你的.優點,也正是你的缺陷。你有始終如一的性格,你要整個生活也是始終如一的,但問題是,現實生活決不可能這樣的,人生一直在變化,生活是多彩的。”

列文歎了口氣,沒有回答。……

我在書外同樣歎了口氣。

人,太複雜,太麻煩了!

很多時候事情並非橫是橫,豎是豎的。

但是看到列文的比喻我還是忍俊不禁,有意思!

我想起上學時的一件事,有個學習較好的同學抄作業,同學都意外,問:你怎麼會抄作業?同學反問:“放着作好的飯菜不吃,為什麼還要再去做?”

這是哪種邏輯啊?

安娜的結局比較悲慘,她得到幸福了?我以為沒有,有也是短暫的或強裝的,否則她怎會卧軌?

不同的社會成就不同的故事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6

花一般的年紀,委身於年長自己二十歲的大官僚卡列寧。然他最關心的是如何打敗自己的政敵,鞏固自己的官場地位,這個官氣十足也理性十足的人物,根本不關心妻子的感情生活,沒有親情,沒有愛情,婚後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於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託在兒子身上。如果非要説這段婚姻給了她什麼,那就是無盡的黑暗,兒子只是那漩渦中的一絲火光,她需要的是一輪不滅的太陽。

他們,在火車站相遇,隔着玻璃窗,她美麗的臉龐,別有意味的眼眸瞬間將他俘虜,也許在那個無慾橫流的資產階級社會談什麼一見鍾情有些倉惶,但是,愛了就是愛了。舞會上,他被她所傾倒,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八年之前身不由己的出嫁,然後在平淡得可怕的生活中沉浸了八年,沃倫斯基的出現瞬間給她的生活注入了鮮活的血液,她感受到了生命的跳動,感受到了臉紅心跳,像極了少女見到心愛的人這般不安卻甜蜜。她的不安驅使她慌忙的返回聖彼得堡,在火車外,她見到了他,她叫他一起忘掉這段這不該發生的相遇,但是他的一句:I、can、not、help、myself。打破了她所有的偽裝。沃倫斯基對安娜展開的熱烈追求讓安娜感到惶恐,但是她又貪念着這美好的悸動,也許,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是愛。是的,沃倫斯基喚醒了她晚熟的愛情。

屬於彼得堡官僚集團的卡列寧是個殘酷無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勛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之所以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愛情的需要,而是因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賽馬場上,她的目光始終追隨着他,在他不小心墜馬的時候,她所表現出來的驚慌失措被卡列寧所認為不齒,此時他眼裏的她就是一個十足的婦,因此早早的強迫着她一起離開,在回去的路上,安娜不在沉默,她説:我的耳朵在聽你講話,我的心卻滿滿的都是他,我愛他。她宣告了她對愛的宣言,此後,他們不在偷偷摸摸,卡列寧好言的警告,沃倫斯基母親關心的勸阻,這些在他們的眼裏都無異於廢話,他們不會聽從,愛情裏,都是盲目的。她渴望自由而大膽地愛,不願接受丈夫的.建議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關係,履行做作為一個妻子的義務,偷偷與情人往來;終於衝出家庭與渥倫斯基結合,公然與整個上流社會對抗。從此安娜失去了一個貴族婦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權利,除了渥倫斯基的愛,她一無所有,因此,她熱烈而執着地獻身於這種愛。沃倫斯基為她放棄了去莫斯科晉升的機會,安娜為他衝破社會倫理的鎮壓,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社會,充斥着的都是權利地位,失去了地位,已然被整個權利死死的踩在腳下。安娜再次向卡列寧提出離婚,但是又被拒絕了並以兒子作為籌碼來威脅,安娜不僅僅是一個需要愛的女人,同時也是一位母親,孩子就是她的生命。卡列寧離開了,安娜懷孕繼而又流產了,沃倫斯基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沮喪,痛苦的掙扎着企圖自殺,是愛將他拉了回來,他來找她,看見一頭短髮的她虛弱的躺在牀上,他們相擁,繼而決定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在國外,安娜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在那裏,再沒有別人,他們快樂得那麼耀眼,但是作為一個母親,她還是放不下孩子,受不住日夜思念的苦楚。同時,此刻的她還是一個沒有離婚的女人,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是不被容許的。他們決定回去,然而,他們的事情在當地已經被議論得沸沸揚揚,人們稱她為拋夫棄子的“婦”,將她視為上流社會的恥辱,見不到兒子,還要忍受着周邊人的指指點點,這個時候的她在外在因素的壓迫下心理的壓力已經樣她無法呼吸。

激情過後的沃倫斯基在朋友的勸説下越來越覺得權利的重要性,他開始忙碌的重拾他丟掉的東西。於此同時,沃倫斯基的母親也不斷的張羅着給他介紹年輕美貌的淑女,安娜年長於沃倫斯基,面對這種狀況,她開始變得多疑,是的,她害怕了,害怕別人奪走她的幸福,害

怕沃倫斯基的愛轉移到別人身上,怕她將像一塊抹布一樣被無情的丟棄。隨着安娜的敏感神經質的不安全感出現絲絲裂縫,她和沃倫斯基的關係也因為那種尷尬的處境而不再和諧。王妃的出現,沃倫斯基的不耐煩掐斷了她僅剩的生氣,所有的噩耗彷彿一夜之間襲擊了安娜脆弱敏感的心靈,她變得疑神疑鬼,無理取鬧,沃倫斯基最後也無法忍受她了。不得不説安娜本身存在着不可彌補的侷限性,面對社會,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對自由愛情與獨立和要求,她大膽的衝破世俗的觀念,但是她卻也是愚蠢的,她對沃倫斯基説:現在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麼都沒有了,請記住這個。她把愛情當成了生命的全部,把沃倫斯基當成了唯一的依靠。此時的她眼裏再無他物,她變成了攀扶在渥倫斯基這棵樹上的一條青藤,樹倒藤亡。渥倫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義,一旦失去他的愛,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飛煙滅。沒有自主的女人是可憐的,把愛情當成全部的女人是可怕的,這兩點都在安娜身上呈現了出來,沃倫斯基開始被她的這種強烈的佔有慾給嚇退。當她發現王妃的介入之時,安娜想到的不是平靜的坐下來解決這個第三者問題,而是歇斯底里的要求沃倫斯基和她離開這個地方,去沒有王妃,沒有他母親干預,沒有旁人指指點點的地方。而此刻的沃倫斯基想要的不僅僅是愛情,還有權利。他説她多疑,説她無理取鬧,但是在這點我不能批判安娜的不對,在我看來保有一定疑心的女人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她愛他,才會疑心他會放棄她,也是因為她愛他,才會這般對他無理取鬧,不僅安娜,女人天生就是高傲的,沒有哪一個人會願意對着一個自己不待見的人撒嬌胡鬧。造成這個結局的或許也因為安娜沒有成功的和卡列寧離婚,以前看的電視小説描述的都是一個女人渴望得到一個身份,而在這裏,沃倫斯基同樣也是,他想要安娜可以給他一個正式的身份,而不是一個情夫的稱號。矛盾愈演愈烈,安娜的精神終於崩潰了,他救不了她,她無法自救。

在我看來安娜是一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女性,她選擇用結束生命來了結這一切,她來到和他初次相遇的地方,在呼嘯的火車來到之時卧向鐵軌,開頭的那一幕彷彿就預示着這最終的結局。終於,她不用再被世人指指點點,不用在擔心自己是否會失去沃倫斯基的愛,不用再被這時間的虛情假意所牽絆。鏡頭的切換,安娜張睜着眼睛,張大的瞳孔直直的看向遠方,似乎正在尋找着她想要的未來,一個不再有擔驚受怕的小生活。沃倫斯基最後選擇上前線,他想要用這最後的覺醒來表達他是愛安娜的,我不知道這到底是安娜的幸或者不幸。只是,在這麼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她真的爭取過了。一個為情失去生命,一個為愛遺恨終生,這個結局充滿傷痛。這不是道德的淪喪,是權貴之下人性的淪喪。

羅曼羅蘭説:“愛情是一件很無奈的事,你喜歡別人,別人不一定喜歡你;別人喜歡你,你又不喜歡別人;兩個人互相喜歡又未必能在一起。可是,最無奈的莫過於,紅地毯已經走過,樂曲也已經奏罷,兩情相悦的王子公主終於牽了手,日後的生活卻並非想象的那樣童話般美妙。”他們相遇繼而相愛,開始時一切似乎都是這般妙不可言。但是,他們愛的太過熱烈,以至於不僅射傷了別人,更刺傷了自己。雖然柏拉圖曾説過:不要曖昧,傷人傷己。但是,有的時候曖昧卻能給人最美好的憧憬,起碼那樣看來,還有目標,還有希望,如果安娜和沃倫斯基的感情能夠止於曖昧時期,做朋友,做知己,保持着她的藍顏,他的紅顏,那麼一切應該會簡單快樂許多。如果他們止於曖昧,那麼安娜將永遠以一個女神的形象活在沃倫斯基的心中,如果他們止於曖昧,那麼沃倫斯基將永遠成為安娜活下去的希望。曾經在微薄上看過這麼一句話: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就是,我喜歡你,恰好你也喜歡我,但是我們卻都還沒有表白。這或許就是朦朧的力量,友情總是最堅固,以朋友之名未嘗不好。

當事情已經發生,在愛情裏面,兩個人已經成為一個共同體,那麼就該一起面對一切,不管喜與悲。張小嫻説過這麼一句話:女人要的是什麼?無非就是很多的愛和很多的安全感。

最初的時候,沃倫斯基可以為了愛為她放棄權利,帶她遠走高飛,但是有的東西始終無法拋棄,比如他對權利的貪念,她對孩子的不捨。只能説,有得必定會有失,兩全其美的事情畢竟太少,安娜因為對孩子的思念而選擇回來,其實事已至此,她已經被上流社會所拋棄,她回來不僅不會給兒子帶來什麼,反而會使別人看不起自己的兒子。既然當初已經選擇放棄了為什麼還要回來呢?過於貪心的人永遠都不會得到太大的幸福。在這場愛情與婚姻的戰爭裏他陪她走過了愛情,卻沒有站在她身邊拿出一個男人的強勢為她爭取自由,非但如此,他還接受他母親為他安排的和王妃見面,缺失安全感,那是抽空她的不僅僅是她的靈魂,還包括她的生命。

安娜為愛放棄生命,在這點上我是非常不贊同的,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值得為此放棄生命。不管怎麼給女人下定義,是強勢也好,弱勢也罷,都不該為愛迷失了自己。當愛來臨的時候勇敢愛,出現問題的時候坐下來解決,當解決不了的時候可以像勇敢抓住愛一樣勇敢而灑脱的放手,而不是愚蠢的付出生命。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7

安娜是俄國上流社會的迷人貴婦,這種賢妻良母類的女人,讓人感到1種慈祥的安寧。但是,她接下來與渥倫斯基邂逅之後的事情,以及她最後走的極端,讓人感到深深憐憫。

她是1個懦弱的,一直在勸慰自己的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是1種沒有羞恥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1種美麗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歡的形象,可是,當她瘋狂之後,為愛情所忙碌,以名譽和兒女為代價的這種行為,讓人困惑和不解。

在這場與列文、吉蒂、卡列寧、渥倫斯基等人的多角戀與各自婚姻的愛情的對比下,安娜無疑是可憐的,她選擇獨自承擔了無望愛情的全部後果。列文無疑是成功的。他在婚姻的道路上,窘迫,失落過。但是經過蜕變,與自己心愛之人喜結良緣,並接有了1個可愛的孩子,米佳。而安娜與渥倫斯基婚外情,是最讓人所不齒的。他們有了在自己罪惡的結合下的犧牲品:女兒安妮。

其實,最後害死安娜的,不是別人,是安娜自己。她走上了條極端的路,沒有自制力其實是種可怕的東西。嘴上説着,我可以壓抑一切的感情,可是心中卻不這麼想。

是安娜的心口不一害了自己。明明是來促成渥倫斯基與吉蒂的婚事,卻將自己搭了進去。表面上,壓抑着,那真實,又是什麼?因為自己成為了導火索,所以引發了後來的一切。渥倫斯基的逐漸冷淡和拋棄,卡列寧的漸漸折磨、後來的卡爾塔索夫夫人的公開羞辱以及文章最後她的卧軌自殺。一切的前因後果,都在於此,都在於她的不安於本分,心中的自制力不高。這是一場悲劇,由她親手導演,演員最後全部走光之後,又由她自己,最後終結。

這部以死亡而收場的戲劇性悲劇,卻成就了安娜·卡列寧娜的形象。這種對自己婚姻不貞,背叛家庭,拋棄自己的兒子,又擔心被自己的兒子看不起的`女人,是被世人所厭惡和不恥的。私通在上流社會並不少見,可是少見的是,安娜·卡列寧娜的勇於承認,雖然最後得到的結果是被上流社會拋棄。

但是,在這種列夫·托爾斯泰近乎苛刻的描寫下,安娜·卡列寧娜的缺點,也正是她的閃光點所在。這突出了1個叛逆的女人,和敢於與現實社會對抗的形象。

這句話有褒有貶吧,可是誰又去管她呢?在婚姻中,上流社會對待不貞夫妻的懲罰是不同的,而丈夫近乎變態的寬恕,對安娜產生了1種精神上的折磨和無形的壓抑感。安娜在別人眼裏是怯懦的,但是,她的真正的形象,卻是光輝的,作為1個對比人物,她最後的往鐵軌上的一卧,成就了她的勇敢,反叛的精神女性。也許正如現在的人所説:自殺的人,是勇敢的,因為,很少有人有勇氣去自殺。

“真不愧是個卑賤的女人,連選擇的死法都是那麼卑賤。”公爵夫人鄙視的説。其實我認為不然,她並沒有權利去評判,真正的評論權,是掌握在當事人的手中。

安娜·卡列寧娜,總體來説,是1個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説,最後的卧軌,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來,卻無能為力。

選擇1個人揹負所有,她看淡了世俗。她的丈夫卡列寧,要的只不過是臉面和名譽,渥倫斯基喜歡追求新鮮等等甚至更多。1個人承擔下因為背叛而帶來的一切後果,帶着絕望的那顆心,那可反叛的種子,是否,就是在這個時候,留在了這裏?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8

安娜·卡列寧娜是個俄國上流社會的漂亮貴婦,嫁給了一個思想很保守而且比她大很多的官僚卡利寧。她一隻安於賢妻良母的生活,但是與軍官渥倫斯基相遇後,重新喚起了安娜對生活和愛情的追求。

安娜不願長期欺騙丈夫,毅然決然的把她和渥倫斯基的關係公開。從而被上流社會拋棄,受到丈夫卡列寧的折磨。她拼命掙扎,但還是無法擺脱悲劇的.命運,最後卧軌自殺。

列文與安娜不同,他可以説是獲得了真正的愛情和家庭的幸福。然而,他常把自己的富裕與人民的貧困相比,抱有深深地罪惡感。於是,列文積極地探索和農民合作,尋找共同富裕的道路。

《安娜·卡列寧娜》好在,多層面、多角度、全過程地描寫人物心靈深處的糾結與矛盾。小説裏每個人物,都有比較詳細、密度很大的心理描寫。我可以從安娜的心路歷程中發現,特別是她臨死前的內心世界的變化:

卡利寧得知妻子與別人私通後的尷尬境地;吉蒂從迷戀渥倫斯基到成為列文的妻子;渥倫斯基的道德觀念等幾個不同的的層面,來領略托爾斯泰這一出神入化的描寫藝術和技巧。

這是我的讀後感,如果喜歡,你也可以來讀讀這篇文學鉅作。説不定,你有比我更深、更準確的新讀感。希望,你能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它。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9

最近一直在讀《安娜·卡列寧娜》,這本書讓我讀後感觸頗深。雖然主人公安娜是悲劇人物,但在托爾斯泰的筆下成為文學史上最美麗且被刻畫的最為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托爾斯泰對細節以及對心理的描寫,對人物形象的刻畫逼真細膩,生動鮮明,呼之欲出。

安娜本來是一個上流社會的貴族太太。她優雅美麗,貴氣十足,讓每個見到她的男人為之傾倒。然而,在莫斯科火車站上同青年軍官渥倫斯基的相遇成為了安娜人生的一個大的轉折點。兩個相愛的人終於在一起生活了,可是這種幸福並沒有維持多久。上流社會對安娜關閉了社交界的大門,使得她無人可談,無處容身,使她陷入空前的`孤立。於是她變得越來越敏感,越來越神經質。她害怕他會拋棄她,她總認為他已經不愛她了,她經常胡思亂想。她時常限制着他的自由,這種限制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其實渥倫斯基始終是愛她的,而且始終被安娜的美麗和優雅吸引着。但安娜的無休止的懷疑,無端猜忌,還有持續不斷的吵鬧,讓他疲憊了。他愛她,但不知道應該如何繼續下去,他總是想逃,而這些行為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絕望和孤立無援的窘境,最後選擇了卧軌自殺。

他們兩個人雖然相愛,但對愛情的理解完全不同,價值觀也錯位,可以説安娜的情感危機就是兩個人理解上的危機以及溝通上的危機,當然也有當時俄國的社會大背景。

托爾斯泰真是最具內心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鋭利。在小説中,他並非僅僅描寫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是一步一步深入到人物的靈魂深處,去探究他們所有行為的思想根源,展現人性的複雜性。真的好喜歡他對人的內心深處的探索以及對靈魂的不斷拷問。

真不愧為一部偉大的小説,真是精彩絕倫。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10

第一次看安娜這本書,是在高二的時候,而最初看這本書的原因,就應是源於對托爾斯泰的感興趣,而這個興趣的構成,則是來源於巴金的成名作《家·春·秋》這部小説裏面説到的《復活》這本書。

故事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位端莊美麗的婦人,在前往為其兄長奧布朗斯基夫婦調解家庭糾紛的時候,遇上了英俊瀟灑的年輕軍官沃倫斯基,而沃倫斯基在第一眼看到安娜的時候,就被安娜獨特的魅力所吸引,並由此展開了對安娜的瘋狂追求。在起初迫於社會及家庭壓力,安娜一向壓抑着自我的情感,但在沃倫斯基的窮追猛打之下,安娜最終選取離開對於自我來説沒有感情生活的家庭,而與沃倫斯基共同創造屬於他們二人的情感世界。但故事的卻並非是以二人的完美結合為結局,而是描述了在此後安娜所面臨的來自感情生活和社會壓力的痛苦,並最終以安娜的和沃倫斯基的雙雙“自殺”的杯具結局。

和所有人一樣,在故事中咱們都看到了作者筆下的安娜,不僅僅是一個端莊美麗的婦女,同時更是一個敢於追求自我情感,掙脱社會禁錮的思想解放先鋒,而這也是安娜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之一的'原因。

但除此之外,咱們更就應看到的是在這個美麗勇敢的女性形象背後,婦女在當時社會上所處的無助地位的悲哀的現實。安娜勇敢的掙脱了社會加之於婦女的禁錮,去追求屬於自我的感情。但在這之後呢,她還是躲避不了社會對她的毒害,她在上流社會遭到“封殺”,親友拒絕和她來往,甚至遭到了人們的公開羞辱,而更把安娜逼上絕路的是沃倫斯基的冷落,這一切,無情的把安娜送上了卧軌的結局。而造成這個杯具的原因,正是當時社會婦女所處的無助地位。儘管掙脱了不合理的社會禁錮,儘管離開了與自我沒有感情的丈夫,但她卻始終無法逃離這個無情的社會,也無法不依靠於善變的沃倫斯基,而當她在這兩者中都找不到自我生存的理由及空間,她便只能選取結束自我的性命,以求徹底的掙脱這一切的束縛及其帶來的苦痛。

咱們提倡勇敢地追求自我,掙脱思想禁錮,用心創造屬於自我的人生,但咱們卻不能忽視在咱們掙脱了禁錮、追求到了自我之後,咱們是否能夠承受其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掙脱之後,是海闊天空還是遍體鱗傷?如果是海闊天空,命運能夠掌握在自我的手中,這樣的追求才能體現出其提倡的價值所在;而如果是遍體鱗傷,在此後的生活中舉步維艱,那是不是就應思考,咱們的追求是咱們力所能及的目標,還是天方夜譚的空想。

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是一個杯具,這不僅僅是對社會不公的揭示,更是對咱們在追求個性追求解放的過程中的一個警示。而已逝的詩人海子,亦是為咱們敲響了這個警鐘。海子在其對詩歌及感情的追求上,亦是勇於追求自我的個性,試圖掙脱當時社會的固有模式,但其代價是不被世人所明白,導致其在文學創作及情感生活上的落寞和孤獨,最終只能長眠于山海關的鐵軌上。再看回當代社會,即使個性追求已成主流時尚所被提倡,但卻還是會有咱們所難以改變的無奈與悲哀。且説與咱們大學生最是相關的教育問題,儘管許多人都依然意識到現代的教育日趨功利化、應試化,讀書只為文憑,考試只為證書,但這種固有的制度以及風氣確是咱們所無法改變的,咱們能夠對這種社會現實表示不屑,在大學畢業後,大聲喊道“我不屑去擁有這些所謂的證書”,但咱們卻始終改變不了“文證書即是敲門磚”這樣鐵一般的事實,如果沒有其他有利的因素的幫忙,那麼咱們在社會上能夠説是寸步難行,而這樣的代價確實咱們所難以承受的。

咱們提倡勇於追求,勇於挑戰,但卻不能缺乏理性的思考,如果在追求的過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咱們所無法承受的,那這樣的追求務必進行認真地斟酌,社會不需要那麼多無謂的犧牲者,後人的成功更不須踩在前人的屍首上。只有理性的追求,才能實現咱們追求的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w0ggo9d.html
專題